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可视化反应釜内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分解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毛港涛 李治平 +1 位作者 王凯 丁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63-5372,共10页
二氧化碳水合物封存技术已成为目前碳封存研究的热点。该技术中对于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分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当前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设计了高压全透明双反应釜实验平台,以高纯度二氧化碳和去离子水作为研究对象,在17℃、7MPa... 二氧化碳水合物封存技术已成为目前碳封存研究的热点。该技术中对于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分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当前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设计了高压全透明双反应釜实验平台,以高纯度二氧化碳和去离子水作为研究对象,在17℃、7MPa的初始温压条件下,进行了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初次和二次生成分解实验,并设置对照组对搅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而后与甲烷在相同条件下的实验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搅拌会促进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生成,在400r/min的转速条件下,缩短诱导时间可达40%,增大压降速率可达15%,形成更多且更致密厚实的水合物,并延缓了分解;多次生成可以减少水合物的诱导时间,但对于水合物生成的总量几乎没有影响。与甲烷水合物相比,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的量大且更难以分解,实验结果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海洋水合物封存技术的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封存 二氧化碳水合物 全透明双反应釜 生成分解 搅拌 诱导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SCR工艺中硫酸铵盐的生成与分解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唐昊 李慧 +4 位作者 杨江毅 蔺卓玮 庄柯 陆强 李文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22-831,共10页
以氨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脱硝法具有脱硝效率高、选择性好和技术完善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燃煤电厂等行业的烟气脱硝技术。然而,烟气中的SO_2流经SCR催化剂时,在V_2O_5的催化作用下部分氧化为SO_3,随后与NH_3和水... 以氨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脱硝法具有脱硝效率高、选择性好和技术完善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燃煤电厂等行业的烟气脱硝技术。然而,烟气中的SO_2流经SCR催化剂时,在V_2O_5的催化作用下部分氧化为SO_3,随后与NH_3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氢铵和硫酸铵。当烟气温度低于硫酸铵盐的凝结温度时,会沉积在催化剂、空预器及其附属设备上,引发诸多严重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硫酸铵盐的形成机理,随后从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等角度概括了影响硫酸铵盐生成的因素,分析了硫酸铵盐的沉积及其所带来的危害。然后介绍了硫酸铵盐的分解机理,重点分析了催化剂与硫酸氢铵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了这种相互作用对硫酸氢铵分解的影响,由此提出了控制硫酸铵盐生成的措施。最后指出,系统研究NH_3-SCR工艺中硫酸铵盐的生成与分解机理将为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低温SCR催化剂的开发和燃煤机组等相关设备的设计和运行优化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剂 硫酸铵盐 生成分解机理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原位观测甲烷水合物生成与分解的微观过程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昌岭 业渝光 +2 位作者 孟庆国 吕万军 王菲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24-1528,共5页
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高压透明毛细管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的微观过程进行了原位观测,初步探讨了甲烷水合物笼型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甲烷水合物在生成过程中,甲烷分子的拉曼峰(2 917 cm-1)逐渐分裂为两个峰(2 905和2 91... 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高压透明毛细管中甲烷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的微观过程进行了原位观测,初步探讨了甲烷水合物笼型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甲烷水合物在生成过程中,甲烷分子的拉曼峰(2 917 cm-1)逐渐分裂为两个峰(2 905和2 915 cm-1),表明溶解态甲烷分子从单一的化学环境进入了两个有差异的化学环境中,这两个峰分别代表着水合物的大笼和小笼。同时,水的氢键作用由其液态向固态的转化而得到加强,使O—H键伸缩振动向低波数迁移。在甲烷水合物的分解过程中,大小笼中甲烷分子的拉曼双峰逐渐消解,并最终转化成单一的甲烷气体峰。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可以准确捕捉水合物生成与分解过程中其笼型结构变化的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激光拉曼光谱 高压毛细管 生成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N_2O的生成与分解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袁建伟 冯波 +2 位作者 蔡学军 林志杰 刘德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7,共7页
试验室研究表明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确有大量的N2O生成,且床温、过剩氧量、煤种及粒径、添加石灰石等对N2O排放量有较大影响;NH3的氧化反应、NO在煤焦表面的还原反应以及煤焦的直接燃烧都产生N2O,但生成量比较小,流化... 试验室研究表明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确有大量的N2O生成,且床温、过剩氧量、煤种及粒径、添加石灰石等对N2O排放量有较大影响;NH3的氧化反应、NO在煤焦表面的还原反应以及煤焦的直接燃烧都产生N2O,但生成量比较小,流化床煤燃烧中产生的N2O主要来自挥发分中HCN的均相反应;N2O在高温下迅速分解,且H2O、煤焦、床料及备种氧化物对N2O的分解都有不同程度的催化作用;在脉冲电晕放电脱硝过程中有一定量的N2O产生,NOx初始浓度、停留时间、脉冲电压及功率对N2O生成量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煤燃烧 N2O 生成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方法研究四氢呋喃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过程 被引量:14
5
作者 邢兰昌 陈强 刘昌岭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4-711,共8页
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学性质极为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目前所采用的电阻率参数尚不能充分刻画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学特性。本文提出应用电化学阻抗谱法对四氢呋喃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过程进行测试,采用等效电路模型拟合阻抗谱,通过分析等效... 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学性质极为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目前所采用的电阻率参数尚不能充分刻画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电学特性。本文提出应用电化学阻抗谱法对四氢呋喃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过程进行测试,采用等效电路模型拟合阻抗谱,通过分析等效电路元件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水合物生成和分解过程的阻抗谱特征。研究发现:1四氢呋喃水溶液测试体系的电化学阻抗谱可用传荷与扩散共同控制的电极过程的等效电路进行拟合;2在降温、水合物生成前和生成后的过程中,电荷传递电阻和韦伯阻抗能够显著地反映以上三个过程的转换;3升温过程中各电路元件参数总体变化趋势与降温过程相反。研究表明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法是研究水合物的电学性质及其生成和分解过程动力学机理的一种有效方法,等效电路元件参数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水合物生成和分解过程的内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呋喃水合物 生成分解过程 电化学阻抗谱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分解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喻西崇 李清平 安维杰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6年第1期61-67,共7页
对国内外有关海底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分解规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详细调研,得到如下结论: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条件在海底沉积物中与在井筒、管道中有明显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多孔介质中流体与孔隙壁面间的界面效应对海底沉积... 对国内外有关海底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分解规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详细调研,得到如下结论: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和分解条件在海底沉积物中与在井筒、管道中有明显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多孔介质中流体与孔隙壁面间的界面效应对海底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会产生明显影响;在海底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分解条件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方面,研究者大都假设以天然气水合物作为盖层的成藏类型,借助常规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模拟研究;影响海底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分解条件的因素很多,因此海底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和分解规律研究必须借助试验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方式进行。该调研成果可为今后天然气水合物经济有效开采技术方案选择和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危害控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沉积物 天然气水合物 生成分解条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兰兰 王思佳 +2 位作者 刘庆斌 蒋成刚 宋永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40,46,共6页
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利用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水合物开采实验模拟系统,搭建了沉积层低温高压条件下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实验台,实现微尺度下孔隙内水... 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是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利用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水合物开采实验模拟系统,搭建了沉积层低温高压条件下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的实验台,实现微尺度下孔隙内水合物生成形态和赋存特性的可视化研究,探究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的气水渗流特性,探明水合物分解主导机制和二次生成影响机理。可为水合物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重要的研究手段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微流控芯片 生成分解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面体网格生成和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瑞 高曙明 吴海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93-708,共16页
文中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六面体网格生成和优化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六面体网格生成的研究进展,将其归为整体生成方法和基于模型分解的生成方法2类,并指出各类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概述六面体网格优化的研究现状,包括几何优化和拓扑优化;最后... 文中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六面体网格生成和优化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六面体网格生成的研究进展,将其归为整体生成方法和基于模型分解的生成方法2类,并指出各类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概述六面体网格优化的研究现状,包括几何优化和拓扑优化;最后阐述六面体网格生成与优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面体网格生成 六面体网格优化 整体生成方法 基于模型分解生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合物分离法提纯高浓度CO2瓦斯的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保勇 于洋 +1 位作者 吴强 刘传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高浓度CO2瓦斯水合物相平衡的确定是基于瓦斯水合物分离法的瓦斯抽采利用关键问题。利用可视化瓦斯水合物相平衡装置,结合恒容温度搜索法和观察法,首先测定了不同温度、压力下3种高浓度CO2瓦斯气样的相平衡条件,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高浓... 高浓度CO2瓦斯水合物相平衡的确定是基于瓦斯水合物分离法的瓦斯抽采利用关键问题。利用可视化瓦斯水合物相平衡装置,结合恒容温度搜索法和观察法,首先测定了不同温度、压力下3种高浓度CO2瓦斯气样的相平衡条件,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高浓度CO2瓦斯水合物相平衡温度与压力关系式,此外,对比分析了高浓度CO2瓦斯气样与纯CO2、纯CH4气样水合物相平衡的差异。结果表明:高浓度CO2瓦斯水合物形成条件较温和,0.44℃下相平衡压力最低,为1.58 MPa;高浓度CO2瓦斯水合物相平衡温度与压力呈二项式关系;高浓度CO2瓦斯水合物相平衡曲线位于纯CH4和纯CO2水合物相平衡曲线之间,且更为接近纯CO2相平衡曲线;较低温度、压力(0.44~4.94℃,1.58~2.80MPa)下,气样中CO2浓度上升能降低高浓度CO2瓦斯水合物相平衡压力,改善其相平衡条件,而较高温度、压力(4.94~7.80℃,2.80~4.02 MPa)下,气样中CO2浓度变化对水合物相平衡条件影响较小;高浓度CO2瓦斯水合物相平衡温度与压力关系式得到的压力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值较小,平均相对误差为2.33%,能较准确地预测高浓度CO2瓦斯水合物相平衡条件。高浓度CO2瓦斯相平衡测定结果可为瓦斯水合分离技术中温度和压力选取,基于水合物分离法的CO2捕集与封存技术提供试验参考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CO2瓦斯 相平衡 瓦斯水合物 水合物生成/分解试验 瓦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为什么不下落
10
作者 吴孙富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臭氧层 平流层 生成分解 运动的速度 二氧化碳气体 分子运动 分解 师范学校 大陆度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