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化治理:构建城市民主发展的微观逻辑——基于望江街道“睦邻驿站”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兴智 田耀华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53,共8页
城市生活作为现代民主社会中人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民主治理具有内在必然性。近年来城市民主治理成为城市民主发展的重要趋势,民主治理的生命力在于其是否与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构建起城市民主发展的微观基础,在宏观的政治生活中发挥... 城市生活作为现代民主社会中人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民主治理具有内在必然性。近年来城市民主治理成为城市民主发展的重要趋势,民主治理的生命力在于其是否与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构建起城市民主发展的微观基础,在宏观的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杭州上城区的望江"睦邻驿站"建设中,通过生活化交往、互助式服务以及民主促民生实事项目等生活化治理实践,为探寻现代城市居民如何从生人走向熟人、由熟人走向主人的城市民主发展微观逻辑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化治理 城市民主 微观逻辑 睦邻驿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化治理: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源性路径转向与实践——基于“赣南新妇女”运动的考察 被引量:24
2
作者 邬家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乡村生活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基础,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扎根乡村生活,从外源性干预主义的“国家视角”向内源性生活化治理的“农民本位”转变,以破除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缺位”和“内卷化”困境。江西赣州所推行的“赣南新... 乡村生活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基础,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扎根乡村生活,从外源性干预主义的“国家视角”向内源性生活化治理的“农民本位”转变,以破除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缺位”和“内卷化”困境。江西赣州所推行的“赣南新妇女”运动表明,从家庭环境卫生整治等生活化治理路径切入,逐步向孝老爱亲等乡村道德伦理重塑延伸,可以有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旨归;通过国家行政力量的驱动,有利于激活以农村留守妇女为主体的内源性力量,助推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化过程,活化乡村社会资本等内生性资源,从而形成“以外促内,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源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化治理 乡村文化振兴 内源性路径转向 农村留守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化治理:脱贫户贫困陷阱干预的理论范式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建 江水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161,共9页
在脱贫户日常生活情境的转换过程中,贫困文化的区隔、家庭生计弱势的累积和多元社会风险的嵌入共同形塑后脱贫时代贫困陷阱生成的场域。脱贫户贫困陷阱的有效干预需要从日常生活情境出发,构建农村反贫困生活化治理范式,推动农村反贫困... 在脱贫户日常生活情境的转换过程中,贫困文化的区隔、家庭生计弱势的累积和多元社会风险的嵌入共同形塑后脱贫时代贫困陷阱生成的场域。脱贫户贫困陷阱的有效干预需要从日常生活情境出发,构建农村反贫困生活化治理范式,推动农村反贫困从解放政治向生活政治转型、从脆弱性向韧性的话语转型。应通过加强对日常生产与消费系统、人际交往系统与价值观念系统的干预,使脱贫户从贫困生活情境脱嵌、重新融入社会系统之中,由此构建一种反思性监控能力。贫困陷阱生活化治理范式有利于跳出精准扶贫背景下自上而下的干预思维,将农村反贫困瞄准脱贫户日常生活情境,进一步丰富农村反贫困的理论范式,为后脱贫时代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脱贫户 贫困陷阱 日常生活情境 生活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化治理:乡村振兴的内源性路径——基于南平市A县的田野考察
4
作者 朱美建 《村委主任》 2023年第5期27-29,共3页
乡村治理必须重视内生秩序,激活内生力量,才能在治理中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文章以南平市A县以妇女群体为先导主体,通过“激活—助推—赋能—重塑”的行动选择,以日常生活为面向,将乡村振兴融入村民生活场域,从而形成“以外促内,以内为... 乡村治理必须重视内生秩序,激活内生力量,才能在治理中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文章以南平市A县以妇女群体为先导主体,通过“激活—助推—赋能—重塑”的行动选择,以日常生活为面向,将乡村振兴融入村民生活场域,从而形成“以外促内,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源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化治理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