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艺术高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
- 1
-
-
作者
徐东波
-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艺术推广中心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3期48-48,共1页
-
文摘
艺术是通过人的头脑来反映的,经过加工之后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比实际生活更加理想,更加典型,更加强烈,更有集中性。
-
关键词
更纯粹
生活的本质
讲究形式
-
分类号
J8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文学的真实性推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杨晓新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15,共4页
-
文摘
什么是文学的真实性,或者说文学的真实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真实?这是一个曾有过许多争论的问题。而通常最有市场或最不易被驳倒的解说总是:文学真实不等于生活真实,但又不能违背生活真实,而是对生活本质和规律的反映。长期以来,我总觉得这一解说既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它似乎有非常充分和正确的理论与逻辑作基础,但又似乎并未真正说中问题的真相。或许正如有人说的,是中国式的辩证法(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或“形势大好,但也有问题,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形势大好”
-
关键词
文学真实性
文学作品
生活真实
现实性
“本质论”
科学真理
艺术形式
《变形记》
生活的本质
推阐
-
分类号
I02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浅谈创新
- 3
-
-
作者
储一天
-
出处
《当代文坛》
1983年第11期44-45,共2页
-
文摘
编辑天天看稿,把用不得的来稿筛掉,选出可用的准备改用。眼睛看,脑子转,寻找有新意有文采的好作品,我们叫它“求新”。 编辑求新,作家创新,新是可贵的了,但怎样才能出新呢?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却翻不过佛爷的手心。生活里有这类的事。作家总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新的突破,没有一点新东西,他拿不出手。可是事实上,突破不易,
-
关键词
“这一个”
题材
文艺作品
生产责任制
驴皮记
作家
孙悟空
佛爷
生活的本质
细节描写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高晓声的现实主义观
- 4
-
-
作者
汪华藻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6年第1期66-75,共10页
-
文摘
高晓声于1979年复出后,以《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水东流》等作品蜚声于文坛。他的这些作品,以“史家的严谨笔法”通过对农村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矛盾的描写,深刻地剖析了农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同时又常常以含蓄的辛辣和幽默引起读者会心的微笑和含泪的深思,显示出了现实主义的鲜明特色和巨大的艺术力量。 随着创作的不断进展,高晓声还先后发表了《也算“经验”》、《且说陈奂生》、《【李顺大造屋】始末》。
-
关键词
高晓声
陈奂生上城
现实主义传统
写真实
李顺
作家
作品
英雄人物
生活的本质
普通人物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战士应追求什么样的美
- 5
-
-
作者
唐德冲
-
出处
《政工学刊》
1998年第1期26-26,共1页
-
文摘
战士应追求什么样的美唐德冲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但人们对美的认识却各有不同。有的人注重形式新颖,外表别致;有的人追求内容丰富,深层充实;有的人欣赏富态华贵,有的人喜欢清淡素雅。那么,作为一名战士,追求的应该是什么样的...
-
关键词
青年战士
献身精神
军人
美的本质
军容风纪
美的科学
生活的本质
创造力
军旅生涯
组织纪律性
-
分类号
E221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浅议语言在人物心理描写中的作用
- 6
-
-
作者
高岳松
-
出处
《青海教育》
1998年第4期26-26,共1页
-
-
关键词
间接心理描写
人物语言
个性化
玛蒂尔德
动作性
人物描写
气质个性
生活的本质
《项链》
请柬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
- 7
-
-
-
出处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4期27-27,共1页
-
文摘
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根据不同时代形势和任务需要,将文艺评论的原则性与时代性、规律性和针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直强调从人民的创造中获得动力、从人民的实践中得到营养、将所有的文艺创作和评论成果都归功于、归属于人民。在当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贴近社会生活的本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彰显时代发展的精神,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导向的践行。
-
关键词
文艺评论
文艺创作
以人民为中心
时代文艺
形势和任务
生活的本质
时代性
原则性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