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球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适度人口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宏林 金波 杜慧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744-14746,15115,共4页
以宁夏为例,介绍基于全球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适度人口计算方法,分析宁夏生态适度人口问题。结果表明,分别以2009年宁夏和全国平均消费水平为基准计算的宁夏理论生态适度人口都远远小于宁夏现实人口;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无法把宁夏人口控... 以宁夏为例,介绍基于全球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适度人口计算方法,分析宁夏生态适度人口问题。结果表明,分别以2009年宁夏和全国平均消费水平为基准计算的宁夏理论生态适度人口都远远小于宁夏现实人口;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无法把宁夏人口控制到生态适度人口规模。因此,在保护生态系统、保证地区间公平两大前提下,把全国现实资源环境压力水平(REPI)下的宁夏现实人口作为当地生态适度人口,既合理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按此测算,如果保持当前生产生活的消费水平,宁夏还有接纳159万人外部移民的剩余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适度人口计算方法 宁夏生态适度人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区生态足迹差异的生态适度人口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勇 茆长宝 程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0-566,共7页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对2006年我国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各省区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带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6年我国共有25个省份出现生态赤字,最大赤字省份为上海,达到1.93。各地区人均生态足迹...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对2006年我国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各省区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带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6年我国共有25个省份出现生态赤字,最大赤字省份为上海,达到1.93。各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生态承载力由东向西逐渐增加,生态赤字由东向西逐渐递减。地区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表现为:西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东部。第二,2006年我国有25个省区出现生态人口赤字。全国的生态适度人口为62482.41万人,赤字人口达到66648.59万人,赤字人口比例达到51.61%,人口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压力巨大。第三,生态赤字人口在地区间表现为由东向西的递减趋势,东部地区赤字最严重,西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地区差异 生态适度人口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情景模式的兰州新区生态适度人口测度 被引量:11
3
作者 潘竟虎 孙会慧 石培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5-81,共7页
适度的人口规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生态敏感性分区和区域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是生态适度人口测算的前提。本文以兰州新区为例,针对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 适度的人口规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生态敏感性分区和区域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是生态适度人口测算的前提。本文以兰州新区为例,针对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GIS支持下对其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规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图和国土部门土地利用数据,测算和评价了兰州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多情景模型方法,从用地空间、可供水量、绿地指标、生态足迹和生态敏感性分区5个方面测算了兰州新区的生态适度人口与最大人口规模。结果表明:兰州新区生态适度人口规模为82.28万人-119.93万人,生态环境和用地空间对兰州新区人口容量规模的限制作用较其它因素强烈,2030年新区人口将达到或接近适度人口规模。新区发展应统筹城乡各类资源的利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土地生态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度人口 情景分析 生态足迹 生态敏感性 兰州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足迹与区域生态适度人口——以西部12省市为例 被引量:45
4
作者 彭希哲 刘宇辉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4年第4期9-15,28,共8页
一个区域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西部 12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估算。中国目前已经出现过度人口和生态赤字 ... 一个区域生态适度人口的确定取决于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区域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西部 12省、直辖市、自治区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估算。中国目前已经出现过度人口和生态赤字 ,但在较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低消费的条件下 ,西部地区具有相对较小的人地矛盾 ,生态赤字较小 ,目前的人口规模基本可认为是合理的。随着西部开发的进程 ,西部省区正在并将持续面临严重的生态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度人口 生态足迹 人口规模合理性 西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适度人口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吕晓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7-160,共4页
适度人口取决于生态、经济和土地等多要素的综合承载力。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模型对兵团1995—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兵团的1995—2010年的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估算。结果表... 适度人口取决于生态、经济和土地等多要素的综合承载力。介绍了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模型对兵团1995—2008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兵团的1995—2010年的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995—1999年兵团的实际人口虽然在增加,但相对于生态适度人口并没有出现过剩;2000—2010年兵团生态适度人口在不断下降,实际人口和过剩人口却在不断增加。兵团目前已经出现了过度人口和生态赤字,人地矛盾相对紧张,生态适度人口规模是不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适度人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的“生态适度人口”与“人口理论最大承载力”浅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卢宗凡 卢增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3,共2页
以“生态适度人口”与“人口理论最大承载力”两个不同的概念,分析了我国人口与粮食生产的问题,强调应根据我国的国情,节约资源,控制人口盲目发展,实行农业集约经营。
关键词 生态适度人口 人口理论最大承载力 我国粮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约束的兰州市生态适度人口测度 被引量:4
7
作者 潘竟虎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39,共7页
在GIS支持下,从用地空间、可供水量、绿地指标、生态足迹和生态敏感性分区5个方面测算了兰州市的生态适度人口与最大人口规模。兰州市生态适度人口规模为249.46万-432.82万,生态环境和用地空间对兰州市人口容量规模的限制作用较其它因... 在GIS支持下,从用地空间、可供水量、绿地指标、生态足迹和生态敏感性分区5个方面测算了兰州市的生态适度人口与最大人口规模。兰州市生态适度人口规模为249.46万-432.82万,生态环境和用地空间对兰州市人口容量规模的限制作用较其它因素强烈,2010年市域总人口已超过适度人口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度人口 情景分析 生态足迹 生态敏感性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各省市区生态适度人口和接纳生态移民的潜力
8
作者 董宏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6-239,共4页
为维护地区公平,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减轻西部部分地区的生态压力,基于全球生态足迹模型分析2010年西部12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省市区)的生态适度人口,根据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计算西部各省市区接纳生态移民的潜力。结果表明:2010年西部有10... 为维护地区公平,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减轻西部部分地区的生态压力,基于全球生态足迹模型分析2010年西部12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省市区)的生态适度人口,根据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计算西部各省市区接纳生态移民的潜力。结果表明:2010年西部有10个省市区生态适度人口明显小于现实人口,已经没有接受新移民的生态空间;但依据合理人口容量概念和计算,2010年西部有9个省市区合理人口容量显著大于现实人口,尚有接纳新移民的较大生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度人口 合理人口容量 西部生态移民 移民安置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