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变级数法在生态适宜度评价中的应用——以镇江新区为例 被引量:75
1
作者 陈云峰 孙殿义 陆根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587-2593,共7页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003)已将生态适宜度评价列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并明确提出了三级指标集成的框架要求,但并未推荐具体的技术方法。在当前的环评工作实际中,出现了多种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技术,如排列成...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003)已将生态适宜度评价列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并明确提出了三级指标集成的框架要求,但并未推荐具体的技术方法。在当前的环评工作实际中,出现了多种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技术,如排列成比较技术、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却普遍存在着权重分配过程中的主观性问题。而对于生态适宜度评价这类多指标集成的问题,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只有减少权重赋值的主观性才能体现评价结论的科学性。鉴于此,推荐了一种新型的生态适宜度评价方法——突变级数法。通过镇江新区环评的具体案例分析,突变级数法表现出在生态适宜度评价方面较好的适用性。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前述3种方法的数理分析对比,突变级数法表现出主营以下两方面的比较优势:首先该法不使用权重,只需按指标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很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制定权重的主观性;同时,作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技术方法,突变级数法不仅可以对各地块是否适合其利用类型做出评价,还可以运用模型计算出各个地块生态适宜度的具体数值,对不同地块的生态适宜性程度进行定量的对比。诚然,应该客观地指出,在按指标的重要程度排序过程、以及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过程中,突变级数法仍然不能完全避免人为主观性,这也需要今后继续探索整合其他技术方法,加以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级数法 生态适宜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养殖池塘pH值生态适宜度评价基准和计分方法
2
作者 王寿兵 蔡桢杰 +2 位作者 刘兴国 姜钇如 隗琪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12期58-61,共4页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鲤科(Cyprinidae)、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草鱼属(Ctenopharyngodon)鱼类,养殖产量目前位居我国“四大家鱼”之首,养殖区域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北、江苏等省份,发展潜力巨大[1]。与诸多高等...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鲤科(Cyprinidae)、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草鱼属(Ctenopharyngodon)鱼类,养殖产量目前位居我国“四大家鱼”之首,养殖区域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北、江苏等省份,发展潜力巨大[1]。与诸多高等脊椎动物相比,草鱼对于生存的水环境依赖性更强,并且由于草鱼体中的调节和适应系统均不发达,水体中诸多元素的变化均会引起草鱼体中不同程度的生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家鱼 草鱼养殖 养殖区域 生态适宜度评价 雅罗鱼亚科 计分方法 养殖产量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湿地生态适宜度评价
3
作者 张良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以衡水湖湿地为研究对象,结合湿地的生态、环境特征提出评价因子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GIS技术对湿地生态适宜度进行分析,以期为衡水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衡水湖湿地 生态适宜度评价 土地利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适宜度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上海南桥新城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柳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6期35-39,共5页
城市规划布局和土地使用的合理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以上海市南桥新城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在城区总体规划中引入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评价的理念,提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定量化研究方法... 城市规划布局和土地使用的合理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以上海市南桥新城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在城区总体规划中引入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评价的理念,提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定量化研究方法,为优化城区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宜度评价 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在退耕还林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3-116,共4页
退耕还林是山地丘陵区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文以济南市域内的现状耕地为研究对象,在耕地适宜性评价中引入生态位理论,根据土地利用的现实生态位与需求生态位的匹配关系,从地形因素、土壤条件、生态因素、水利条件四方面... 退耕还林是山地丘陵区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文以济南市域内的现状耕地为研究对象,在耕地适宜性评价中引入生态位理论,根据土地利用的现实生态位与需求生态位的匹配关系,从地形因素、土壤条件、生态因素、水利条件四方面选取了7个评价指标,建立耕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借助GIS技术将属性数据计算与图形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生态位适宜度指数,界定区域内需退耕还林的地块。结果显示,济南市80%以上的现状耕地总体质量较好,不适宜作耕地的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88%,根据济南市的实际情况,应对这部分地块逐步实行退耕还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宜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退耕还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宏起 项萍 李晓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2-62,103,共12页
面向中国新发展格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产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对指导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性和阶段性生态位适宜... 面向中国新发展格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产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对指导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性和阶段性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对2011—2020年30个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并指出创新受限阶段。研究发现,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性创新生态位适宜度普遍较低,创新引领区域与东部地区创新生态位适宜度优势明显,且随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阻碍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受限阶段由范式生态位转为技术生态位。本研究旨在指导区域产业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明晰产业创新发展受限阶段及薄弱环节,为各区域制定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 创新生态适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开发区土地生态适宜度分析——以沈阳某经济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会艳 王东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492-6494,共3页
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方式,选取生态适宜度分析指标,基于规划区土地的不同利用功能,运用ArcGIS9.0系统对区域的规划图进行数字化,实现了评价过程的可视化;利用GIS中栅格运算功能,将不同指标赋予不同属性的图层进行叠加运算,得到不同... 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方式,选取生态适宜度分析指标,基于规划区土地的不同利用功能,运用ArcGIS9.0系统对区域的规划图进行数字化,实现了评价过程的可视化;利用GIS中栅格运算功能,将不同指标赋予不同属性的图层进行叠加运算,得到不同颜色的区域,根据评价结果的分类原则,进行重新分类,将区域分成不同颜色表示区域开发的生态适宜程度。利用评价结果对规划区土地进行用地功能调整,可以为开发区的合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宜度评价 开发区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草地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工程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蒙荣 袁清 杨劼 《中国草地》 CSCD 2001年第2期7-11,共5页
设计了生态环境适宜度分析及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工程决策专家系统的技术流程。应用多种数据源、多种决策分析方法 ,建立生态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库 ,确定生态环境适宜度评价模型 ,依据专家系统原理 ,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分析生态环境适宜度 。
关键词 生态环境适宜评价 植被恢复 专家系统 退化草地 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工程 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