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惯习、秩序与生活理性:一个民族村庄的治理逻辑——基于西藏自治区江孜县A村的观察
1
作者 赵普兵 刘义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41-47,共7页
西藏自治区实行村民自治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获得了一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资源注入西藏,外来因素的介入会给西藏地区的基层治理带来一定冲击,研究村民的心态及观念变化对完善农村治理具有一定的意义。通... 西藏自治区实行村民自治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获得了一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资源注入西藏,外来因素的介入会给西藏地区的基层治理带来一定冲击,研究村民的心态及观念变化对完善农村治理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江孜县A村长达两个多月的村民自治实践观察,发现村民的惯习、村庄秩序的需要与村民的生活理性对村庄治理产生着较大的影响,惯习的作用促使村民接受"自愿强迫",秩序是村民生活的现实需要,生活理性是村庄治理的价值基础。虽然A村村民自治运行得井井有条,但仍存在实践中需要完善的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使村庄治理朝向良善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习 秩序 生活理性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觉解”基础上的理性生活——冯友兰《新世训》“新生活方法”意蕴浅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谢荣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7,共5页
作为“新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训》对道德、理性与情感进行了细致的分殊;在此基础上,冯友兰主张个人应以理化情,避免不道德的行为。这样的“生活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提倡在“觉解”基础上过一种理性的生活。
关键词 冯友兰 《新世训》 生活方法 觉解 理性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政治哲学视角下公共领域理性生活方式的构建
3
作者 王晶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0-34,共5页
对于良好生活秩序和理性生活方式的追求历来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理性生活方式的实现纳入其政治哲学的研究范畴,指出以商谈为原则的沟通和对话是理性生活方式构建的基本前提,话语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平等有效的商谈制... 对于良好生活秩序和理性生活方式的追求历来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哈贝马斯将公共领域理性生活方式的实现纳入其政治哲学的研究范畴,指出以商谈为原则的沟通和对话是理性生活方式构建的基本前提,话语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平等有效的商谈制定并遵守行为规范;程序主义法律体系的建制和保护是理性生活方式构建的根本保障,人权和人民主权、私人自主和公民自主通过此体系实现了统一和协调;以交往网络为特征的公共领域是理性生活方式构建的理想空间,公共舆论和规范性共识在这个自由交流的空间内产生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 理性生活 商谈 程序主义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理性的职业性与社会性——以裁判效果为视角 被引量:9
4
作者 江国华 周海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72,共9页
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对立源于司法之职业理性与生活理性的紧张关系,两者的统一即建立在职业理性与生活理性融合的基础上。司法的过程须符合职业理性的要求,法官要排除案外因素干扰,司法论述的逻辑需遵循正当程序规则。同时,法律... 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对立源于司法之职业理性与生活理性的紧张关系,两者的统一即建立在职业理性与生活理性融合的基础上。司法的过程须符合职业理性的要求,法官要排除案外因素干扰,司法论述的逻辑需遵循正当程序规则。同时,法律的经验性和司法的社会性决定司法理性须渗入生活理性,而生活理性要求司法摆脱法律教条主义的拘束,法官对案件可能涉及的常识有足够见识。为调和司法之职业性与社会性的关系,立法需立足社会生活,融入生活哲理;司法亦需完善陪审员制度和建构"法庭之友"制度以接纳生活常识,法官的思维更应在逻辑与经验之间寻求平衡。在此基础上,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才会得以实现内在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理性 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 职业理性 生活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识与理性(八):司法理性之逻辑与悖论 被引量:12
5
作者 江国华 《政法论丛》 CSSCI 2012年第3期15-22,共8页
基于司法理性之逻辑必然,现代司法在迈向专业化或者职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贵族化与精英化之内在趋向。其中,专业化程度被认为是引领司法达至"效果最优"的基本要素,但贵族化趋向则被认为是诱导司法走向"悖论"... 基于司法理性之逻辑必然,现代司法在迈向专业化或者职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贵族化与精英化之内在趋向。其中,专业化程度被认为是引领司法达至"效果最优"的基本要素,但贵族化趋向则被认为是诱导司法走向"悖论"的基本因素——它使得司法很可能被异化为一个远离大众、甚至背离常识的封闭市场。为弥补司法职业理性之缺陷,化解其内在的逻辑"悖论",有必要在制度安排上为生活理性渗入高度职业化的司法过程设置某种管道或者窗口,使得司法程序、法官质素以及司法判决更具包容性,并为包容性司法之成长创设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理性 生活理性 司法职业化 司法大众化 包容性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节制:后物质主义时代的伦理觉悟
6
作者 李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在后物质主义时代,当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适度节制是可能的,因为节制不是否定物质,而是重构价值排序,节制不是代际对抗,而是文明传承的智慧平衡。作为个体美德的节制应该扩展到人类整体,这种扩展非常必要,其可行性在于... 在后物质主义时代,当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适度节制是可能的,因为节制不是否定物质,而是重构价值排序,节制不是代际对抗,而是文明传承的智慧平衡。作为个体美德的节制应该扩展到人类整体,这种扩展非常必要,其可行性在于人类进化中的“生活理性”。这种生活理性在制度层面需要建立合理的消费调控体系,在文化层面需要重构价值传播体系,在技术层面需要依托数字技术实现伦理理念的具象化。“类节制”如何成为限制人类整体性贪婪的有效伦理手段,需要重新反思人类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好占有与存在、探索与敬畏、即时性与历史性、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物质主义 类节制 生活理性 伤害性 人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理性视阈中的价值共识 被引量:25
7
作者 吴育林 陈水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30,159,共7页
哈贝马斯设计的交往理性具有非先验性、包容性、相互理解取向性三大特征,它用交互主体理论框架取代主客体二元对立理论框架,展示了反思现代性的独特方法论。这些方法论中所阐发的生活世界合理性、交往主体的平等相关性和交往行动的和谐... 哈贝马斯设计的交往理性具有非先验性、包容性、相互理解取向性三大特征,它用交互主体理论框架取代主客体二元对立理论框架,展示了反思现代性的独特方法论。这些方法论中所阐发的生活世界合理性、交往主体的平等相关性和交往行动的和谐互动性等理念和思想,为达致中国当代社会多元分化态势中的价值共识提供了重要的认知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理性 价值共识 生活世界合理性 平等相关性 和谐互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理性生活,做有德性的人——亚里斯多德伦理思想评述
8
作者 周纪兰 《社会科学(甘肃)》 1980年第1期40-45,共6页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在哲学上,他是古代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恩格斯曾称他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曾经是当时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跟随其学习哲学廿年,很受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在哲学上,他是古代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恩格斯曾称他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曾经是当时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跟随其学习哲学廿年,很受柏拉图的器重,但他不迷信柏拉图的观点,注重现实,敢于创新,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学派。在伦学理方面,他也有重大的建树,成为其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写了许多有关伦理学的著作,其中著名的有:《尼可马克伦理学》(共十卷)、《欧德米亚伦理学》(共四卷)、《大伦理学》(共两卷),另外在《政治学》(共八卷)中也涉及到许多伦理学方面的问题。尽管亚里斯多德的整个思想体系代表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在他的伦理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种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是,由于亚里斯多德是一个注重现实的学者,能在研究中注意从当时社会的实际状况出发,因而,他的伦理思想能够比较正确地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些方面,提出了一些比较现实的伦理原则。这些伦理原则不仅对于当时社会伦理关系的建立起了积极的作用,即使在今天,对于我们努力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风尚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斯多德 伦理思想 理性生活 社会伦理关系 伦理学家 德性 思想体系 伦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瑶挑花服饰结构及其技艺变迁和传承 被引量:5
9
作者 谢菲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2-78,共7页
作为身体装饰系统,花瑶挑花服饰通过头饰、上衣、腰带、挑花裙、绑腿等服饰结构的制式、颜色及穿着方式,阐发与服饰穿着主体生产、生活的关联性,表达群体审美感性及其生活理性,从而形成了一套自我生产的话语知识体系。随着时间流逝,作... 作为身体装饰系统,花瑶挑花服饰通过头饰、上衣、腰带、挑花裙、绑腿等服饰结构的制式、颜色及穿着方式,阐发与服饰穿着主体生产、生活的关联性,表达群体审美感性及其生活理性,从而形成了一套自我生产的话语知识体系。随着时间流逝,作为族群表征之物,花瑶挑花服饰在穿着制式、挑花裙材质及图案布局等技艺构成上发生了一定变化与调试。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花瑶挑花技艺逐渐从原有的亲缘、地缘传承向中小学素质课程、民族节日的旅游空间拓展,途径更趋多元、范围更为广阔,为当下民间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瑶 挑花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服饰结构 审美感性 生活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电视艺术转向及北京电视人群体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一川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90,共5页
电视艺术是日常生活理性化的构型力量,它具有集体想象力和身体舒适度的特征,有助于公众的集体生活理性的构型。中国电视艺术30年来经历了三次转向:第一次转向以情润理,旨在建构精神主导的国家与集体生活理性;第二次转向以虚构理,建构物... 电视艺术是日常生活理性化的构型力量,它具有集体想象力和身体舒适度的特征,有助于公众的集体生活理性的构型。中国电视艺术30年来经历了三次转向:第一次转向以情润理,旨在建构精神主导的国家与集体生活理性;第二次转向以虚构理,建构物质引导的世俗与个人生活理性,北京电视人群体在这次转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次转向以趣化理,致力于身体感觉引导的日常生活理性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艺术 生活理性构型 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类大学《论语》教学的目标设置和内容规划
11
作者 张涅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20,共4页
21世纪以来,不少理工科类大学开设了《论语》教学的课程,其中有关目标设置、内容规划等问题各有考虑。浙江科技学院的纳入人文类通识必修课程体系的"《论语》导读"课程,即是模式之一。该课程以培养兼有道德修养和生活理性的... 21世纪以来,不少理工科类大学开设了《论语》教学的课程,其中有关目标设置、内容规划等问题各有考虑。浙江科技学院的纳入人文类通识必修课程体系的"《论语》导读"课程,即是模式之一。该课程以培养兼有道德修养和生活理性的君子素质为目标,分"文雅"、"博学"、"才艺"、"礼仪"、"友情"、"孝敬"、"敬事"、"为政"、"省思"、"忠信"、"仁爱"、"道德"十二讲。每一讲中,又分"语录注释"、"内容简介"、"意义阐释"、"参阅材料"和"思考练习"五部分,以使学生既记诵原典,又能有现代性的理解。教学过程中,遵循由浅入深、学生参与、联系社会、思想比较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君子素质 道德 生活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less plating nickel-based composite coating on highly activ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s and its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adhesion performance
12
作者 WANG Bo LI Jia-wei +3 位作者 XIE Zhi-hui LIU Kang XU Tao YU 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517-3531,共15页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anodic oxide film containing active sites and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highly activ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 was developed.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acti...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anodic oxide film containing active sites and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highly active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 was developed.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active anodic oxide film and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were studied by several surface and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g nanograins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10 nm were embedded into the anodic oxide film with pores of 0.1−2μm.Ag nanoparticles provided a catalytic site for the deposition of Ni-B alloy,and the Ni crystal nucleus was first grown in horizontal mode and then in cylindrical mode.The corrosion potential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 increased by 1.37 V and the corrosion current reduced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due to the subsequent deposition of Ni-P alloy.The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was attributed to the misaligning of these micro defects in the three different layers and the amorphous structure of the Ni-P alloy in the outer layer.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new idea for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on anodic oxide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composite coating Ag+activation active anodic oxidation film growth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征性杂氮硅三环的合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云云 尹承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5期430-433,共4页
杂氮硅三环(Ⅰ)(Silatranes)是一类具有五配位键的环状有机硅醚类化合物。与通常的有机硅化合物不同,由于其分子内存在着氮硅原子间配位键而使这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生活理性,如毒性、抗癌活性、对动植物的刺激生长活性等,从而引起人们... 杂氮硅三环(Ⅰ)(Silatranes)是一类具有五配位键的环状有机硅醚类化合物。与通常的有机硅化合物不同,由于其分子内存在着氮硅原子间配位键而使这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生活理性,如毒性、抗癌活性、对动植物的刺激生长活性等,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化合物 杂氮硅三环 醚类化合物 配位键 硅原子 抗癌活性 生活理性 生长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回族社区社会关系变迁研究——以河南开封顺河回族区清平街道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培培 李晓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46-50,共5页
社会关系变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显见的现象之一。城市民族区社会关系的变迁更深深地印上了时代的痕迹。顺河回族区回族社会关系的变迁主要表现在家庭关系、社会组织关系及民族关系上。为了适应不断变迁的社会关系,当地基层政府在处... 社会关系变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显见的现象之一。城市民族区社会关系的变迁更深深地印上了时代的痕迹。顺河回族区回族社会关系的变迁主要表现在家庭关系、社会组织关系及民族关系上。为了适应不断变迁的社会关系,当地基层政府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回族同胞更应当尊崇生活理性的选择,重塑其传统社会关系的现代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社会关系变迁 生活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法对话维度的当代复兴——从伽达默尔解释学与辩证法的深层结合看 被引量:5
15
作者 贺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1,共8页
“对话”本来是辩证法的原初含义,但在辩证法的演化过程中,这一重要维度在形而上学的阴影下被深深地遮蔽了。在当代哲学中,辩证法的对话维度又重新获得了重视,这集中地体现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通过“对话逻辑”,把辩证法与解释... “对话”本来是辩证法的原初含义,但在辩证法的演化过程中,这一重要维度在形而上学的阴影下被深深地遮蔽了。在当代哲学中,辩证法的对话维度又重新获得了重视,这集中地体现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通过“对话逻辑”,把辩证法与解释学在深层次上结合起来,使得辩证法摆脱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纠缠,并返回到了现实生活实践和生活世界。由此,“对话辩证法”成为生活世界的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辩证法 对话逻辑 生活世界的理性 哲学解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的常规——《那时花开》,一首青春的歌
16
作者 雷霞 《电影评介》 2004年第1期41-41,共1页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这是对于逝去的青春的一段百无遮拦的怀念。高晓松,这个特殊的符号,使《那时花开》的整个情节都融入了校园民谣的韵味——些许伤感,些许轻狂,些许执着。 高举、张扬和欢子,从一开始相遇。
关键词 男主人公 女主人公 社会角色 面具 “门” 生活理性 生活常规 违背诺言 大学校园 私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atment of flotation wastewater using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被引量:10
17
作者 董颖博 林海 +1 位作者 刘泉利 霍汉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9期3580-3587,共8页
A laboratory scale up-flow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reactor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synthetic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of a common collector(i.e., ethyl xanthate) for non-ferr... A laboratory scale up-flow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 reactor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advanced treatment of synthetic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of a common collector(i.e., ethyl xanthate) for non-ferrous metallic ore flotation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stages of domestication can improve microbial degradation ability. The BAC reactor obtains a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reduction rate of 82.5% for ethyl xanthate and its effluent COD concentration lowers to below 20 mg/L. The kinetics equation of the BAC reactor proves that the activated carbon layers at the height of 0 mm to 70 mm play a key role in the removal of flotation reagents. Ultraviolet 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most of the ethyl xanthate are degraded by microorganisms after advanced treatment by the BAC re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tation wastewater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BIODEGRADATIO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heavy metal stress on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y of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during bioleaching process
18
作者 邓新辉 柴立元 +1 位作者 杨志辉 王洋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254-3262,共9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ioleaching heavy metal from the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Penicillium chrysogenum(P.chrysogenum),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heavy metal stress on P.chry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ioleaching heavy metal from the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Penicillium chrysogenum(P.chrysogenum),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heavy metal stress on P.chrysogenum during bioleaching.The morphology and physiology of P.chrysogenum were observed.Assuming that the heavy metals are all leached out from the experiment soil,heavy metals are added into the agar medium by simulating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in the soil.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urvivable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mass range for P.chrysogenum is 2.5-5.0 g.As for biomass determination,the contaminated soil is added into the liquid medium directly.The soil mass that P.chrysogenum can be survivable is in the range of 2.5-8.75 g.In this mass range,the biomass of P.chrysogenum is big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sample.10 g soil mass is the threshold of the growth of P.chrysogenum.102.2 mg/L gluconic acid,156.4 mg/L oxalic acid,191.6 mg/L pyruvic acid,0.02 mg/L citric acid,0.03 mg/L malic acid and 70.6 mg/L succinic acid are determined after 15 d bioleaching.The mycelium is broken into fragments,and heavy metals are adsorbed on the cell wall or transported into the cytoplasm during bioleaching.The GOD activity declines from 1.08 U/mL to 0.2 U/mL under 400 mg/L of multi-metal stress.The influence of Pb on GOD activity is bigger than that of Cr and Cd,and the GOD activity is not influenced apparently by Mn,Zn and 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heavy metal stress BIOLEACHING MORPHOLOGY PHYSI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逻辑意蕴
19
作者 王夏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5期1-17,共17页
“通过法律而控制和约束国家权力”是最广义的法治概念。法治现代化的一般性含义和意义在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和国家被法律所约束,要求其行为与法律相一致。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作为法治现代化的一个表现形态,必然具备法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通过法律而控制和约束国家权力”是最广义的法治概念。法治现代化的一般性含义和意义在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和国家被法律所约束,要求其行为与法律相一致。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作为法治现代化的一个表现形态,必然具备法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具有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身独特性状。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动力和目标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社会为基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根本特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必须注重本土法律文化资源的运用和国外有益法治成果的借鉴之间的平衡,由此才能不断迫近普遍法治这一理性观念上的必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生活世界的理性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传统法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