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观照·悬疑叙事·精神感召:2024年革命题材谍战剧的叙事创新
1
作者 王兰侠 田晔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9,共7页
2024年,以《追风者》《群星闪耀时》《哈尔滨一九四四》等为代表的革命题材谍战剧,通过多维度的叙事革新为类型剧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些作品在叙事维度上实现多重突破:叙事空间上开创“职场+日常”的双重场域,既以银行金融战、警察系统... 2024年,以《追风者》《群星闪耀时》《哈尔滨一九四四》等为代表的革命题材谍战剧,通过多维度的叙事革新为类型剧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些作品在叙事维度上实现多重突破:叙事空间上开创“职场+日常”的双重场域,既以银行金融战、警察系统周旋等专业场景构筑戏剧张力,又通过市井烟火与家庭伦理的细腻描摹,为信仰萌芽和建立提供具象化的现实土壤;在节奏把控上采用“悬疑驱动+情节爆破”的复合模式,以高密度的戏剧冲突设置,配合多线并进的蒙太奇剪辑,营造出令人窒息的沉浸式观剧体验;在人物塑造层面突破二元对立模式,通过双面间谍等复杂身份建构,将信仰成长史与谍战智斗戏巧妙编织,形成具有精神深度的成长叙事。这种兼具艺术创新与类型突破的创作实践,不仅重构了谍战剧的美学范式,更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年轻化表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创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题材谍战剧 叙事创新 生活观照 悬疑叙事 精神感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照生活:当代学校体育不可忽视的视角 被引量:10
2
作者 覃立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51,共4页
本着体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的美好愿望,提出学校体育需要"观照生活"的观点。对"观照生活"的内涵做了阐释,并认为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必要性在于:生活是教育的基础、价值的归位、时代发展... 本着体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的美好愿望,提出学校体育需要"观照生活"的观点。对"观照生活"的内涵做了阐释,并认为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必要性在于:生活是教育的基础、价值的归位、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认为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可行性在于:体育脱胎于生活、体育需要直接经验、体育是塑造生活方式的教育。最后,指出观照生活的实质是对"人"和人性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观照生活 体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的特性:学校体育观照生活的着眼点 被引量:6
3
作者 覃立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4,共6页
在提出了学校需要"观照生活"的观点后,"如何观照"、"观照什么"就成为了需要探讨和解决的话题。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可以从生活的个体性、连续性、现实性、开放性和自由性5个方面予以把握,贯彻到其发展与变... 在提出了学校需要"观照生活"的观点后,"如何观照"、"观照什么"就成为了需要探讨和解决的话题。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可以从生活的个体性、连续性、现实性、开放性和自由性5个方面予以把握,贯彻到其发展与变革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观照生活 生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形历史时空观照下的东北叙事——评迟子建长篇小说《伪满洲国》 被引量:1
4
作者 冯静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7-173,共7页
迟子建在长篇小说《伪满洲国》中以伪满洲国所存在14个年头的每一年作为小说的章节,全书14章,旨在透过芸芸众生年复一年的生活观照那段逝去的历史。作家对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极尽笔墨,没有配角,都是主人公,无论在奉天、“新京”、... 迟子建在长篇小说《伪满洲国》中以伪满洲国所存在14个年头的每一年作为小说的章节,全书14章,旨在透过芸芸众生年复一年的生活观照那段逝去的历史。作家对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极尽笔墨,没有配角,都是主人公,无论在奉天、“新京”、哈尔滨还是鄂伦春,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人们组成了曾经伪满洲国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子建 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 时空观 鄂伦春 长篇小说 日常生活 生活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劲的想象造就了真实——评《爱情神话》的多元主题
5
作者 于浩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76,127,共6页
90后导演邵艺辉编剧、执导的影片《爱情神话》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成为一部被广泛讨论的现象级作品。影片的成功除了它非常规化的叙事,用一种弱情节、去冲突的手段打破了爱情类型片的藩篱外,更在于导演用镜头语言描绘了上海市井百... 90后导演邵艺辉编剧、执导的影片《爱情神话》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成为一部被广泛讨论的现象级作品。影片的成功除了它非常规化的叙事,用一种弱情节、去冲突的手段打破了爱情类型片的藩篱外,更在于导演用镜头语言描绘了上海市井百姓的生活切片。中年人的爱情观、女性凝视下的世界、轻量化的现实主义观共同组成了影片的多元主题。影片不仅成为海派电影的创新之作,也是我国电影创作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神话》 女性凝视 生活观照 海派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新音乐”研究专栏导语
6
作者 田可文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共1页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它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和方...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它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和方向!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100年,是人类社会充满动荡和剧变的100年。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得到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文化事业始终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坚持在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生动展现和深刻反映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巨变,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生活,以高质量、高品位、高格调的优秀音乐作品和音乐评论,彰显理想、讴歌光明、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描绘新时代的音乐图谱,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为时代画像,给人民以信心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现实主义精神 音乐评论 光芒四射 社会历史进程 观照生活 美的发现 音乐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