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学校体育的生活立场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沙金
杨兆山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
-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2,56,共5页
-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农村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研究(2009B243)
-
文摘
在制度化学校领域,"体育"本意上是"身体教育",首先要以关怀人的身体为基础,但最终又要超越身体,自始至终围绕着教育"培养人"的实践。当前学校体育的种种弊病,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体育对生活与教育的双重偏离。其中,生活失场已经成为了学校体育发展的障碍。由此,在现实性上,学校体育应坚持生活的立场,以生活为场域,进行知识教化、技能培养和意义生产,从而培养"面向生活"的完整的人。
-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身体教育
生活立场
人的培养
-
Keywords
school sport
physical education
life standpoint
the cultivation of man
-
分类号
G807.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论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立场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孙民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8,共8页
-
文摘
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体现在他的生活立场上。对马克思哲学生活立场的体悟也是对马克思哲学本质精神的领悟。马克思哲学是创造新生活的哲学,因此马克思哲学不仅解释世界而且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是创造新生活,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立场体现在生活的主体性立场、批判性立场、历史性立场、实践性立场和创造性立场上。生活的主体性立场、批判性立场、历史性立场、实践性立场和创造性立场构成有机的、内在统一的整体。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生活立场,不仅对于人们领悟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而且对于创造美好生活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生活立场
当代意义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