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咽拭子中牛生殖支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1
作者 安嘉琛 贺乾 +2 位作者 马利 王彬 耿建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21-127,共7页
为确认绵羊肺炎的病原体中是否存在支原体(Mycoplasma)及其类型,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支原体分离培养的方法,对疑似患病绵羊的鼻拭子和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在分子生物学检测中,利用支原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 为确认绵羊肺炎的病原体中是否存在支原体(Mycoplasma)及其类型,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支原体分离培养的方法,对疑似患病绵羊的鼻拭子和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在分子生物学检测中,利用支原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实样本中存在支原体感染。同时,利用改良的Thiaucourt's培养基开展支原体分离培养工作,通过连续传代获得纯化培养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物菌落呈现出典型的“煎蛋”形态,经Dienes染色后呈现蓝色,符合支原体形态学特征。为进一步明确菌株类型,通过PCR特异性扩增菌株的16S rRNA序列,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的支原体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及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牛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bovigenitalium,GenBank:AP017902.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一致性高达99.7%,且在进化树上与多株牛生殖支原体聚于同一分支,确认该菌株属于牛生殖支原体。综上所述,该研究从绵羊的咽拭子中成功分离出1株牛生殖支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肺炎 原体 分子生物学 PCR 生殖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生殖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2
作者 徐磊 蓝银苑 +7 位作者 吴茜 黄进梅 何政强 方铭恒 欧江丽 吴兴中 薛耀华 杨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4-1439,共6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生殖支原体(MG)感染状况,以期为临床诊疗和实验室筛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对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2722例就诊者的2749份临床标本进行了MG ...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生殖支原体(MG)感染状况,以期为临床诊疗和实验室筛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对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2722例就诊者的2749份临床标本进行了MG DNA检测,同时对其中的2382例就诊者进行了沙眼衣原体(CT)和淋病奈瑟菌(NG)DNA的检测,收集并分析患者尿道炎和宫颈炎等临床症状与MG感染的相关性。结果2722例性病门诊就诊者,共检测生殖支原体阳性感染者120例,总体阳性率为4.4%,其中男性生殖支原体阳性率为4.9%(87/1790),女性为3.5%(33/932)。随着年龄的增大,阳性率降低。女性18~25岁组阳性率最高,为6.4%(18/281);男性≥46岁组阳性率最低,为1.5%(5/342),各年龄组生殖支原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尿道炎症状的男性就诊者MG检出率为7.3%(42/574),显著高于无尿道炎症状就诊者(3.7%,45/1216)。79例男性MG阳性患者中,MG单一感染占89.9%(71/79)。26例女性MG阳性患者中,MG单一感染占61.5%(16/26)。女性MG与CT合并感染率为1.2%,男性为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性病门诊就诊者MG阳性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年轻人群,同时存在常见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应加强性病门诊患者MG早期筛查和监测的力度,以减少高危性活跃人群中MG感染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流行 核酸扩增试验 性传播疾病 合并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的检测 被引量:20
3
作者 孔繁荣 朱学骏 +4 位作者 周骏马 张耕耘 陈受宜 任桂珍 曹玉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共3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一定数量的泌尿生殖道临床标本进行了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的检测。卖淫妇女、STD门诊患者、妇科门诊患者、产科门诊孕妇中,人型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43.2%、11.0%、20.0%、8.0%;生殖支原...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一定数量的泌尿生殖道临床标本进行了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的检测。卖淫妇女、STD门诊患者、妇科门诊患者、产科门诊孕妇中,人型支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43.2%、11.0%、20.0%、8.0%;生殖支原体仅卖淫妇女和STD患者检出,检出率分别为10.2%、4.0%。结果表明,人型支原体在不同人群泌尿生殖道标本中均有一定检出率,而生殖支原体主要在性乱人群中检出;人型支原体在人群中的检出率高于生殖支原体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人型原体 生殖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1例STD患者的生殖支原体感染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荷英 施美琴 +5 位作者 叶顺章 赖伟红 张传福 姜文华 薛华忠 王红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43-544,共2页
为了解性传播疾病(STD)患者中感染生殖支原体(Mg)的状况及其临床意义,在本所的STD门诊部收集451例患者的尿道(宫颈)分泌物作了Mg检测。标本接种于改良的SP-4培养基作Mg分离培养,并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Mg检测,以PCR结果作为最终... 为了解性传播疾病(STD)患者中感染生殖支原体(Mg)的状况及其临床意义,在本所的STD门诊部收集451例患者的尿道(宫颈)分泌物作了Mg检测。标本接种于改良的SP-4培养基作Mg分离培养,并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Mg检测,以PCR结果作为最终判断依据。患者中69例非淋病性尿道炎(NGU)病人还作了咽部拭子的Mg检测。结果证明,Mg阳性患者有67例(14.9%),其中NGU59例(20.6%),其他STD仅8例(4.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01),表明Mg感染与NGU发生关系密切。尿道(宫颈)分泌物及咽拭子同时检测Mg的69例NGU病人中,7例在二部位均检出Mg,提示有口淫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性传播疾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支原体粘附素蛋白MgPa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被引量:8
5
作者 曾焱华 吴移谋 +3 位作者 游晓星 詹利生 粟盛梅 邓红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制备并纯化生殖支原体(Mg)粘附素蛋白(MgPa)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探讨MgP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Mg的临床诊断与预防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生殖支原体粘附素蛋白(rMgPa′),重组蛋白经W... 目的:制备并纯化生殖支原体(Mg)粘附素蛋白(MgPa)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探讨MgPa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Mg的临床诊断与预防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生殖支原体粘附素蛋白(rMgPa′),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鉴定后用Ni-NAT亲和层析柱纯化,然后免疫新西兰兔以制备兔抗rMgPa′血清。用饱和硫酸铵法和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4B亲和层析柱纯化多克隆抗体,并经Western blot鉴定免疫血清的特异性,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血清的效价。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一分子量约为37kD的6×His-rMgPa′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后获得了相应的多克隆抗体,利用饱和硫酸铵法和亲和层析法纯化后得到具有较高纯度的多克隆抗体,SDS-PAGE分析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分子量约为150kD,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制备的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ELISA结果显示抗体的效价为1∶25600。结论:成功制备了高效价、高特异性的兔抗rMgPa′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MgPa的生物学功能、Mg的临床诊断与预防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粘附蛋白 多克隆抗体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男性HIV感染者/艾滋病人中解脲脲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成浩 徐金水 +3 位作者 吴建茹 傅更锋 还锡萍 王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调查江苏省男性HIV感染者/艾滋病人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的感染情况,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其与艾滋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提供基本信息。方法:采集调查对象的首段尿液,Uu检测... 目的:调查江苏省男性HIV感染者/艾滋病人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的感染情况,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其与艾滋病进程之间的关系提供基本信息。方法:采集调查对象的首段尿液,Uu检测采用培养鉴定法,Mg检测采用巢式PCR技术。结果:江苏省男性HIV+/AIDS患者中Uu和Mg的检出率分别为51.71%和28.97%;不同地区患者的支原体感染情况存在差异;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越低,Mg感染率越高,二者之间的负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苏省男性HIV+/AIDS患者中存在较高的Uu和Mg的感染状况;Mg感染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艾滋病 解脲脲原体 生殖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炎性疾病者生殖支原体套式PCR检测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糜祖煌 陆亚华 秦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生殖支原体(Mg)与肺部炎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核生物通用引物PCR直接测序克隆Mg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自行建立Mg 套式PCR扩增法,检测健康儿童和肺部炎性疾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的Mg- DNA。... 目的 探讨生殖支原体(Mg)与肺部炎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原核生物通用引物PCR直接测序克隆Mg16SrRNA基因片段序列,自行建立Mg 套式PCR扩增法,检测健康儿童和肺部炎性疾病患儿咽拭子标本中的Mg- DNA。结果 健康儿童Mg 阳性率为5% ,儿童肺炎、儿童支气管炎、新生儿肺炎者阳性率分别为21.6% 、28.6% 、20% (P均< 0.01)。结论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套式PCR 肺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诱导胎盘滋养层细胞表达血红素氧合酶1从而负调控细胞因子分泌 被引量:3
8
作者 何璐 游晓星 +5 位作者 李国华 曾焱华 李冉辉 朱翠明 余敏君 吴移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观察生殖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能否诱导胎盘滋养层细胞表达血红素氧合酶1(HO-1),从而影响细胞因子的产生。方法体外培养胎盘滋养层细胞,用0.5—5wg/mLLAMP作用4-12h。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O-1 mRNA... 目的观察生殖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能否诱导胎盘滋养层细胞表达血红素氧合酶1(HO-1),从而影响细胞因子的产生。方法体外培养胎盘滋养层细胞,用0.5—5wg/mLLAMP作用4-12h。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的核转位;2’,7’-二氯二氢荧光黄二乙酸酯(H2DCFDA)检测活性氧(ROS)产生;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或Nrf2 siRNA处理滋养层细胞,观察其对HO-1表达的影响。采用HO-1的激动剂钴原卟啉(CoPP),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或HO-1 siRNA处理细胞,ELISA检测处理前后LAMP对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分泌的影响。结果LAMP能诱导滋养层细胞HO-1 mRNA和蛋白表达,并能诱导其产生ROS以及促进Nrf2核转位。ROS抑制剂NAC预处理后,可明显降低HO-1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核内Nrf2含量。同时,Nrf2 siRNA转染后,HO-1表达显著减少。采用ZnPP处理滋养层细胞,或RNA干扰HO-1表达后,可促进LAMP诱导滋养层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而CoPP处理能进一步降低TNF—α和IL-1β水平。结论LAMP能通过ROS/Nrf2诱导滋养层细胞表达HO-1,从而抑制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脂质相关膜蛋白 血红素氧合酶-1 滋养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病门诊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丁街生 卢植生 +3 位作者 邓伟平 李林 黄述江 王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性病 生殖支原体 Mg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中生殖支原体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璐 杨淑兰 牟琴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4-594,共1页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感染 女性生殖道炎症 泌尿生殖道炎症 16SRRNA基因 生殖道分泌物 套式PCR法 相关组织 雄性动物 疾病相关 表达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对生殖支原体LAMPs激活NF-κB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军 曾焱华 +4 位作者 游晓星 伍绍坚 田巍 刘君 吴移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97-799,859,共4页
目的探讨CD14在生殖支原体(Mg)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激活NF-κB中作用。方法 THP-1细胞分别加入人血清和CD14抗体孵育,提取对数期Mg的LAMPs刺激,ELISA法检测其NF-κBp65水平;采用共转染技术和sCD14预孵育LAMPs,刺激Hela细胞,双荧光素... 目的探讨CD14在生殖支原体(Mg)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激活NF-κB中作用。方法 THP-1细胞分别加入人血清和CD14抗体孵育,提取对数期Mg的LAMPs刺激,ELISA法检测其NF-κBp65水平;采用共转染技术和sCD14预孵育LAMPs,刺激Hela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CD14在LAMPs激活NF-κB中的作用。结果人血清上调LAMPs诱导THP-1细胞激活NF-κBp65;CD14中和抗体抑制LAMPs诱导THP-1细胞激活NF-κBp65;mCD14和sCD14上调LAMPs诱导Hela细胞激活NF-κB。结论 CD14上调生殖支原体LAMPs激活NF-κ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 生殖支原体 脂质相关膜蛋白 人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中生殖支原体的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鲁杰 赵小元 +3 位作者 刘晓燕 王正森 曹玉璞 郭章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9-51,共3页
为了探讨生殖支原体(Mg)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的关系,我们建立了套式PCR法对216例NGU病人尿道(阴道)分泌物标本做了Mg检测。分别扩增得到296bp和371bp片段。套式PCR扩增片段经E.coRI酶切... 为了探讨生殖支原体(Mg)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的关系,我们建立了套式PCR法对216例NGU病人尿道(阴道)分泌物标本做了Mg检测。分别扩增得到296bp和371bp片段。套式PCR扩增片段经E.coRI酶切和与γ32P-ATP标记的MGS-I探针做斑点杂交,均证明扩增片段为Mg-Pa。此方法灵敏度为103cfu/ml。用此引物对其它8种支原体扩增均为阴性,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NGU患者Mg-PaDNA总阳性率为7.8%(17/216)正常人群阳性率1.2%(1/8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x2=3.985,P<0.005)。从不同性别比较,男性NGUMg-DNA检测阳性率10.2%(7/68),女性6.7%(10/148),男性略高于女性。成人与儿童比较,成人NGUMg-DNA检测阳性率10.3%(11/106)儿童检测阳性率5.4%(6/110),成人略高于儿童,统计学亦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Mg是NGU病原体之一,在正常人群中也检测出阳性,说明它有正确寄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非淋球菌性 尿道炎 套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等三地区性病患者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及生殖支原体的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彦 王涛 +2 位作者 周向昭 贺伟 王泽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性病 解脲脲原体 人型原体 生殖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炎患者合并生殖支原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淑兰 李 璐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4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炎患者合并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临床108例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进行Mg检测。结果:阴道炎合并Mg感染者44例,检出率为40.7%(44/108)。其中淋球菌性阴道... 目的:探讨阴道炎患者合并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感染的情况。方法: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临床108例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进行Mg检测。结果:阴道炎合并Mg感染者44例,检出率为40.7%(44/108)。其中淋球菌性阴道炎16例,生殖支原体感染阳性率37.2%(16/43),念珠菌性阴道炎15例,阳性率为41.7%(15/36),滴虫性阴道炎13例,阳性率为44.8%(13/29)。结论:Mg的感染可能是引起阴道炎症的原因之一,阴道炎同时也可合并Mg感染,合并感染率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合并症 生殖支原体感染 原体 检测 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殖支原体研究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静 赵冰 +3 位作者 蔡林涛 骆丹 顾宁 陆祖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9-102,共4页
为了确定生殖支原体在活性条件下的结构形貌,并在较高的分辨水平上观察其三维形貌结构,本研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在常温常压下对生殖支原体标准株及分离株进行形态学的初步观察。将标本固定于云母上,在tapping模式下扫描成像。... 为了确定生殖支原体在活性条件下的结构形貌,并在较高的分辨水平上观察其三维形貌结构,本研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在常温常压下对生殖支原体标准株及分离株进行形态学的初步观察。将标本固定于云母上,在tapping模式下扫描成像。结果显示:生殖支原体多呈烧瓶状或鸭梨状,有突出的颈部及膨大的头端,与电镜观察结果类似,其大小亦与电镜测量结果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电子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筛选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的互作蛋白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佩 邓湘赢 +4 位作者 余敏君 李玲玲 罗丹 龙娴 曾焱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3-657,共5页
目的:从人尿道上皮细胞(SV-HUC-1)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筛选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gPa)的互作蛋白。方法:以原核表达、纯化的重组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r Mg Pa)为靶分子,对人尿道上皮细胞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进行4轮生物淘选,采用T7特异... 目的:从人尿道上皮细胞(SV-HUC-1)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筛选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gPa)的互作蛋白。方法:以原核表达、纯化的重组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r Mg Pa)为靶分子,对人尿道上皮细胞T7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进行4轮生物淘选,采用T7特异性引物扩增阳性克隆的插入片段,PCR产物测序后进行BLAST分析,间接ELISA、斑点免疫印迹和Far-western blot检测阳性噬菌体与rMgPa的特异结合。结果:经过4轮生物淘选,噬菌体克隆富集明显;DNA测序后经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随机挑取的32个阳性克隆包括7种不同序列,其中以RPL35重复次数最多;间接ELISA、斑点免疫印迹和Far-western blot结果表明7个代表性噬菌体均能与rMgPa特异结合。结论:60S核糖体蛋白L35(RPL35)可能是MgPa的互作蛋白,为深入了解MgPa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生殖支原体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噬菌体 生殖支原体 MgPa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诱导宫颈上皮细胞表达人β防御素2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婧 游晓星 +6 位作者 曾焱华 李冉辉 陈列松 朱翠明 何军 余敏君 吴移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6-1270,共5页
目的观察生殖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能否诱导宫颈上皮细胞表达人β防御素2(hBD-2),并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nd1/E6E7人宫颈上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的LAMP作用细胞48 h,反转录PCR检测hBD-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 目的观察生殖支原体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能否诱导宫颈上皮细胞表达人β防御素2(hBD-2),并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nd1/E6E7人宫颈上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的LAMP作用细胞48 h,反转录PCR检测hBD-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BD-2蛋白的表达;用Toll样受体2(TLR2)和TLR6中和抗体孵育End1/E6E7细胞,并用TLR2、TLR6和MyD88负显性突变体转染细胞,以明确TLR2、TLR6和MyD88在介导hBD-2表达中的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亚基核转位情况,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分析LAMP处理前后NF-κB的DNA结合活性;采用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处理,观察对hBD-2表达的影响。结果生殖支原体LAMP可诱导End1/E6E7细胞表达hBD-2mRNA和蛋白。TLR2和TLR6中和抗体以及其负显性突变体转染后,能降低hBD-2表达;MyD88负显性突变体也能显著抑制LAMP诱导的hBD-2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AMP处理后可诱导p65核转位,并能增强NF-κB的DNA结合活性。而NF-κB抑制剂PDTC处理后,hBD-2表达降低。结论生殖支原体LAMP可诱导End1/E6E7细胞表达hBD-2,可能受TLR2、TLR6/MyD88/NF-κB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脂质相关膜蛋白 Β-防御素2 宫颈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中生殖支原体感染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闫静敏 姜南雁 +11 位作者 叶美萍 王贵璇 冯鑫 尚梦雅 顾昕 石梅 倪立燕 龚伟明 成媛媛 朱琳 吴娟 周平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0-576,共7页
目的评估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诊疗中心女性就诊者中生殖支原体(MG)感染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以期为指导临床增加或扩大MG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对2021年7—9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STD门诊女性就诊者进... 目的评估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性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诊疗中心女性就诊者中生殖支原体(MG)感染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以期为指导临床增加或扩大MG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对2021年7—9月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STD门诊女性就诊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分别收集患者的宫颈拭子、咽拭子及直肠拭子。所有参与者填写匿名问卷。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评估MG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收集到119份女性患者的有效问卷。排除2周内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共有98份宫颈拭子及咽拭子、88份直肠拭子纳入研究。入组患者上述3个部位的MG感染整体患病率为19.4%(19/98),其中在直肠拭子中最高(13.6%,12/88),其次是宫颈拭子(9.2%,9/98),咽拭子中最低(4.1%,4/98),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00,P=0.071)。宫颈拭子MG感染患病率与患者高危性行为史显著相关(OR 22.933,95%CI 3.995~131.645,P<0.001)。三个解剖学部位MG感染与患者有无临床症状、是否合并其他STD无独立相关性。结论上海STD门诊女性就诊者中MG感染患病率较高,需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有高危性活动史是患者生殖系统MG感染的危险因素。STD门诊中应积极开展MG筛查,为这些患者制定适当的治疗策略,以减少高危性活动人群中MG感染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性传播性疾病 女性 高危性行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gPa)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磊 李冉辉 +4 位作者 邓湘赢 戴佩 李玲玲 罗丹 曾焱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8-43,共6页
从利用基于分离的泛素介导膜蛋白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的人尿道上皮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生殖支原体(Mg)黏附蛋白(MgPa)的互作蛋白。以pET30a-MgPa为模板,经PCR扩增MgPa基因,将其分别连接到pBT3STE和pBT3SUC载体以构建诱饵质粒pBT3STE-MgPa... 从利用基于分离的泛素介导膜蛋白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的人尿道上皮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生殖支原体(Mg)黏附蛋白(MgPa)的互作蛋白。以pET30a-MgPa为模板,经PCR扩增MgPa基因,将其分别连接到pBT3STE和pBT3SUC载体以构建诱饵质粒pBT3STE-MgPa和pBT3SUC-MgPa;将诱饵质粒分别转化到酵母菌株NMY32内,检测其毒性和自激活活性;将人尿道上皮细胞cDNA文库质粒pPR3-N-207-Zeng转入到含pBT3SUC-MgPa诱饵质粒的酵母菌株中,筛选阳性克隆。检测阳性克隆LacZ报告基因的活性。提取阳性克隆质粒进行DNA测序与BLAST分析。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的诱饵质粒pBT3STE-MgPa和pBT3SUC-MgPa两者都没有自激活功能,且pBT3SUC-MgPa的活性强于pBT3STE-MgPa。用pBT3SUC-MgPa转化NMY32酵母作为受体酵母细胞。经DNA测序与BLAST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到的28个阳性克隆归属于23个不同的蛋白。从利用分离的泛素介导膜蛋白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的人尿道上皮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到23个与MgPa相互作用的蛋白,为阐明MgPa的功能及Mg可能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黏附蛋白 酵母双杂交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支原体耐药机制及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雪纯 苏晓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06-508,共3页
生殖支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病原体,近几年报道生殖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为23SrRNA基因突变,氟喹诺酮类耐药的机制主要为拓扑异构... 生殖支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病原体,近几年报道生殖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为23SrRNA基因突变,氟喹诺酮类耐药的机制主要为拓扑异构酶IV基因ParC以及DNA促旋酶基因GyrA的突变。随着全球范围内生殖支原体感染率的升高,如何控制生殖支原体耐药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新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传统抗生素的使用及新型抗生素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耐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