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季节性气象因子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卞荣星 滕晓 +6 位作者 孙治国 朱润泽 牛亚婷 杜欣然 高淑丹 刘克琼 孙英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8-2015,共8页
为明确填埋场甲烷释放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以青岛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采用静态箱法测定了不同季节甲烷释放通量日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填埋场甲烷释放通量季节变化显著,冬季释放最高为(115.67±65.34)mmol/(m^(2)·h),... 为明确填埋场甲烷释放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以青岛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采用静态箱法测定了不同季节甲烷释放通量日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填埋场甲烷释放通量季节变化显著,冬季释放最高为(115.67±65.34)mmol/(m^(2)·h),夏季释放最低为(61.51±74.57)mmol/(m^(2)·h).不同季节的日甲烷释放通量存在明显差异,夏季甲烷释放通量呈现双峰曲线,秋冬季甲烷释放通量呈现单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甲烷释放通量与大气压、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风速、土壤温度、土壤相对湿度显著相关;夏秋季甲烷释放通量与大气相对湿度和大气温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而冬季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释放 生活垃圾填埋场 气象因子 季节变化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渗漏场地污染风险评价体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帅 周弋铃 +3 位作者 彭靖宇 杜超 詹良通 陈云敏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83-1591,共9页
为应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渗漏导致的场地污染问题以及分析对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本研究综合考虑了自然和社会影响因素,采用“源−途径−受体”全过程分析法,建立了包括潜在危险、场地环境脆弱性和敏感目标在内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为应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渗漏导致的场地污染问题以及分析对周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本研究综合考虑了自然和社会影响因素,采用“源−途径−受体”全过程分析法,建立了包括潜在危险、场地环境脆弱性和敏感目标在内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评分标准。通过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防控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应用加权求和法计算了风险指数,将污染风险分为“高”“中”“低”三级。此外,选取了国内6座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包括3座简易型和3座正规型)进行风险评价和验证。结果表明:①3座简易型(1~3号)和3座正规型(1~3号)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风险等级依次为高(7.14)、高(7.79)、中(5.35)、中(5.56)、中(5.86)、中(6.29)。②通过与现有方法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证明了本研究所建的风险评价体系合理可行,在指标代表性和评价结果有效性方面优于现有体系。③本研究充分利用了地表水、地下水、渗滤液监测及水文地质调查等场地调查数据,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研究显示,提出的风险评价体系适用于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高厨余特征,能够有效地识别渗滤液渗漏场地污染风险的关键环节,本文可为场地分级管理提供指引,并为渗滤液渗漏场地污染的治理、修复、监测及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渗漏污染 风险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污染物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在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原状土壤中赋存水平及环境风险评估
3
作者 梁丽琛 张后虎 +5 位作者 许元顺 王莉莉 王丹 涂海峰 蒋浩 严小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42-3354,共13页
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是一种环境新型有机污染物,作为最常见的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本研究选择某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同土层的原状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共168份,分析其DEHP赋存水平,比对现有环境质量标... 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是一种环境新型有机污染物,作为最常见的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本研究选择某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同土层的原状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样品共168份,分析其DEHP赋存水平,比对现有环境质量标准,初步判断其环境风险,并采用熵值法和USEPA模型评估DEHP产生的生态风险及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送检样品中只有1份土壤样品超出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67份样品超出美国土壤控制标准.使用熵值法模拟研究区原状土壤中,DEHP含量对敏感受体藻类、甲壳类及鱼类的生态风险,统计结果表明整体以中、高生态风险为主.通过USEPA模型计算得出,研究区送检土壤样品中DEHP的非致癌风险均可接受,致癌风险成人不可接受率高达10.7%,儿童高达17.1%,且上层土壤致癌风险普遍高于中下层.因此,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原状土层中DEHP环境风险明显需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 (2-乙基己基) 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 熵值法 USEPA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物识别与质量评价 被引量:65
4
作者 韩智勇 许模 +1 位作者 刘国 程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43-2852,共10页
基于现场调研和1991-2014年的相关报道,通过累计污染负荷比法对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进行了识别;并通过内梅罗指数法和地下水质量评分法对其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评价、修复和治... 基于现场调研和1991-2014年的相关报道,通过累计污染负荷比法对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进行了识别;并通过内梅罗指数法和地下水质量评分法对其地下水质量进行了评价,以期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评价、修复和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中已报道检出污染物共计99种,同时还有视觉污染指标2种,其他综合性污染指标6种.其中普遍性污染物主要包括: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COD、总硬度、氯化物、铁、锰、总大肠菌群、挥发酚等;局部性污染物主要包括:总磷、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硫酸盐、细菌总数、铬(六价)等;点源性污染物主要包括:三氯苯、镉、铅、汞、碘化物等,局部性和点源性污染物地区差异明显.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附近地下水质量综合评分F值为7.85,属于极差级别,已受到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地下水 污染物 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周围植被现状调查与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淑娟 覃朝峰 +1 位作者 王志刚 余冠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5-146,160,共3页
为对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如何进行生态恢复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对超负荷运转中的广州市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周围的植被现状进行了调查 ,测算了物种量、覆盖度、污染状况等。同时运用植被覆盖度、结构、物种量和相对物种量等级评价以及对 Zn... 为对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如何进行生态恢复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对超负荷运转中的广州市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周围的植被现状进行了调查 ,测算了物种量、覆盖度、污染状况等。同时运用植被覆盖度、结构、物种量和相对物种量等级评价以及对 Zn、Cd等 6种污染物的质量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所调查填埋场场区及灌区内有轻度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李坑生活垃圾填埋场 植被 垃圾处理 物种量 覆盖度 污染状况 生态恢复 植物修复 土壤污染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对河流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福义 安新丽 +3 位作者 李力 欧阳纬莹 李虎 苏建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3-209,共7页
为研究生活垃圾填埋场对河流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厦门市某垃圾填埋场附近河流水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背景点河水检测到了57种抗性基因,下游河流水检测到了158... 为研究生活垃圾填埋场对河流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厦门市某垃圾填埋场附近河流水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背景点河水检测到了57种抗性基因,下游河流水检测到了158种抗性基因,下游河流150种抗性基因显著富集(P<0.05),其中增加倍数最大的是磺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dfrA1,达2299倍,沿河而下,特别是在垃圾填埋场下游河流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检出率、富集倍数都显著增加,抗性基因污染加剧;可移动元件与抗性基因显著相关;生活垃圾填埋场可能对河流水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度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河流 抗生素 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同填埋方式填埋气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玉强 黄启飞 +1 位作者 王琪 刘国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337,i0002,共6页
对于国内外在传统的厌氧填埋和新型的准好氧填埋两种不同运行方式下对填埋气的特性研究作了简介.通过比较分析,传统的厌氧填埋结构中填埋气的甲烷含量比较高(40%~60%),而准好氧填埋中填埋气的甲烷含量只有10%~20%.对于中小型的填埋场... 对于国内外在传统的厌氧填埋和新型的准好氧填埋两种不同运行方式下对填埋气的特性研究作了简介.通过比较分析,传统的厌氧填埋结构中填埋气的甲烷含量比较高(40%~60%),而准好氧填埋中填埋气的甲烷含量只有10%~20%.对于中小型的填埋场,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制约,建立准好氧填埋场,不仅有利于加快垃圾的稳定化进程,还可以减少甲烷的生成量,减轻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体废物 垃圾填埋场 填埋 特性研究 生活垃圾填埋场 填埋方式 准好氧填埋 甲烷含量 运行方式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开采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雄 徐迪民 +1 位作者 赵由才 牛冬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65-1368,共4页
以上海老港填埋场的开采为例,说明填埋场开采的整个流程.通过收集相关基础资料,确定开采方法、技术及程序,采用分层开采、反铲挖掘方式,通过挖掘—卸料—返回—筛分等步骤得到筛分细料,同时在开采过程中需对环境安全影响进行评价.认为... 以上海老港填埋场的开采为例,说明填埋场开采的整个流程.通过收集相关基础资料,确定开采方法、技术及程序,采用分层开采、反铲挖掘方式,通过挖掘—卸料—返回—筛分等步骤得到筛分细料,同时在开采过程中需对环境安全影响进行评价.认为填埋场开采可有效缓解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而带来的垃圾处置所需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开采 矿化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种植植物中重金属迁移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雄 徐迪民 +5 位作者 赵由才 牛冬杰 李兵 楼紫阳 孙晓杰 熊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41-643,670,共4页
在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单元封场的覆盖土中掺混了矿化垃圾种植植物,分析Cd、Pb、Cu、Zn4种重金属在土壤和植物中的迁移变化,研究表明:(1)覆盖土土质从一般耕作土变成肥沃土壤;覆盖土和种植混合土重金属Cd、Pb、Cu、Zn中Cd、Pb含... 在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单元封场的覆盖土中掺混了矿化垃圾种植植物,分析Cd、Pb、Cu、Zn4种重金属在土壤和植物中的迁移变化,研究表明:(1)覆盖土土质从一般耕作土变成肥沃土壤;覆盖土和种植混合土重金属Cd、Pb、Cu、Zn中Cd、Pb含量相近,但种植土的Cu含量略大于覆盖原土,Zn含量远大于覆盖原土;(2)植物能富集土壤和垃圾中的重金属,木本植物的根部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强于草本植物,但重金属在草本植物根、茎、叶中的迁移速度大于木本植物;(3)植物根、茎、叶的Cu、Zn含量均远大于未受污染土壤种植植物相应部位的Cu、Zn含量,种植的植物不能供家养动物食用,以免通过食物链作用危及人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土壤 重金属 迁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层温室气体CH_4和CO_2释放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占云 李海玲 +2 位作者 岳波 高庆先 董路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99-405,共7页
针对北京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区覆盖层开展了为期1 a的CH4和CO2释放通量监测,分析了填埋场封场区CH4和CO2释放通量年变化规律和不同季节的日变化规律,并对CH4和CO2释放通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0个监测点... 针对北京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区覆盖层开展了为期1 a的CH4和CO2释放通量监测,分析了填埋场封场区CH4和CO2释放通量年变化规律和不同季节的日变化规律,并对CH4和CO2释放通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0个监测点间、相同监测点不同监测时段间CH4释放通量差异较大。不同监测点覆盖层表面CH4和CO2释放通量年变化规律表现为,CH4释放通量随CO2释放通量年变化规律波动,二者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在春、夏、秋季CH4释放通量变化较为平稳,冬季CH4释放通量随CO2释放通量变化规律波动;24 h内CH4释放通量变化规律存在随机性;周围大气中CH4的浓度直接影响覆盖层对大气中CH4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层 CH4释放通量 年变化 日变化 甲烷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轿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释放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凯 黄天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2-1439,共8页
垃圾填埋场是全球温室气体释放的重要来源.在南京轿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场3个具有不同填埋龄(4~13 a)、覆土深度(30~100 cm)和有无填埋气收集系统的平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填埋场CH4和N2O的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填埋龄... 垃圾填埋场是全球温室气体释放的重要来源.在南京轿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场3个具有不同填埋龄(4~13 a)、覆土深度(30~100 cm)和有无填埋气收集系统的平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填埋场CH4和N2O的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填埋龄与覆土深度对填埋场CH4和N2O的释放影响显著,与其他2个平台相比,填埋龄(10~15 a)长、覆土深度(80~100 cm)大且无填埋气收集系统的平台1的CH4和N2O四季及昼夜释放通量均相对较小,相差为2个数量级;虽然3个平台温室气体释放通量的昼夜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并不一致,但在春季均出现最小值,CH4和N2O的最小释放通量分别约为30和186.49μg/(m^2·h).夏季、秋冬季交替及冬春季交替时期,CH4和N2O的释放通量均出现峰值,晚上的释放量约占全天释放总量的70%左右.垃圾填埋场是高度异质性体系,相关性分析表明,CH4释放通量与覆土温度、覆土含水率无显著相关性,而N2O释放通量却与这2个指标呈显著相关.CH4释放通量季节和昼夜性变化较稳定,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3%~405%和43%~429%.N2O释放通量的季节性和昼夜性变异水平较高,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5%~1 005%和17%~1 552%,因此有必要进行全时段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温室气体释放 CH4 N2O 释放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三氮”及溶解性有机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丽 刘靖宇 +4 位作者 卫杰 张庆 孙超 孔伟芳 范英迪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74,共7页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对豫北某规范建设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内5个监测井的水样进行"三氮"、溶解性有机质等含量特征的测定及源解析,这对于评价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影响及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对豫北某规范建设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内5个监测井的水样进行"三氮"、溶解性有机质等含量特征的测定及源解析,这对于评价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影响及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属弱碱性水,2号(污染扩散监控井)、4号(污染监控井)、5号(污染扩散监控井)监测井的氨氮浓度超标;3号井(污染监控井)中具有芳香结构的有机物浓度相对较高,而2号、4号、5号井中溶解性有机质(DOM)以小分子有机物为主;只有2号井出现了类蛋白荧光峰,可能与场区附近农田、垃圾渗滤液调节池以及污水处理站的直接输入有关,也与水中微生物活动产生类蛋白有关;FI反映5个监控井的DOM均以微生物源为主,且与BIX结果具有较好的溯源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地下水 三氮 溶解性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婧 陈森 +1 位作者 周艳文 高小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3期75-78,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和渗滤液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治理与恢复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该文介绍了我国生活垃圾填埋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和渗滤液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治理与恢复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该文介绍了我国生活垃圾填埋现状,分析了填埋气和渗滤液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对策,最后总结了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与恢复的技术原则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填埋 渗滤液 治理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层CH4氧化能力原位测试法的优化与应用
14
作者 李海玲 岳波 +3 位作者 黄启飞 苏毅 高庆先 马占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83-488,共6页
为提高垃圾填埋场覆盖层CH_4氧化能力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性,对基于CO_2和CH_4浓度比的碳原子守恒法进行了优化。应用优化后的方法对北京阿苏卫垃圾填埋场覆盖层CH_4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覆盖层表面CO_2和C... 为提高垃圾填埋场覆盖层CH_4氧化能力原位测试方法的适用性,对基于CO_2和CH_4浓度比的碳原子守恒法进行了优化。应用优化后的方法对北京阿苏卫垃圾填埋场覆盖层CH_4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覆盖层表面CO_2和CH_4释放通量比在春夏季较高且变动范围较大,而秋冬季则相对较低且稳定;覆盖层CH_4氧化速率和氧化率均表现为秋冬季远低于春夏季,监测Ⅰ区(封场时间为2003年)和监测Ⅱ区(封场时间为2009年)覆盖层CH_4氧化速率(以C计)平均值春夏季分别为1 569.89和1 054.47 mg/(m^2·h),秋冬季分别为171.13和333.02 mg/(m^2·h);监测Ⅰ区和Ⅱ区CH_4氧化率平均值春夏季分别为79.69%和44.83%,秋冬季分别为7.54%和11.33%;填埋时间较长的监测Ⅰ区覆盖层的CH4氧化能力[全年平均值为911.7 mg/(m^2·h)]大于监测Ⅱ区[全年平均值为707.5 mg/(m^2·h)]。应用优化后的方法得到的覆盖层CH4氧化速率和氧化率的变化规律与文献报道相符,该方法对垃圾填埋场覆盖层CH_4氧化能力的估算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覆盖层 CH4氧化能力 原位测试法 CH4释放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中汞的分布特征
15
作者 刘阳 郝永霞 柴晓利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0-955,共6页
利用Tekran 2537A和Lumex RA-915汞分析仪分别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气筒、填埋场内部的气态总汞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填埋场排气筒中气态总汞含量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高于夜间,并于午间达到峰值。气象条件对汞的释放过程... 利用Tekran 2537A和Lumex RA-915汞分析仪分别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气筒、填埋场内部的气态总汞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填埋场排气筒中气态总汞含量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高于夜间,并于午间达到峰值。气象条件对汞的释放过程有重要影响,光照强度与排气筒中气态总汞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受填埋场内部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影响,填埋场内部填埋气的汞浓度明显高于排气筒中填埋气的汞浓度。填埋场内部气态总汞变化规律为:植被覆盖区域明显低于无植被覆盖区域,表明有效的绿化措施对于控制填埋场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气态总汞 填埋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膜破损及其环境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彦君 杨惠媛 +2 位作者 刘宏 刘玉强 徐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0-174,共5页
中国的垃圾填埋场目前多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进行覆盖,已建成的填埋场均存在不同程度覆盖膜破损现象。采用填埋气泄漏可视化检测技术对中国东部某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展覆盖膜完整性检测,揭示了覆盖膜破损特征及破损成因,明确了... 中国的垃圾填埋场目前多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进行覆盖,已建成的填埋场均存在不同程度覆盖膜破损现象。采用填埋气泄漏可视化检测技术对中国东部某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展覆盖膜完整性检测,揭示了覆盖膜破损特征及破损成因,明确了破损点泄漏量,评估了其温室效应影响,梳理了国内外填埋场覆盖层监管相关管理规定和措施。结果表明:尖锐物体应力损伤导致的破损是填埋场覆盖膜破损的主要类型,粗放施工、监管机制不足、维护管理不到位是造成填埋场覆盖膜破损的主要原因。破损点的甲烷泄漏量约为817.2 m^(3)/d,约合每年向大气环境释放温室气体超过4 900 t CO_(2)-eq。完善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填埋场覆盖膜完整性的监管,是控制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和推进固废处置设施碳减排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覆盖膜破损 温室气体 甲烷 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埋场地下水溶解性有机物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以四川红层区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诗杰 韩智勇 +3 位作者 费勇强 刘磊 何山 金玲玲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6-1165,共10页
溶解性有机物(DOM)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但红层区填埋场地下水中DOM的特征尚不明晰.因此,为了探究红层区填埋场地下水中DOM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本文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我国典型红层区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进... 溶解性有机物(DOM)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但红层区填埋场地下水中DOM的特征尚不明晰.因此,为了探究红层区填埋场地下水中DOM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本文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我国典型红层区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进行现场调研,结果表明:①调查区域地下水导排层监测井(DP17)、污染扩散监测井(KS2~KS6)和水产源监测井(SC8)地下水中COD_(Mn)的Psi(表示i评价指标相对于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值的污染指数)介于1.323~5.392之间,水产源监测井(SC8)地下水中Mn^(2+)的Psi为1.140,所有监测井地下水中TN、TP、Fe、Cd、Hg和Cr的Psi介于0.001~0.587之间,其浓度均未超过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但相对于背景井(BJ1),各污染物的Pbi(表示i评价指标相对于背景值的污染指数)均介于0.703~142.991之间,说明调查区已受到不同污染源的影响.②填埋场渗滤液及附近地下水中DOM包括类胡敏酸(C1)和类富里酸(C2)等腐殖质类物质,以及类色氨酸(C3)蛋白质类物质.③填埋场地下水中DOM污染主要集中在填埋场附近,对周围地下水无明显影响.④地下水中DOM的腐殖化程度在丰水期[平均HIX(腐殖化指数)为3.99]和枯水期(平均HIX为10.69)具有显著性差异.⑤地下水导排层监测井中类胡敏酸(C1)和类富里酸(C2)的荧光强度分别是其他污染源的3.1~11.9倍和1.9~8.3倍,可作为填埋场地下水DOM污染的指示性指标.研究显示,调查区填埋场渗滤液及地下水有机质腐殖化程度高,对地下水的影响只局限在填埋场附近,对周围地下水未造成严重影响,填埋场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溶解性有机物 红层区 地下水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N_2O释放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远 叶海 +3 位作者 严小飞 王建国 张鉴 李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高效痕量的温室气体,且大气中N2O浓度正处于持续不断的增长过程中,生活垃圾填埋场是N2O的重要排放源,释放通量远远高出农田、林地、草地等其他生态系统。概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覆土N2O的释放以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高效痕量的温室气体,且大气中N2O浓度正处于持续不断的增长过程中,生活垃圾填埋场是N2O的重要排放源,释放通量远远高出农田、林地、草地等其他生态系统。概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覆土N2O的释放以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生活垃圾填埋场N2O的排放控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N2O) 生活垃圾填埋场 释放通量 覆土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思扬 黄碧捷 +1 位作者 曹诗龙 姜敏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1期221-222,共2页
指出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的防渗及其处理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的热点与难点,综述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渗滤液处理工艺进展及其防渗材料的发展,以期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以及渗滤液处理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防渗 膨润土 页岩改性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郜洪强 樊延恩 +1 位作者 丁文萍 王秀琳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
从分析河北省生活垃圾及其渗沥液化学成分入手,确定生活垃圾及其渗沥液的主要成分。通过实例,采用污染指数法,分析研究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并总结河北省18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规律。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填埋场... 从分析河北省生活垃圾及其渗沥液化学成分入手,确定生活垃圾及其渗沥液的主要成分。通过实例,采用污染指数法,分析研究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并总结河北省18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规律。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填埋场总体上已对地下水造成了较严重污染,其污染程度因垃圾填埋场所处的地貌单元不同而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垃圾渗沥液 地下水污染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