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的生活教学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建鲲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5期13-15,共3页
“生活教学论”的出现根本上得益于教学的生活属性,教学生活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是这一理论的基本方法,“生成性的教学”是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致力于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生活教学论”,体现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变革趋势,对于职业教育教... “生活教学论”的出现根本上得益于教学的生活属性,教学生活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是这一理论的基本方法,“生成性的教学”是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致力于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生活教学论”,体现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变革趋势,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活教学论 生成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适应与创新:幼儿生活教学论纲 被引量:6
2
作者 皮军功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37,共4页
生活是一个面向未来不断解决与环境关系中的问题而获得意义、创新世界观的过程。在教学生活中,个体与文化相互作用,实现人对文化的适应,更实现人对文化的创新。生活性对幼儿教学提出规约,要求教学目标要定位于知识理解与创新、教学内容... 生活是一个面向未来不断解决与环境关系中的问题而获得意义、创新世界观的过程。在教学生活中,个体与文化相互作用,实现人对文化的适应,更实现人对文化的创新。生活性对幼儿教学提出规约,要求教学目标要定位于知识理解与创新、教学内容要增进幼儿意义的获得和赋予、教学过程要实现师幼之间的意义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生活 生活教学 幼儿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变革教学生活的逻辑、风险和路径
3
作者 杨雨 王海英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7-11,共5页
相较于传统教学,数字时代下的教学生活具有突破时空限制的意义建构、打破群体教学的交流盲区、改变学从教师的资源依赖的三重逻辑。当然,数字化技术变革教学生活也面临着多重困境和挑战:空间内教学行为的去情感化、主体间互动关系的算... 相较于传统教学,数字时代下的教学生活具有突破时空限制的意义建构、打破群体教学的交流盲区、改变学从教师的资源依赖的三重逻辑。当然,数字化技术变革教学生活也面临着多重困境和挑战:空间内教学行为的去情感化、主体间互动关系的算法危机和工具依赖对知识学习的解构。为发挥数字化技术对教学生活的价值,避免数字化技术给教学生活带来的风险,可以从集体意识转向关注个体关系的联结、拓展,以技术为中介搭建边缘与中心位置区别消失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关系转化的、教学范式从被动向主动转变的未来教学图景;用技术重塑教学的“第三空间”、为社会互动提供更多的关系可能、为自我探索和具身学习搭建平台,全方位地推动教学个性化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活 教学关系 师生关系 个性化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教育理论对高职思政课生活化教学困境的多维纾解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婷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是提升思政课“三性一力”的重要途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审视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的思想意涵,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解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教学语言、教学场域、考核评价方面的“缺网络”“缺... 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教学是提升思政课“三性一力”的重要途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审视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的思想意涵,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解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在教学语言、教学场域、考核评价方面的“缺网络”“缺自然”“缺生命”的教学病理,探寻明眸、立魂、转语、拓场、延时等五个维度的实践路径。挖掘真善美的教学资源,确立重精神的教学目标、转换网络化的教学语言、拓展生活化的教学场域、实施体现生命历程的考核评价等方法是纾解思政课生活化教学困境的实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 生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评《趣味科学》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洪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13-I0013,共1页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小学生而言,科学知识抽象难懂且与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难以产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在此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其...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小学生而言,科学知识抽象难懂且与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难以产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在此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其强调将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融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科学知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生活化教学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创新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教学 小学科学教育 启蒙阶段 科学素养 知识抽象 培养小学生 探究科学 兴趣不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教师线上教学生活及其内在超越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尚睿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从此生存在由数字技术架构的技术世界之中。在技术世界中,线上成为师生共同的“存在之家”,其一方面创造着小学教师线上教学的基本生活体验;另一方面,也为小学教师的教学生活打造了一个内在超越的... 20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从此生存在由数字技术架构的技术世界之中。在技术世界中,线上成为师生共同的“存在之家”,其一方面创造着小学教师线上教学的基本生活体验;另一方面,也为小学教师的教学生活打造了一个内在超越的意义生成境域。小学教师线上教学生活在内时间视域以及直观空间的构造结构中实现内在的超越,体现着对教育责任的担当,实现了对自我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线上教学 教学生活 生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民主
7
作者 王强 傅敏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智能时代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为教学民主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拓宽实践边界、提高运行效率,进而形塑新的教学生态。面对教学知识观变革、教学空间拓展、学习方式转型的契机,教学民主在教学诸要素、各环节、全过程中凸显愈加重要的... 智能时代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为教学民主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拓宽实践边界、提高运行效率,进而形塑新的教学生态。面对教学知识观变革、教学空间拓展、学习方式转型的契机,教学民主在教学诸要素、各环节、全过程中凸显愈加重要的作用。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民主,彰显超越知识教学、防范技术风险、提升教学品质、助推课程教学变革的价值追求,体现尊重个性发展、关注自由探索、注重多元互动、重视情感价值等理论意蕴。通过智能技术赋能教学民主,创设沟通协商的教学民主场域,构建面向未来的教学民主机制,以教学民主重塑教学生态系统,将有助于激发课堂活力,达至良善美好的教学生活,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民主 智能时代 教学改革 教学生活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生活教学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德全 皮军功 杨鸿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4,共6页
从马克思开始的现代哲学吹响了由科学世界观转向生活世界观的号角,哲学视野的这一转向也促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生成与彰显,植根于幼儿生活世界的"生活教学"成为幼儿教育践行这一理念的根本途径。幼儿生活教... 从马克思开始的现代哲学吹响了由科学世界观转向生活世界观的号角,哲学视野的这一转向也促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理念的生成与彰显,植根于幼儿生活世界的"生活教学"成为幼儿教育践行这一理念的根本途径。幼儿生活教学只有取向于幼儿"真实的生活世界""生态的整体生活""多元的个性生活"和"当下的现实生活",才能实现幼儿教学的本体性价值——关注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进而改造与重建幼儿的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赋予教学以生活的本真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生活教学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性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森 王银飞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9-51,共3页
教学与生活本来是密不可分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的产生,教学与生活逐渐相脱离,教学不断被异化。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强调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活性教学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有力回应,它... 教学与生活本来是密不可分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的产生,教学与生活逐渐相脱离,教学不断被异化。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强调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活性教学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有力回应,它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理念,引导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教学 生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学生活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定仁 罗儒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6,共5页
教学生活是教师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为了生命发展和完善,以及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所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为我性与我为性、理性与非理性、日常性与非日常性等特点。教学生活既不同于日常生活,也不同于政治生活、经济生... 教学生活是教师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为了生命发展和完善,以及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所进行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为我性与我为性、理性与非理性、日常性与非日常性等特点。教学生活既不同于日常生活,也不同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其他社会生活,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有其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活 日常生活 非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生活的精神意蕴 被引量:24
11
作者 徐继存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7,共6页
教学本质上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许多教学问题应当采取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性的立场加以解决。真正的教学精神生活不是抽象的,而是有着极为现实的内容。教师需要面对真实自我,珍视教学自由,改进教学环境,提升教学境界。崇高的教学理... 教学本质上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许多教学问题应当采取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性的立场加以解决。真正的教学精神生活不是抽象的,而是有着极为现实的内容。教师需要面对真实自我,珍视教学自由,改进教学环境,提升教学境界。崇高的教学理想、健全的教学理性、积极的教学情感和坚强的教学意志永远都是教师提升教学境界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教师教学境界是否高远的基本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活 精神 境界 修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生活批判与重建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旭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0,49,共7页
教学生活既是一个"周围世界",也是"共同世界",是教师和学生意义生命存在、更新与延续的历程。它与人的日常生活是统一的,是人为的、为人的生活,与人的成长具有同构性。在功利主义时代,教学生活被种种外在的利益和... 教学生活既是一个"周围世界",也是"共同世界",是教师和学生意义生命存在、更新与延续的历程。它与人的日常生活是统一的,是人为的、为人的生活,与人的成长具有同构性。在功利主义时代,教学生活被种种外在的利益和目标所牵引,其存在的独特性被消解。要重新获得其本有的价值属性,摆脱外在力量的束缚和功利性的制约,就要对其进行价值澄清,回归到关注生命、关注生活,丰富教学活动方式、重视教学情景的创建的路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活 教学关系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的教学生活及追求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昌木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3-35,共3页
教学是一种精神生活,通过这种精神生活引领学生的发展。教师精神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发展及自身的人生幸福。当下的教师教学并非是自主、自由的创造,而是受到种种规约;是教学支配着教师,而不是教师支配教学。教师的生... 教学是一种精神生活,通过这种精神生活引领学生的发展。教师精神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发展及自身的人生幸福。当下的教师教学并非是自主、自由的创造,而是受到种种规约;是教学支配着教师,而不是教师支配教学。教师的生活更少的是人性的表达,更多的是技术、制度和规则的表现。为了获得教学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教师要从生活的意义上理解教学的目的,反思教学生活的状况并进行自我拯救,从而创造可能的生活。教师要拥有自己的专业组织、独处和休闲的时间,创造自己的生活空间。这不仅仅需要制度的安排,更需要教师的奋争和教师自身生活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教学 教学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与生活关系的历史透视与现实建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燕 李松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47,共5页
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教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历史上的教学准备说、教学即生活说与生活即教学说三种基本观点,不仅为我们从理论上反思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源头,而且为我们从实践上建构教学与生活的现实关系提供了基... 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教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历史上的教学准备说、教学即生活说与生活即教学说三种基本观点,不仅为我们从理论上反思教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源头,而且为我们从实践上建构教学与生活的现实关系提供了基本的框架。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之间的张力形成了教学世界的现实内容与基本矛盾,也是教学与生活关系产生紧张的主要根源。基于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语境,唯有协调、平衡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之间的内在冲突,才有可能找到修复教学与生活关系的现实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活 历史透视 现实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视阈下创设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情景的策略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秀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111,共4页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以特定的生活情境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方式。本文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为主线,诠释了多媒体视阈下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内涵,分析了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特质,并对运用多媒体技术创...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以特定的生活情境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方式。本文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为主线,诠释了多媒体视阈下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内涵,分析了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特质,并对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了探讨。旨在引导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要依靠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营造一种能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教学情境,从而形成"动态"的课堂氛围,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生活教学 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语文课的生活性教学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小波 易思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2期31-33,共3页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特殊生活过程,生活是语文的源头和归宿,语文教学必须讲究生活性教学策略。高职语文课的生活性教学策略主要有:重视生命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把企业文化融入语文内容体系中,注重体验感悟的语文学习方...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种特殊生活过程,生活是语文的源头和归宿,语文教学必须讲究生活性教学策略。高职语文课的生活性教学策略主要有:重视生命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把企业文化融入语文内容体系中,注重体验感悟的语文学习方式,善于运用“对话型”教学,学用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语文 生活教学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生活的品性及其彰显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爱菊 徐文彬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7,共6页
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只是教学的表层价值和工具价值,过好的教学生活才是其深层价值和本体价值。很多教师对此缺乏清晰认识,忽视了教学生活的建构,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失效。教学生活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是建构而成的,端赖于教师对其品性的理... 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只是教学的表层价值和工具价值,过好的教学生活才是其深层价值和本体价值。很多教师对此缺乏清晰认识,忽视了教学生活的建构,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失效。教学生活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是建构而成的,端赖于教师对其品性的理解。教学生活是个体生活,个体生活的幸福来自创造,所以教学应鼓励创造;教学生活又是公共生活,公共性存在于主体间的协商与共识当中,所以教学应基于交往理性;教学生活是为了生命的,生命是彼此差异和不完满的,所以教学中需要宽容。好的教学生活源于并且就在我们对好的教学生活的追求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活 品性 个体性 公共性 生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文化意蕴、表征及改造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家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61,共6页
文化可分为自在的文化与自为的文化。教师的教学生活可分为日常教学生活与非日常教学生活。自在的文化与日常教学生活具有内在一致性。日常教学生活这种自在的文化表征通过教师思想意识上的保守性、日常教学活动的重复性以及教师处理日... 文化可分为自在的文化与自为的文化。教师的教学生活可分为日常教学生活与非日常教学生活。自在的文化与日常教学生活具有内在一致性。日常教学生活这种自在的文化表征通过教师思想意识上的保守性、日常教学活动的重复性以及教师处理日常教学事务的经验性而表现得淋漓尽致。要对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进行文化改造,必须变革日常教学生活的文化根基,在自在文化与自为文化之间保持张力,构建教师学习协同体,促进教师的教学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教学生活 文化 自在 自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教学论:回归课堂生活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鉴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2-45,共4页
实践教学论是与理论教学论相对的教学理论,所谓理论教学论是指以教学理论为研究对象的教学论,其实质是一种教学理论的再研究,是一种书斋文献式的研究。而实践教学论是指以教学生活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教学论,其实质是一种教学研究,是一种... 实践教学论是与理论教学论相对的教学理论,所谓理论教学论是指以教学理论为研究对象的教学论,其实质是一种教学理论的再研究,是一种书斋文献式的研究。而实践教学论是指以教学生活本身为研究对象的教学论,其实质是一种教学研究,是一种深入“课堂田野”的实践研究。实践教学论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 理论教学论 实践教学论 教学生活 教学研究 课堂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哲学视域中的教学生活:内涵、特质及价值诉求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善春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1-55,共5页
以过程哲学省察当下的教学生活,教学生活已然成为师生与自然、社会等"周围世界"密切接触,通过教学活动,以自己的方式共建和开拓融教师、学生、环境、事件为一体的"共同世界",并充满着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有根生命活动... 以过程哲学省察当下的教学生活,教学生活已然成为师生与自然、社会等"周围世界"密切接触,通过教学活动,以自己的方式共建和开拓融教师、学生、环境、事件为一体的"共同世界",并充满着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有根生命活动。整合性的发展、互依的师生关系、节奏性的成长、连续性的环境、关键事件的连接是教学生活的五大特质。过程哲学视域中的教学生活意在唤醒师生对智慧、审美及创造的渴望,超越本质主义对外在价值的追求,营造一种和谐共生的、感恩的、审美的教学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教学生活 教师 学生 知识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