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滑坡生态-支护结构联合防护机理研究
- 1
-
-
作者
林程
张桂荣
孔洋
汪璋淳
张贤
李欣然
-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6,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水科学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U2240221,U23402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9174)。
-
文摘
考虑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的滑坡体物质组成,以黏性土与砂土混合物为滑体介质制作滑坡模型,人工设置软弱滑面,研究降雨入渗导致的滑坡变形过程中生态-支护结构联合防护体系的受力、变形与桩身弯矩分布规律,以及边坡渗流场变化,揭示浅表层生态植被防护结构与深层抗滑桩等支挡结构之间的受力分配模式。结果表明:在持时为8h、降雨强度为18mm/h的连续降雨条件下,采用生态-支护结构联合防护体系的生态边坡相较于仅采用抗滑桩的边坡更晚达到整体饱和,边坡上植被的截留作用与“薄膜”排水作用削弱了坡面雨水入渗,延缓边坡变形进程;滑带附近孔隙水压力增大、滑带处土体力学性能降低是降雨中后期引起边坡变形(表现为桩顶位移、桩身弯矩)的主要因素;纯桩边坡中桩顶最终位移远大于生态边坡中抗滑桩桩顶位移,同时生态边坡最大弯矩值相较于纯桩边坡明显减小,表明边坡植被承担了部分由降雨引起的下滑力,与深层抗滑桩结构形成双重防护作用,提高了边坡整体稳定性。在极端降雨冲刷试验中,两种边坡的承受能力与破坏机制不同:纯桩边坡历时60min完全破坏,表现为暴雨冲蚀引起的局部浅层滑动破坏;生态边坡历时150min局部破坏,表现为边坡下部崩塌破坏。研究结果可为滑坡生态防护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
关键词
堆积层滑坡
降雨
生态-支护结构
-
Keywords
accumulated deposit landslide
rainfall
ecological-supportive structures
-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