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莫言《生死疲劳》中的身体叙事研究 |
李雪
|
《今古文创》
|
2025 |
0 |
|
2
|
疾病叙事、时空架构与象征符号——《脐带》中的生死哲学探析 |
黄元
柳奕涵
|
《剧影月报》
|
2025 |
0 |
|
3
|
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小说英译——以《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为例 |
吴桂金
卢鑫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4 |
1
|
|
4
|
终结的故事如何延续?--莫言《生死疲劳》中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方法 |
滕翠钦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 |
吴桂金
崔新域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4 |
0 |
|
6
|
基于生死单元技术的IGBT芯片焊料层失效演化机理 |
龙远斌
葛兴来
王惠民
许智亮
何婕玉
|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徐大叔的生死考验 |
吴畏
丁晓燕
陈虹
林秀霞
陈晗
|
《叙事医学》
|
2024 |
0 |
|
8
|
重返《生死场》、女性主义批评与20世纪90年代知识氛围——重读刘禾《作为合法性话语的文学批评》 |
杨希帅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媒介为灵:生死持续联结的路径回溯与特征呈现 |
王怡然
|
《艺术科技》
|
2024 |
0 |
|
10
|
《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熟语的翻译策略 |
于鑫宇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4 |
0 |
|
11
|
文化翻译视域下莫言小说中熟语英译研究——以葛浩文译《生死疲劳》为例 |
王馨怡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4 |
0 |
|
12
|
阐释学视域下《生死疲劳》中歌谣的译介策略 |
窦璐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4 |
0 |
|
13
|
凝固的无助与恐惧——蒙克《病房里的死亡》生死观 |
刘青青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4 |
0 |
|
14
|
浅析《在细雨中呼喊》和《挪威的森林》中的生死观 |
杜颖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15
|
鸡黍之交,生死相依 |
江世用
通通画画(插画)
|
《中华手工》
|
2024 |
0 |
|
16
|
浅谈张载的生死观 |
黄永泽
黄春燕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17
|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
马钰馨
王喆
李坤昊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18
|
《大唐西域记》中死亡类词汇所见唐代人之“生死观” |
王长华
王李洁
|
《语言与文化研究》
|
2024 |
0 |
|
19
|
论元稹诗歌对《庄子》生死观的接受 |
马李茗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20
|
基于生死单元的激光铣削温度场数值模拟与验证 |
许兆美
刘永志
周建忠
蒋素琴
王庆安
汪通悦
洪宗海
|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