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僵菌代谢蛋白对松墨天牛毒性生测方法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梅增霞 李建庆 +1 位作者 张永安 陈印平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4,共4页
从白僵菌代谢物中提取蛋白类毒素用于防治松墨天牛,以松墨天牛幼虫为试虫,采用饲喂、口服、表皮接触和血腔注射4种生测方法测定了白僵菌蛋白类代谢物提取液的毒性。结果表明,4种生测方法样品均表现一定的毒性,血腔注射生测所表现的毒性... 从白僵菌代谢物中提取蛋白类毒素用于防治松墨天牛,以松墨天牛幼虫为试虫,采用饲喂、口服、表皮接触和血腔注射4种生测方法测定了白僵菌蛋白类代谢物提取液的毒性。结果表明,4种生测方法样品均表现一定的毒性,血腔注射生测所表现的毒性最高。通过对4种生测方法的比较分析,表明白僵菌代谢物中毒素物质的毒性采用血腔注射法最容易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蛋白毒素 生测方法 松墨天牛 血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灭灵生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陶波 苏少泉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5年第3期8-10,共3页
本文利用黄瓜为指示植物对广灭灵的生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27±1℃的恒温下培养6天(其中见光2天)。黄瓜幼苗的下胚轴长度与广灭灵浓度之间呈明显线性关系,能准确测定广灭灵的活性及土壤中的残留毒性,并具有方便、准确、快... 本文利用黄瓜为指示植物对广灭灵的生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27±1℃的恒温下培养6天(其中见光2天)。黄瓜幼苗的下胚轴长度与广灭灵浓度之间呈明显线性关系,能准确测定广灭灵的活性及土壤中的残留毒性,并具有方便、准确、快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灭灵 生测方法 下胚轴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代谢提取物对美国白蛾毒性生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龙 李建庆 《山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29-31,共3页
以美国白蛾幼虫为试虫,采用饲喂、口服、表皮接触和血腔注射4种生测方法测定了白僵菌代谢提取液的毒性。结果表明,4种生测方法代谢提取液均表现一定的毒性,血腔注射生测所表现的毒性最高。通过对着4种生测方法的比较分析,建议白僵菌的... 以美国白蛾幼虫为试虫,采用饲喂、口服、表皮接触和血腔注射4种生测方法测定了白僵菌代谢提取液的毒性。结果表明,4种生测方法代谢提取液均表现一定的毒性,血腔注射生测所表现的毒性最高。通过对着4种生测方法的比较分析,建议白僵菌的代谢物中毒素物质的生物测定首先采用血腔注射法生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美国白蛾 代谢物 生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害虫人工饲养技术及生物测定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司升云 刘小明 +2 位作者 彭超美 孙光忠 许凉冈 《湖北植保》 2006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人工饲养技术 地下害虫 方法 室内饲养 防治方法 经济作物 生测方法 农业结构 残留农药 长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的定量生物测定方法
5
作者 申继忠 钱传范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4年第3期40-44,23,共6页
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的定量生物测定方法ClaytonC.Beegle1历史回顾美国苏云金杆菌(B.t.)商品化的最初10年一直为产品的标准化问题所困扰。1957年,太平洋酵母产品部(PacificYeastProdu... 苏云金杆菌δ-内毒素的定量生物测定方法ClaytonC.Beegle1历史回顾美国苏云金杆菌(B.t.)商品化的最初10年一直为产品的标准化问题所困扰。1957年,太平洋酵母产品部(PacificYeastProducts)生产的Thurici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 苏云金杆菌 δ-内毒素 昆虫 标准品 标准化 饲料混合 定法 生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害螨的生物测定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丽丽 肖湘黔 曾东强 《江西植保》 2005年第2期70-72,共3页
关键词 方法 害螨 个体发育过程 毒力 基础工作 化学防治 生测方法 方法简介 杀螨剂 农药 抗性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霜霉病生物测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郝永娟 王万立 +2 位作者 刘耕春 刘春艳 王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5-99,共5页
研究了诱发黄瓜霜霉病孢子囊大量产生的条件;明确了黄瓜霜霉病菌可在低温冰冻条件下保存。接种后20℃左右,保持24 h黑暗,相对湿度90%以上,以后光照16 h/d,适宜霜霉病菌的侵染发展。比较6种生测方法,以叶盘蘸药漂浮法的敏感性及稳定性最好。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发病条件 生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龄期、饲养条件和测定方法对韭菜迟眼蕈蚊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鹏 李慧 +3 位作者 王秋红 陈澄宇 慕卫 刘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0-736,共7页
为建立针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韭蛆)的可靠生测方法,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人工饲料混药法和浸虫法分别测定毒死蜱、噻虫胺对不同龄期韭蛆的毒力,以明确龄期、饲养温度、食料及测定方法对药剂敏感... 为建立针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韭蛆)的可靠生测方法,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人工饲料混药法和浸虫法分别测定毒死蜱、噻虫胺对不同龄期韭蛆的毒力,以明确龄期、饲养温度、食料及测定方法对药剂敏感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方法测得2龄幼虫对毒死蜱的敏感性分别为4龄幼虫的11.9倍、7.4倍、3.3倍;毒死蜱对取食韭菜、人工饲料、大葱韭蛆的LC50分别为圆葱的1.84倍、1.47倍、2.31倍;在15-30℃范围内,随韭蛆饲养温度升高,毒死蜱对4龄幼虫的LC50值增大;三种方法测得毒死蜱对4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67.199 mg/L、71.123 mg/L、88.120 mg/L,噻虫胺对4龄幼虫的LC50值依次为3.584 mg/L、2.255 mg/L、4.329mg/L,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和人工饲料混药法的毒力曲线拟合度高于浸虫法。说明龄期、饲养温度、食料、测定方法均影响韭蛆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龄期 饲养条件 药剂敏感性 生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白粉病生测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21
9
作者 郝永娟 王万立 +1 位作者 刘春艳 王勇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3期37-40,共4页
就黄瓜白粉病的接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以孢子悬浮液喷雾法较抖粉法重复性好,结果更趋稳定;几种不同的生测方法比较腈菌唑、烯唑醇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以叶盘沾药法、子叶琼脂培养法和叶盘沾药漂浮法好于其它方法,其EC50的敏感性分别... 就黄瓜白粉病的接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以孢子悬浮液喷雾法较抖粉法重复性好,结果更趋稳定;几种不同的生测方法比较腈菌唑、烯唑醇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以叶盘沾药法、子叶琼脂培养法和叶盘沾药漂浮法好于其它方法,其EC50的敏感性分别高于常规的苗期喷雾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生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重要有毒植物——小花棘豆异株克生作用的探索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淑清 黄祖杰 《内蒙古草业》 2005年第2期16-18,共3页
利用生测方法分别测定了内蒙古西部草地有毒植物小花棘豆的根水浸液、根粉碎物、根际土壤对他种植物幼苗生长的作用。测定结果初步表明小花棘豆存在异株克生的作用现象。
关键词 小花棘豆 有毒植物 异株克作用 内蒙古草地 内蒙古西部 生测方法 幼苗 根际土壤 定结果 水浸液 粉碎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磺胺草醚降解菌株FCX2的分离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景辉 孙倩 +1 位作者 王帅 孙冬梅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46-51,共6页
长期使用氟磺胺草醚会在土壤中产生严重残留,残留的氟磺胺草醚会对玉米苗产生药害,危害玉米苗的生长,据此可建立相应的生物检测方法。通过对该土样的驯化培养获得菌株,分别接种于氟磺胺草醚浓度为500 mg·L^(-1)的液体无机盐培养基... 长期使用氟磺胺草醚会在土壤中产生严重残留,残留的氟磺胺草醚会对玉米苗产生药害,危害玉米苗的生长,据此可建立相应的生物检测方法。通过对该土样的驯化培养获得菌株,分别接种于氟磺胺草醚浓度为500 mg·L^(-1)的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中,置30℃,150 rpm,培养5 d,利用玉米苗生测获得一株可减轻氟磺胺草醚药害的降解菌株FCX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降解率为44.86%,显著改善玉米苗药害情况。FCX2菌株生长特性表明:最适PH8、最适温度30℃、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试验结果的获得,为氟磺胺草醚残留的检测提供可靠生物方法,为其生物降解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也为该菌株降解能力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磺胺草醚 玉米生测方法 降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黄隆、甲黄隆在江苏省农区5种土壤中残留活性的研究
12
作者 姚东瑞 陈杰 +2 位作者 宋小玲 刘友兆 李扬汉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7年第3期28-32,共5页
采用改进的玉米主根长土培生测法,研究绿黄隆、甲黄隆在江苏省典型农区土壤中残留活性。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在5种土壤中剂量与玉米主根长抑制率之间皆达极显著相关,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碱性轻质土壤中活性较高,... 采用改进的玉米主根长土培生测法,研究绿黄隆、甲黄隆在江苏省典型农区土壤中残留活性。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在5种土壤中剂量与玉米主根长抑制率之间皆达极显著相关,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碱性轻质土壤中活性较高,酸性重质土壤中活性较低,活性大小顺序为:黄潮土>高沙土>砂姜黑土>滨海盐土>太湖水稻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黄隆 甲黄隆 生测方法 土壤 残留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被引量:9
13
作者 蒋立奔 曹荣祥 +3 位作者 童晓利 陈月红 韩金龙 郭成宝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3期116-118,共3页
为测定现有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水平,筛选防治二斑叶螨的有效药剂。本试验采用2种不同的生测方法对选用的2种杀螨剂毒力水平进行测定,并在田间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杀螨剂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毒力增强。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 为测定现有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水平,筛选防治二斑叶螨的有效药剂。本试验采用2种不同的生测方法对选用的2种杀螨剂毒力水平进行测定,并在田间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杀螨剂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毒力增强。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结果均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均大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25、50、100mg/L的处理浓度进行双面喷雾和单面喷雾的方法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优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71.7、143.3、286.7mg/L的处理浓度,乙唑螨腈双面喷雾处理1d后,防效分别达到88.03%、92.73%、94.20%,14d后的防效分别达95.60%、96.63%、98.83%,单面喷雾1d后的防效分别达到7303%、7.23%、77.05%,14d后的防效分别达78.80%、79.73%、81.63%。同时,田间试验发现,草莓双面喷清水后二斑叶螨的增殖速度比单面喷清水的处理要低,说明在短期内双面喷水对二斑叶螨的繁殖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草莓上防治二斑叶螨双面均匀喷雾效果优于单面喷雾,30%乙唑螨腈悬浮剂田间防治效果优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螨剂 二斑叶螨 生测方法 毒力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粮害虫植物源驱避物质的研究和应用
14
作者 王争艳 罗琼 +2 位作者 樊芳蕾 汪新宇 陈利香 《中国粮油学报》 2025年第8期9-17,共9页
长期、不合理的使用磷化氢和储粮防护剂导致储粮害虫抗药性的广泛产生。因此,亟须开发安全高效的防治替代方法。由于具有活性组分多样、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对非靶标生物低毒等优点,植物源驱避物质在储粮害虫综合治理中有较大的应用潜... 长期、不合理的使用磷化氢和储粮防护剂导致储粮害虫抗药性的广泛产生。因此,亟须开发安全高效的防治替代方法。由于具有活性组分多样、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对非靶标生物低毒等优点,植物源驱避物质在储粮害虫综合治理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是,目前国内外对储粮害虫植物源驱避物质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植物材料的筛选和有效成分的鉴定,缺乏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因此,本文总结了储粮害虫驱避物质活性测定方法、具有驱避活性的植物及其活性组分、驱避物浓度对驱避效果的影响以及植物源驱避物质在储粮害虫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储粮害虫驱避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害虫 植物源杀虫剂 驱避活性 生测方法 害虫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