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生态道德建设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梁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55-57,共3页
文章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在新的视角下探索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提高高校的生态道德意识,建立健全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确立和实践健康的生态消费观,从而促进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 生态道德建设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加强公民生态道德建设
2
作者 凌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经济可持续发展 泛人道主义 中国 公民 生态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生态道德建设,促进我国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作者 郑珠仙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1-54,61,共5页
生态道德,也称环境道德,是指人类生态文明的道德要求,即要求人们具有生态文明的普遍信念并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亟待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 生态道德,也称环境道德,是指人类生态文明的道德要求,即要求人们具有生态文明的普遍信念并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基本道德规范。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亟待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加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要大力宣传生态善恶观和生态良心,构建海洋生态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要以生态公正意识和互利原则为核心任务,提升海洋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要以培育自律精神为基础,做到海洋事业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道德 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美好生活视域下新时代生态道德建设论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心记 孙继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9,共3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道德是实践的灵魂。作为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道德建设,生态道德建设倡导人民群众尊重、顺应、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世界各地生态问题频发,尤其是新冠肺炎疫...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道德是实践的灵魂。作为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道德建设,生态道德建设倡导人民群众尊重、顺应、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世界各地生态问题频发,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全世界普遍意识到生态道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新时代生态道德建设既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大势所趋,也顺应了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有助于培育人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有助于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氛围,还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生态保护荣辱观,对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实行生态道德一票否决制,还要完善生态道德建设制度法规,用制度和道德的共同约束和协同效应来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美好生活 新时代 生态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生态伦理学的对象——兼议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5
作者 钱广荣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109,共6页
中外学界普遍将生态伦理学的对象归于生态道德,这种流行看法其实并没有抓住生态伦理学对象的基本学理问题。生态伦理学的对象应是"人与自然和谐",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的范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理论研究应摈弃关于人与自然孰为"... 中外学界普遍将生态伦理学的对象归于生态道德,这种流行看法其实并没有抓住生态伦理学对象的基本学理问题。生态伦理学的对象应是"人与自然和谐",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的范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理论研究应摈弃关于人与自然孰为"中心"的不必要争论,实践尚厉行生态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伦理学对象 生态道德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