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1
作者 郑士存 《河北学刊》 1981年第0期149-156,共8页
人们常说,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个比喻是十分正确的。离开了真实就不是真正的艺术、文艺的教育作用,文艺的生命力,都必须建立在真实这个基石之上,只有真实才能打动人、感染人、说服人。和其它领域都有自己的科学真理一样,”写真实”是文... 人们常说,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个比喻是十分正确的。离开了真实就不是真正的艺术、文艺的教育作用,文艺的生命力,都必须建立在真实这个基石之上,只有真实才能打动人、感染人、说服人。和其它领域都有自己的科学真理一样,”写真实”是文艺领域的科学真理,它是唯物仁义反映沦在文艺创作上的具体应用。文艺需要真实,文艺是真实的领域,但如何正确地把握“写真实”这个命题,又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复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真实 作家 艺术真实 现实生活 作品 文艺 鲁迅 书记 “写真实 生活的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及实现真实的途径
2
作者 陈贞权 《河南社会科学》 1996年第4期61-63,共3页
新闻、文学和法律文书,都以真实为存在前提,又都对真实的要求各不相同。作为文学所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作为新闻所要求的是“绝对真实”即“生活真实”。至于法律文书要求的则是“事实”。文章试图就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不同及其... 新闻、文学和法律文书,都以真实为存在前提,又都对真实的要求各不相同。作为文学所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作为新闻所要求的是“绝对真实”即“生活真实”。至于法律文书要求的则是“事实”。文章试图就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不同及其实现真实的途径作一比较,以界定和凸现新闻的性质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真实 生活真实 法律文书 人物性格 生活的真实 小说家 真实 新闻学 艺术的真实 深入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在真实亦难在真实──论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3
作者 洪望云 陆雅慧 《理论月刊》 CSSCI 1997年第1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报告文学 艺术的真实 艺术真实 自然主义 现实生活 真实 绝对真实 生活真实 高尔基 生活的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感·真实感——评玛丽娜的形象塑造
4
作者 段崇轩 《当代文坛》 1984年第10期39-39,共1页
楚良的中篇小说《玛丽娜一世》(原载《长江文艺》83年第9期)试图塑造一个争取女性独立,敢想敢干的女青年形象。虽然主人公玛丽娜的形象严重存在着概念化和编造的痕迹,但这一个并不成功的形象,却被某些评论文章“捧”为社会主义的新人,... 楚良的中篇小说《玛丽娜一世》(原载《长江文艺》83年第9期)试图塑造一个争取女性独立,敢想敢干的女青年形象。虽然主人公玛丽娜的形象严重存在着概念化和编造的痕迹,但这一个并不成功的形象,却被某些评论文章“捧”为社会主义的新人,进而肯定了这种创作倾向,在当前提倡塑造新人的时候,就很有展开争鸣的必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娜 形象塑造 女性独立 塑造新人 爱情 主人公形象 概念化 楚良 生活的真实 评论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的激撞——《现实之舞》中的象征意蕴
5
作者 张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99-102,共4页
《现实之舞》改编自知名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同名回忆录,对电影创作者过去生活的真实经历进行了回顾。电影借导演孩童时期在海滨小镇的生活经历作为创作蓝本,巧妙地融合了想象性和象征性理念,又加入了大量的幽默美学元素... 《现实之舞》改编自知名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同名回忆录,对电影创作者过去生活的真实经历进行了回顾。电影借导演孩童时期在海滨小镇的生活经历作为创作蓝本,巧妙地融合了想象性和象征性理念,又加入了大量的幽默美学元素,使整部影片具有浓厚的自传性色彩。电影从童年阴影追溯,紧紧抓住青春的脉络,梳理出整个家庭的矛盾冲突以及社会环境的悲欢离合,赋予了片中儿童生命的象征,用心灵之光去摸索《现实之舞》,从而论证了生命和死亡之间沉重而又深刻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元素 象征意蕴 自传性 儿童生命 孩童时期 理想与现实 生活的真实 想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的激撞:《现实之舞》的象征隐喻探微
6
作者 张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09-112,共4页
《现实之舞》改编自知名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同名回忆录,对电影创作者过去生活的真实经历进行了回顾。电影借导演孩童时期在海滨小镇的生活经历作为创作蓝本,巧妙地融合了想象性和象征性理念,又加入了大量的幽默美学元素,使... 《现实之舞》改编自知名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的同名回忆录,对电影创作者过去生活的真实经历进行了回顾。电影借导演孩童时期在海滨小镇的生活经历作为创作蓝本,巧妙地融合了想象性和象征性理念,又加入了大量的幽默美学元素,使整部影片具有浓厚的自传性色彩。电影从童年阴影追溯,紧紧抓住青春的脉络,梳理出整个家庭的矛盾冲突以及社会环境的悲欢离合,赋予了片中儿童生命的象征,用心灵之光去摸索《现实之舞》,从而论证了生命和死亡之间沉重而又深刻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元素 自传性 儿童生命 孩童时期 象征隐喻 理想与现实 生活的真实 想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空间与空间想象:电影中虚拟空间的文化意义和美学内涵 被引量:4
7
作者 邓雯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5,共4页
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而“唯有摄影机镜头拍下的客观影像能够满足我们潜意识提出的再现原物的需要”。[1]由于电影与摄影的亲缘性或是电影本身对摄影的依存,因此,从电影诞生伊始,复现生活的真实,保留真实的完整... 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而“唯有摄影机镜头拍下的客观影像能够满足我们潜意识提出的再现原物的需要”。[1]由于电影与摄影的亲缘性或是电影本身对摄影的依存,因此,从电影诞生伊始,复现生活的真实,保留真实的完整性成为电影的第一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德烈·巴赞 美学内涵 虚拟空间 想象空间 亲缘性 生活的真实 空间想象 渐近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思和:学术是我安身立命的基本立场 被引量:1
8
作者 舒晋瑜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5-201,共7页
舒晋瑜:您和卢新华是大学同学,又是最早写过《伤痕》评论的人。可否谈谈你们的交往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陈思和:新华和我同列复旦大学中文七七级,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他的《伤痕》刊于宿舍壁报,引发热烈争论。有支持也有批评,我是支... 舒晋瑜:您和卢新华是大学同学,又是最早写过《伤痕》评论的人。可否谈谈你们的交往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陈思和:新华和我同列复旦大学中文七七级,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人。他的《伤痕》刊于宿舍壁报,引发热烈争论。有支持也有批评,我是支持《伤痕》的,这篇作品感动了我,突然觉得以前盘踞在头脑里的条条框框被打破了——文学还可以有另一种写法。我觉得可以有新的追求,虽然追求什么讲不清楚。我写了《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真实——论〈伤痕〉》,发表于1978年8月22日的《文汇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思和 《文汇报》 安身立命 生活的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撼人心的“裸女挡道”——浅析《金沙水拍》一组镜头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明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13,共1页
近几年来,在国产电影电视片中,不时出现一些裸体镜头,为此常引起一些争论。 影视片中的裸体镜头,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为了追求上座率,不管剧情是否需要,都要拍一些一裸体镜头来满足一部份观众的情趣。二是为了追求生活的真实性,导致自... 近几年来,在国产电影电视片中,不时出现一些裸体镜头,为此常引起一些争论。 影视片中的裸体镜头,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为了追求上座率,不管剧情是否需要,都要拍一些一裸体镜头来满足一部份观众的情趣。二是为了追求生活的真实性,导致自然主义的倾向。三是为了剧情的需要并作了艺术处理。在电影《金沙水拍》中也有一组裸体镜头,它属什么类型、情况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 艺术处理 自然主义 毛泽东 组镜 红军 彝族地区 国产电影 生活的真实 深化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样日记——《花样年华》观感
10
作者 胡玥 《电影评介》 2001年第2期40-40,共1页
“没有融入生活的真实的片子,是很难打动人的,因为最真实的生活中才能产生最丰富的感情与心理,才能有美丽的,不美丽的,或谈不上美丽不美丽的故事发生。
关键词 《花样年华》 王家卫 日记 生活的真实 情与心 观众 心理描写 导火索 重要的人物 “意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情的足迹 诚挚的艺术——读邓仪中的《周克芹传》及其他
11
作者 胡德培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32,55,共4页
作家周克芹,是我家乡人。我们同饮沱江水,同走成渝路,都是在四川盆地山溪边长大的。他的卓异才华,我很钦佩。他的许多作品,我都读过,而且十分喜欢,还写过一些评论。对他的过早病逝,我感到很悲痛,很遗憾,也很惋惜。 邓仪中君,是我同窗学... 作家周克芹,是我家乡人。我们同饮沱江水,同走成渝路,都是在四川盆地山溪边长大的。他的卓异才华,我很钦佩。他的许多作品,我都读过,而且十分喜欢,还写过一些评论。对他的过早病逝,我感到很悲痛,很遗憾,也很惋惜。 邓仪中君,是我同窗学友。他长期追踪克芹足迹,或采访,或交谈,或研究,或评论,后来还与克芹同室办公,同刊共事。他搜集了大量资料,大多是第一手所得。他写成《周克芹传》(重庆出版社出版),这么详细,这么深入,这么动情,而又这么客观,我看了很受感动,也有好些思索和想法,愿意在这里简要地写一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克芹 文学创作 作家 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 文化大革命 短篇小说 中国文学 人物命运 生活的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电教片的色彩
12
作者 徐德华 王桢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65-67,共3页
谈谈电教片的色彩徐德华,王桢辅电视教学片广泛采用声、光、电、技术,在教学内容的典型性、集中性、概括性、直观性、感染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因而受到广泛的青睐,成为目前最先进、最理想的教学形式。但是电视教... 谈谈电教片的色彩徐德华,王桢辅电视教学片广泛采用声、光、电、技术,在教学内容的典型性、集中性、概括性、直观性、感染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因而受到广泛的青睐,成为目前最先进、最理想的教学形式。但是电视教学片终究不是教科书的翻版,更不是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教片 教学效果 电视教学片 白平衡 拍摄主体 艺术品位 生活的真实 艺术夸张 对立统一规律 果树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雪垠同志来我院讲学
13
作者 李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103-103,共1页
著名老作家、湖北省文联主席姚雪垠同志,应我院邀请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廿五日下午来我院讲学.姚雪垠同志的讲题是:《漫谈中国小说的艺术传统》.他首先概述了中国小说发展的简单轮廓;然后他说:我们在研究、欣赏和学习中国小说的艺术传统... 著名老作家、湖北省文联主席姚雪垠同志,应我院邀请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廿五日下午来我院讲学.姚雪垠同志的讲题是:《漫谈中国小说的艺术传统》.他首先概述了中国小说发展的简单轮廓;然后他说:我们在研究、欣赏和学习中国小说的艺术传统时,应该很好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发展观,要看到小说的发展,总是受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意识的发展以及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的.小说艺术所呈现的新陈代谢、推陈出新的发展状态,正是应该从这里来理解.接着他分析了《三国演义》、《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长篇小说.他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杰作,作者对史实和虚构,历史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雪垠 中国小说 艺术传统 《三国演义》 文学发展观 小说艺术 文联 讲题 生活的真实 《儒林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想象的特征及其与创作的关系
14
作者 封秋昌 刘大新 《河北学刊》 198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想象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离不开的心理机能。 马克思说:“蜘蛛的操作,和织工的操作类似:在蜂房的建筑上,蜜蜂的本事还使许多以建筑师为业的人惭愧。但是,使最拙劣的建筑师和最巧妙的蜜蜂相比显得优越的,自始就是这个事实:建筑师... 想象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离不开的心理机能。 马克思说:“蜘蛛的操作,和织工的操作类似:在蜂房的建筑上,蜜蜂的本事还使许多以建筑师为业的人惭愧。但是,使最拙劣的建筑师和最巧妙的蜜蜂相比显得优越的,自始就是这个事实:建筑师在以蜂蜡构成蜂房以前,已经在他的头脑中把它构成。”(《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63年版第172页)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人与动物的活动之所以不同,就在于人有想象能力。所以,想象必然要介入到人的认识活动、生产劳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以及其他实践活动中去,而且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想象 作家艺术家 艺术的真实 随意性 文艺作品 艺术作品 生活的真实 别林斯基 模特 “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悲欢”到“大世界”:电视剧《装台》的题旨解码
15
作者 李婷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00-103,共4页
影视剧是为表现人的生存状态而诞生的艺术形式,《装台》便是一部用电视剧这一艺术形式展示小人物的生命历程、讴歌平凡人生的强大生命力的精品力作。《装台》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是在西安市内的一个城中村,... 影视剧是为表现人的生存状态而诞生的艺术形式,《装台》便是一部用电视剧这一艺术形式展示小人物的生命历程、讴歌平凡人生的强大生命力的精品力作。《装台》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的同名小说,故事背景是在西安市内的一个城中村,以热爱秦腔秦韵的刁大顺为首带领的一群舞台搭建者在秦腔剧团工作、生活的真实情景,随着一个个装台、拆台的活计做下来,勤勤恳恳的装台工人似乎也逐渐变成观众的老熟人,以典型鲜活的性格和人生故事牵动着观众的心绪。该剧通过这群装台工人生动形象的演绎,展现出“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乐观人生态度,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在出装台这份忙碌而平凡的工作中所经历的五行八作、各色人等的酸甜苦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装台》 生活的真实 各色人等 人生态度 陈彦 生命历程 题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学生再造想象 激发学生创造想象
16
作者 柯建强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3期103-105,共3页
苏联著名作家冈察洛夫在《迟做总比不做好》一文中曾说:“我主要是在想象的影响下生活和写作,而且没有想象,我的笔杆就很少有力量,就不能发生效力。”由此挪移到我们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内,不难悟出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于丰富学生的心灵... 苏联著名作家冈察洛夫在《迟做总比不做好》一文中曾说:“我主要是在想象的影响下生活和写作,而且没有想象,我的笔杆就很少有力量,就不能发生效力。”由此挪移到我们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内,不难悟出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于丰富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决非等闲之劳、无用之功。 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途径固然较多,方式也各有殊异。本文拟就在中学语文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上诱发学生产生的再造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问题,略抒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文学作品教学 菲利普 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 生活的真实 培养发展 想象能力 冈察洛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潇影新片《这方水土》
17
作者 欧阳翀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16,共1页
潇湘电影制片厂95年的重点影片《这方水土》目前已摄成。该片将视角对准那片尚未摆脱贫困的农村和在这方水土上默默无闻工作着的农村基层干部。影片主人公王光明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典型,作为一个贫困山区的乡党委书记,他忙忙碌碌、勤勤... 潇湘电影制片厂95年的重点影片《这方水土》目前已摄成。该片将视角对准那片尚未摆脱贫困的农村和在这方水土上默默无闻工作着的农村基层干部。影片主人公王光明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典型,作为一个贫困山区的乡党委书记,他忙忙碌碌、勤勤恳恳的一生,实在谈不上什么丰功传绩,但透过他朴实无华的身影,你能感受到一种源自生活的真实和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干部 贫困山区 生活的真实 水土 电影制片厂 贫困地区 生存状态 主人公 摆脱贫困 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正面引导的好剧
18
作者 许家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1-31,共1页
看罢《咱爸咱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想说两句。 该剧通过对乔家的形象刻划,成功地揭示了在青年中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和人生磨难锻炼的现实意义。毋庸讳言,当今相当数量的青年人,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之甚少,也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 看罢《咱爸咱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想说两句。 该剧通过对乔家的形象刻划,成功地揭示了在青年中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和人生磨难锻炼的现实意义。毋庸讳言,当今相当数量的青年人,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之甚少,也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虽不能责怪他们,但对他们所持的排斥态度,足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和警惕!君不见,他们中把必要的灌输拒之两耳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引导 民族传统教育 传统美德 形象刻划 现实意义 教育者 传统伦理 生活的真实 怎样做人 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并不寂寞——与杨贵和同志商榷
19
作者 陈文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17,共1页
贵刊去年第5期有一篇杨贵和同志的题为《别让英雄太寂寞》的文章,文中对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的情节设置持有异议,据说是影片主人公——“活雷锋”乔安山始终处于“碰壁被动、孤军奋战、举止维艰、孤独无援、寂寞清冷”的“尴尬境地”... 贵刊去年第5期有一篇杨贵和同志的题为《别让英雄太寂寞》的文章,文中对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的情节设置持有异议,据说是影片主人公——“活雷锋”乔安山始终处于“碰壁被动、孤军奋战、举止维艰、孤独无援、寂寞清冷”的“尴尬境地”,片中的情节尽是“负面事例”,整部片子罩着“浓郁的阴影”。为此,杨同志忧心忡忡,忿忿不平,指责影片的编导“在创作指导思想上的偏差”,煞有介事地警示“别让英雄太寂寞”。 那么,影片中的乔安山果真这般“孤独”和“寂寞”吗?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志愿者 雷锋精神 贵和 情节设置 影片 艺术的真实 女校长 创作指导 生活的真实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样板——记常熟市任阳镇蒋巷村
20
作者 高祖宝 吴建平 王建国 《江苏农机化》 1995年第6期2-3,共2页
在常熟市任阳镇东南有一个偏辟的村落,它的名字叫蒋巷村。昔日这里曾是“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吸血虫病重灾区,当地流传“一斤黄金一斤谷,一天一顿糠菜粥,脸黄肚大皮包骨,三更半夜有人哭”的民谣,就是蒋巷人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就... 在常熟市任阳镇东南有一个偏辟的村落,它的名字叫蒋巷村。昔日这里曾是“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吸血虫病重灾区,当地流传“一斤黄金一斤谷,一天一顿糠菜粥,脸黄肚大皮包骨,三更半夜有人哭”的民谣,就是蒋巷人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就是这片贫脊低洼的土地,经过蒋巷人的辛勤耕耘,成了年年丰收的米粮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常熟市 家庭农场 农业现代化道路 全程机械化作业 轻质建材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生活的真实 治水改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