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生殖道微生物与繁殖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文娟 杨卓 +2 位作者 张馨蕊 付予 陶金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4-932,共9页
奶牛生殖道微生物对维持宿主生殖道健康及繁殖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生殖道微生物结构稳态被破坏可能导致多种繁殖疾病发生,对畜牧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奶牛生殖道微生物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其对奶牛产后繁殖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繁... 奶牛生殖道微生物对维持宿主生殖道健康及繁殖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生殖道微生物结构稳态被破坏可能导致多种繁殖疾病发生,对畜牧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奶牛生殖道微生物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其对奶牛产后繁殖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繁殖母牛不同生理阶段及产后生殖道微生物可能影响其妊娠能力。因此,本文概述了健康奶牛生殖道微生物群组成,不同生理阶段生殖道微生物变化规律及其与奶牛妊娠建立的相关性,以及生殖微生态紊乱对奶牛繁殖的影响,通过本综述以期为提高奶牛繁殖效率以及微生物防控奶牛生殖道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生殖道微生物 妊娠期 炎症 繁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与肠道及生殖道微生物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凤笛 陈月璐 +3 位作者 张越 马婧淼 罗晓芳 王炼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女性生育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是生殖领域的难题之一。近年研究发现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本文将聚焦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与肠道、生殖道...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女性生育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病因复杂、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是生殖领域的难题之一。近年研究发现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本文将聚焦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与肠道、生殖道微生物相关研究的新进展,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微生物 生殖道微生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鸡肠道及生殖道微生物对孵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静 严霞 +7 位作者 陈鹏 王春兰 郭钊文 罗雪辉 董尚智 计坚 刘燊 罗成龙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3-1621,共9页
母鸡肠道和生殖道内定植着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发展与宿主不同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对宿主的免疫功能、营养吸收、内分泌调节、繁殖与孵化过程以及蛋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和生殖道微生态平衡对母鸡的健... 母鸡肠道和生殖道内定植着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发展与宿主不同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对宿主的免疫功能、营养吸收、内分泌调节、繁殖与孵化过程以及蛋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肠道和生殖道微生态平衡对母鸡的健康和繁殖性能至关重要,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可能受母鸡传递的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影响。然而,目前母鸡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群落对繁殖与孵化影响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作者主要介绍了母鸡肠道和生殖道不同阶段的优势微生物以及不同肠段的微生物群落定植规律,同时对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对蛋品质的影响、微生物对繁殖孵化过程的影响、亲代与子代间微生物传播的途径、鸡胚不同发育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影响孵化过程的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寻找调控繁殖过程、影响孵化率的母鸡核心微生物群落作为选留高孵化率种鸡的独特标签,为进一步探索禽类肠道和生殖道微生物的功能结构并为提高家禽生产和繁殖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生殖道微生物 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感染检测及细菌药敏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闻文 阎祖炜 +1 位作者 戴橄 龚道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 :从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培养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 ,了解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人工培养方法从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分离培养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 ,用多种抗生素对细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菌大多数为... 目的 :从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分离培养细菌、支原体及衣原体 ,了解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人工培养方法从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分离培养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 ,用多种抗生素对细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菌大多数为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 ,少数为革兰阴性杆菌或大肠杆菌或伴有支原体、衣原体生长。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Ⅴ号、利福平、庆大霉素及强力霉素等敏感。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微生物感染 检测 细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道微生物群与宫腔粘连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子童 毛雪涛 +5 位作者 郑艺 刘颖 赵思怡 尧烁意 徐大宝 赵行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95-1503,共9页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导致内膜纤维化形成粘连,以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从而导致月经异常、不孕或反复流产。近年来IUA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中重度IUA的高复发率使IUA治疗更具挑战性。医源性子...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导致内膜纤维化形成粘连,以致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从而导致月经异常、不孕或反复流产。近年来IUA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中重度IUA的高复发率使IUA治疗更具挑战性。医源性子宫内膜损伤是IUA的主要病因,但在临床上接受过类似宫腔操作的患者中,IUA发病与否以及IUA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IUA的发生可能存在其他的协同作用因素。IUA发病机制与生殖道微生物群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许多IUA患者中都观察到阴道内乳杆菌等益生菌显著减少,加德纳菌和普雷沃氏菌等病原菌过度生长。生殖道微生物群能通过影响免疫功能和代谢来参与IUA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生殖道微生物 免疫反应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性不孕和支原体感染及生殖道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邓瑞君 姚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205-1205,共1页
目的 探究输卵管性不孕和支原体感染及生殖道微生物分布特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观察组)进行支原体感染及生殖道微生物分布的检测,同时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妇女(对照组)... 目的 探究输卵管性不孕和支原体感染及生殖道微生物分布特征。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6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观察组)进行支原体感染及生殖道微生物分布的检测,同时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妇女(对照组)进行检测,将2组的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支原体感染比率与对照组支原体感染比率基本相同,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微生物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酸杆菌、棒状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正常人和不孕症患者体内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意味着相关病变的发生,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对相关的菌群进行调节,以期改善患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性不孕 支原体感染 生殖道微生物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