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洋沉积物中的生物种群在生源物质循环中的功能
被引量:
30
1
作者
宋金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海洋
沉积物
生物种群
生源物质循环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重大研究计划进展综述
被引量:
19
2
作者
胡春宏
郑春苗
+9 位作者
王光谦
张建云
王超
姚檀栋
王焰新
赖明勇
倪广恒
王雨春
张弛
田富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7-359,共23页
西南河流源区是中国的水资源战略储备区,但其未来水资源演变趋势不明,为厘清气候变化下的径流变化规律以开展适应性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5年启动了“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重大研究计划,本文对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
西南河流源区是中国的水资源战略储备区,但其未来水资源演变趋势不明,为厘清气候变化下的径流变化规律以开展适应性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5年启动了“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重大研究计划,本文对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情况和主要进展进行综述。重大研究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构建了西南河流源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有效提升了西南河流源区的监测能力;创新了高原寒区径流水源组成的多元综合解析方法,揭示了高原寒区典型径流水源的形成机理及气候驱动下流域下垫面与水文系统的协同变化机理;创建了综合冰雪冻土寒区水文过程和示踪过程的分布式同位素水文模型,揭示了雅鲁藏布江径流变化的历史规律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河流全物质通量概念,开展了大量取样检测,揭示了高原河流生源物质循环及生物响应规律,量化了澜沧江梯级水库运行的环境累积效应;发展了多目标互馈系统理论,从水量、水能、水质3个方面创新了梯级水库适应性利用技术,为西南水电消纳、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适应性利用
生源物质循环
西南河流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海沉积物中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32
3
作者
岳维忠
黄小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07-414,共8页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十几年来在近海沉积物氮磷地球化学方面研究工作的综述,阐明了该方面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及分布特点,各种形态间的分配关系,以及与氮磷迁移转化相关的循环过程.最后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沉积物
生物地球化学
氮磷
生源物质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沉积物中的生物种群在生源物质循环中的功能
被引量:
30
1
作者
宋金明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6,共5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99256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6300
关键词
海洋
沉积物
生物种群
生源物质循环
功能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Q178.53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重大研究计划进展综述
被引量:
19
2
作者
胡春宏
郑春苗
王光谦
张建云
王超
姚檀栋
王焰新
赖明勇
倪广恒
王雨春
张弛
田富强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7-359,共2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2047000)。
文摘
西南河流源区是中国的水资源战略储备区,但其未来水资源演变趋势不明,为厘清气候变化下的径流变化规律以开展适应性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5年启动了“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重大研究计划,本文对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情况和主要进展进行综述。重大研究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构建了西南河流源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有效提升了西南河流源区的监测能力;创新了高原寒区径流水源组成的多元综合解析方法,揭示了高原寒区典型径流水源的形成机理及气候驱动下流域下垫面与水文系统的协同变化机理;创建了综合冰雪冻土寒区水文过程和示踪过程的分布式同位素水文模型,揭示了雅鲁藏布江径流变化的历史规律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河流全物质通量概念,开展了大量取样检测,揭示了高原河流生源物质循环及生物响应规律,量化了澜沧江梯级水库运行的环境累积效应;发展了多目标互馈系统理论,从水量、水能、水质3个方面创新了梯级水库适应性利用技术,为西南水电消纳、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
径流变化
适应性利用
生源物质循环
西南河流源区
Keywords
runoff change
adaptive management
biogeochemical cycle
the source region of major rivers in Southwestern China
分类号
TV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海沉积物中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32
3
作者
岳维忠
黄小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07-414,共8页
基金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2 SW 102
KZCX2 206)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6034)
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A200099F012KB06701S
A3050301)
香港RGC项目(PolyU5075 99E)
文摘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十几年来在近海沉积物氮磷地球化学方面研究工作的综述,阐明了该方面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及分布特点,各种形态间的分配关系,以及与氮磷迁移转化相关的循环过程.最后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沉积物
生物地球化学
氮磷
生源物质循环
Keywords
biogeochemistry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ivew
sediment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734.2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洋沉积物中的生物种群在生源物质循环中的功能
宋金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重大研究计划进展综述
胡春宏
郑春苗
王光谦
张建云
王超
姚檀栋
王焰新
赖明勇
倪广恒
王雨春
张弛
田富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海沉积物中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岳维忠
黄小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