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环境主义视角下中国乡村生态建设
1
作者 陆薇薇 甘靖超 孙师皓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乡村发展问题是近年来政府、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而生态文化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该文运用环境民俗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借鉴从生活者的视角出发解决环境问题的日本生活环境主义理论,尤其是其中... 乡村发展问题是近年来政府、学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而生态文化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该文运用环境民俗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借鉴从生活者的视角出发解决环境问题的日本生活环境主义理论,尤其是其中的小型社群论与多层次共有资源管理论,提出乡村生态建设的新路径,包括构建共识、提升地方意识、践行共同体理念等,旨在将环境保护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环境主义 乡村生态建设 环境民俗学 日常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环境主义的社会学意义——生活环境主义中的“生活者视角”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金文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8-24,共7页
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不仅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且必将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和生活。在处理人与自然,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生活环境主义强调从生活者的角度出发,重视生活者的智慧,主张从当地居民的生活历史和生活取向中... 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发展模式不仅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且必将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和生活。在处理人与自然,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生活环境主义强调从生活者的角度出发,重视生活者的智慧,主张从当地居民的生活历史和生活取向中,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答案。生活环境主义范式不仅对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构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模式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环境主义 生活者视角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环境主义与环境社会学范式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素燕 任国英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34-38,共5页
"生活环境主义"主张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不简单地推行自然环境主义,让居民彻底远离环境,这是不切实际的。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挖掘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解决环境问题不失为一种折衷的办法。环境实在论和环境建构论在环境问题演化... "生活环境主义"主张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不简单地推行自然环境主义,让居民彻底远离环境,这是不切实际的。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挖掘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解决环境问题不失为一种折衷的办法。环境实在论和环境建构论在环境问题演化的不同时期解决了环境问题如何产生和呈现机制问题,但并未在解决路径上引入范式研究。生活环境主义在解决路径上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环境主义范式 新生态范式 政治经济学范式 建构论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环境社会学与生活环境主义 被引量:54
4
作者 鸟越皓之 闰美芳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54,共1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环境社会学的创立经过,以及创立之后建构起来的各种分析模式在环境社会学中的定位。接着笔者从创始人的立场,就这些分析模式中的生活环境主义模式的理论构成做了说明。生活环境主义模式对中国、日本等人口密度较大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环境社会学的创立经过,以及创立之后建构起来的各种分析模式在环境社会学中的定位。接着笔者从创始人的立场,就这些分析模式中的生活环境主义模式的理论构成做了说明。生活环境主义模式对中国、日本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是有效的,但是对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人口密度较低的国家却不一定适用。本文使用了大量篇幅对依据生活环境主义模式的调查方法进行了说明。这种调查方法与社会学通常所说的调查方法出入不大,只是调查更加深入生活,因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的环境社会学 生活环境主义 环境 社会调查方法 生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关系的修复——日本琵琶湖治理与生活环境主义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7-812,共6页
湖泊的环境、生态问题与流域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和解决湖泊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环境社会学一种理论如何付诸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尚处于探索过程之中.通过了解日本环境社会学以及生活... 湖泊的环境、生态问题与流域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和解决湖泊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环境社会学一种理论如何付诸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践?尚处于探索过程之中.通过了解日本环境社会学以及生活环境主义的起源和思想,总结日本琵琶湖将生活环境主义思想应用于湖泊治理中的各种方法和实例,分析环境社会学在湖泊治理中发挥的作用.通过环境社会学在琵琶湖的治理中的经验,探讨生活环境主义在湖泊治理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认为在下一阶段的湖泊治理中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会成为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治理 生活环境主义 湖泊富营养化 人与自然关系 琵琶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活环境主义的立场解读琵琶湖流域的河川管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6-21,共6页
为了解决伴随城市化发展、过度开发产生的河川环境污染问题,使人与河川和谐相处,以日本琵琶湖河川管理为实例,从社会学理论之一,即"生活环境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水利工程应该在考虑与河川生态系统共生的前提下进行可持续利用... 为了解决伴随城市化发展、过度开发产生的河川环境污染问题,使人与河川和谐相处,以日本琵琶湖河川管理为实例,从社会学理论之一,即"生活环境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水利工程应该在考虑与河川生态系统共生的前提下进行可持续利用;在河川与流域管理中,注重恢复河川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川活力,实行管理部门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生活环境主义 河川管理 琵琶湖流域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走向生活者的环境社会学——鸟越皓之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书明 张曦兮 鸟越皓之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113,共4页
鸟越皓之教授认为,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将目光转向社会结构,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以及他身边的社会结构不动,环境问题就得不到解决。生活者更加了解当地的环境状况和风土人情,"生活者的视角"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更有深度,技术专家... 鸟越皓之教授认为,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将目光转向社会结构,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以及他身边的社会结构不动,环境问题就得不到解决。生活者更加了解当地的环境状况和风土人情,"生活者的视角"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更有深度,技术专家为了单一目标采取的行动会影响生活者多种生活需求的满足。因此,居民的利益是政策制定时应该考虑的关键环节,政策的制定需要尊重居民要求发展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应该如何进行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环境社会学 生活环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农村环境治理——以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为例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斐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131,共7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和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可以发现,目前的农村环境治理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的层面缺少恰当的衔接,每个层面都有各自合理的实践逻辑,但农村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启动和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从日常生活视角出发可以发现,目前的农村环境治理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的层面缺少恰当的衔接,每个层面都有各自合理的实践逻辑,但农村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整体却未能维持统一的逻辑,这是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未来的农村环境治理需要在尊重居民生活习惯和基本诉求的基础上,理顺环境治理工作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逻辑,以生态创新推动日常生活实践的重构,塑造绿色生活方式,才能事半功倍地达到促进农村环境治理向良性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农村环境治理 生活环境主义 实践论 社会—技术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居民生活视角谈太湖环境保护与治理——太湖与琵琶湖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培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9-45,共7页
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今天 ,环境研究者有必要从社会学和人文学科的角度来关注太湖的环境问题 .本文用“生活环境主义”的观点对近年来在太湖和日本琵琶湖畔实施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两国虽然现代化的... 在环境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今天 ,环境研究者有必要从社会学和人文学科的角度来关注太湖的环境问题 .本文用“生活环境主义”的观点对近年来在太湖和日本琵琶湖畔实施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两国虽然现代化的时间和经历不同 ,但居民的生活行为和地域环境变化都有密切的相互影响 .在人口稠密地区 ,只有充分重视生活经验—生活意识—生活行为—地域环境的演进和循环 ,从技术、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环境主义 环境保护 琵琶湖 太湖 社会学 人文学 生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包智明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90,共6页
纵观日本环境问题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不同的时期环境问题的种类和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学者在研究环境问题时所采用的视角也不同,由此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研究的理论也不同。根据以往的研究,可以把日本的环境问题的历史分为公害开发问题期... 纵观日本环境问题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不同的时期环境问题的种类和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学者在研究环境问题时所采用的视角也不同,由此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研究的理论也不同。根据以往的研究,可以把日本的环境问题的历史分为公害开发问题期和环境问题普遍化期。日本学者从致害论、受害论和解决论等三种不同的视角对日本的公害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不同的环境社会学理论。作为公害开发问题期所建立的理论有受益圈/受害圈理论、受害结构论和生活环境主义;作为环境问题普遍化期所建立的理论有社会两难论、公害输出论和环境控制系统论。我国目前正处在日本曾经经历的公害开发问题期,同时还面临着日本环境问题普遍化期的一些问题。因此,在两个不同时期所形成的日本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对当今我国的环境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益圈/受害圈理论 受害结构论 生活环境主义 社会两难论 公害输出论 环境控制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社会学视角下农村秸秆焚烧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瀚罡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0期113-116,共4页
为探讨“生活环境主义”范式下农村秸秆焚烧现象的原因及对策,选取山东某村庄作为研究现场,根据调查问卷数据,通过SPSS19分析软件对农村秸秆焚烧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假设为:秸秆作为燃料利用率低、秸秆作为饲料利用率低、农... 为探讨“生活环境主义”范式下农村秸秆焚烧现象的原因及对策,选取山东某村庄作为研究现场,根据调查问卷数据,通过SPSS19分析软件对农村秸秆焚烧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假设为:秸秆作为燃料利用率低、秸秆作为饲料利用率低、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低。根据分析结果,第一个假设和第二个假设被证实,第三个假设被证伪。最后,提出了解决秸秆焚烧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焚烧 生活环境主义 环境社会学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海》2011年总目录
12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主题研讨 生活环境主义 实践逻辑 江苏 实证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共产党 本土生态知识 施蒂纳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