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体育生活化”到“生活体育化”:理论基点、内在逻辑及学理阐释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献国
唐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体育生活化是探究体育本质与价值的重要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历史合理性,但因时代之故存在美中不足,因而提出“体育生活化”向“生活体育化”转化与发展的问题。研究表明,生活体育化的理论基点是体育生活化,其转化过程遵循凸显...
体育生活化是探究体育本质与价值的重要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历史合理性,但因时代之故存在美中不足,因而提出“体育生活化”向“生活体育化”转化与发展的问题。研究表明,生活体育化的理论基点是体育生活化,其转化过程遵循凸显“生活”核心地位及进阶发展的理论逻辑,新时代体育和生活共同需求的现实逻辑。马克思生活观是生活体育化的理论之源,阐释了生活体育化的理论机制、核心内容与意义;内涵上生活体育化指向以体育活动为主体的休闲生活方式,表达为具有身体实践、交往实践的生活观念,生活与体育在双向塑造的过程中趋于统一,形成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路径;其主张生活中职业与场域的泛化,以体育文化塑造生活、激发生活的活力并引领生活的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体育化
体育
生活
化
转
化
逻辑
美好
生活
马克思
生活
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活体育化的伦理之思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湘溶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体育是人类的一种育化方式。广义的人类生活由工作性(劳动)生活和休闲性生活两部分组成。体育走向生活、走向休闲是体育发展的趋势和价值旨归,生活体育化是人们在体育生活化背景下自觉选择的、能够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方式。体育生...
体育是人类的一种育化方式。广义的人类生活由工作性(劳动)生活和休闲性生活两部分组成。体育走向生活、走向休闲是体育发展的趋势和价值旨归,生活体育化是人们在体育生活化背景下自觉选择的、能够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方式。体育生活化与生活体育化相向而行的历史过程是与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体艺融合和体产融合等相伴随的。体教融合在上述融合中具有基础性,而在体教融合中学校体育的价值回归尤其重要。为了彰显学校体育的价值功能,必须重塑教育理念,正确理解和创造性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对学校教育的体制机制和评价标准进行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体育
生活体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体育生活化”到“生活体育化”:理论基点、内在逻辑及学理阐释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献国
唐强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TY087)。
文摘
体育生活化是探究体育本质与价值的重要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历史合理性,但因时代之故存在美中不足,因而提出“体育生活化”向“生活体育化”转化与发展的问题。研究表明,生活体育化的理论基点是体育生活化,其转化过程遵循凸显“生活”核心地位及进阶发展的理论逻辑,新时代体育和生活共同需求的现实逻辑。马克思生活观是生活体育化的理论之源,阐释了生活体育化的理论机制、核心内容与意义;内涵上生活体育化指向以体育活动为主体的休闲生活方式,表达为具有身体实践、交往实践的生活观念,生活与体育在双向塑造的过程中趋于统一,形成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路径;其主张生活中职业与场域的泛化,以体育文化塑造生活、激发生活的活力并引领生活的美好。
关键词
生活体育化
体育
生活
化
转
化
逻辑
美好
生活
马克思
生活
观
Keywords
life integration with sports
sports integration into life
transformation logic
better life
Marx’s view of life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活体育化的伦理之思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湘溶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1,共7页
文摘
体育是人类的一种育化方式。广义的人类生活由工作性(劳动)生活和休闲性生活两部分组成。体育走向生活、走向休闲是体育发展的趋势和价值旨归,生活体育化是人们在体育生活化背景下自觉选择的、能够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方式。体育生活化与生活体育化相向而行的历史过程是与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体艺融合和体产融合等相伴随的。体教融合在上述融合中具有基础性,而在体教融合中学校体育的价值回归尤其重要。为了彰显学校体育的价值功能,必须重塑教育理念,正确理解和创造性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对学校教育的体制机制和评价标准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
生活
体育
生活体育化
分类号
G803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体育生活化”到“生活体育化”:理论基点、内在逻辑及学理阐释
刘献国
唐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活体育化的伦理之思
刘湘溶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