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放电重叠效应对臭氧生成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亚兵 窦玉峰 任兆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3-75,共3页
分析了二次放电重叠效应对臭氧生成效率的影响机制,建立了旋转放电理论模型,导出了臭氧生成效率理论公式并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二次放电重叠 臭氧生成效率 放电 电力系统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郊区夏季臭氧重污染特征及生成效率 被引量:34
2
作者 奇奕轩 胡君 +4 位作者 张鹤丰 李慧 张萌 王涵 王淑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3-671,共9页
为研究北京郊区夏季O_3(臭氧)重污染过程特征及O_3生成的光化学敏感性,基于2016年夏季在北京郊区开展的针对O_3及其相关污染物的强化观测试验(7月23日—8月31日,共计40 d),分析了观测期间O_3浓度[以φ(O_3)计]变化特征、O_3重污染过程... 为研究北京郊区夏季O_3(臭氧)重污染过程特征及O_3生成的光化学敏感性,基于2016年夏季在北京郊区开展的针对O_3及其相关污染物的强化观测试验(7月23日—8月31日,共计40 d),分析了观测期间O_3浓度[以φ(O_3)计]变化特征、O_3重污染过程主控因素与O_3敏感性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φ(O_3)超标时有发生,最大小时φ(O_3)为151.1×10^(-9),其中有15 d的φ(O_3)最大8 h滑动平均值(O_3-max-8h)超过了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占观测天数的37.5%;不同O_3重污染过程成因有所不同,城市烟羽传输的污染物对郊区O_3重污染过程影响显著(观测期间臭氧重污染过程:过程1,7月27—29日;过程3,8月9—11日;过程4,8月16日;过程5,8月21—24日),区域光化学污染对郊区O_3重污染过程也有贡献(观测期间O_3重污染过程2:8月4—6日);结合后向气流轨迹进一步辅助说明了不同重污染过程中O_3的来源不同.研究还发现,观测区域存在反"周末效应"现象,说明观测区域周末受人为影响较为明显;基于观测数据计算的OPE(O_3生成效率)分析了O_3光化学敏感性表明,在有OPE值的22 d内NO_x控制区和VOCs控制区出现的概率(41%)相等,即观测区域O_3对NO_x和VOCs均敏感;此外还发现,在O_3重污染过程中光化学敏感性会随其反应进程发生改变,由NO_x控制区逐渐转变为VOCs控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光化学污染 生成效率 光化学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扩展有限状态机规格说明的测试数据生成效率因素模型分析
3
作者 江良 赵瑞莲 李征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229-234,共6页
对于可扩展有限状态机(EFSM)规格说明,影响路径测试数据生成成本的因素很多,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关联,对测试数据生成成本的影响可能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因此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非线性预测模型,对EFSM路径测试数据... 对于可扩展有限状态机(EFSM)规格说明,影响路径测试数据生成成本的因素很多,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关联,对测试数据生成成本的影响可能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因此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非线性预测模型,对EFSM路径测试数据生成进行效率—因素分析。具体而言,将路径长度、路径上变量数等因素作为自变量,测试生成成本看作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于BP神经网络模型,考虑到因素间可能存在关联,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确定影响测试生成成本的主要因素,然后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测试生成效率主要因素分析模型,对EFSM测试生成成本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比多元线性回归更适合作为EFSM路径测试生成效率因素分析模型,对EFSM路径测试生成成本进行非线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多元线性回归 主成分分析 可扩展有限状态机 测试生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模型与实证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四军 冯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23,共5页
通过"黑箱"理论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采用生产函数模型构建商业银行的效率生成模型,探求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力、管理要素的投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商业银行总产出,因此,中国商业... 通过"黑箱"理论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生成机制,采用生产函数模型构建商业银行的效率生成模型,探求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资本、劳动力、管理要素的投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商业银行总产出,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可以扩大资产规模、合理构建人力资源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将有限的"原始投入"转化为"有效投入",以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箱”理论 效率生成机制 效率生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生成过程分析 被引量:47
5
作者 胡建林 张远航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8,共6页
建立了二维空气质量模式模拟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体积分数,模拟结果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并以常熟地区为例分析了臭氧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干沉降对大气臭氧有明显的去除作用,平均为2 1μL (m3·h);水平输送过程对臭氧的影响和化学臭氧... 建立了二维空气质量模式模拟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体积分数,模拟结果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并以常熟地区为例分析了臭氧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干沉降对大气臭氧有明显的去除作用,平均为2 1μL (m3·h);水平输送过程对臭氧的影响和化学臭氧生成速率P(O3)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总体来说,水平输送对臭氧有净的去除,平均为1 9μL (m3·h);化学生成过程则增加臭氧体积分数,净生成速率为5 3μL (m3·h),表明该地区大气有较强的氧化性;计算了该地区的臭氧生成效率,结果表明1分子NOx从排放到去除期间可以生成7 5分子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水平输送 过程分析 臭氧生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H_(2)循环地下生物甲烷化过程中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模拟
6
作者 吴林 侯正猛 +1 位作者 张烈辉 LÜDDEKE Truitt Christian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3-982,共10页
提出PHREEQC-MATLAB耦合模拟方法,研究CO_(2)-H_(2)循环地下生物甲烷化过程中生物地球化学相互作用下岩石孔隙度、储气能力、地层水矿化度及储层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定量分析上述参数演化对CH_(4)生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CO_(2... 提出PHREEQC-MATLAB耦合模拟方法,研究CO_(2)-H_(2)循环地下生物甲烷化过程中生物地球化学相互作用下岩石孔隙度、储气能力、地层水矿化度及储层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定量分析上述参数演化对CH_(4)生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CO_(2)-H_(2)循环地下生物甲烷化过程中,地层水呈酸-碱动态交替,导致矿物发生周期性溶解和沉淀,对岩石孔隙度影响不大;在不同矿物组成体系的各次循环中,最大CH_(4)生成速率均约为3.6×10^(-3)mol/(L·d)。(2)随着循环次数增加,高初始矿化度条件下产甲烷菌代谢生成的水可显著降低地层水矿化度,使CH_(4)生成速率逐渐增大并趋近于低初始矿化度环境的水平;此外,产水量增加会降低储层储气能力,CO_(2)-H_(2)初始压力越高储气能力下降越明显,CH_(4)生成速率增幅越大。(3)产甲烷菌代谢产热会引起储层温度上升,其增幅受热损失影响显著,忽略热损失时,5次循环(10年)后储层温升幅度达17.1℃;储层初始温度较高时,高温环境会降低CH_(4)生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生物甲烷化 生物地球化学相互作用 碳循环利用 储气能力 CH_(4)生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肠道对四种蛋白质饲料的体外消化与其酶解液中氨基酸吸收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白燕 叶元土 《饲料工业》 2006年第10期33-36,共4页
采用离体消化方法测定了鲫鱼肠道对鱼粉、花生粕、菜粕、棉籽粕的体外消化率和氨基酸的生成效率。同时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和肠道离体灌流模型分别测定了鲫鱼离体肠道对4种蛋白质饲料体外酶解液中氨基酸的吸收速度。结果表明:鲫鱼肠道对鱼... 采用离体消化方法测定了鲫鱼肠道对鱼粉、花生粕、菜粕、棉籽粕的体外消化率和氨基酸的生成效率。同时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和肠道离体灌流模型分别测定了鲫鱼离体肠道对4种蛋白质饲料体外酶解液中氨基酸的吸收速度。结果表明:鲫鱼肠道对鱼粉、花生粕、菜粕、棉籽粕的体外消化率分别为48.51%、85.52%、60.64%、67.22%,其中以花生粕最高,鱼粉最低,消化率彼此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在酶解过程中氨基酸的生成量逐渐增加,以生成的氨基酸量占饲料量的百分比表示氨基酸的生成效率,在酶解7h时以鱼粉最高为12.23%,其次是花生粕为12.14%、棉籽粕为11.23%、菜粕为6.78%。鲫鱼肠道(每克)对4种蛋白质饲料酶解液中氨基酸的吸收转运速度,以鱼粉最高,在灌流40min时,速度为1.058mg/min,其次为花生粕0.782mg/min、棉籽粕0.679mg/min、最低为菜粕0.451mg/min,差异显著(P<0.05)。如果以单位时间内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转运量占流过肠道的氨基酸总量的比例表示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效率,结果为鲫鱼肠道对4种蛋白质饲料酶解液氨基酸的吸收转运效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以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效率可能并不受饲料种类的影响。量。采用凯氏定氮法对烘干的饲料样品和消化滤渣进行粗蛋白质含量测定,按照公式计算饲料样品的离体消化率:蛋白质离体消化率(%)=(消化前饲料重量×饲料粗蛋白质含量-消化后滤渣质量×滤渣粗蛋白质含量)/(消化前饲料质量×饲料粗蛋白质含量)。1.3酶解液氨基酸总量测定及计算方法按照1.2.2的方法分别对饲料样品进行酶解,于0、1、3、5、7h分别取酶解液0.2ml(同时补充等体积的磷酸缓冲液),加入10%的三氯醋酸0.2ml,待蛋白质沉淀后以6000r/min离心20min后,取上清液0.1ml采用茚三酮法测定OD570值,用亮氨酸作标准曲线计算酶溶液氨基酸的总量,再按照酶解的氨基酸总量(扣除饲料酶解前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占饲料量的百分比计算氨基酸的消化生成效率。1.4用于肠道灌注的酶解液制备方法按照1.2.2的方法对鱼粉、花生粕、菜粕、棉籽粕进行酶解7h后,取酶解液以10000r/min离心25min,收集上清液为酶解液,于冰箱冷冻保存备用。定量取此酶解液0.2ml加入10%三氯醋酸0.2ml,待蛋白质沉淀后以6000r/min离心20min,采用茚三酮定量测定酶解液氨基酸浓度。1.5灌注试验方法采用叶元土等利用的肠道灌注系统进行蛋白质饲料酶解液的灌注试验。整个灌注系统置于生化培养箱中,控制环境温度在28℃,恒流泵控制灌注液的流量在2.00ml/min,由氧气瓶从灌流开始前5min就向培养液中充入医用氧气以保持肠道组织活性。1.6离体肠道的制备将鲫鱼捣毁脊髓处死,立即解剖取出肠道,在生理盐溶液浸渍下剔除肠道外壁上的脂肪、血污等,在灌流系统中用生理盐溶液冲洗干净肠道内容物,置于生理盐溶液中待用。每次灌注试验用一尾鲫鱼的肠道,每次试验至少重复3遍。用于解剖获取肠道的鲫鱼平均体重为126g,试验前养殖于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养殖环境温度为25℃左右,投喂粗蛋白质为30%的颗粒配合饲料2周以上。1.7肠道对氨基酸平均转运速度计算方法在灌注液中加入放射性酪氨酸(L-[4,5-3H]-tyr,放射性浓度为0.5毫居里/毫升),从灌注开始(0min)每10min取肠道外培养液0.1ml,持续40min,并取开始时肠道外培养液样品。每次取样品液100μl,取3个平行样品,并补充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溶液以保持肠道外培养液总体积恒定。取肠道内灌流液100μl于闪烁瓶内,设3个平行样品,样品液均置于闪烁瓶内,加入闪烁液5ml放置半小时后,在SN-6930液体闪烁计数器中计数(cpm值)。因灌流液的氨基酸浓度是已测知的,所以根据灌流液cpm值和肠道外培养液cpm值,就可计算出肠道外培养液的氨基酸浓度,再根据培养液体积(40ml)计算经过肠道转运到培养液中的氨基酸总量,最后根据吸收转运的时间计算单位质量肠道对氨基酸的平均转运速度。1.8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由于鱼体大小差异使肠道长度和质量有一定的差异,为减小试验误差,统一比较标准,我们把鲫鱼肠道对试验氨基酸的跨壁运输量表示为单位肠道组织重量(g)对试验氨基酸的跨壁运输量,并以此为基础计算氨基酸吸收转运速度,计算公式如下:转运到肠道外培养液中氨基酸的浓度=灌流液氨基酸浓度×(肠道外培养液cpm值-空白培养液cpm值)/灌流液cpm值;跨壁运输量=(培养液cpm值-空白培养液cpm值)×灌流试验氨基酸浓度×培养液体积/(灌流液cpm值×肠道质量);氨基酸平均转运速度=(培养液cpm值-前10min时培养液cpm值)×灌流试验氨基酸浓度×培养液体积/(灌流液cpm值×肠道质量×10)。在肠道灌注系统中用恒流泵控制肠道酶解液的流过速度为2.00ml/min,通过酶解液中氨基酸的浓度计算单位时间(min)流过肠道的氨基酸量。肠道对氨基酸的吸收转运效率(%)=每分钟氨基酸的平均吸收转运量/每分钟流过肠道内的氨基酸量。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2003作统计处理,采用多重比较的最小显著极差法(LSR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2试验结果2.1离体消化率鱼粉、花生粕、菜粕、棉籽粕4种蛋白质饲料在消化前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9.13%、55.06%、44.25%、50.58%。在离体条件下,通过肠道消化酶水解7h,得到鲫鱼对鱼粉、花生粕、菜粕、棉籽粕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分别为48.51%、85.52%、60.64%、67.22%,花生粕消化率最高,鱼粉最低,消化率彼此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离体肠道 体外消化 氨基酸生成效率 吸收速度 鱼粉 蛋白质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惑态下相位差分量子密钥分发效率分析
8
作者 赵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7-441,共5页
讨论基于微弱相干脉冲的相位差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综合分析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给出了密钥生成效率表达式。分析诱惑态对相位差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安全性的影响,并给出了结合诱惑态后的密钥生成效率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结合诱惑态的相... 讨论基于微弱相干脉冲的相位差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综合分析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给出了密钥生成效率表达式。分析诱惑态对相位差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安全性的影响,并给出了结合诱惑态后的密钥生成效率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结合诱惑态的相位差分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不再受到分光子攻击和序列攻击的威胁,其密钥分发效率与Hoi-Kwong等提出的诱惑态的表述结果一致。实验数据显示,结合诱惑态后的相位差分系统,其安全传输距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量子密钥分发效率提高了约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相位差分 诱惑态 密钥生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同步对覆盖的线程调度序列生成方法
9
作者 石存沣 李征 +1 位作者 郭俊霞 赵瑞莲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04-2008,2014,共6页
针对多线程并发程序生成覆盖同步语句的线程调度序列(TSS)效率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同步对覆盖(APSC)准则的TSS生成(TGBA)方法。首先,对并发程序中的同步语句,定义了同步对及APSC;然后,给出了一个同步对-线程关联图(SPTG)构建方法;... 针对多线程并发程序生成覆盖同步语句的线程调度序列(TSS)效率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同步对覆盖(APSC)准则的TSS生成(TGBA)方法。首先,对并发程序中的同步语句,定义了同步对及APSC;然后,给出了一个同步对-线程关联图(SPTG)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生成满足APSC的TSS;最后,使用JPF检测工具,对4个Java类库并发程序进行了TSS生成实验,并与常用的默认线程调度(DS)、抢占式线程调度(PS)和交叉线程调度(CS)序列生成方法在生成效率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DS、CS方法相比,TGBA方法生成的TSS能够覆盖全部同步对;当满足APSC时,与PS方法相比,TGBA方法测试生成所需要的状态数、迁移数至少减少了19 889和44 352,并且生成效率平均提升了1.95倍,因此TGBA方法能够降低状态空间的规模开销,提高TSS的生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程并发程序 同步对 全同步对覆盖准则 线程调度序列 测试生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估计辅助量子密钥分发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安全传输方案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博 李飞 +1 位作者 季薇 郑宝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3-1271,共9页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能够同时服务于多用户,显著提高系统吞吐量,但在数据高速传输的同时,也会面临很多安全威胁,容易受到攻击。现有的安全传输方...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能够同时服务于多用户,显著提高系统吞吐量,但在数据高速传输的同时,也会面临很多安全威胁,容易受到攻击。现有的安全传输方案通常采用经典加密算法来保障通信安全,其安全性基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无法察觉窃听。量子密钥分发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使通信双方产生并分享一个随机密钥,且一旦有第三方试图窃听则通信双方便会察觉,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安全传输方案,同时用角度估计的方法产生参考序列作为量子密钥分发选择量子基的依据,既利用量子态的特性保证了通信系统的安全,又利用了毫米波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的信号角度信息以提高密钥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利用角度信息的方案相较于直接利用量子密钥分发,在充分保障系统通信安全的同时,密钥生成效率也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通信安全 角度估计 量子密钥分发 密钥生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数据诱骗态量子密钥分配的无条件安全界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媛媛 田培根 王瑛剑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42,共5页
以实验中采用最多的诱骗态量子密钥分配方案(基于预报单光子源)为研究对象,在有限数据条件下,推导了单光子态计数率下限和误码率上限的计算公式,得出了无条件安全密钥生成效率的下限和安全传输距离的范围。根据研究结论,只要已知系统发... 以实验中采用最多的诱骗态量子密钥分配方案(基于预报单光子源)为研究对象,在有限数据条件下,推导了单光子态计数率下限和误码率上限的计算公式,得出了无条件安全密钥生成效率的下限和安全传输距离的范围。根据研究结论,只要已知系统发送数据数量,便可得出量子密钥分配无条件安全界限;也可以按照密钥分配的指标要求,反过来确定系统发送数据的数量。这样避免了数据有限带来的安全漏洞,提高了实际量子密钥分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配 有限数据 诱骗态 密钥生成效率 安全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的非正交诱惑态量子密钥分配方案
12
作者 周媛媛 周学军 +1 位作者 李晓强 高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基于预报单光子光源,提出了一种实现简单的非正交一诱惑态方案。由于非正交编码协议需要估计参量的项数是BB 84协议的两倍,所以无法完全采用被动诱惑态方案来降低实现的难度。并考虑到实际应用中,激光器不能做到完全消光而无法制备真正... 基于预报单光子光源,提出了一种实现简单的非正交一诱惑态方案。由于非正交编码协议需要估计参量的项数是BB 84协议的两倍,所以无法完全采用被动诱惑态方案来降低实现的难度。并考虑到实际应用中,激光器不能做到完全消光而无法制备真正的真空态。因此,将主动诱惑态思想和被动诱惑态思想相结合,把所需诱惑态减少为一个弱光强态。数值仿真表明,由于被动诱惑态思想的加入,非正交一诱惑态方案可以获得较高的密钥生成效率,安全传输距离较理论极限安全传输距离只少2.2 km;且相比于已经提出的非正交诱惑态方案,因为诱惑态数量的减少而更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惑态 非正交编码协议 量子密钥分配 密钥生成效率 安全传输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与虚拟装配
13
作者 曹国顺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73-73,共1页
SA可以同时连接不限数量的便携式测量设备,同时可以执行复杂的测量任务。可以对不同测量的数据进行集成,帮助用户找到最佳方案,提高精度,节省时间并最终提高了生成效率。
关键词 虚拟装配 SA 测量设备 测量任务 最佳方案 生成效率 便携式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系统的并行化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常存宝 张晶 +2 位作者 耿楠 张志毅 胡少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49-1354,共6页
为解决L系统文法在字符迭代过程中生成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框架的分解算法。通过L系统的文法特征将L系统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文法字符进行多线程处理,提高文法的生成效率。可直接操作纯文本的L文法字符串,无需任何编译、链... 为解决L系统文法在字符迭代过程中生成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并行框架的分解算法。通过L系统的文法特征将L系统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文法字符进行多线程处理,提高文法的生成效率。可直接操作纯文本的L文法字符串,无需任何编译、链接翻译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高效处理参数化L系统、上下文敏感L系统和随机化L系统,当文法数量达到百万级规模时,算法生成文法的效率提高了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系统 文法字符串 并行化 分解算法 文法生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二诱骗态相位匹配量子密钥分发方案”
15
作者 张仕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3-643,共1页
自第一个QKD协议(BB84协议)提出后,经过近40年的不断研究,QKD已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由于诱骗态协议与QKD协议的结合能很好解决实际应用中针对非理想单光子源的光子数分离攻击,因而成为当前实际应用中最有效和安全的组合方案,但QK... 自第一个QKD协议(BB84协议)提出后,经过近40年的不断研究,QKD已逐渐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由于诱骗态协议与QKD协议的结合能很好解决实际应用中针对非理想单光子源的光子数分离攻击,因而成为当前实际应用中最有效和安全的组合方案,但QKD的密钥生成效率R始终难以突破密钥容量(secret key capacity,SKC)的限制,即。在众多改建方案中,有的是安全性未得到证明,有的对系统的存储、计算、信道稳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发 BB84协议 密钥生成效率 密钥容量 相位匹配 诱骗态 组合方案 单光子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rolling schedule based on cost function for tandem cold mill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树宗 张欣 +3 位作者 彭良贵 张殿华 孙杰 刘印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733-1740,共8页
In terms of tandem cold mill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 quality,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of rolling schedule based on cost fimction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stand reductions, inter-stand tensions and r... In terms of tandem cold mill productivity and product quality,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odel of rolling schedule based on cost fimction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stand reductions, inter-stand tensions and rolling speeds for a specified product. The proposed schedule optimization model consists of several single cost fi.mctions, which take rolling force, motor power, inter-stand tension and stand reduc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ost function, which can evaluate how far the rolling parameters are from the ideal values, was minimized using the Nelder-Mead simplex method. The proposed rolling schedule optimization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the 5-stand tandem cold mill in Tangsteel, and the results from a case study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ose based on empirical formul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dem cold mill multi-object optimization rolling schedule cost function simplex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yout problem of multi-component systems arising for improving maintainability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旭 杨拥民 +2 位作者 葛哲学 温熙森 官凤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833-1841,共9页
To improve the mainlainability desig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 layout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maintainability of multi-component systems was proposed. The impact of the component layout design on system maintainabili... To improve the mainlainability desig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 layout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maintainability of multi-component systems was proposed. The impact of the component layout design on system maintainability was analyzed, and the layout problem for maintainability was presented. It was formulat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where maintainability, layout space and distance requirement were formulated as objective functions. A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which the constrained-domination relationship and the update strategy of the global best were simply modified, was then used to obtain Pareto optimal solutions for the maintainability layout design problem. Finally, application in oxygen generation system of a spacecraft was studied in detail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useful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urrent maintainability design can b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layout design process by solving the layout optimization problem for maintain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NTAINABILITY layout problem OPTIMIZATION multi-component system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