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南凹陷烃源岩特征与油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25
1
作者 庄新兵 邹华耀 +2 位作者 李楠 杨元元 孙和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49,共4页
2009年钻探凹陷南侧的QHD29-2构造,揭示了千万吨储量的构造岩性复合凝析油气藏。秦南凹陷总体上研究程度比较低,文中从烃源岩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生烃史模拟和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模拟方面探讨了秦南凹陷勘探潜力和有利区带。秦南凹陷发育... 2009年钻探凹陷南侧的QHD29-2构造,揭示了千万吨储量的构造岩性复合凝析油气藏。秦南凹陷总体上研究程度比较低,文中从烃源岩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生烃史模拟和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模拟方面探讨了秦南凹陷勘探潜力和有利区带。秦南凹陷发育3套烃源岩,沙河街烃源岩为好烃源岩,其中沙一段烃源岩具有较强非均质性;东下段烃源岩为中—好烃源岩。油气运移模拟表明:QHD22-2和QHD22-1不在油气运移路径上导致油气贫化;石臼坨凸起油气田应有秦南凹陷的贡献;辽西低凸起南末端和秦南1号断裂的下盘等圈闭为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岩 有机质类型 生烃史模拟 优势运移路径 秦南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泥页岩差异成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何陈诚 陈红汉 +2 位作者 肖雪薇 刘秀岩 苏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65,共22页
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黑色泥页岩具有很高的总有机碳丰度(TOC含量)和生烃潜力而被认为是继上奥陶—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取得突破之后最有潜力的后备勘探层系。其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绵阳长宁裂陷槽、湘鄂西裂陷槽... 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黑色泥页岩具有很高的总有机碳丰度(TOC含量)和生烃潜力而被认为是继上奥陶—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取得突破之后最有潜力的后备勘探层系。其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于绵阳长宁裂陷槽、湘鄂西裂陷槽、川东黔北深水陆棚相和斜坡盆地相。优质烃源岩层段受沉积相带控制主要分布于筇竹寺阶下部,其TOC具有不对称单峰型分布样式;若受到热水沉积影响,则出现两个TOC峰值;在深水陆棚和斜坡盆地相中上部则发育多个稳定分布的TOC峰值。烃源岩生烃史数值模拟、流体包裹体分析、超低浓度U-Pb定年和页岩气组分与同位素组成成因分析综合结果表明,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黑色泥页岩存在两种成烃演化模型:(1)以湘鄂西和川东地区为代表,筇竹寺阶烃源岩经历一期生油和原油/干酪根裂解生气过程,加里东晚期(430 Ma)第一次生油,温度95.7~105.2℃;海西晚期(270 Ma)原油开始裂解成气,温度144.7℃左右;燕山早期湿气二次裂解,温度215.3℃;成气时限270~130 Ma;燕山晚期至今(130~0 Ma)页岩气泄漏。(2)以陕南、川南、川中和川西南等地区为代表,筇竹寺阶烃源岩经历了两期生油和原油/干酪根裂解生气过程;第一期生油时间421.5 Ma,温度115.8~128.9℃;第二期生油时间262.4~256.4 Ma,温度137.1~150.0℃;海西晚期((259.4±3.0)Ma)裂陷槽筇竹寺组原油在140℃左右开始裂解成气;燕山中—晚期(175~133 Ma)湿气二次裂解,温度220℃左右;至今由于保存条件较好仍处于聚集和调整过程之中。不同成烃演化模型的出现主要是受区域构造沉积演化控制的。研究区下寒武统筇竹寺阶泥页岩气主要为有机成因的“油型气”,是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混合气;黔北地区和渝东南地区内因断层发育,早期生成的页岩气受到地表水和大气的冲洗,使得页岩气组分和同位素发生变化,富氮、δ13 C 1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扬子地区 筇竹寺阶 泥质源岩 生烃史模拟 页岩气 流体包裹体 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