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学生活论转向的社会利弊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21,25,共4页
美学的生活论转向是后现代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对美学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变,如让审美回归日常生活,让审美回归感性体验,消解分化,取消价值判断,抹平距离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普遍美、标准美以及审美的幻境等。这些都需要深... 美学的生活论转向是后现代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对美学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变,如让审美回归日常生活,让审美回归感性体验,消解分化,取消价值判断,抹平距离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普遍美、标准美以及审美的幻境等。这些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进而破解消费社会的审美谜题,带引人们穿越仿真的森林和代码的仙境,重获自由和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生活论转向 消费 新变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的改造与解放”——“生活论转向”视野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种内涵和旨趣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善林 冯能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7,共9页
在"生活论转向"的世界哲学思潮中,一部分西方哲学家把现实生活的考察体验作为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定了生活在自我完善和社会发展中的本体地位;在西方,对中国有着巨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其重要代表,把整个哲学建基... 在"生活论转向"的世界哲学思潮中,一部分西方哲学家把现实生活的考察体验作为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确定了生活在自我完善和社会发展中的本体地位;在西方,对中国有着巨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其重要代表,把整个哲学建基于物质生产生活之上,并由此进一步思考社会、经济、政治、革命、道德等生活形态与艺术审美生活形态的价值及关系,从而呈现了一种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如何有效改造与解放自身生活的美学内涵和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论转向 实践 异化劳动 改造与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大众化”问题探论 被引量:5
3
作者 唐善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5,共9页
"文艺大众化"一直以来是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毛泽东、瞿秋白、鲁迅、茅盾、周扬等一大批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透过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生活论转向"哲学... "文艺大众化"一直以来是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毛泽东、瞿秋白、鲁迅、茅盾、周扬等一大批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透过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生活论转向"哲学视野的考察,"文艺大众化"在语言、技术、体裁及作家培养问题上的历史发展和基本观点,既呈现出一种体验、认识、改造与解放生活世界的本体论致思理路,又包蕴着一种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和争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现实动力或价值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生活论转向 现代民族国家 文化领导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