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青年生涯规划及指导思想的流变与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家顺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7-29,共3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美国模式的“学生自治”经陶行知、胡适、郭秉文等留美学者导入中国,对“学生风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进步作用和负面影响皆已引起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加之军阀混战连年,经济衰退,造成青年学生...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美国模式的“学生自治”经陶行知、胡适、郭秉文等留美学者导入中国,对“学生风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进步作用和负面影响皆已引起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加之军阀混战连年,经济衰退,造成青年学生的苦闷与迷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和中等教育理论家舒新城基于此,对“学生自治”进行了理性思考,并对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求学、就业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划与指导,为当今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贤江 舒新城 “学生自治” 生涯规划与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