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关于消费经济的重要论述:生成依据、主要内容和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3
1
作者 毛中根 李可欣 叶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9,共11页
习近平关于消费经济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发展的理论提炼和经验总结。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消费经济发展的智慧结晶,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关于消费经济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发展的理论提炼和经验总结。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消费经济发展的智慧结晶,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维度:发展意义是发挥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动力是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发展方向是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扩大消费,发展路径是供需有机结合全面促进消费。其原创性贡献是:既推动马克思主义消费经济理论创新发展,又为促进中国消费经济发展提供指引,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消费经济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经济 生成依据 主要内容 原创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学科情报服务途径探析——以利用ChatGPT生成学科领域论文分析报告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江珊 常定姁 +3 位作者 张开阳 龚芙蓉 张宁 盛芳 《大学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图书馆的学科情报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基于工作实例,以ChatGPT-4为具体工具,探讨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制作学科领域论文分析报告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涵盖了从学科领域的确定到报告内容的生成,论述...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图书馆的学科情报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基于工作实例,以ChatGPT-4为具体工具,探讨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制作学科领域论文分析报告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涵盖了从学科领域的确定到报告内容的生成,论述了在检索式生成、数据准备、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文献内容挖掘等环节中有效利用该工具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ChatGPT在学科领域分析报告的多个阶段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其灵活性、智能化与高效性显著提升了文献分析的深度和质量,为学科情报服务的优化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科情报服务 论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价值内涵、实践框架及发展路向 被引量:7
3
作者 叶俊民 尹兴翰 +2 位作者 于爽 刘清堂 罗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2,共7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其在数据处理、分析和生成方面的出色表现,为解决学习分析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素养不足、技术可信性不强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机遇,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意义深远。然而,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其在数据处理、分析和生成方面的出色表现,为解决学习分析面临的利益相关者素养不足、技术可信性不强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机遇,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意义深远。然而,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值内涵、实践框架及发展路向尚不清晰。因此,研究首先从“术用”与“器用”的双重角度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价值内涵。其次,从确立目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智慧应用四个主要方面构建并阐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实践框架,以为学习分析实践提供参考。最后,立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的现状,研究认为未来应该关注智能素养培育,以转向人智协同的学习分析范式;注重多种技术兼容,以促进分析变革培养的创新发展;重视分析伦理规范,以推动可信学习分析生态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分析 价值内涵 实践框架 发展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赋能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基于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朱莎 李嘉源 +1 位作者 况秀林 白洁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学生数字素养是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理念过于强调技术工具的操作使用,忽视了智能时代倡导的人机协同自主学习,这已成为制约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瓶颈。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设灵活开放、包容共享的人机协同环境,引导学生自组织学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为破解上述困境提供新的契机。鉴于此,该文构建了基于自组织学习理论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模型,提出面向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GAiSOLEs教学模式,并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开展准实验研究,验证GAiSOLEs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GAiSOLEs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整体水平,以及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维度水平,但对信息社会责任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应该重视技术伦理安全,构建可控教育大模型,关注学生数字知识技能发展,避免陷入认知陷阱,并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人机协同 生成式人工智能 信息科技课程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C的生成式AI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涛 张春雷 邓胜利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0,64,共12页
[目的/意义]用户的间歇性中辍作为一种消极行为,将影响生成式AI的用户保持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研究用户间歇性中辍的形成机理,发现显著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从... [目的/意义]用户的间歇性中辍作为一种消极行为,将影响生成式AI的用户保持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研究用户间歇性中辍的形成机理,发现显著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从“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研究了生成式AI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使能因素包括隐私担忧、信息幻觉、认知失调;抑制因素包括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情感承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隐私担忧和信息幻觉影响认知失调,进而导致间歇性中辍行为。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影响情感承诺,进而对间歇性中辍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生成式AI一方面需要缓解用户的隐私担忧,减少信息幻觉,从而降低用户认知失调;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等功能水平,增进用户情感承诺,从而抑制其间歇性中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间歇性中辍 C-A-C 认知失调 情感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探究智创: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新模式 被引量:4
6
作者 魏非 杨可欣 祝智庭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以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为取向的,显著体现协同、探究特征的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并阐释了该模式的定义、核心要素和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针对模式应用中的提问和对话、任务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实施要素提出操作建议,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质询”环节,强调以思想引领和讨论启发为要领的提问和对话流程。研究最后从增强人机协同能力、应用解释式人工智能和整合场景小模型等角度提出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发展的未来图景。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可促进学习者在开放、互动环境中探索问题、生成知识和创新实践,实现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可更好地回应新质人才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模式 协同探究 对话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现状与应对 被引量:4
7
作者 胡秀锦 覃利春 杨可扬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4,共6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独特的技术属性与强大功能将会引发学习的全方位变革。对上海市13所中高职院校3505名学生的调研发现,学生对人工智能有所了解,认知比较理性,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学习素养,对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学习有着明确的需求。...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其独特的技术属性与强大功能将会引发学习的全方位变革。对上海市13所中高职院校3505名学生的调研发现,学生对人工智能有所了解,认知比较理性,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学习素养,对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展学习有着明确的需求。但从现实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生学习面临着学生的应用能力不足、思维钝化、违反学术伦理等困境与挑战。未来,政府层面需要明确规制,优化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设计;学校层面需要强化赋能,增强利用人工智能的思想意识和应对策略;教师层面需要转变观念,引领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学习;学生个体层面需要面向未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生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写作的运行机理、风险挑战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高萍 丁宁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1,F0003,共9页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写作作为智能时代不可忽视的写作现象,具有交互的主体性、流动的劳动分工和“镜像化”的文本内容等特点。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类写作实践中的普及,人类或将面临写作主体性被消解、政治秩序被撕裂和写作劳动... 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写作作为智能时代不可忽视的写作现象,具有交互的主体性、流动的劳动分工和“镜像化”的文本内容等特点。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类写作实践中的普及,人类或将面临写作主体性被消解、政治秩序被撕裂和写作劳动被异化的风险。因此,应立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运行机理和价值本源,通过重塑人机共享主体性、重构国家安全智能治理生态和重建智能劳动体系来应对和化解潜在风险,促进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写作实践的良性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扩散模型的遥感超分辨率图像生成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左宪禹 田展硕 +4 位作者 殷梦晗 党兰学 乔保军 刘扬 谢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I0007,F0002,共10页
传统基于扩散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通常需要大量采样步骤,并且优化功能强大的扩散模型需要耗费大量运算时间.为了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上实现训练,现有的加速采样技术往往会牺牲部分图像质量,导致超分辨率结果模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 传统基于扩散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通常需要大量采样步骤,并且优化功能强大的扩散模型需要耗费大量运算时间.为了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上实现训练,现有的加速采样技术往往会牺牲部分图像质量,导致超分辨率结果模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效的残差超分辨扩散模型.通过构建马尔可夫链,在高分辨率图像和低分辨率图像之间移动残差来实现图像之间的转移,有效减少扩散步骤的数量.该方法保证了超分辨率结果的质量和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转移效率,消除了推理过程中需要的后加速及其相关图像细节特征的退化.实验证明,即使只执行15个采样步骤,所提的方法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也可以获得优于或至少可以与当前最先进方法相当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超分辨率 图像生成 残差移动 残差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沉浸式学习:机理、模式与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闫寒冰 杨淑婷 +1 位作者 余淑珍 陈怡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1,共8页
沉浸式学习环境为新质人才的培养打造了优质学习空间,但受限于技术成本高、教育理论缺位、学习适用性低等因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较为有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造性生成、逻辑性表达、复杂交互理解等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赋能潜力。文章... 沉浸式学习环境为新质人才的培养打造了优质学习空间,但受限于技术成本高、教育理论缺位、学习适用性低等因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较为有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造性生成、逻辑性表达、复杂交互理解等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赋能潜力。文章首先在梳理沉浸式学习环境内涵与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沉浸式学习环境中的垂直应用机理模型,通过情境分解、模型提炼和内容创生,实现学习路径规划、多模态资源生成、学习情境创设、个性化互动、学习者画像构建等功能。其次,从实践角度提出依托沉浸式学习环境的有效学习模式,包括锚定目标、了解现状、课程学习、情境练习、动态监测五个环节。最后,结合“知心慧语”智能陪练系统论证垂直应用机理和学习模式的可操作性,旨在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垂直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沉浸式学习 垂直机理 学习模式 应用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数据安全保护的挑战及刑法应对 被引量:6
11
作者 聂立泽 王祯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数据安全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在数据安全保护的路径选择上,传统模式选择以数据主体为锚定权利的基准,在赋予数据主体相关权利的基础上,以告知—同意原则作为数据主体的权利边界,建立涉及刑法、民法...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数据安全保护面临新的挑战。在数据安全保护的路径选择上,传统模式选择以数据主体为锚定权利的基准,在赋予数据主体相关权利的基础上,以告知—同意原则作为数据主体的权利边界,建立涉及刑法、民法等多个领域的数据安全制度。但不得不承认,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基于数据主体权利的数据保护模式逐渐表现出认知与结构性困难,需要从路径选择上进行转变。相对于以数据主体权利为核心的保护模式,刑法可以从风险的角度考虑,以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作为理论参考,从承认数据主体具有完全理性转变为承认其具有有限理性,将数据安全保护的主要关注点从数据主体的权利保障转移到数据安全风险的预防和管控。此外,在数据安全保护的实质层面上,生成式人工智能侵害数据法益的行为可以概括为行为人利用或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实施的行为,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演化、运行过程中“自主”实施的行为。刑法应以风险作为主要考量因素,结合已有规定对上述两种行为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风险预防 数据安全 刑法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飞跃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6,共6页
近年来,我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取得进展,呈现出“百模争鸣”的繁荣局面,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在算力设施、数据质量、算法创新、资金投入、人才储备、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面临挑战。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在算力能效结... 近年来,我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取得进展,呈现出“百模争鸣”的繁荣局面,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在算力设施、数据质量、算法创新、资金投入、人才储备、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面临挑战。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在算力能效结合、数据开放共享、模型垂直应用、生态综合健全等方面统筹规划,调动各方力量,实现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 算法 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分析:需求、方法和发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穆肃 陈孝然 周德青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2,共12页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环节的决策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当前教学设计“人类制品”与“人工制品”普遍存在设计过程和结构程序化、偏离教师设计初衷和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数字技术运用...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评价等教学设计环节的决策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果。当前教学设计“人类制品”与“人工制品”普遍存在设计过程和结构程序化、偏离教师设计初衷和学生个性学习需求、数字技术运用不足与适切性不高、忽视情感投入与师生交互不足等问题。本研究在分析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借鉴四要素教学设计模型提出“学为中心:助力素养与思维培育”的理念指向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分析持续生成”的技术指向;构建了包含分析任务分解与规划、内容存储与记忆、功能实现与拓展、决策准确与可信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智能分析实践框架,并提供了相应实例;最后基于发展战略分析理性认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设计分析的应用挑战,展望主客观并重贯通的“师—机”协同教学设计智能分析的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析 可行方法 风险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字教育资源精准服务模式构建——基于供需耦合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文正 李小雨 +1 位作者 陈选超 杨俊锋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1,共8页
数字教育资源精准服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从供需耦合角度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数字资源服务还存在资源供需不适配,更新速度与需求变化不同步,服务差异化、个性化程度不足,需求识别与预测能力不佳,以及智能化服务... 数字教育资源精准服务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从供需耦合角度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数字资源服务还存在资源供需不适配,更新速度与需求变化不同步,服务差异化、个性化程度不足,需求识别与预测能力不佳,以及智能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其跨模态生成、自适应学习、深度理解与智能交互等强大功能,为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基于供需适配、使用与满足和用户体验理论,研究构建了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教育资源精准服务模式,阐释了供需双侧联动的资源服务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资源服务与用户需求“耦合”的路径:基于数据驱动的用户需求识别与预测;通过精准推荐增强资源服务与用户需求的适配度;借助智能交互提升用户参与感和体验感;利用反馈信息实现数字资源的持续进化;以及引入智能评估改进资源服务的质量,以此促进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向精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教育资源 精准服务 供需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跨境数据安全规制——基于DeepSeek、ChatGPT等主流AI的思考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亮 陈希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8,F0003,共10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其迭代发展须依赖数据要素的自由流动及合理配置。跨境数据流动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形成协同共生的客观事实,但数据要素依其分类分级引致程度不一的跨境数据安全问题。在耦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逻辑与特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其迭代发展须依赖数据要素的自由流动及合理配置。跨境数据流动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形成协同共生的客观事实,但数据要素依其分类分级引致程度不一的跨境数据安全问题。在耦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逻辑与特性的背景下,亟需规制措施确保国家、组织及个人数据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中处于被有效保护及合法利用的安全状态。观之主要国家已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规制方案,由于国家间的利益关切需求不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程中的跨境数据安全规制尚存在无法弥合的差异。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代产业革命叠加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变革的浪潮下,我国应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遵循“数据本位—技术本位—合作本位”的规制进路,就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的跨境数据安全尽快建立符合本土实际且引领国际的规制架构,为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据安全 数据跨境 新质生产力 DeepSeek ChatGP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智慧学习环境:从要素改进到生态重构 被引量:11
16
作者 武法提 夏志文 高姝睿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3,共10页
智慧学习环境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数据孤岛、模型局限、资源定型、工具繁杂、服务僵硬、场景割裂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形态,给智慧学习环境的升级与变革带了新的机遇。研究以生... 智慧学习环境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数据孤岛、模型局限、资源定型、工具繁杂、服务僵硬、场景割裂等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形态,给智慧学习环境的升级与变革带了新的机遇。研究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动力引擎升级了三层六要素的智慧学习环境理论模型,认为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数据要素由低质化转向高效化、模型要素由判别式转向生成式、资源要素由表象化转向语义化、工具要素由分布式转向集成化、服务要素由预定义转向自适应、场景要素由边缘化转向中心化。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明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可通过重构人才培养理念、知识与课程观、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教育评价体系及教育治理模式变革智慧学习环境生态。研究深入剖析了智慧学习环境的内部要素改进与外部生态重构,为塑造智慧学习环境新形态提供理论研究支撑与实践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习环境 生成式人工智能 要素改进 生态重构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科研场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的差异性分析——学科背景与人工智能素养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艳 朱雨萌 +2 位作者 孙丹 许洁 翟雪松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1,112,共11页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推动了科研范式的转型,有助于复杂科研问题的解决。分析GenAI在科研场景中的使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高校智能化科研建设。基于对浙江大学1226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科研中使用GenAI占...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推动了科研范式的转型,有助于复杂科研问题的解决。分析GenAI在科研场景中的使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高校智能化科研建设。基于对浙江大学1226位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科研中使用GenAI占比最多的前四个场景为文献翻译、信息检索、文献综述和润色降重;学科背景在信息检索、头脑风暴和代码生成三个场景中显著影响研究生使用GenAI;而人工智能素养在文献翻译、头脑风暴、文献综述、选择研究问题、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代码生成和润色降重8个场景中显著影响研究生使用GenAI。此外,针对其中部分研究生的访谈分析发现:研究生认为能评估GenAI生成内容质量高低是合理使用GenAI的前提;GenAI应用技巧决定了GenAI辅助科研的效率;除学科背景和人工智能素养水平外,导师对GenAI的态度与使用水平以及高校GenAI资源开发与集成情况同样影响其在科研中使用GenAI。为促进研究生更好地利用GenAI赋能高质量科研创新,建议高校开发适配各专业教科研所需的垂直领域大模型,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研究生设计融入GenAI使用的课程,全面提升高校师生人工智能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素养 科研场景 学科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畜牧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生成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继芳 周向阳 +5 位作者 李敏 韩书庆 郭雷风 迟亮 杨璐 吴建寨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65-177,共13页
[目的/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人工智能驱动畜牧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开展系统研究。厘清人工智能推动畜牧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方向,深入分析畜牧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制约因... [目的/意义]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人工智能驱动畜牧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开展系统研究。厘清人工智能推动畜牧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方向,深入分析畜牧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制约因素,以及推进路径。[进展]畜牧新质生产力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等前沿技术创新为主导,以数智化、绿色化、生态化为产业升级方向,基本内涵表现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更先进的劳动资料和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与传统生产力相比,畜牧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具有生产效率高、产业效益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显著特征。中国畜牧新质生产力已具备较好发展基础,但也面临畜禽育种技术创新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畜牧养殖机械化率不高、智能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较弱,“机器换人”需求迫切、畜牧人才量质存在短板,养殖规模化程度不高、智能化管理水平有限等制约因素。人工智能在畜牧业中可以广泛应用在环境控制、精准饲喂、健康监测与疫病防控、供应链优化等领域。人工智能经由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畜牧业技术革命性突破,以数据要素为纽带的畜牧业生产力要素创新性配置,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畜牧业产业深度转型,催生畜牧新质生产力,赋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结论/展望]提出了提升畜牧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畜牧业全链条信息化监管模式、加快畜牧绿色科技推广应用、提高畜牧业全产业链管理水平,以及完善重要畜禽品种商业化育种机制的畜牧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畜牧 人工智能 制约因素 生成逻辑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检索增强生成的气象数据库问答模型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双五 张嘉玮 +1 位作者 华连生 杨菁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1,共9页
随着信息检索和知识获取需求的增加,智能问答系统在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气象领域仍缺乏专门的智能问答系统研究,严重限制了气象信息的高效利用和气象系统的服务效率。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气象数据库的大模型检索... 随着信息检索和知识获取需求的增加,智能问答系统在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气象领域仍缺乏专门的智能问答系统研究,严重限制了气象信息的高效利用和气象系统的服务效率。针对这一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气象数据库的大模型检索智能问答技术实现方案。该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关系型数据库(SQL)与文档型数据(NoSQL)的多通道查询路由(multi-channel retrieval router,McRR)方法,为了适配数据库进行大模型查询以及增强大模型对查询表的理解,分别提出指令查询转换方法与数据库表摘要方法DNSUM,提升大模型对数据库的语义理解能力,通过结合问题理解、重排序器和响应生成等关键模块,构建了一个端到端的智能问答模型,可实现多数据源的相关知识检索及答案生成。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有效理解用户问题并生成准确的答案,具有良好的检索和响应能力。不仅为气象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问答的解决方案,也为气象智能问答技术提供了新的应用实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查询 数据库问答 大语言模型 检索增强生成 气象问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德育生成的人学困境及人性化重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成林 黄玉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旨归。高校德育的生成借由其所阐明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与人学联结,其人本意涵通过其生发的人性起点、生成的“此在”特质、内在的人本逻辑得以体现。“以人为本”阐明的是高校德育的应然向度,但在工... “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旨归。高校德育的生成借由其所阐明的“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与人学联结,其人本意涵通过其生发的人性起点、生成的“此在”特质、内在的人本逻辑得以体现。“以人为本”阐明的是高校德育的应然向度,但在工具理性盛行的实然境况中,高校德育遭遇“人学空场”困境,表现为德育范式的物化遮蔽、德育评价的量化解构、德育主体的异化偏离等三个方面。为此,高校德育从以下相互联系、相互涵摄的三个向度进行人性化重构:转向对话德育,呼唤人性的价值关怀;构建生活德育,回归人性的本真存在;倡导主体德育,彰显人性的自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德育 生成哲学 人学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