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家精神的概念阐释、逻辑基点及其理论争鸣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文文 张广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5,共14页
当代教育家精神具有爱国情怀、道德意志、职业态度、创新品质、奉献意识和人文关怀等含义。作为当代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内涵,“蜡烛精神”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取向、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职业伦理研究等均有着深刻影响,是深入阐释我国当代“... 当代教育家精神具有爱国情怀、道德意志、职业态度、创新品质、奉献意识和人文关怀等含义。作为当代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内涵,“蜡烛精神”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取向、教育教学实践、教师职业伦理研究等均有着深刻影响,是深入阐释我国当代“教育家精神”的逻辑基点。“蜡烛精神”发展至今,在评价上经历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实践意义以及不足之处。从生成教育理论的视角看,面对“蜡烛精神”的当代可能性及未来发展问题,有必要从文化历史、时代状况、教育现实诸维度澄清其存在的必要性与价值,进而从历史意义、伦理意涵、行为意向和基础意求等角度,即从“薪火相传”的文化意象、“历史担当”的责任伦理、“深沉热爱”的教育情怀、“自我实现”的职业底线等方面,理解和描绘当代教师“蜡烛精神”的整体意象,以求深入理解、阐释和弘扬当代教育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蜡烛精神 生成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和合”:“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伦理取向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广君 曾瑶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4,共9页
基于生成教育理论“历史意识”的方法论展开历史分析,教师伦理形态表现出从自然“诗性”和政治“德性”向“技术理性”继而向“交往理性”演进的伦理特征。“交往理性”的教师伦理所表现出的局限性,尤其是“互联网+”教学条件下的教师... 基于生成教育理论“历史意识”的方法论展开历史分析,教师伦理形态表现出从自然“诗性”和政治“德性”向“技术理性”继而向“交往理性”演进的伦理特征。“交往理性”的教师伦理所表现出的局限性,尤其是“互联网+”教学条件下的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主体性消弭”“信息化焦虑”等诸多伦理困境,呼唤着以“生命化”的教师伦理追求、“关系优先”的伦理规范理解和“真实主体性”的师生伦理原则等为特征的新时代教师伦理精神。教师“和合”伦理就是立足于本真的教学生活,追求融洽、和谐、和美的教学关系和人的整体生成的伦理,具有共生性、非同一性和圆融互通性等内在属性,反映着中华文化“贵和”的传统基因并融合时代精神的新的“和合”伦理,对于理解教师职业与角色、转变教学思维方式、创新师生伦理关系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师伦理 历史意识 “和合”伦理 和合学 生成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教学哲学与教师生涯发展:关联、形态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柳婉婷 张广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对教师教学哲学与教师发展关系的研究,较多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对忽视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涯发展。从生成教育理论和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看,教师的教学哲学不是预成的,而是在教师的实践、反思中逐渐生成的。作为教师教学素养核心的... 对教师教学哲学与教师发展关系的研究,较多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对忽视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涯发展。从生成教育理论和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立场看,教师的教学哲学不是预成的,而是在教师的实践、反思中逐渐生成的。作为教师教学素养核心的个人教学哲学,在其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教师所形成的教学哲学对于提升教师专业智慧、促进教师的职业反思和推动教师生命优化与超越等,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哲学 教师生涯发展 发展形态 生成论教学哲学 生成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