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术前应激及其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成敬 程自立 王高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28,132,共3页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面临手术时的应激反应及其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关系。方法 :1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 2 0例分别于手术前一天评定SCL -90 ,取血清测定皮质醇 (Cor)、白介素 -2 (IL -2 )含量...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患者面临手术时的应激反应及其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关系。方法 :1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 2 0例分别于手术前一天评定SCL -90 ,取血清测定皮质醇 (Cor)、白介素 -2 (IL -2 )含量。 2 将SCL -90总分与皮质醇、白介素 -2的含量作相关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组SCL -90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除强迫、敌对和恐怖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皮质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 ,白介素 -2显著低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恶性肿瘤组SCL -90总分与Cor呈中度正相关 ,与IL -2呈中度负相关。结论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面临手术时应激反应强烈 ,免疫功能显著受抑 ,且应激反应越强 ,免疫功能受抑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术前应激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组织学分类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范嫏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23-524,共2页
关键词 女性 生殖器官肿瘤 组织学分类 子宫颈 阴道 外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治疗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德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448-450,共3页
对桂枝茯苓丸组方方理、形成源流,以及近年来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进一步阐明桂枝茯苓丸治疗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作用机理,扩大其治疗范围。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解读和应用WHO(2014)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 被引量:3
4
作者 占新民 黄文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1-722,726,共3页
子宫内膜样癌(Ⅰ型)的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病变有关。因此,子宫内膜增生症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分类与命名较为混乱,WHO(2003)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以下简称老版)中有关子宫内膜增生症... 子宫内膜样癌(Ⅰ型)的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病变有关。因此,子宫内膜增生症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分类与命名较为混乱,WHO(2003)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以下简称老版)中有关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分类方案提出后,获得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 新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心身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成敬 程自立 王高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女性 生殖器官肿瘤 社会心理因素 心身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社会心理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成敬 程自立 +3 位作者 王高华 藏德馨 吴建红 刘忠纯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 :研究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和心身健康状况。方法 :运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 (LES、EPQ、CS、SSS、SCL -90 )测定 77例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遭遇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心身健康状况 ,与... 目的 :研究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特点和心身健康状况。方法 :运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 (LES、EPQ、CS、SSS、SCL -90 )测定 77例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遭遇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心身健康状况 ,与同期住院的良性肿瘤者和健康者各 40例相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组病前经历的生活事件总频数及紧张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神经质分、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显著较多 ,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显著较低 ,SCL -90各项指标除恐怖、敌对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增高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有自身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社会心理因素 心身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O(2016)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解读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明 何向蕾 +1 位作者 张大宏 滕晓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9-124,共6页
WHO(2004)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分册(以下简称旧版分类)问世以后十多年间见证了该领域的肿瘤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巨大演化和飞跃。特别是2005年~2014年的10年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WHO(2004)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分类分册(以下简称旧版分类)问世以后十多年间见证了该领域的肿瘤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巨大演化和飞跃。特别是2005年~2014年的10年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召开了至少5次会议,对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各器官肿瘤的病理学诊断、分类、规范化取材和报告等内容进行了广泛讨论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肿瘤 男性生殖器官肿瘤 病理学 WHO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晓惠 闻姬 江森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3-144,共2页
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年轻尚未生育的肿瘤患者在经治疗后仍可获得生育的机会。对肿瘤患者如何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是临床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综述 10余年的文献报道 ,旨在为临床... 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年轻尚未生育的肿瘤患者在经治疗后仍可获得生育的机会。对肿瘤患者如何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与肿瘤发生的关系 ,是临床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综述 10余年的文献报道 ,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经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 胚胎保存 卵巢移位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与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研究和辩证思考
9
作者 邓晓惠 《医学与哲学》 2002年第4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辅助生殖技术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肿瘤常见病理诊断问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晓端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08-810,共3页
2014第4版女性生殖器官肿瘤WHO分类出版,在总结了10余年来妇科肿瘤病因学、病理学、流行病学和分子遗传学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妇科肿瘤分类进行了新的诠释。本文结合新分类,对卵巢上皮性肿瘤常见病理诊断问题做一简单介绍,以提... 2014第4版女性生殖器官肿瘤WHO分类出版,在总结了10余年来妇科肿瘤病因学、病理学、流行病学和分子遗传学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妇科肿瘤分类进行了新的诠释。本文结合新分类,对卵巢上皮性肿瘤常见病理诊断问题做一简单介绍,以提高大家对病理诊断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肿瘤 诊断问题 病理学 临床意义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WHO分类 肿瘤病因学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浆液-黏液性癌:一种罕见的新分类的肿瘤报道 被引量:14
11
作者 Taylor J McCluggage W G +1 位作者 魏建国 许春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0-840,共1页
浆液-黏液性肿瘤是新版世界卫生组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有关卵巢上皮性肿瘤增加的一个新肿瘤。目前,交界性肿瘤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描述,然而很少有浆液-黏液性癌的报道。该文报道19例卵巢浆液-黏液性癌,患者年龄16~79岁,平均47岁;其... 浆液-黏液性肿瘤是新版世界卫生组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有关卵巢上皮性肿瘤增加的一个新肿瘤。目前,交界性肿瘤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描述,然而很少有浆液-黏液性癌的报道。该文报道19例卵巢浆液-黏液性癌,患者年龄16~79岁,平均47岁;其中16例单侧发生,3例双侧发生;瘤体直径1.8~18 cm,平均10.5 cm;肿瘤分期:Ⅰ期15例,Ⅱ期1例,Ⅲ期3例。12例以乳头状结构为主,含有少量腺管状、微管状和实性成分;6例以腺管状结构为主,1例以实性生长成分为主。典型的特征是两种细胞类型的混合。15例以子宫颈样黏液细胞为主,4例以子宫内膜样细胞为主;另外一些细胞类型,包括鞋钉样细胞、嗜酸性细胞、鳞状细胞、透明细胞及印戒样细胞,可以以不同的比例出现。多数病例中以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显著特征。大多数病例呈现伴透明胞质和腔内多形性改变的微管状结构区域,这一特征与子宫颈微腺性增生相似。少数病例可出现间质玻璃样变区、腺纤维瘤样结构和砂粒体。10例卵巢发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且同时有浆液-黏液性交界性肿瘤的成分。采用FIGO分级系统关于子宫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级:1级13例,2级5例,3级1例。1例同时伴有子宫的子宫内膜样腺癌。免疫表型:CK7(17/17)、ER (16/16)、PR(6/7)、CA125(15/15)、Pax-8(8/8)、CEA (8/13)、CA19.9(8/9)、WT1(2/13)、野生型p53(4/4)阳性;p16局灶阳性(5/5);CK20和CDX2在所有检测的病例中均阴性。8例患者获得随访信息,7例无病生存(随访3~74个月),1例ⅡB期肿瘤患者术后192个月死亡。鉴于两型细胞混合的特性及其与低级别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及子宫内膜样肿瘤在形态学重叠的特性,对浆液-黏液性癌的最适合的分类仍然未明确。尽管形态学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似,本文认为最好将其视作与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不同的肿瘤,由于其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生物学行为相似,推荐将该肿瘤重新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卵巢上皮性肿瘤 黏液性肿瘤 分类 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 腺管状结构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治要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静然 魏丽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89-892,共4页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ulvar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VSIL)是指发生于女性外生殖器皮肤和黏膜的鳞状上皮内的病变。近三十年其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1,2])。2014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和2015年国际外... 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ulvar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VSIL)是指发生于女性外生殖器皮肤和黏膜的鳞状上皮内的病变。近三十年其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1,2])。2014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和2015年国际外阴阴道疾病协会(ISSVD)均将VSIL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外生殖器 鳞状上皮内病变 诊治要点 外阴阴道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癌根治术联合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护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妙星 胡旻 +1 位作者 邵柳娟 钱燕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964-966,共3页
外阴癌是较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3%~5%,大多数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1]。以往开放式手术由于手术创面大,渗出物多且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不畅,极易发生切口感染和坏死,病人的生... 外阴癌是较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3%~5%,大多数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1]。以往开放式手术由于手术创面大,渗出物多且局部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不畅,极易发生切口感染和坏死,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我科2012年6月~2013年12月,对5例外阴癌行外阴癌根治术联合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其中2例Ⅱ期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联合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外阴癌根治术 腹股沟淋巴结 护理方法 腹腔镜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 局部血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腹腔镜精准解剖性广泛子宫切除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志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3-995,共3页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一直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迄今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及肿瘤复发的机会,也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一直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迄今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及肿瘤复发的机会,也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特别是与单纯根治性放疗比较时,在晚期并发症方面优势更为明显。因此,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腹腔镜用于宫颈癌的手术分期和治疗,具有分期准确、创伤小、输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为更多妇科肿瘤医生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腹腔镜技术 广泛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广泛性子宫切除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解剖性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的致癌机制
15
作者 朱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23-23,共1页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造成颈部肿瘤的途径之一可能是活化端粒酶,这种酶的作用是向染色体末端加添端粒TTAGGG重复,由此而使细胞恶性增殖。 位于染色体末端的这些端粒的丧失由细胞龄期及复制决定。当端粒达到一定长度时,细胞便停止分...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造成颈部肿瘤的途径之一可能是活化端粒酶,这种酶的作用是向染色体末端加添端粒TTAGGG重复,由此而使细胞恶性增殖。 位于染色体末端的这些端粒的丧失由细胞龄期及复制决定。当端粒达到一定长度时,细胞便停止分裂。许多肿瘤通过端粒酶避免这一过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端粒酶活化 恶性增殖 染色体末端 颈部肿瘤 肿瘤抑制基因 角质细胞 生殖器官肿瘤 细胞肥大病毒 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