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24在睾丸生殖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孙玮豪 包业炜 +2 位作者 王天奇 甘欣欣 王林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0-517,共8页
目的:探究CD24在睾丸生殖细胞瘤中的表达、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4例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其中包括TCGA数据库和长海医院睾丸生殖细胞瘤队列(TGCT-Changhai队列)。通过预后分析和多变量分析评估CD24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 目的:探究CD24在睾丸生殖细胞瘤中的表达、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4例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其中包括TCGA数据库和长海医院睾丸生殖细胞瘤队列(TGCT-Changhai队列)。通过预后分析和多变量分析评估CD24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并运用肿瘤组织免疫组化(IHC)染色技术解析CD24调控TGCT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作用机制。最终通过分析CD24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中PD-L1表达水平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M2型浸润的差异,并运用TIDE算法进一步探讨了CD24表达水平与免疫逃逸评分和免疫治疗响应率间的关系。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CD24在高临床分期和高M分期睾丸生殖细胞瘤中的表达呈现显著上调趋势(P<0.05);与瘤旁组织相比,CD24在睾丸生殖细胞瘤和转移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不同TNM分期和肿瘤进展情况的睾丸生殖细胞瘤中,CD24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D24可以作为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因子[OR=0.135,95%CI(0.035,0.516),P=0.003],多因素分析进一步确认其作为独立预测因子的地位[OR=0.057,95%CI(0.005,0.624),P=0.019];睾丸生殖细胞瘤组织中CD24 mRNA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标志物CD206和CD70表达水平均相关(均P<0.05),并且CD24表达水平在免疫逃逸分数评分和免疫治疗响应率评估中具有重要预测意义。结论:睾丸生殖细胞瘤组织中CD24呈高表达,且CD24表达与睾丸生殖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是睾丸生殖细胞瘤生物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生殖细胞瘤 CD24 预后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播散性室管膜下生殖细胞瘤1例
2
作者 梁雨昕 许惠娟 +2 位作者 王雅杰 张苗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47,共2页
患者男,29岁,视物成双伴视力下降半年,头痛伴双眼胀痛1月余,头痛加重2周,1周前非喷射性呕吐1次,无发热;既往体健。专科检查:双眼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迟钝,上视不能,左眼外展不及边,双眼视乳头水肿。实验室检查: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5... 患者男,29岁,视物成双伴视力下降半年,头痛伴双眼胀痛1月余,头痛加重2周,1周前非喷射性呕吐1次,无发热;既往体健。专科检查:双眼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迟钝,上视不能,左眼外展不及边,双眼视乳头水肿。实验室检查: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55 mIU/ml。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压力>300 mm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室管膜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延髓生殖细胞瘤1例
3
作者 朱桂雯 杨静波 +2 位作者 余松蓝 陈森林 李腾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0-751,共2页
病例女,15岁,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吞咽困难2月余就诊。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物及行走均困难,伴声嘶、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排便困难,伸舌偏曲,症状逐渐加重。查体:咽反射减弱,伸舌左偏,右侧耸肩无力,颈软,左侧肌力... 病例女,15岁,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吞咽困难2月余就诊。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持物及行走均困难,伴声嘶、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排便困难,伸舌偏曲,症状逐渐加重。查体:咽反射减弱,伸舌左偏,右侧耸肩无力,颈软,左侧肌力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 生殖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神经上原发性生殖细胞瘤1例
4
作者 公浩权 刘研 +5 位作者 武京国 魏传付 董新茜 岳泽林 孔鹿鸣 李念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78-1080,共3页
患者男性,19岁。2024年2月因“腰痛1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疼痛麻木1周”收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1周前上述症状无明显诱因加重并出现双下肢疼痛麻木,疼痛麻木沿双侧臀部放射至大腿后外侧。体... 患者男性,19岁。2024年2月因“腰痛1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疼痛麻木1周”收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1周前上述症状无明显诱因加重并出现双下肢疼痛麻木,疼痛麻木沿双侧臀部放射至大腿后外侧。体格检查:腰椎生理曲度欠自然,腰椎双侧肌肉紧张,腰部活动略受限,L2/3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叩击痛(+),双下肢后外侧放射性疼痛麻木,双下肢皮肤浅感觉减退。腰椎MRI示:L2-L3水平椎管内终丝马尾区见不规则肿块,呈等、稍长T1混杂T2信号影,上下范围约4.3 cm,上缘见小圆形长T2囊性信号及低信号帽征,强化扫描部分呈轻度强化,后缘部分呈明显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脊髓肿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性放疗剂量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邱晓光 罗世祺 +4 位作者 马振宇 张玉琪 甲戈 王明明 李守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95-396,共2页
目的探索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性放疗最低有效剂量,减少患者的无谓照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放疗证实的生殖细胞瘤患者75例共104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者51例,2个病灶者19例,3个病灶者5例),观察应用10Gy和20Gy的照射剂量时,病灶反应数目的... 目的探索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性放疗最低有效剂量,减少患者的无谓照射。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放疗证实的生殖细胞瘤患者75例共104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者51例,2个病灶者19例,3个病灶者5例),观察应用10Gy和20Gy的照射剂量时,病灶反应数目的变化。结果2种实验性放射疗法剂量对肿瘤病灶数目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性放射疗法中,10Gy可作为排除部分非生殖细胞瘤的初步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瘤 诊断性放疗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洪继东 王夏 +4 位作者 彭瑜平 王龙云 霍雷 韩再德 涂青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报告4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放射治疗的远期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8年2月至2007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收治的4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均行放射治疗,其中15例接受化疗。病理诊断23例,临床诊断22例。寿命表法计算5年... 目的:报告4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放射治疗的远期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8年2月至2007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科收治的45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均行放射治疗,其中15例接受化疗。病理诊断23例,临床诊断22例。寿命表法计算5年,10年生存率。结果:40例获得随访,患者大部分症状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74%。结论:放射治疗是颅内生殖细胞瘤主要的治疗手段,全中枢或全脑+局部放射治疗是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放射治疗联合化疗以减少放射治疗范围,降低放射治疗剂量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生殖细胞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节和丘脑生殖细胞瘤的外科诊治 被引量:13
7
作者 汤劼 马振宇 赵继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28,W003,共3页
目的 介绍基底节和丘脑区生殖细胞瘤的外科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996至 2 0 0 0年间 14例基底节和丘脑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资料。 14例中女性仅 1例。临床表现以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为主。MR和CT显示病变周围无或轻度水肿 ,可... 目的 介绍基底节和丘脑区生殖细胞瘤的外科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996至 2 0 0 0年间 14例基底节和丘脑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资料。 14例中女性仅 1例。临床表现以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为主。MR和CT显示病变周围无或轻度水肿 ,可伴囊变、钙化或出血。选择额叶皮质侧脑室或经侧裂入路 ,行显微神经外科肿瘤切除术。结果 肿瘤全切除 9例 ,近全切除 4例 ,部分切除 1例。术后单纯行放疗 8例 ,单纯行化疗 1例 ,放疗加化疗 2例。 11例随访 10~ 5 7个月 ,除 1例死于化疗并发症 ,余恢复良好。结论 基底节和丘脑生殖细胞瘤绝大多数发生在男性少年儿童。确诊较难 ,对于确诊病人 ,手术治疗效果虽有提高 ,但仍应慎重 ,对于怀疑该病时可行试验性放疗。该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基底节 丘脑 手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不同部位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安宁 吴越 +2 位作者 王静 姚振威 冯晓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分析颅内不同部位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包括CT和MRI)。其中49例有效的影像资料,包括17例行头颅CT平扫,47例行MR轴位T1W、T2W、DWI、增强后T1W... 目的:分析颅内不同部位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包括CT和MRI)。其中49例有效的影像资料,包括17例行头颅CT平扫,47例行MR轴位T1W、T2W、DWI、增强后T1W序列扫描。结果:70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鞍区病变主要表现为尿崩,基底节病灶主要为轻偏瘫,松果体病灶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眩晕、呕吐。49例神经影像表现:CT平扫表现为稍高密度,MR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囊变率55.8%,部分病灶可见弥散稍高信号。从形态上,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的肿块。鞍区生殖细胞瘤可分为3类:垂体柄结节病灶、V形或Y形病灶、不规则形肿块。所占比例分别为3/30(10%)、17/30(56.7%)及10/30(33.3%)。发生于基底节区及丘脑的生殖细胞瘤主要表现为簇状结节加囊变病灶。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特点同肿瘤的发生部位密切相关。鞍区病灶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鞍区生殖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杨义 任祖渊 +2 位作者 苏长保 王任直 马文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0-353,共4页
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1991年3月至2002年1月间1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蝶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16.8岁,平均病程2.6年。临床表现为尿崩症11例,视功能障碍6例,生长发育迟缓5例,垂体功能低下5例... 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1991年3月至2002年1月间1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蝶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16.8岁,平均病程2.6年。临床表现为尿崩症11例,视功能障碍6例,生长发育迟缓5例,垂体功能低下5例。肿瘤最大径≤3cm8例,>3cm3例。MRI显示肿瘤为T1呈低或等信号8例。术中肿瘤呈紫红色或暗灰色。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生殖细胞瘤,术后均进行放射治疗。随诊3个月至6年,肿瘤消失,术后尿崩症状改善9例,视功能障碍改善4例,但垂体功能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改善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当年轻人出现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影像检查发现蝶鞍区实质肿瘤边界不清时,应考虑蝶鞍区生殖细胞瘤,高度怀疑时采用试验性放射治疗可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鞍区生殖细胞瘤 诊断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影像 被引量:24
10
作者 韩仰同 戴建平 +2 位作者 高培毅 李少武 刘凤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 分析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影像特点。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生殖细胞瘤 38例 ,男 12例 ,女 2 6例 ,年龄 3~ 32岁。结果 根据位置不同将其分为三类 :I类 :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内 ,包括从第三脑室底向上长入第三脑室 ,共 2 0例 ... 目的 分析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影像特点。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生殖细胞瘤 38例 ,男 12例 ,女 2 6例 ,年龄 3~ 32岁。结果 根据位置不同将其分为三类 :I类 :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内 ,包括从第三脑室底向上长入第三脑室 ,共 2 0例 ;II类 :仅位于第三脑室底 ,累及视交叉、漏斗、垂体柄、视神经和视束 ,共 15例 ;III类 :仅位于鞍内 ,共 3例。结论 MRI对I类和II类生殖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MRI对III类不易作出诊断 ,必须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鞍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生存率的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璋琳 张广超 +2 位作者 赵强 阎杰 曹嫣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84-686,689,共4页
目的:对影响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生存率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访40例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患者,对不同发病部位、Brodeur分期、血清AFP水平及不同化疗方案分别进行生存率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中,中位生存期3年2个月,2年... 目的:对影响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生存率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访40例儿童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患者,对不同发病部位、Brodeur分期、血清AFP水平及不同化疗方案分别进行生存率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中,中位生存期3年2个月,2年无瘤生存率55.00%;不同原发部位似对生存率无影响;未成熟畸胎瘤的生存率高于含内胚窦瘤成分肿瘤,Ⅰ、Ⅱ期生存率高于Ⅲ、Ⅳ期;诊断时血清AFP正常的病例2年无瘤生存率高于AFP升高者;铂类化疗方案较其它方案明显提高了2年无瘤生存率。结论:随着化疗的进展,儿童颅外生殖细胞瘤尤其是恶性生殖细胞瘤的生存率有很大的提高,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治疗前AFP水平和化疗方案的选择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外恶性生殖细胞瘤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及青少年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2
12
作者 夏正荣 刘明 +2 位作者 曹雯君 郑慧 李玉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42-545,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不同部位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特点。结果:7例(16%)位于松果体区,均为男性,平均11岁,主要...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不同部位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特点。结果:7例(16%)位于松果体区,均为男性,平均1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颅内高压(71%),3例行CT平扫,显示等高密度含钙化的类圆形肿块,MRI显示T_1WI及T_2WI等信号、DWI等(27%)或稍高(73%)信号的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24例(53%)位于鞍区,75%为女性,平均1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尿崩症(83%),6例行CT平扫,肿块显示为等高密度,但无一钙化,MRI显示94%为形态各异的肿块,其中36%伴小囊变,实性部分影像表现类似松果体区肿瘤,6%仅表现为垂体柄结节样增粗。10例(22%)位于丘脑基底节区,90%为男性,平均1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轻偏瘫(70%),7例行CT平扫,显示肿块实性部分高密度,57%含钙化,MRI显示不规则的T_1WI及T_2WI等信号、DWI等(44%)或稍高(56%)信号,增强后中度强化,50%伴囊变或出血,38%伴偏侧脑萎缩。多中心病变占9%,75%为男性,临床表现与其中某一部位损害类似,影像学表现也与该部位特点相同。结论:10~12岁是颅内生殖细胞瘤主要发病年龄,松果体区、鞍区及丘脑基底节区为好发部位,松果体区及丘脑基底节区男性占绝对优势,不同部位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各具特点,两者结合能提高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生殖细胞瘤 儿童 青少年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MRI和MRS征象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大千 李桥 +2 位作者 何慧瑾 姚问我 方慧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MRI和MRS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诊断性放疗临床确诊的8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8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均为男性,年龄11~23岁,平均16.4岁;肿瘤实...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MRI和MRS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诊断性放疗临床确诊的8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8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均为男性,年龄11~23岁,平均16.4岁;肿瘤实质部分T1WI呈略低于或接近脑灰质信号,T2WI和FLAIR呈高或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肿瘤呈实性团块状1例,肿瘤伴有囊变或呈完全囊性7例(87.5%,7/8),其中囊性伴分隔3例,囊实性4例;瘤周轻度水肿或无水肿7例(87.5%),无明显占位效应4例(50%);增强后病灶可呈环形、分隔状、斑点状、片状、团块状强化,其中1例肿瘤无明显强化;肿瘤伴有不同程度的同侧丘脑、脑干萎缩7例(87.5%,7/8),其中2例同时伴有同侧大脑半球及基底节的萎缩;3例患者同时行MRS检查,均表现为NAA峰降低,Cho峰增高,其中1例出现明显增高的Lip峰。结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S及临床资料,可以提高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尤其是对早期阶段的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生殖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敬文莉 王红 +1 位作者 杨裕佳 彭玉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TMGCT)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TMGCT的超声表现。结果 48例中,22例肿瘤位于左侧睾丸,26例位于右侧睾丸。17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9例伴肺转移,5例伴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2例... 目的观察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瘤(TMGCT)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TMGCT的超声表现。结果 48例中,22例肿瘤位于左侧睾丸,26例位于右侧睾丸。17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9例伴肺转移,5例伴腹股沟区淋巴结转移,2例伴肝转移,2例伴纵隔转移,1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28例超声可见睾丸内囊实混合回声病灶,18例低回声病灶,2例稍强回声病灶。38例肿瘤边界不清晰,10例边界清楚;29例肿瘤形态规则,19例形态不规则。CDFI示46例肿瘤内可见彩色血流信号。结论 TMGCT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睾丸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生殖细胞瘤CT、MRI表现 被引量:17
15
作者 唐肇普 白人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8-550,共3页
目的 探讨鞍区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选择过去10年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3 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前CT和MR图像。结果 13例患者均表现为垂体柄增粗达16 mm以上和垂体后叶正常短T1高信号消失,其... 目的 探讨鞍区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选择过去10年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3 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前CT和MR图像。结果 13例患者均表现为垂体柄增粗达16 mm以上和垂体后叶正常短T1高信号消失,其中12例有中枢性尿崩症。MR图像上10例肿瘤呈等T1信号,但在T2WI上信号表现为多样性。肿瘤囊变6例,其中5例可见肿瘤延伸入第三脑室。CT平扫图像显示所有肿瘤均无钙化,11 例肿瘤实体部分表现为高密度。结论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CT平扫呈高密度,钙化少见;MRI为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短T1高信号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脑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邱士军 张雪林 昌仁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39-741,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9例中,10例位于鞍区,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6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丘脑基底节区,均男性。其MR表现为(1)T1WI等或稍...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M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9例中,10例位于鞍区,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6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丘脑基底节区,均男性。其MR表现为(1)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鞍区和松果体区肿瘤无水肿,丘脑基底节区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和占位效应;(2)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结论MRI的多轴位成像及Gd-DTPA应用有助于颅内生殖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人性别、发病年龄和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及信号强度具有一定特点,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出术前诊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松果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间质照射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 被引量:3
17
作者 修波 刘宗惠 +3 位作者 田增民 康桂泉 李士月 黄红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0-61,共2页
立体定向间质照射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修波,刘宗惠,田增民,康桂泉,李士月,黄红云关键词生殖细胞瘤;近距离照射;立体定向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9.41我科于1988年1月~1994年3月,采... 立体定向间质照射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瘤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修波,刘宗惠,田增民,康桂泉,李士月,黄红云关键词生殖细胞瘤;近距离照射;立体定向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9.41我科于1988年1月~1994年3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间质照射治疗颅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 生殖细胞瘤 立体定向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基底节区巨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兆丰 邱永明 +1 位作者 程小兵 孟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5-939,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全切除结合术后超早期放疗对基底节区巨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2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回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特征性表现。术后5~7 ... 目的分析肿瘤全切除结合术后超早期放疗对基底节区巨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2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回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特征性表现。术后5~7 d辅以单纯普通放疗(剂量:全脑照射30 Gy+局部照射20 Gy+全脊髓照射30 Gy)。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变以及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随访1年,采用Karnofsky评分法评价生活质量,并与手术前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胞质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和细胞膜和(或)胞质CD117染色阳性。治疗后所有患者颅高压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术前明显改善;CT和磁共振成成像(MRI)扫描显示肿瘤组织全部切除,占位效应也明显减轻。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显微镜下肿瘤切除结合术后超早期放疗是治疗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显微神经外科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核磁和肿瘤标志物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治的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涛 段炼 +2 位作者 朱惠娟 潘慧 金自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评价头颅核磁共振显像(MRI)和脑脊液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动态改变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治的价值。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5例中枢性尿崩症儿童患者(女性3例、男性2例),全部患者在初诊和随诊时进行头颅MRI增强扫描,... 目的评价头颅核磁共振显像(MRI)和脑脊液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动态改变在儿童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治的价值。方法总结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5例中枢性尿崩症儿童患者(女性3例、男性2例),全部患者在初诊和随诊时进行头颅MRI增强扫描,并检测垂体前叶激素和脑脊液及血清肿瘤标志物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甲胎蛋白水平。结果 3例既往未经过检查和治疗,2例起病时病因未明,就诊于我院时病情加重。起病年龄8岁至12岁1个月,起病至就诊时间1至78个月。全部患者均以多尿、多饮症状起病,除1例以外,其余患者均有生长迟滞,第二性征未发育;1例患者在随访的2年内身高生长速度正常,已进入正常青春期发育,但是在颅内肿瘤显著增大后,5例患者均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血浆泌乳素水平升高。3例分别在起病后18、24和78个月出现脑疝。3例起病时头颅MRI均表现为垂体柄增粗,在随访18~22个月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区巨大占位,2例在起病后1和78个月首次就诊,MRI示颅内巨大占位;全部患者均有T1加权像垂体后叶高信号的消失。5例患者脑脊液hCG均升高,其中4例血清hCG也相应升高,并且随着肿瘤的增大而升高,放疗后随肿瘤的缩小而下降。只有1例脑脊液和血清甲胎蛋白显著升高。结论诊断为"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的患者必须进行密切的随访来鉴别病因,尤其是合并有垂体前叶激素缺乏时。初诊时MRI表现为正常或单纯垂体柄增粗者,在随访过程中应连续观察头颅MR I增强扫描的变化,以尽早诊断出潜在的下丘脑垂体柄病变。推荐在初诊时评价脑脊液hCG水平,因为hCG升高可能早于MRI阳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尿崩症 生殖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1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彭素蓉 张春旭 陈小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76-477,共2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 116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1986年 1月至 1998年 1月 ,我院共收治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 116例 ,占同期卵巢恶性肿瘤总数的 16 .6 %。其中 期 6 6例 , 期 19例 , 期 2 8例 , 期 3例。采用以手术为主 ,辅以... 目的 回顾性总结 116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1986年 1月至 1998年 1月 ,我院共收治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 116例 ,占同期卵巢恶性肿瘤总数的 16 .6 %。其中 期 6 6例 , 期 19例 , 期 2 8例 , 期 3例。采用以手术为主 ,辅以化疗和放疗。结果 全组 5年生存 76例 ,占 6 0 .2 4% ,其中无性细胞瘤 2 9例 ,占 81.8% ,未成熟畸胎瘤 2 2例 ,占 6 4.1% ,内胚窦瘤 2 1例 ,占 5 2 .8% ,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2例 ,占 2 0 .0 %。结论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对化疗十分敏感 ,术后应辅以多疗程化疗。对年轻、病期早的患者宜做保守手术 ,保留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 生殖细胞瘤 药物疗法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