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探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蒋志学 刘丽 赵艳霞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3年第3期61-65,共5页
提出了由客观生活条件指数、主观满意度指数和人的素质指数组成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建立了评分评价综合评价方法 ,并用辽宁城市老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评价 ,验证了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老年人口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客观生活条件指数 主观满意度指数 素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柯燕 梅志罡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5-67,共3页
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可以监测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发现不和谐因素,起到“和谐社会”指示器的作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本文以澳门生活质量指标... 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可以监测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发现不和谐因素,起到“和谐社会”指示器的作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本文以澳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生活质量指标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活质量指标看澳门和谐社会构建的难度与方案 被引量:1
3
作者 柯燕 《西北人口》 2007年第4期27-30,35,共5页
和谐社会理念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对发展的深刻认识。本文从我们设计构想的澳门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框架出发,探讨了影响当前澳门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若干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以有效促进澳门社会的更加和谐... 和谐社会理念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对发展的深刻认识。本文从我们设计构想的澳门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框架出发,探讨了影响当前澳门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若干关键因素,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以有效促进澳门社会的更加和谐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生活质量指标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基于澳门的考察
4
作者 柯燕 《西北人口》 2007年第3期79-83,共5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其核心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宏观层面构建了澳门居民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包括物质福利、教育、健康等11个与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领...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其核心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宏观层面构建了澳门居民客观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了经济、社会、环境三大系统,包括物质福利、教育、健康等11个与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领域,反映了澳门经济、社会、环境的整体发展面貌和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生活质量指标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质量主观指标的发展及其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周长城 蔡静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2-587,共6页
生活质量主要体现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包含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体验与满意度的主面指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生活质量主观指标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并在80年代以后逐渐趋于成熟。一些国际组织都采... 生活质量主要体现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包含人们对生活的幸福感体验与满意度的主面指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生活质量主观指标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并在80年代以后逐渐趋于成熟。一些国际组织都采用了主观指标或建立了自己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质量。作为主观指标发源地的美国,在其研究与应用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一些国家紧随其后,亚洲也开始了对人全面关怀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主观生活质量指标 国际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十二省市区2002年与2020年全面小康的差距——生活质量主要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维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年第6期107-109,共3页
西部地区2002年的现状与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在生活质量方面总体上存在很大差距,12个省市区的综合实现程度都很低。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地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生活质量指标 经济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 小康生活质量目标的进程与省际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冯立天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15,共13页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正因为如此,政府决策行为容易只关心经济发展而忽略社会发展问题,其后果不仅社会发展迟滞,也同时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堵塞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正是各国政府日益重视社会发展问题的现实原因....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正因为如此,政府决策行为容易只关心经济发展而忽略社会发展问题,其后果不仅社会发展迟滞,也同时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堵塞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正是各国政府日益重视社会发展问题的现实原因.社会发展的核心是生活质量,或者说,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程度,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的核心指标,并构成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指标 综合指数 小康生活 婴儿死亡率 质量目标 质量研究 平均预期寿命 人均居住面积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恩格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与提高生活质量 被引量:7
8
作者 卢嘉瑞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共5页
提高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生活质量指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的基本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放在首位。文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生活质量指标 中国 全面小康社会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冯立天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14,共8页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与国际比较冯立天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我国,控制人口数量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因数量过多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减轻发展的负担。但从根本上来说,唯有发展,才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出路。我国政府明确了... 中国人口生活质量与国际比较冯立天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我国,控制人口数量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因数量过多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减轻发展的负担。但从根本上来说,唯有发展,才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出路。我国政府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一建立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综合指数 国际比较 购买力平价 中国人口 相关程度 生活质量指标 婴儿死亡率 收入分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质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成岐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1-45,共5页
生活质量研究在西方兴起于60年代,它源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重新认识。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虽然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过分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的惊人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经济的繁荣... 生活质量研究在西方兴起于60年代,它源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重新认识。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虽然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过分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的惊人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经济的繁荣也没给所有社会成员带来相应的富裕,收入分配不公平和机会不均等导致贫富之间悬殊日益增大,人们的相对贫穷或者说主观上的贫穷意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背景衬托下也显得更加强烈,贫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忧虑。严峻的社会现实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生活质量 主观指标 满意程度 测定方法 子指 社会指标 可综合性 客观指标 无量纲化数据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人民的主观感受——99名专家眼中的生活质量评价
11
作者 丁元竹 《人民论坛》 2007年第7期38-38,共1页
生活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指标,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是客观层面的。进入60年代以后,主观层面的内容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开始受到重视。其中以测量个体维度主观层面的生活满意度或幸福感的指标研究,在当时美国兴起... 生活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指标,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涉及的内容几乎都是客观层面的。进入60年代以后,主观层面的内容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开始受到重视。其中以测量个体维度主观层面的生活满意度或幸福感的指标研究,在当时美国兴起的“社会指标运动”中出现。此后,“主观幸福感”等较具代表性的主观生活质量指标在生活质量研究和测量中日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活质量问题又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主观感受 质量评价 20世纪80年代 主观幸福感 专家 人民 6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开拓性研究成果——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
12
作者 路遇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2-64,共3页
一项开拓性研究成果———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路遇冯立天、戴星翼二位教授主编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以下简称《再研究》)一书最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援华大学人口学培训与研究P04项... 一项开拓性研究成果———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路遇冯立天、戴星翼二位教授主编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再研究》(以下简称《再研究》)一书最近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援华大学人口学培训与研究P04项目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及比较研究课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再研究 中国人口 开拓性研究 经济增长 生活质量指标 可持续 人口生活质量 综合指数 婴儿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状况——来自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锋莉 邓可斌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6,共9页
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正面作用已得到学界的一致肯定,但分权是否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仍未有定论。本文基于微观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生活质量指标QWB表征居民健康水平,实证检验了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状况间... 中国式分权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正面作用已得到学界的一致肯定,但分权是否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健康水平仍未有定论。本文基于微观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生活质量指标QWB表征居民健康水平,实证检验了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分权与居民生活健康的关系呈现倒U型特征。分权的增长会先使生活健康水平提升,在分权程度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又会带来生活健康水平的下降。这说明,分权改革达到一定阶段后,会对生活健康产生负面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首次证实了分权改革可能对居民健康存在负面影响,而分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减少这一负面影响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生活质量指标 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 公共品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民可行能力不平等的测算
14
作者 康锋莉 区蕾 赖磊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89-92,共4页
文章基于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熵计算中国居民的可行能力不平等程度,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性别和年龄分层结果发现,男性受教育程度更集中,21~35岁之间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最不公平,36~45岁... 文章基于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熵计算中国居民的可行能力不平等程度,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性别和年龄分层结果发现,男性受教育程度更集中,21~35岁之间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最不公平,36~45岁之间居民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差异较大,而46~55岁之间居民在生活条件,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方面的可行能力也最不平等。城乡结果表明,农村受教育程度更为集中,但生活条件、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以及心理健康的不平等程度更大。东中西部分解结果显示,生活条件各地差异并不明显。西部地区的家庭资产及医疗可及性最不平等,中部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最集中,但心理健康差异更大,东部地区受教育程度不平等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能力不平等 生活质量指标 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 基尼系数 泰尔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恩格尔系数的再认识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晓荧 《新视野》 1999年第3期17-19,共3页
近年来,一些国际机构把恩格尔系数列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在国内,恩格尔系数也是小康指标体系的重要指标。然而,长期以来,不论国际或国内,人们对恩格尔系数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把恩格尔系数解释为仅仅包括一个指标,即:食品... 近年来,一些国际机构把恩格尔系数列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在国内,恩格尔系数也是小康指标体系的重要指标。然而,长期以来,不论国际或国内,人们对恩格尔系数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把恩格尔系数解释为仅仅包括一个指标,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我校林丕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尔系数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数量指标 恩格尔定律 食品消费支出 教育文化娱乐支出 精神文化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九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
16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统计局 中央财经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北京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大 统计推断 统计推论 中国人民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成果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