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4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活垃圾炉排炉一次风配风优化模拟
1
作者 覃为炯 田思达 +2 位作者 肖海平 陆家纬 孔祥蕊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以某350 t/h的城市生活垃圾炉排炉为研究对象,探究配风方式和风温对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的影响。基准方案为均匀配风,风温设定为473 K。采用“FLIC+Fluent”软件耦合数值模拟,首先使用FLIC软件模拟床层热解,随后FLIC软件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导... 以某350 t/h的城市生活垃圾炉排炉为研究对象,探究配风方式和风温对燃烧及污染物生成的影响。基准方案为均匀配风,风温设定为473 K。采用“FLIC+Fluent”软件耦合数值模拟,首先使用FLIC软件模拟床层热解,随后FLIC软件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导入Fluent软件模拟炉膛燃烧。尽早配风相比于均匀配风,垃圾总质量损失提高2.2%,焦炭燃尽率提高2.64%,能量损耗降低了7.2%;风温493 K时相较于519 K,炉膛温度峰值降低270 K,NO浓度峰值降低1680 mg/L;风温为493 K时,尽早配风下床层焦炭燃尽率达到了100%,总质量损失高达80.42%,能量损失为13.8412 MW。493 K风温尽早配风的方案可有效改善生活垃圾的燃烧特性并抑制NO_(x)等污染物的生成。研究为从优化配风角度改善燃烧特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量化控制NO_(x)生成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一次风配风方式 数值模拟 炉排炉 燃烧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空间布局评价研究
2
作者 陈文菁 王慧宾 叶露 《华中建筑》 2025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作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村民处理生活垃圾行为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乡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完善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该文在对我国乡村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历史变迁的认知... 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作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村民处理生活垃圾行为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乡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完善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该文在对我国乡村生活垃圾收集方式历史变迁的认知基础上,通过梳理相关政策法规的技术规范,建立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绩效评价体系。以位于苏南先发地区的苏州市甪直镇为实证区域,运用GIS和SPSS等工具对镇域尺度下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空间布局展开绩效评价,进而提出针对性优化设计策略,同时形成对既有技术规范的有效反馈,以期为新时期乡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精准配置和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效能提供科学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活垃圾 收集设施 空间布局 评价体系 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城市生活垃圾修正主压缩指数预测模型
3
作者 楼杨帆 张振营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为准确预测老垃圾填埋场竖向扩容设计中城市生活垃圾的修正主压缩指数,首先采集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不同填埋龄期的垃圾试样,通过室内试验测定120组试样的基本土工参数和修正主压缩指数,并利用决策树、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和极端梯... 为准确预测老垃圾填埋场竖向扩容设计中城市生活垃圾的修正主压缩指数,首先采集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不同填埋龄期的垃圾试样,通过室内试验测定120组试样的基本土工参数和修正主压缩指数,并利用决策树、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和极端梯度提升树这4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修正主压缩指数预测模型;其次收集国内外其他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试验数据,将其与24组试验数据组合,构建测试集;再次选取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以及判定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得到最佳预测效果的模型,并将该模型与文献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最后采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值法对最佳预测效果的模型进行参数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机器学习算法中,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最佳,且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与文献预测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干重度对修正主压缩指数的影响程度最显著,且与修正主压缩指数呈负相关关系。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直接使用容易获取的基本土工参数来预测修正主压缩指数,不需要费时费力的压缩试验。研究结果可为老垃圾填埋场的竖向扩容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基本土工参数 修正主压缩指数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SHAP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沥液导排区通风设计探讨
4
作者 吕东彦 朱淑静 +1 位作者 任兆成 罗英 《暖通空调》 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沥液导排区是特殊作业场所,地下空间充满有毒有害气体,且存在可燃气体成分,需要设置全面通风系统以保证其安全运行。现行标准CJJ 90—2009未对渗沥液导排区提出通风要求,工程设计中缺少统一标准,需要由设计师...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沥液导排区是特殊作业场所,地下空间充满有毒有害气体,且存在可燃气体成分,需要设置全面通风系统以保证其安全运行。现行标准CJJ 90—2009未对渗沥液导排区提出通风要求,工程设计中缺少统一标准,需要由设计师个人判断。本文通过对2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恶臭气体浓度实测数据整理计算和分析,以典型恶臭气体成分为例,计算符合卫生条件的渗沥液导排区最小排风量(即理论排风量),建议导排区设计排风量按照12~24 h-1换气次数选取。本文对渗沥液导排区通风系统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并对通风系统运行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渗沥液导排系统 全面通风 恶臭气体 理论排风量 设计排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情况调查
5
作者 高雅彬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92-195,共4页
为切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使用微信小程序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甘肃省兰州市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甘肃省已经开展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工作,但农村生活垃圾还存在运不出去、治... 为切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使用微信小程序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甘肃省兰州市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甘肃省已经开展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工作,但农村生活垃圾还存在运不出去、治不彻底、收运成本高的现实困境,垃圾治理需要由集中整治向常态长效治理转变,对此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综合治理模式,以期为兰州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垃圾 综合治理 乡村振兴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资源化利用分析
6
作者 姜宁宁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5年第2期187-189,共3页
新农村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探讨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并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意义、可行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常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农村生... 新农村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探讨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并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意义、可行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常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生活垃圾 处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染控制技术探究
7
作者 王昆 陈凯锋 +2 位作者 骆律源 胡勇 左洋洋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垃圾快速增长,生活垃圾处理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传统垃圾填埋处理方式浪费了大量土地且存在环境污染风险,因此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成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可将生活垃圾转化...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垃圾快速增长,生活垃圾处理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传统垃圾填埋处理方式浪费了大量土地且存在环境污染风险,因此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成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可将生活垃圾转化为电能,不仅环保,而且更为高效。然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同时还会产生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及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焚烧发电的污染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焚烧发电 污染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反渗透产水吹脱特性研究
8
作者 戴宇霆 简世玉 +2 位作者 肖冬杰 高新 余杰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5年第2期129-131,共3页
本文以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反渗透产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中试装置,考察不同气水比及填料层高度对反渗透产水p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吹脱可以有效地提高反渗透产水的pH值。此外,适当增加填料高度及气水比均可提高吹脱效果。... 本文以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反渗透产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中试装置,考察不同气水比及填料层高度对反渗透产水p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吹脱可以有效地提高反渗透产水的pH值。此外,适当增加填料高度及气水比均可提高吹脱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与填料高度相比,气水比对反渗透水p H值的影响更为明显,循环次数对反渗透产水pH值的影响较小。吹脱可少量去除反渗透产水中的氨氮,降低产水的氨氮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 反渗透产水 气体吹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用作寒区道路工程混凝土骨料的试验研究
9
作者 职伟洋 杨心莲 +4 位作者 高佳佳 周茂苓 楚云祥 袁昊 路建国 《浙江水利科技》 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是由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副产物,试验以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水泥、石子等为原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炉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并探讨加入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后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变化。通过对比冻融作用下混凝土性...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是由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副产物,试验以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水泥、石子等为原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炉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并探讨加入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后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变化。通过对比冻融作用下混凝土性能的变化,分析炉渣混凝土用于寒区道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养护时间和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掺量是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当掺入微量炉渣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当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之增加,但当掺量增加到一定阈值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又随之下降。总的来说,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可以在保证混凝土最终强度的前提下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形成,最优替代率范围为33.0%~49.5%。此外,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炉渣掺量适当的混凝土,其抗冻融耐久性明显优于普通混凝土,最优替代率范围为24.8%~41.3%。综上,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可用作寒区道路工程混凝土骨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寒区道路工程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 最优替代率范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开采再利用碳排放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金灵 彭明清 +1 位作者 徐辉 刘文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45-254,共10页
采用碳排放因子法建立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开采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核算了单位质量填埋垃圾在保持原状、开采-材料再回收和开采-能源回收三种场景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开采再利用场景下碳减排主要驱动因素与碳减排量的影响规律,探... 采用碳排放因子法建立了生活垃圾填埋场开采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核算了单位质量填埋垃圾在保持原状、开采-材料再回收和开采-能源回收三种场景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开采再利用场景下碳减排主要驱动因素与碳减排量的影响规律,探究了填埋场开采再利用相对于保持原状的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开采-材料再回收场景的碳排放量少于开采-能源回收场景;开采-材料再回收场景的碳减排量随塑料回收率的提高而增大,开采-能源回收场景的碳减排量随垃圾衍生燃料热处理量的增加而增大;简易填埋场在开采-材料再回收场景的碳减排潜力最大,达-495 kgCO_(2)eq/t。该研究可为我国垃圾填埋场开采再利用的碳减排潜力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单位质量填埋垃圾 填埋场开采再利用 材料和能源回收 碳排放模型 碳减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模式评价
11
作者 陈雪 罗良国 +1 位作者 朱洁 耿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12-2722,共11页
针对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模式评价方法欠缺的问题,构建了包含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10个次准则层和29个指标层的4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8个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进行定... 针对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模式评价方法欠缺的问题,构建了包含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10个次准则层和29个指标层的4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8个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垃非”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模式、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村民自主供给模式、江苏省泰州市政企合作治理模式和浙江省金华市“两次四分、阳光堆肥、数字监管”模式的适用性相对较好。基于评价结果分析了政府主导、村民自治、政企合作及多元共治4种模式的区域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源头分类 资源化利用 模式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FCE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案的优化——以合肥市庐江县南圩新村为例
12
作者 关文义 白恩硕 +4 位作者 张瑾 王华斌 汤婕 李学德 樊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183-187,共5页
以合肥市庐江县台创园南圩新村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检测的方法对当地人口情况、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当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因素。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方法对分类指标权重进行分... 以合肥市庐江县台创园南圩新村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检测的方法对当地人口情况、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当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因素。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方法对分类指标权重进行分析,并利用组合赋权方法给出影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评价指标的权重,从经济性因素、管理与社会评价、运行状况等方面综合评估生活垃圾分类方案,最终判断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的适用性。AHP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方案2(三分法)>方案1(四分法)>方案3(不分类集中收集法)。FCE评价定量解集结果表明,方案2(81.90)>方案1(77.68)>方案3(74.87)。基于AHP-FCE结果分析,确定了三分法对当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的适用性,且易腐垃圾适于用就地堆肥化方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 方案优化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气炭分离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13
作者 范松 洪鎏 陈德珍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挥发分和热解碳分离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探索通过改变燃烧方式来降低生活垃圾燃烧污染物排放,利用固定床装置对生活垃圾直接燃烧和热解后的挥发分、热解炭单独燃烧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与直接燃烧相比,气炭分离燃...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挥发分和热解碳分离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探索通过改变燃烧方式来降低生活垃圾燃烧污染物排放,利用固定床装置对生活垃圾直接燃烧和热解后的挥发分、热解炭单独燃烧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与直接燃烧相比,气炭分离燃烧生成CO、HCl、SO_(2)、NO_(2)、NH_(3)、HCN、HNCO等污染物的总量明显减少,NO和N_(2)O生成量略有增加;不同的燃烧方式产生的NO_(x)组分有较大的区别,直接燃烧产生的NO_(x)主要是NO和NO_(2),气炭分离后燃烧产生的NO主要是NO不同燃烧方式下,过量空气系数α对污染物的生成量均有影响,随着α的增加,直接燃烧时产生的CO、N_(2)O、SO_(2)、NH_(3)有所减少,NO、NO_(2)、HCN、HNCO有所增加,挥发分燃烧产生NO明显增加,HCN和HNCO略有减少,HCl、N_(2)O、NO_(2)、NH_(3)生成量很小变化不明显;热解炭燃烧时各污染物生成量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焚烧发电 挥发分/热解炭燃烧 污染物排放特性 NO_(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生活垃圾混合填埋体降解过程试验研究
14
作者 王佩 李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6,共6页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易降解有机质,向垃圾填埋场中混入污泥会对生活垃圾的生化降解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针对这种问题,开展污泥-生活垃圾混合填埋体室内模拟生化降解试验研究,从渗滤液的pH、化学需氧量...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易降解有机质,向垃圾填埋场中混入污泥会对生活垃圾的生化降解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针对这种问题,开展污泥-生活垃圾混合填埋体室内模拟生化降解试验研究,从渗滤液的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浓度以及产气规律等角度研究混合填埋体降解过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化降解初期,填埋体渗滤液的COD浓度和氨氮浓度逐渐增大,当生化降解进入稳定阶段后,填埋体渗滤液的COD浓度和氨氮浓度逐渐减小;有机质降解产生的有机酸等小分子有机质在渗滤液中积累导致COD浓度增加;随着污泥掺入量的增加,累计产气量逐渐增大,但是当污泥掺入量超过30%后,累计产气量逐渐减少;垃圾中掺入污泥可以促进垃圾的生化降解过程,但污泥的掺入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污泥掺入量超过30%时,反而会抑制生化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生活垃圾 混合填埋体 渗滤液 产气规律 最佳掺入量 生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协同焚烧污泥对飞灰物性的影响
15
作者 孙亮杰 朱润孺 +5 位作者 黄云 万玮 李豪杰 陈刚 唐自强 邵宗平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8-203,共6页
以某垃圾焚烧厂750 t/d机械炉排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污泥掺烧比例工况下的布袋除尘器处飞灰进行取样分析,研究污泥协同焚烧生活垃圾对飞灰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掺烧改变了除尘器处飞灰的粒径分布形式。未掺烧和掺烧工况分别成... 以某垃圾焚烧厂750 t/d机械炉排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污泥掺烧比例工况下的布袋除尘器处飞灰进行取样分析,研究污泥协同焚烧生活垃圾对飞灰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掺烧改变了除尘器处飞灰的粒径分布形式。未掺烧和掺烧工况分别成呈双峰和单峰分布,主峰位置均位于10μm内;掺烧污泥使得峰值粒径飞灰的表面粘附的细颗粒物增加,黏附的细颗粒物球形度较差,可能源自燃料自身矿物质的异相成核或破碎;通过对比飞灰内的钙元素和氯元素含量发现飞灰元素组成受脱酸过程影响较大,明显增加了其钙元素的含量;掺烧污泥增加了飞灰内铁元素和硫元素的含量,但对钠钾元素影响小于铁硫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飞灰 生活垃圾焚烧 协同焚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填埋场反渗透膜浓缩液回灌垃圾堆体对渗沥液水质影响
16
作者 齐海浪 原效凯 +1 位作者 李璐菡 徐永彬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144-153,195,共11页
文章以东莞市3座已临时封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跟踪、收集和分析了时间跨度为1年的渗沥液原水水质中COD_(Cr)、BOD_(5)、氨氮、TN、TP、电导率、SS主要污染物浓度随反渗透膜浓缩液回灌垃圾堆体的浓缩液量变化的数据。研究发现... 文章以东莞市3座已临时封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跟踪、收集和分析了时间跨度为1年的渗沥液原水水质中COD_(Cr)、BOD_(5)、氨氮、TN、TP、电导率、SS主要污染物浓度随反渗透膜浓缩液回灌垃圾堆体的浓缩液量变化的数据。研究发现,当浓缩液回灌量大于临界量后,渗沥液污染物中的SS、BOD5、电导率浓度与浓缩液回灌量的平方均呈现较为明显正相关性,而浓缩液回灌临界量与填埋场存量垃圾量和渗沥液产生量也呈正相关。浓缩液回灌会造成垃圾堆体渗沥液的各污染物浓度的升高,其中对电导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机污染物,然后是TN、氨氮,最后是SS和TP,其中对TP影响最小。浓缩液回灌会导致渗沥液水质中电导率和总溶解性固体急剧增加并超过处理设施的进水水质浓度限制,将严重影响采用以蝶管式反渗透(DTRO)为主体的渗沥液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文章建议不应采用浓缩液回灌垃圾堆体的方式对浓缩液实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填埋场 反渗透膜浓缩液 回灌垃圾堆体 垃圾渗沥液水质 电导率 渗沥液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碳排放强度分析
17
作者 张浩 胡斯怡 李晓东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65-371,共7页
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我国的主流垃圾处理方式,碳中和背景下虽然其行业碳排放愈发引起重视,但仍缺少系统性研究。运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方法学,结合案例分析探究了焚烧厂主要碳排放来源,并对全国2016年运行的全部垃圾焚烧厂进行了... 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我国的主流垃圾处理方式,碳中和背景下虽然其行业碳排放愈发引起重视,但仍缺少系统性研究。运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方法学,结合案例分析探究了焚烧厂主要碳排放来源,并对全国2016年运行的全部垃圾焚烧厂进行了核算统计,首次认识了全国垃圾焚烧行业的碳排放水平及强度,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焚烧厂的碳排放强度情况。结果表明:垃圾自身焚烧产生的CO_(2)为焚烧厂中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不同焚烧厂的比例差别较大(34.8%~92.0%);2016年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年碳排放量为1835万t,全国吨焚烧垃圾的平均碳排放强度为0.214 t,受垃圾特性及焚烧工艺等的影响,不同省级行政区间差异显著,在0.122~0.273 t波动;单位兆瓦时上网电量的碳排放强度为0.715 t,与燃煤发电厂相比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焚烧 碳排放强度 区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村镇生活垃圾治理大有作为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品晶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第5期29-32,共4页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而生活垃圾治理是村镇“生态宜居”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列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同时,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而生活垃圾治理是村镇“生态宜居”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列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同时,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垃圾分类要求已载入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修订颁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生态宜居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村镇生活垃圾 农村人居环境 生活垃圾治理 考核指标 中共中央办公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中纤维素与木质素随龄期变化的规律
19
作者 王成豪 张振营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32-838,共7页
在填埋过程中,生活垃圾中的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会随着填埋龄期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为了研究垃圾中纤维素与木质素随龄期变化的规律,采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方法,分别测定了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不同龄期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 在填埋过程中,生活垃圾中的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会随着填埋龄期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为了研究垃圾中纤维素与木质素随龄期变化的规律,采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方法,分别测定了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不同龄期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MSW)及机械生物处理(Mechanical biological treatment,MBT)垃圾中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分析了MSW中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随龄期的变化规律以及MBT垃圾和MSW在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上的差异。结果表明:MSW中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均随龄期的增加由快变慢,但纤维素降解速率远大于木质素;纤维素与木质素比值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减小,其减小的幅度逐渐变小并趋于平缓。MBT垃圾中纤维素含量相较于新鲜垃圾出现了显著下降,同时木质素在剩余垃圾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MBT技术手段处理效果较好,可以作为新建垃圾填埋场处理垃圾的技术参考,也可作为已建垃圾场技术升级的参考。该研究采用定量试验验证了MBT技术的优势,为MBT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机械生物处理 木质素 纤维素 龄期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生活垃圾数字化管理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建松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3期186-188,共3页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需要从垃圾分类做起,加强运输过程和处理过程控制,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降低社会影响和资源消耗。文章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数字化管理优化策略,在明确城市生活垃圾数字化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优化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需要从垃圾分类做起,加强运输过程和处理过程控制,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降低社会影响和资源消耗。文章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数字化管理优化策略,在明确城市生活垃圾数字化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优化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技术能力、加强公众引导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数字化管理优化要点,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优势,融入城市共治理念,提高城市公共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数字化管理 优化措施 垃圾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