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源-汇”理论和生态阻力面(UEER)模型的新疆和田地区沙源扩散路径
被引量:
7
1
作者
汉瑞英
赵志平
+4 位作者
肖能文
史娜娜
张风春
高晓奇
刘高慧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1-710,共10页
厘清沙源扩散路径是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方面。基于“源-汇”景观生态学理论,以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阻力面(UEER)模型提取沙源地、构建沙源扩散生态阻力面,共提取了和田地区128条沙源潜在扩散路径,并通过重力模型筛选出71条沙...
厘清沙源扩散路径是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方面。基于“源-汇”景观生态学理论,以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阻力面(UEER)模型提取沙源地、构建沙源扩散生态阻力面,共提取了和田地区128条沙源潜在扩散路径,并通过重力模型筛选出71条沙源扩散重要路径,识别出48个沙源扩散节点,其中Ⅰ类沙源扩散节点31个,Ⅱ类沙源扩散节点17个。结果表明:新疆和田地区沙源高度扩散风险区域面积为11267.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54%,主要分布于和田县中部、墨玉县北部、民丰县中部及南部,其中一级源地面积为8290.18 km^2,二级源地面积为1955.76 km^2,三级源地面积为1021.93 km^2;沙源扩散路径密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于和田地区西北部,该区域沙源扩散作用最强,东南部沙源扩散作用较集中,中部沙源扩散路径较少,沙源扩散作用最弱;Ⅰ类沙源扩散节点位于绿洲、荒漠交错区域,是防沙治沙的关键节点。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和田地区荒漠化防治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作为对“源-汇”理论应用于沙源扩散路径的探索,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源
扩散路径
扩散节点
“源-汇”理论
生态阻力面模型
荒漠化
分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生物迁徙廊道构建方法探索及应用
2
作者
孙道成
杨立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6期78-81,共4页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持续扩张的城市建设用地导致物种栖息地不断流失,生态廊道作用有限或受到挤占,生境破碎化程度日益严重。利用图论中最短路径算法和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生境中动物迁徙廊道的识别与构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持续扩张的城市建设用地导致物种栖息地不断流失,生态廊道作用有限或受到挤占,生境破碎化程度日益严重。利用图论中最短路径算法和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生境中动物迁徙廊道的识别与构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生物迁徙廊道构建生物栖息地的概念,对区域的生物栖息地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保持区域物种多样性起到关键作用。该方法为区域土地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阻力面模型
生物迁徙廊道
最短路径算法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源-汇”理论和生态阻力面(UEER)模型的新疆和田地区沙源扩散路径
被引量:
7
1
作者
汉瑞英
赵志平
肖能文
史娜娜
张风春
高晓奇
刘高慧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1-71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904)。
文摘
厘清沙源扩散路径是荒漠化防治的重要方面。基于“源-汇”景观生态学理论,以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阻力面(UEER)模型提取沙源地、构建沙源扩散生态阻力面,共提取了和田地区128条沙源潜在扩散路径,并通过重力模型筛选出71条沙源扩散重要路径,识别出48个沙源扩散节点,其中Ⅰ类沙源扩散节点31个,Ⅱ类沙源扩散节点17个。结果表明:新疆和田地区沙源高度扩散风险区域面积为11267.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54%,主要分布于和田县中部、墨玉县北部、民丰县中部及南部,其中一级源地面积为8290.18 km^2,二级源地面积为1955.76 km^2,三级源地面积为1021.93 km^2;沙源扩散路径密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于和田地区西北部,该区域沙源扩散作用最强,东南部沙源扩散作用较集中,中部沙源扩散路径较少,沙源扩散作用最弱;Ⅰ类沙源扩散节点位于绿洲、荒漠交错区域,是防沙治沙的关键节点。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和田地区荒漠化防治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作为对“源-汇”理论应用于沙源扩散路径的探索,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沙源
扩散路径
扩散节点
“源-汇”理论
生态阻力面模型
荒漠化
分级
新疆
Keywords
sand source
diffusion path
diffusion node
“source-sink”theory
UEER model
deser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Xinjiang
分类号
P95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Q149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生物迁徙廊道构建方法探索及应用
2
作者
孙道成
杨立焜
机构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6期78-81,共4页
文摘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持续扩张的城市建设用地导致物种栖息地不断流失,生态廊道作用有限或受到挤占,生境破碎化程度日益严重。利用图论中最短路径算法和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生境中动物迁徙廊道的识别与构建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生物迁徙廊道构建生物栖息地的概念,对区域的生物栖息地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保持区域物种多样性起到关键作用。该方法为区域土地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态阻力面模型
生物迁徙廊道
最短路径算法
空间分析
Keywords
Ecological resistance surface model
Biological migration corridor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Space analysis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源-汇”理论和生态阻力面(UEER)模型的新疆和田地区沙源扩散路径
汉瑞英
赵志平
肖能文
史娜娜
张风春
高晓奇
刘高慧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IS的生物迁徙廊道构建方法探索及应用
孙道成
杨立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