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布鲁氏菌多表位候选疫苗设计与免疫模拟预测
1
作者 刘大虎 许春梅 +5 位作者 梁瑞英 汤新明 梁琳 赵晓民 丁家波 杨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51,共11页
利用免疫表位数据库(IEDB)预测了布鲁氏菌中高度保守且已证明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抗原(Omp16、Omp19、VriB10、L7/L12、SOD)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将优势抗原表位(组)串联构建模拟重组多肽。在此基础上,利用SOPMA和TASSER预测模拟重组多肽的... 利用免疫表位数据库(IEDB)预测了布鲁氏菌中高度保守且已证明具有良好免疫原性抗原(Omp16、Omp19、VriB10、L7/L12、SOD)的T细胞和B细胞表位,将优势抗原表位(组)串联构建模拟重组多肽。在此基础上,利用SOPMA和TASSER预测模拟重组多肽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使用ExpasyProtparam分析模拟重组多肽的致敏性、抗原性、溶解性等理化特性。进一步利用HawkDock对接重组多肽与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以预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使用C-ImmSim进行免疫模拟预测。结果显示,重组多肽能有效与TLR3相互作用,有望激活相关的免疫信号通路;预测免疫后能刺激免疫个体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和IFN-γ、IL-2,说明重组多肽具有激发宿主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潜能。研究建立了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优势抗原表位并进行多肽疫苗设计的理论模型,可为犬布鲁氏菌病多肽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布鲁氏菌 疫苗 预测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信息学技术的雏沙门菌多表位疫苗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谭菊 王永娟 +6 位作者 郭广富 赵长菁 夏爱鸿 李巨银 吴敏秋 王宇航 覃秋苹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2-322,共11页
【目的】设计针对雏沙门菌(Salmonella Pullorum)IpaJ蛋白的多表位疫苗(multi-epitope vaccine, MEV),为净化鸡白痢提供新的疫苗。【方法】选用IEDB预测雏沙门菌IpaJ蛋白的T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结合表位;用NetM... 【目的】设计针对雏沙门菌(Salmonella Pullorum)IpaJ蛋白的多表位疫苗(multi-epitope vaccine, MEV),为净化鸡白痢提供新的疫苗。【方法】选用IEDB预测雏沙门菌IpaJ蛋白的T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结合表位;用NetMHCIIpan 4.0 Server预测T淋巴细胞MHCⅡ类分子结合表位;用IEDB预测B淋巴细胞表位。将各个服务器预测结果筛选出的表位经过VaxiJen v 2.0评估抗原性后,将合格的表位通过柔性linker串联成多表位疫苗。对构建的多表位疫苗进行抗原性、理化性质、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使用分子对接评估多表位疫苗与免疫受体的结合能力,使用免疫模拟评估多表位疫苗的免疫效果,最后优化密码子便于克隆表达。【结果】经筛选后,选择4个MHCⅠ、4个MHCⅡ和8个B淋巴细胞表位优势表位构建的多表位疫苗MEV-IpaJ。多表位疫苗MEV-IpaJ的分子质量为28.18 ku,为稳定亲水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存在4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α-螺旋、延长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20.38%、19.23%、8.08%和52.31%。三级结构Ramachandran作图显示,优势区域中含有残基数占89.9%%,进行细化后优势区域的残基数增加到94.0%,三级结构突出表位作图也证明MEV-IpaJ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MEV-IpaJ与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和TLR4蛋白分子可对接。免疫模拟结果显示,MEV-IpaJ具有较好的免疫应答,能提高部分细胞因子的表达,经密码子优化确保设计的MEV-IpaJ可在大肠杆菌K12表达系统中高效、稳定地表达。【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多表位疫苗MEV-IpaJ可有效表达并可能诱导强烈的T细胞和B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雏沙门菌多表位疫苗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雏沙门菌多表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沙门菌 免疫信息学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的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免疫优势表位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洋 徐远久 +4 位作者 鲁小龙 张雷 苏惠婷 朱珊丽 张友秀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0期24-29,共6页
目的预测和分析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免疫优势表位。方法以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检索CtMOMP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针对MOMP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亲水性参数、表面可及性参数、极性参数、抗原性和柔韧性参数,预测其B细胞表位;... 目的预测和分析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的免疫优势表位。方法以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中检索CtMOMP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针对MOMP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亲水性参数、表面可及性参数、极性参数、抗原性和柔韧性参数,预测其B细胞表位;用SYFPEITHI、IEDB及NetCTI 1.2 server预测MOMP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用RANKPEP及SYFPEITHI预测MOMP的辅助T细胞(Th)表位,筛选分值共同较高的多肽片段作为候选表位。应用GalaxyWEB对MOMP进行三维结构建模分析。结果MOMP由39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以无规则卷曲及α螺旋为主;推测MOMP的B细胞表位位于N端42~52 aa、161~179 aa、259~265 aa和349~358 aa区段;其CTL表位主要集中于近C端,且以HLA-A*02:01、HLA-A*03限制性表位为主;Th表位各表型候选表位肽数目均较多。结论沙眼衣原体MOMP含有潜在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其免疫优势表位主要位于N端42~65 aa、155~185 aa区段和C端342~359 aa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主要外膜蛋白 抗原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T/B细胞抗原表位
4
作者 黄转青 孙琦 +5 位作者 杨森 李渊源 石浩源 张莹 龚辉 徐风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8期15-19,共5页
目的通过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的T/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从NCBI获取S蛋白序列后,运用MEGA11进行多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Expasy Protparam分析其理化性质,SOPMA预测其二级结构。随后对S蛋白建模... 目的通过免疫信息学方法预测针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的T/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从NCBI获取S蛋白序列后,运用MEGA11进行多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构建,Expasy Protparam分析其理化性质,SOPMA预测其二级结构。随后对S蛋白建模并进行模型验证。再通过NetCTL-1.2、NetMHC pan EL 4.1和IEDB预测杀伤性T细胞(CTL)表位,NetMHCⅡpan-4.0、IFNepitope和IL-4pred预测辅助性T细胞表位(HTL),ABCpred和BepiPred-2.0预测线性B细胞表位(LBL),ElliPro工具预测构象B细胞表位(CBL)。最后对上述预测得到的线性表位进行抗原性、致敏性和毒性预测。结果S蛋白序列保守性较高,且来自不同国家的100个MERS-CoV S蛋白可以装进同一系统进化枝。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S蛋白亲水性总平均值为-0.078,在哺乳动物网织红细胞中半衰期约为30 h。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构建的S蛋白模型是合理的。从S蛋白中预测得到具有抗原性、无致敏性和无毒性的CTL表位2个、HTL表位2个,LBL表位15个。ElliPro工具预测得到的CBL表位5个。结论MERS-CoV的S蛋白是亲水性的稳定蛋白;综合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预测得到T/B细胞抗原表位,对开发针对MERS-CoV的多肽疫苗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T/B细胞 抗原 生物信息学免疫表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技术在食物过敏原表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龙伟 李欣 +1 位作者 高金燕 陈红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9-263,共5页
表位是过敏原与抗体结合的物质基础。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表位预测包括线性表位预测和构象性表位预测。其中线性表位预测主要是基于过敏原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预测;构象性表位预测主要包括基于蛋白结构信息和结合噬菌体展示技术的两大... 表位是过敏原与抗体结合的物质基础。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表位预测包括线性表位预测和构象性表位预测。其中线性表位预测主要是基于过敏原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预测;构象性表位预测主要包括基于蛋白结构信息和结合噬菌体展示技术的两大类预测。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食物过敏原表位主要应用在牛乳、鸡蛋、鱼、甲壳类水产动物等动物性食物过敏原和花生、大豆、小麦、果蔬类等植物性食物过敏原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食物过敏原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坏死杆菌43K OM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丽娜 贺显晶 +8 位作者 蒋剑成 汪锋锋 肖佳薇 蒋凯 赵鹏宇 王天硕 于思雯 毕栏 郭东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41-49,共9页
为了对牛坏死杆菌43K OMP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其B细胞表位,研究利用Prot Param在线软件、TMHMM在线软件、Net Phos软件、DNA star软件和I-TASSER在线软件,分别对43K OMP的理化性质、跨膜区、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分... 为了对牛坏死杆菌43K OMP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其B细胞表位,研究利用Prot Param在线软件、TMHMM在线软件、Net Phos软件、DNA star软件和I-TASSER在线软件,分别对43K OMP的理化性质、跨膜区、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用Bepipred在线软件和Ellipro在线软件对其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的表位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43K OMP共编码37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42.927×10^(3),理论等电点为8.74,该蛋白在1-20aa处存在信号肽区域,无跨膜区,包括34个磷酸化位点,具有10个构象B细胞表位,多个线性B细胞表位,合成的4表位肽经ELISA验证显示反应性良好。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出43K OMP的性质及结构,预测出其具有多个B细胞表位,为该蛋白的功能研究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坏死杆菌 43K OMP 生物信息学分析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副柔线虫GP基因的克隆、抗原表位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学亮 王梦雅 +2 位作者 孙柯 冯陈晨 王文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5-1652,共8页
试验旨在克隆斯氏副柔线虫糖蛋白(glycoprotein,GP)抗原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提取斯氏副柔线虫组织RNA,反转录合成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扩增GP基因CDS区,同时将其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9-T后测序,并对该基因编码蛋白的抗原表... 试验旨在克隆斯氏副柔线虫糖蛋白(glycoprotein,GP)抗原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提取斯氏副柔线虫组织RNA,反转录合成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扩增GP基因CDS区,同时将其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9-T后测序,并对该基因编码蛋白的抗原表位、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域等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GP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149bp,编码382个氨基酸,其分子式为C1760H2878N458O590S1760,理论分子质量约为40.15ku,等电点为4.37,无信号肽,总平均亲水性为0.032,不稳定系数为42.43,是疏水、不稳定蛋白;其磷酸化位点分布位于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和酪氨酸(Tyr)残基上;二级结构分析显示,斯氏副柔线虫GP蛋白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抗原表位预测表明,GP蛋白可能有6个B细胞抗原表位和8个T细胞抗原表位,有望用作免疫诊断抗原和疫苗候选抗原。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斯氏副柔线虫GP基因,同时进行了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抗原表位预测,为斯氏副柔线虫病i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和DNA疫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副柔线虫 GP基因 抗原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Omp2b蛋白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大伟 张峰波 +5 位作者 李智伟 江晓明 沙桐 赵骁 陈志强 丁剑冰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4期6-10,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布鲁氏菌外膜蛋白2b(Omp2b)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羊布鲁氏菌Omp2b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通过ProtParam软件分析Omp2b蛋白的理化性质;利用SOMPA在线软件分析Omp2b蛋白的二级结构;使用SWISS-MO...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布鲁氏菌外膜蛋白2b(Omp2b)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获取羊布鲁氏菌Omp2b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通过ProtParam软件分析Omp2b蛋白的理化性质;利用SOMPA在线软件分析Omp2b蛋白的二级结构;使用SWISS-MODEL在线分析和构建Omp2b蛋白的三级结构,并使用RasMol2.7.2.1软件分析。利用IEDB、DNAStar软件预测Omp2b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利用SYFPEITHI、IEDB软件预测Omp2b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对Omp2b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发现,Omp2b蛋白是一种稳定亲水性蛋白质;在Omp2b蛋白的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和β转角构成较多;Omp2b蛋白的三级结构是环状的,非常稳定,其表位主要位于三级结构的上部和下部。经DNAStar、IEDB软件预测,Omp2b蛋白具有8个B细胞抗原表位,其位点分别位于66~85、115~131、169~176、184~188、196~212、268~286、306~316、328~352。经SYFPEITHI、IEDB在线软件预测,Omp2b蛋白具有7个CTL优势表位,其位点分别位于76~84、102~110、231~239、241~249、290~298、329~337、335~343;Omp2b蛋白具有3个Th优势表位,其位点分别位于133~147、178~192、202~216。结论布鲁氏菌Omp2b蛋白具有7个CTL优势表位、3个Th优势表位和8个B细胞抗原表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这为布鲁氏菌病诊断和疫苗研发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外膜蛋白2b 生物信息学 T细胞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PvdD蛋白主要特性及抗原表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9
作者 蔡其刚 王芬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6期18-24,51,共8页
为了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中假单胞菌素合成酶D(PaPvdD)蛋白的主要特性与抗原表位,进而为研制基于合成酶D(PvdD)的铜绿假单胞菌疫苗提供依据,本研究首先从NCBI蛋白质数据库中下载PaPvd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然后采用ProtParam、SignalP 4.1、PS... 为了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中假单胞菌素合成酶D(PaPvdD)蛋白的主要特性与抗原表位,进而为研制基于合成酶D(PvdD)的铜绿假单胞菌疫苗提供依据,本研究首先从NCBI蛋白质数据库中下载PaPvdD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然后采用ProtParam、SignalP 4.1、PSORTb 3.0、MotifScan、SYFPEITHI等在线分析软件,结合DNAMAN、DNAStar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预测PaPvdD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序列、亚细胞定位、翻译后修饰位点以及B、T细胞表位。结果表明,PaPvdD蛋白由2448氨基酸(aa)组成,是一种亲水性的不稳定蛋白,不含有信号肽序列和跨膜结构域,可能定位于细胞质。PaPvdD蛋白含有3个B细胞表位(分别位于687~723 aa、1748~1784 aa、2194~2210 aa)和5个T细胞表位(分别位于97~105 aa、152~160 aa、697~705 aa、787~795 aa、1005~1013 aa)。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了PaPvdD蛋白的3个B细胞表位和5个T细胞表位,这为研制基于PvdD的铜绿假单胞菌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假单胞菌素 假单胞菌素合成酶D 生物信息学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S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多表位筛选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金科 杨亚军 +5 位作者 邓肖玉 何延华 张超 马忠臣 王勇 陈创夫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75-3485,共11页
本研究旨在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S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T细胞和B细胞表位的筛选。从GenBank数据库中找到NS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用Expasy ProtParam在线服务器分析所得序列理化性质。使用TMHMM Server分析跨膜结构域,使用DNASta... 本研究旨在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NS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T细胞和B细胞表位的筛选。从GenBank数据库中找到NS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用Expasy ProtParam在线服务器分析所得序列理化性质。使用TMHMM Server分析跨膜结构域,使用DNAStar软件预测NS3蛋白的二级结构,为了更准确地预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使用SOPMA分析软件进行了二次预测。使用Phyre2在线服务器预测NS3蛋白的三级结构,并用Raswin软件标出各个元素所处的位置。使用4种预测软件(BCPREDS、ABCpred、BepiPred和SVMTriP)分析NS3蛋白的线性B细胞表位,使用NetMHCⅡpan预测CD4+T细胞表位,使用NetBoLApan和IEDB预测CD8+T细胞表位,将所得到的结果进行T细胞和B细胞表位筛选。结果表明,NS3蛋白质由68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75 ku,理论等电点(pI)为8.31,化学式为C 3347 H 5346 N 916 O 1009 S 28,不稳定系数为35.93,平均亲水性(GRAVY)值为-0.267,表明NS3为稳定性亲水蛋白质。TMHMM结果显示,NS3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域。SOPMA结果表明,在NS3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约占30.75%、22.55%、8.35%和38.35%,用DNAStar软件分别标出了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所处的位置。运用4种不同的B细胞预测软件筛选出8个线性表位:12-16、289-298、349-360、394-407、421-432、489-498、515-525和665-679位氨基酸。用NetMHCⅡpan筛选出4个T细胞表位:248-262、315-320、400-414和482-496位氨基酸。本研究为BVDV NS3蛋白优势抗原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 NS3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B细胞 T细胞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信息学方法设计针对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M及E蛋白的多表位疫苗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世念 刘婉宁 +1 位作者 陈亚萍 王金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7-1066,共10页
【目的】设计针对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S、M及E蛋白的多表位疫苗。【方法】本研究选用IEDB预测SADS-CoV S、M及E蛋白T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结合表位;... 【目的】设计针对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S、M及E蛋白的多表位疫苗。【方法】本研究选用IEDB预测SADS-CoV S、M及E蛋白T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类分子结合表位;用NetMHCIIpan 4.0 Serve预测T淋巴细胞MHCⅡ类分子结合表位;用Immunomedicine Group、IEDB预测B淋巴细胞表位。将各个服务器预测结果筛选出重叠表位区域作为优势表位,运用IEDB、AllerTOP v 2.0 Servers筛选出高保守性、非致敏性的优势表位区域,通过柔性linker串联成多表位疫苗。对构建的多表位疫苗进行抗原性、理化性质、N-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使用分子对接评估多表位疫苗与免疫受体的结合能力,最后进行基因克隆。【结果】经筛选后的高保守性、非致敏性优势表位构建的多表位疫苗相对分子质量为35.30 ku,为稳定亲水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存在1个N-糖基化位点,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分别占22.11%、20.35%、50.88%和6.67%。三级结构Ramachandran作图显示优势区域中含有残基数占到90.00%,进行细化后优势区域的残基数增加到91.92%,三级结构突出表位作图也证明多表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分子对接表明多表位疫苗与TLR3具有高亲和力。经密码子优化、反向翻译和基因克隆确保设计的多表位疫苗在大肠杆菌K12表达系统中高效、稳定的表达。【结论】构建的多表位疫苗抗原可有效表达并可能诱导强烈的T细胞和B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为SADS-CoV多表位疫苗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SADS-CoV多表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 结构蛋白 免疫信息学方法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哮喘的差异基因、免疫细胞浸润及中药预测
12
作者 宋金香 张念志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9期1755-1764,共10页
目的: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哮喘的基因芯片数据,筛选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探讨哮喘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探讨哮喘治疗的潜在靶点或生物标志物,并以核心基因映射数据库,为中药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GEO数据... 目的: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哮喘的基因芯片数据,筛选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探讨哮喘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探讨哮喘治疗的潜在靶点或生物标志物,并以核心基因映射数据库,为中药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GEO数据库中获得哮喘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179156,利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显著差异基因,进行可视化处理。对显著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获得显著基因相关信号通路。对显著差异基因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筛选核心基因,并进一步筛选哮喘相关信号通路。选用CIBERSORT反卷积法,借助在线平台Sangerbox对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可信样本的22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将核心基因与coremine medica数据库映射,获得治疗哮喘的潜在中药。结果:研究获得显著差异基因共220个,其中上调基因128个,下调基因92个,富集分析获得13条信号通路,其中RAS、MAPK信号通路和哮喘密切相关,筛选到17个核心基因。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发现哮喘患者的γδT细胞、活化树突状细胞比例增加,活化的CD4+T记忆性细胞、M1巨噬细胞在哮喘免疫失衡中发挥协同作用,未活化的肥大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发挥拮抗作用。以核心基因预测到17个治疗哮喘的中药。结论:包括FETUB、BDNF、CD44、KIT、MUC5AC、C3等在内的17个核心基因可能成为为哮喘治疗的潜在靶标或生物标志物,哮喘的发病与17个核心基因、γδT细胞和活化树突状细胞相关,激活RAS、MAPK等信号通路,中药人参、三七、丹参、黄芩、姜黄、穿山龙等可作为治疗哮喘的潜在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差异基因 中药预测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抗原表位预测及免疫学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久昆 林旭瑷 +1 位作者 严杰 薛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85-591,621,共8页
目的:预测及筛选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有效T和B细胞(T/B)联合表位,了解不同基因型LipL41s差异T/B联合表位的免疫反应性差别。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LipL41/1和LipL41/2分子中T/B联合表位。采用PCR扩增... 目的:预测及筛选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有效T和B细胞(T/B)联合表位,了解不同基因型LipL41s差异T/B联合表位的免疫反应性差别。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LipL41/1和LipL41/2分子中T/B联合表位。采用PCR扩增候选T/B联合表位片段,采用噬菌体展示及SDS-PAGE等技术获得含不同T/B联合表位的重组P。分别以rLipL41/1和rLipL41/2抗血清、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全菌抗血清和钩体患者血清为一抗,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抗血清与各重组P免疫杂交反应性。结果:根据预测结果选择了LipL41s中8个共有或差异T/B联合表位。经PCR扩增获得了上述T/B联合表位片段。各T/B联合表位片段均准确插入噬菌体P蛋白N端并有效表达。各抗血清均能识别上述8个T/B联合表位,但其WesternBlot杂交信号强度存在差异,其中共有T/B联合表位LipL41/1-30和LipL41/1-233与不同抗血清的信号较强且稳定。结论:所选择的8个T/B联合表位均为LipL41的有效抗原表位。共有T/B联合表位LipL41/1-30和LipL41/1-233可作为钩体MAP疫苗的首选抗原表位。差异T/B联合表位LipL41s-89和LipL41s-299与不同抗血清有免疫交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免疫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分离 外膜脂蛋白/属特异性抗原 LipL41/1/LipL41/2 抗原/预测 噬菌体展示 免疫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鹅星状病毒VP27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蒋欣芫 吴晓艳 +4 位作者 曹章 赵静 张旭 于天浩 张彦龙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3期96-101,共6页
为探究Ⅱ型鹅星状病毒(GAstⅤ-Ⅱ)VP27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GAstⅤ-ⅡZYL02株进行分析。通过Expasy-ProtParam、PSORTⅡPrediction、ProtScale、SignalP 4.1、TMHMM 2.0和SOPMA等在线软件预测分析V... 为探究Ⅱ型鹅星状病毒(GAstⅤ-Ⅱ)VP27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GAstⅤ-ⅡZYL02株进行分析。通过Expasy-ProtParam、PSORTⅡPrediction、ProtScale、SignalP 4.1、TMHMM 2.0和SOPMA等在线软件预测分析VP27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运用BepiPred-2.0、ABCpred、IEDB、ToxinPred2和VaxiJenv2.0等在线软件预测分析VP27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从中筛选出优势抗原表位;使用Phyre2在线软件对VP27蛋白进行建模,运用PyMOL软件准确定位预测的优势表位在模型中的分布。结果显示:VP27蛋白是不稳定的亲水蛋白,其亚细胞定位位于细胞质,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二级、三级结构中无规卷曲平均占比为41.91%,延伸链平均占比为29.05%,α螺旋平均占比为22.41%,β转角平均占比为6.64%;共预测出26条B细胞抗原表位,筛选出4条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分别位于26~41aa(FGIPQADSRSRYNANI)、48~57 aa(RGRTSTSFTL)、111~126 aa(TSTGGQITELRNRLNI)、174~189 aa(PVLINWSVSDSQEQYN);三级结构定位发现,4条优势B细胞表位均位于该蛋白表面。结果表明,GAstⅤ-ⅡVP27蛋白有多处可诱导体液免疫的潜在位点。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预测了GAstⅤ-ⅡVP27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对进一步深入研究VP27蛋白功能,研发相应疫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星状病毒 VP27蛋白 抗原 生物信息学 疫苗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外壳蛋白抗原表位预测、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菊梅 马建忠 +4 位作者 王永刚 邓子兵 魏艳 潘博 李印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71-78,共8页
应用IEDB、DNAStar、DNAMAN和Snap Gene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外壳蛋白的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分析。选择一段抗原性较强的肽段(位于外壳蛋白27~38氨基酸残基处),依据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密码子偏好性化学合成了该... 应用IEDB、DNAStar、DNAMAN和Snap Gene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外壳蛋白的氨基酸残基序列进行分析。选择一段抗原性较强的肽段(位于外壳蛋白27~38氨基酸残基处),依据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密码子偏好性化学合成了该肽段的DNA编码序列(AE)。AE片段克隆至E.coli表达载体pET32a(+)的Eco RⅠ和XhoⅠ位点,获得重组质粒pET32a(+)-AE。含AE片段的开放阅读框长561 bp,编码了一个187氨基酸残基的重组融合蛋白,理论分子质量为20.29kD。重组质粒pET32a(+)-AE分别在E.coli BL21(DE3)和E.coli Rosetta中进行了诱导表达和条件优化。重组融合蛋白在E.coli Rosetta中的最佳表达条件为1.5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 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35℃诱导表达2 h,产率为13.22 mg/L;在E.coli BL21(DE3)中的最佳表达条件是为0.5 mmol/L IPTG、30℃诱导表达2 h,产率为9.55 mg/L。重组融合蛋白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质谱鉴定表明,其含有所预测的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外壳蛋白抗原表位肽段AE。AE重组融合蛋白经Ni^(2+)亲和色谱纯化、EK酶切、分子筛除去融合蛋白标签后,免疫产蛋鸡。从免疫鸡所产鸡蛋中提取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of yolk,Ig Y),Dot-Blot检测抗体结合活性。结果表明,所提取的IgY可特异性识别AE肽段和SMYEV外壳蛋白。这一结果表明所预测的AE肽段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轻型黄边病毒 外壳蛋白 抗原预测 原核 质谱鉴定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 HLA-A2^+限制性CTL表位的预测及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建强 何爱丽 +3 位作者 张王刚 张磊 古流芳 张文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428,共5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鉴定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 HLA-A2+限制性CTL表位,探索基于MLAA-34为靶标的白血病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超基序法和量化基序法对靶抗原MLAA-34 HLA-A2+限制性CTL表位进行预测;选取评分较高且排位在...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鉴定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 HLA-A2+限制性CTL表位,探索基于MLAA-34为靶标的白血病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超基序法和量化基序法对靶抗原MLAA-34 HLA-A2+限制性CTL表位进行预测;选取评分较高且排位在前10位的抗原表位肽为候选表位肽,并进行人工合成。利用T2细胞,以肽结合试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候选CTL表位肽的结合亲和力[以荧光指数(fluorescence index,FI)表示];选取亲和力较高的4种多肽进行特异性CTLs的体外扩增,同时用LDH释放法对CTLs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预测的前10位候选MLAA-34 CTL表位肽中,MLAA2(ILLKNQPKL)、MLAA3(LLTRHKVLV)、MLAA5(LLVTLI-ADL)和MLAA9(YLIKQIRDL)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其FI分别为1.65、1.73、1.82、1.02,可作为候选表位肽进一步分析。细胞毒实验分析显示,MLAA5(LLVTLIADL)可在体外有效诱导特异性CTLs的产生,杀伤靶细胞。结论 MLAA5(LLVTLIADL)为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为基于MLAA-34的治疗性多肽疫苗的设计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相关抗原 MLAA-34 CTL 生物信息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V La Sota株、V4株F蛋白表位的预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建宏 曹殿军 +1 位作者 刘培欣 闫丽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3期72-75,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 2 种疫苗的表位,以深入探讨NDV La Sota株、V4疫苗免疫差异的根本所在。应用亲水性、可及性、抗原性、可塑性和二级结构预测等 5 种参数分别对新城疫病毒 La Sota株和 V4 株 F蛋白的 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了综合预测,预测到... 为进一步研究 2 种疫苗的表位,以深入探讨NDV La Sota株、V4疫苗免疫差异的根本所在。应用亲水性、可及性、抗原性、可塑性和二级结构预测等 5 种参数分别对新城疫病毒 La Sota株和 V4 株 F蛋白的 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了综合预测,预测到二者的 B细胞抗原表位分别有 19 个,这些表位中含有已经确定的 5 个中和表位, A1: 72aa, A2:78aa, A3: 79aa, A4: 157 aa、161 aa、170 aa、171 aa,A5:343 aa。比较发现,二者有 9 个预测的B细胞表位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B细胞 F蛋白 NDV 预测 抗原性 疫苗免疫 种参 新城疫病毒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NZ2毒株CBP蛋白结构分析与表位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成伟伟 陈伯祥 +2 位作者 常攀峰 杨明 赵子惠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12期76-82,87,共8页
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ORFV NZ2毒株的CBP蛋白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对象,对CBP蛋白的理化特性、亲水性、跨膜区、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CBP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17989 kDa,... 本研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ORFV NZ2毒株的CBP蛋白氨基酸序列为研究对象,对CBP蛋白的理化特性、亲水性、跨膜区、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CBP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17989 kDa,理论等电点为4.68,半衰期为30 h,稳定系数为43.06,脂肪族指数为81.78,总平均亲水性为-0.383。CBP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不属于跨膜蛋白,存在信号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分别占38.11%、33.91%、5.94%和10.48%,三级结构形似倒立的哑铃,上下对称。筛选出了6个优势B细胞表位、3个CTL细胞表位,无Th细胞表位。CBP蛋白为亲水性膜外蛋白,细胞表位较少,在细胞膜外为ORFV逃避宿主免疫反应发挥作用。本研究为CBP蛋白的功能研究与ORFV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 CBP蛋白 生物信息学 结构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细粒棘球绦虫EgAgB8/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海梅 吾拉木.马木提 +3 位作者 张峰波 庞盼 赵慧 丁剑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4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新疆细粒棘球蚴EgAgB8/3蛋白氨基酸序列,了解该蛋白特性,预测其抗原表位,为进一步研究和选择包虫病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最佳候选抗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推测EgAgB8/3蛋白氨基酸序列及理化性质,用不同的生物信... 目的分析新疆细粒棘球蚴EgAgB8/3蛋白氨基酸序列,了解该蛋白特性,预测其抗原表位,为进一步研究和选择包虫病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最佳候选抗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推测EgAgB8/3蛋白氨基酸序列及理化性质,用不同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gAgB8/3蛋白的特性及二级结构,并结合多参数预测其抗原表位。结果 EgAgB8/3抗原是由7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8.58×10~3,等电点为8.5;蛋白特性分析显示EgAgB8/3蛋白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等二级结构特点,有3个β转角较好区域可作为表位所在参考区段;3种软件多参数综合分析预测,EgAgB8/3蛋白抗原表位集中在1~7(FVVVAHA)、6~19(HADDDDDEVTKTKK)、32~38(FQSDPLG)区段。结论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预测到EgAgB8/3抗原3个B细胞的优势表位,对进一步研究EgAgB8/3抗原性和研发更有价值的包虫病免疫诊断与防治靶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EgAgB8/3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T细胞表位预测及其应用
20
作者 李向阳 张嘉保 +1 位作者 何永聚 王景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192-10193,共2页
目前,运用生物软件预测CD4+T细胞表位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为表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T细胞表位预测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预测 CD4+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