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耳裂陷印支期碱性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生成模式 被引量:7
1
作者 任富根 李双保 +3 位作者 丁士应 陈志宏 赵嘉农 吴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660-667,共8页
河南嵩县磨沟正长岩体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208.5 Ma,陕西华阳川碳酸岩有关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221 Ma,表明熊耳裂陷印支期碱性岩浆活动主要发育在南部小秦岭古岭东西两侧,分别以富钾、稀土元素为特征。东侧以正长岩为主的岩浆... 河南嵩县磨沟正长岩体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208.5 Ma,陕西华阳川碳酸岩有关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221 Ma,表明熊耳裂陷印支期碱性岩浆活动主要发育在南部小秦岭古岭东西两侧,分别以富钾、稀土元素为特征。东侧以正长岩为主的岩浆活动,与金的成矿作用有关;西侧碳酸岩直接形成钼铅矿床。印支期碱性岩浆活动具幔壳混源型和板内、非造山构造环境特征,是在中三叠世之后的碰撞事件过程中,秦岭微地块向华北地块俯冲而诱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支期 碱性岩浆活动 成矿作用 生成模式 熊耳裂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石炭-二叠系煤成气生成模式 被引量:11
2
作者 金强 宋国奇 王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8-364,共7页
胜利油田在所属的临清坳陷东部和济阳坳陷发现了石炭-二叠系煤成气,根据该煤系烃源岩的分布与性质、所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发现隆起、凸起、低凸起、斜坡和洼陷深部等5个构造单元的生烃史存在明显差别。将煤岩一次和二次生烃模... 胜利油田在所属的临清坳陷东部和济阳坳陷发现了石炭-二叠系煤成气,根据该煤系烃源岩的分布与性质、所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发现隆起、凸起、低凸起、斜坡和洼陷深部等5个构造单元的生烃史存在明显差别。将煤岩一次和二次生烃模拟实验得到的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与不同构造单元的埋藏史相结合,建立了不同构造单元煤成气生成量与地质年代的数量关系,得到了5种煤成气生成模式:隆起区中晚期不生烃模式;凸起区晚期不生烃模式;低凸起晚期成熟—高熟生烃模式;斜坡带晚期成熟—高熟生烃模式;深洼带晚期过熟生烃模式。研究表明:临清坳陷东部洼陷带、惠民凹陷南坡、沾化凹陷罗家斜坡带、车镇凹陷东部斜坡带、埕东凸起北部斜坡带等发育高成熟气源灶,斜坡带及周边地区是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系 埋藏史 生烃动力学 煤成气 生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生成模式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志刚 韩炜 +1 位作者 何诗宁 张敬伟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7-129,共13页
针对"创业者如何以轻资产方式完成裂变创业"这一研究问题,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基于理论抽样选取的6家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构了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生成模式的整合理论框架。研究发现,轻资产型... 针对"创业者如何以轻资产方式完成裂变创业"这一研究问题,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基于理论抽样选取的6家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构了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生成模式的整合理论框架。研究发现,轻资产型裂变新创企业的生成过程主要呈现为知识扩散、活动互补和交互平台3种典型模式。创业者将在母体企业习得的轻资产类知识传递至新创企业形成知识扩散型生成模式;创业者通过与母体企业的重资产优势互动连接形成活动互补型生成模式;创业者借助搭建商业生态平台盘活闲置资源形成交互平台型生成模式。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在于拓宽了裂变创业类型研究的现有视角,深化了裂变新创企业生成过程研究的知识体系,发展了裂变新创企业生成路径的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资产 裂变创业 新创企业 生成模式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高硫干酪根油气生成模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显令 熊敏 +1 位作者 曾庆辉 肖贤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5-269,共5页
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四段暗色页岩和暗色泥岩干酪根中富含有机硫,对这类干酪根的油气生成模式一直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应用生烃动力学方法对取自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沙河街组四段的一块典型富硫干酪根进行了生烃动力学参数... 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四段暗色页岩和暗色泥岩干酪根中富含有机硫,对这类干酪根的油气生成模式一直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应用生烃动力学方法对取自渤海湾盆地临南洼陷沙河街组四段的一块典型富硫干酪根进行了生烃动力学参数及生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干酪根油气生成模式为:生油门限出现在EasyRo为0.53%,主生油期出现在0.60%~0.75%,生油下限出现在0.85%,对应埋深分别为2 500,2 600~3 250,3 850 m;天然气生成门限出现在EasyRo为1.05%与1.23%,对应埋深分别为4 100 m和4 650 m。与传统生油模式相比,该干酪根具有石油窗范围窄,主生油峰出现较早等特点。该研究成果对该区油气评价与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动力学 富硫干酪根 油气生成模式 临南洼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细胞瘤不同区域血管生成模式的组织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浩 漆松涛 +3 位作者 郭志旺 王克万 刘晓军 张国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6-329,共4页
目的通过对星形细胞瘤水肿区和瘤体区的组织学观察,探讨其不同区域的血管生成,并观察拟态血管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对照磁共振精确留取51例星形细胞瘤水肿区和瘤体区组织后行CD34-PAS双染色。结果在水肿区发现CD34-PAS双染呈CD34、PAS均... 目的通过对星形细胞瘤水肿区和瘤体区的组织学观察,探讨其不同区域的血管生成,并观察拟态血管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对照磁共振精确留取51例星形细胞瘤水肿区和瘤体区组织后行CD34-PAS双染色。结果在水肿区发现CD34-PAS双染呈CD34、PAS均阳性的管道样结构,均为血管或微血管。在4例胶质母细胞瘤瘤体区发现除了占绝大多数的CD34、PAS均为阳性的血管或微血管外,还有:(1)拟态血管(PAS阳性且CD34阴性的物质形成的管状结构,其两侧有瘤细胞排列,内含红细胞);(2)PAS阳性且CD34阴性的物质形成内含红细胞的管状结构,其两侧无明显细胞排列;(3)PAS阳性和部分CD34阳性的血管或微血管;(4)PAS阳性且CD34阴性的血管或微血管。结论大部分星形细胞瘤水肿区和瘤体区血管生成模式仍然以血管或微血管形式存在,而一些高度恶性的星形细胞瘤瘤体区出现的拟态血管可能是血管生成不良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血管生成模式 CD34-PAS双染 拟态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腐败:特点、生成模式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宋伟 过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87,153,共5页
集体腐败是多名腐败成员结成同盟、共同腐败的现象,是当前中国腐败发生的典型特征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生态具有极强的破坏力。通过对131个集体腐败案例的实证分析,围绕腐败环节、涉案领域和腐败潜伏期等对集体腐败的特点和变化进... 集体腐败是多名腐败成员结成同盟、共同腐败的现象,是当前中国腐败发生的典型特征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生态具有极强的破坏力。通过对131个集体腐败案例的实证分析,围绕腐败环节、涉案领域和腐败潜伏期等对集体腐败的特点和变化进行研究,并从理论层面提出集体腐败的生成扩散模式,进而围绕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惩治腐败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腐败 生成模式 治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165过表达对小鼠乳腺癌及肿瘤周边皮肤血管生成模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会勇 刘景晶 +2 位作者 张笑岩 曹荣月 李泰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已证实乳腺癌细胞表达有VEGF165的第3个受体NRP1,但目前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VEGF165对肿瘤周围血管生成模式的影响尚未有人研究.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得到稳定转染过表达VEGF165的细胞克隆,皮内接种研究其对周围皮肤生血管模式的影响.... 已证实乳腺癌细胞表达有VEGF165的第3个受体NRP1,但目前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VEGF165对肿瘤周围血管生成模式的影响尚未有人研究.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得到稳定转染过表达VEGF165的细胞克隆,皮内接种研究其对周围皮肤生血管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VEGF165在乳腺癌中过表达可使肿瘤周围皮肤产生树状血管生成模式,且会诱导不成熟的血管生成并致出血.稳定过表达VEGF165的乳腺癌克隆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过表达VEGF165对乳腺癌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VEGF 过表达 血管生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开放大学体系协同能力生成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南旭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4,共6页
增强办学体系的协同能力是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围绕开放大学体系建设这一重要热点话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该文提出了由战略协同、组织协同、文化协同、资源协同、契约协同所构成的开放大学体系的... 增强办学体系的协同能力是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围绕开放大学体系建设这一重要热点话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该文提出了由战略协同、组织协同、文化协同、资源协同、契约协同所构成的开放大学体系的协同能力,分析了影响体系协同能力生成的因素,构建了一个各要素相互耦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且大循环带动小循环的开放大学体系协同能力生成模式,并基于该复杂的动态系统从战略导向机制、互动耦合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契约治理机制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开放大学体系能力协同的实现机制,为开放大学的体系建设和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体系建设 协同能力 生成模式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质量的系统生成模式和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嘉毅 王利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7期41-42,共2页
课堂教学质量生成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质量生成的主要方式.纵观中外教育史,教育家们没有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质量的生成模式具体有哪些,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各种教育主张中蕴含着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认识.
关键词 课堂教学质量 生成模式 因素分析 教学质量观 系统 教育教学思想 主要方式 教育主张 思想影响 社会条件 研究教育 教育思潮 历史时期 教育思想 教育家 教育史 蕴含 史可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传统山村聚落形态的生成模式与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章光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503-10504,共2页
总结了徽州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的基本特征与生成发展模式,揭示了其空间形态的形成演化机制,据此对当前的乡村规划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徽州 乡村聚落 空间形态 生成模式 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快转变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兆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共8页
所谓加快转变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就是要把传统的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到以信息为主导、以新型警务执勤作战力量建设为增长点、提高基于公安信息系统的整体作战能力上来,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能力素质提高、工作机制创新上来,转变到... 所谓加快转变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就是要把传统的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到以信息为主导、以新型警务执勤作战力量建设为增长点、提高基于公安信息系统的整体作战能力上来,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能力素质提高、工作机制创新上来,转变到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和实现警务社会化的发展路子上来,实现公安工作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变革。这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安机关主动应对警务形态演变的主体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力 公安战斗力 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占卜到荧惑:论先秦两汉童谣生成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姬毓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9-188,共10页
占验性为先秦两汉童谣的一大特质,在此阶段,童谣生成模式亦经历了由"占卜"到"荧惑"的流变轨迹。受上古巫史传统中职官属性、卜筮文化等影响,春秋时童谣之传播者多为卜师、乐师等巫史类职官,且在韵文模式上与周易爻... 占验性为先秦两汉童谣的一大特质,在此阶段,童谣生成模式亦经历了由"占卜"到"荧惑"的流变轨迹。受上古巫史传统中职官属性、卜筮文化等影响,春秋时童谣之传播者多为卜师、乐师等巫史类职官,且在韵文模式上与周易爻辞等有所接近与暗合,故多残留卜筮痕迹。至两汉之际,其预测性又与彼时所风行的谶纬五行之说杂糅,并在天人感应的社会语境中衍生出童谣"荧惑说",进而取代巫史占卜,成为后世童谣最为重要的生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谣 生成模式 占卜 荧惑 先秦 两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其生成模式 被引量:22
13
作者 熊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6期116-121,共6页
本文研究和探讨了综合课程的内涵属性和基本特点 ,认为综合课程区别于分科课程 ,具有相对的跨学科性、独立性、复杂性、高综合性、实践性、偏序性、开放性和可移植性的特点。笔者以交叉科学生成基本原理为基础探讨了综合课程生成的三种... 本文研究和探讨了综合课程的内涵属性和基本特点 ,认为综合课程区别于分科课程 ,具有相对的跨学科性、独立性、复杂性、高综合性、实践性、偏序性、开放性和可移植性的特点。笔者以交叉科学生成基本原理为基础探讨了综合课程生成的三种基本模式 :即适应模式—STS课程、前沿模式—知识本位综合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课程 交叉科学 生成模式 跨学科性 相对独立性 问题模式 复杂性 可移植性 适应模式 前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度变迁的生成模式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文革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5,共2页
中国的改革虽然表面是受政府主导,但同时受市场深化而导致的新的制度环境的制约。
关键词 生成模式 中国 变迁 政府主导 市场深化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P数据生成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新红 赵明清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从现代经济计量学的角度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绝对数的数据生成模式及GDP指数的数据生成模式,得到GDP绝对数的对数序列是一单位根过程、GDP指数的对数序列是一稳定过程。最后,讨论了两模型间的转换。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根过程 稳定过程 经济计量学 数据生成模式 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再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目前学界仍然缺乏对《太一生水》提出的宇宙生成模式本身的逻辑结构和理论样式所进行的反思。以《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为中心,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本身在逻辑上是否圆通;《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是否与老... 目前学界仍然缺乏对《太一生水》提出的宇宙生成模式本身的逻辑结构和理论样式所进行的反思。以《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为中心,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本身在逻辑上是否圆通;《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是否与老子思想有关,其理论本身是否存在缺陷;与《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和其他先秦时期的宇宙生成论相比,《太一生水》宇宙生成模式是否"显得更为粗浅和原始"。在讨论中还涉及到了《太一生水》的作者归属、学术流派定位和历史评价等历来争论很多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一生水》 宇宙生成模式 《越绝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之生成模式——基于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玉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107,161,共8页
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应当成为分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生成规律的理论工具。依据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由于受认知偏差、心理偏差和文化偏差的影响,社会性弱势群体中的部分成员形成了犯罪人格,成为"带菌个体",是潜在犯罪... 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应当成为分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生成规律的理论工具。依据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论,由于受认知偏差、心理偏差和文化偏差的影响,社会性弱势群体中的部分成员形成了犯罪人格,成为"带菌个体",是潜在犯罪人;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保障不足以及司法保护不健全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致罪因素","带菌个体"在遇到"致罪因素"的情况下形成犯罪动机,转化为危险犯罪人;行政执法不规范、基层政权、基层组织管理功能弱化是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催化剂",危险犯罪人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就会实施犯罪,转化为现实犯罪人。深入剖析社会性弱势群体犯罪的生成模式,能够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犯罪的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弱势群体 犯罪生成模式 带菌个体 致罪因素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上利害关系”新表述——利害关系人原告资格生成模式探析 被引量:49
18
作者 张旭勇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41-48,共8页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 ,“法律上利害关系”由以下三个要件构成 :利害关系人公法上的权利 ;成熟的具体行政行为 ;公法上的权利与成熟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这三个要件共同构成了“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认定标准。本文还详细论...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 ,“法律上利害关系”由以下三个要件构成 :利害关系人公法上的权利 ;成熟的具体行政行为 ;公法上的权利与成熟的具体行政行为之间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这三个要件共同构成了“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认定标准。本文还详细论述了各个构成要件本身的内涵及其考量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害关系人 公法 具体行政行为 要件 法律 原告资格 权利 生成模式 表述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语新变体字的生成模式及其语用功能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静生 《山东外语教学》 2001年第3期28-29,共2页
本文分析了美语中新变体字的六种生成模式,同时结合实例分别探讨了这些变体字的语用功能以及它们的不同修辞效果.
关键词 生成模式 新变体字 语用功能 修辞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军事教育训练转型推动战斗生成模式转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德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1,共2页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思想,深入研究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内涵、军事训练与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关系以及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规律和途径,对于我军实现信息化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转变 战斗力 军事教育训练 信息化军队 生成模式 军事训练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