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凝胶在医学中应用的研究
1
作者 韦逸伦 方朕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87,共2页
水凝胶,兼具高度水合性与三维结构特性的聚合物基质,自其问世以来,便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在医学领域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应用潜力。作为一种能够与生物体组织保持良好相容性的材料,水凝胶不仅具备优异的吸水、保水能力... 水凝胶,兼具高度水合性与三维结构特性的聚合物基质,自其问世以来,便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在医学领域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应用潜力。作为一种能够与生物体组织保持良好相容性的材料,水凝胶不仅具备优异的吸水、保水能力,其内部的三维网络结构还为细胞提供了比较好的生长环境,使得细胞能够在其中自由迁移、增殖和分化,这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领域 聚合物基质 三维网络结构 保水能力 水凝胶 三维结构 生物体组织 自由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泛酸钙合成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杨艺虹 张珩 杨建设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1,共4页
关键词 D-泛酸钙 合成技术 生物体组织 生产能力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的超声衰减系数研究
3
作者 连娟 吴德平 +5 位作者 顾德立 罗福成 陈训 朱世鸿 林川 张道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1年第4期19-20,共2页
生物体组织的声衰减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它与生物体组织的性质、结构特征有密切联系。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在病理学上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声学参数如声速、声衰减系数,声散射系数及声阻抗也有显著差异。由于原发与转移性肝癌具有原组织的特... 生物体组织的声衰减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它与生物体组织的性质、结构特征有密切联系。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在病理学上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声学参数如声速、声衰减系数,声散射系数及声阻抗也有显著差异。由于原发与转移性肝癌具有原组织的特征,故通过测量其超声衰减系数加以鉴别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衰减系数 生物体组织 声散射系数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脏原发肿瘤 声学参数 超声特征 声阻抗 巨块型 转移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细胞腔振荡生长的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
4
作者 孙书逸 冯西桥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80-280,共1页
多细胞腔的发育与多种生物结构的形成密切相关,进一步影响生物体组织形态的发育和生理功能。一些含液体的腔,发育过程涉及细胞增殖、振荡和流体输运之间的耦合作用,呈现出多样的动力学行为。许多研究曾致力于阐明腔生长过程中力学信号... 多细胞腔的发育与多种生物结构的形成密切相关,进一步影响生物体组织形态的发育和生理功能。一些含液体的腔,发育过程涉及细胞增殖、振荡和流体输运之间的耦合作用,呈现出多样的动力学行为。许多研究曾致力于阐明腔生长过程中力学信号和几何形状的协调机制,然而细胞增殖、周期振荡和流体输运之间的耦合机制尚未得到很好的解释。本文提出了一个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以研究腔振荡生长的物理机制。通过考虑生长变形的分解和溶质主动泵送导致的腔内浓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信号 细胞增殖 生物体组织 细胞腔 几何形状 腔振荡 周期振荡 耦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的氯酚类杀生剂有哪些?有何特性?
5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6,共1页
在循环水中作为非氧化型杀生剂使用得最多的氯酚有五氯苯酚钠和三氯苯酚钠。关于苯酚的杀菌机理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酚能溶于苯脂类,从而渗透到菌体内部与细胞质作用形成胶体溶液,并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微生物;另一种说法是认为... 在循环水中作为非氧化型杀生剂使用得最多的氯酚有五氯苯酚钠和三氯苯酚钠。关于苯酚的杀菌机理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酚能溶于苯脂类,从而渗透到菌体内部与细胞质作用形成胶体溶液,并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微生物;另一种说法是认为在有氧存在下,酚被氧化为醌,再与生物体蛋白质的羰基和氨基进行加成反应,从而使生物体组织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氧化型杀生剂 酚类 三氯 五氯苯酚钠 蛋白质变性 生物体组织 特性 杀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tion kinetics and transition mechanism of CaO·SiO2 in low-calcium system during high-temperature sintering 被引量:2
6
作者 PAN Xiao-lin CUI Wei-xue +1 位作者 ZHANG Can YU Hai-y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269-3277,共9页
The crystal structure,formation kinetics and micro-morphology of CaO·SiO2 during high-temperature sintering process were studied in low-calcium system by XRD,FT-IR,Raman and SEM-EDS methods.When the molar ratio o... The crystal structure,formation kinetics and micro-morphology of CaO·SiO2 during high-temperature sintering process were studied in low-calcium system by XRD,FT-IR,Raman and SEM-EDS methods.When the molar ratio of CaCO3 to SiO2 is 1.0,β-2CaO·SiO2 forms firstly during the heating process,and then CaO·SiO2 is generat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reaction of pre-formed 2CaO·SiO2 with SiO2.3CaO·SiO2 and 3CaO·2SiO2 do not form either in the heating or sintering process.Rising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prolonging the holding time promote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2CaO·SiO2 to CaO·SiO2,resulting in the sintered products a small blue shift and broadening in Raman spectra.The content of CS can reach 97.4%when sintered at 1400℃ for 1 h.The formation kinetics of CaO·SiO2 follows the second-order chemical reaction model,and the corresponding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are 505.82 kJ/mol and 2.16×10^14 s^−1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silicate compounds formation kinetics crystal structure MICROSTRUCTURE sinter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