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生态学中生态连接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
作者 富伟 刘世梁 +1 位作者 崔保山 张兆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174-6182,共9页
生态连接度对生物迁移扩散、基因流动、干扰扩散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是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内容。生态连接度是测度景观对于资源斑块间运动的促进或者阻碍作用程度的指标。它主要基于渗透和图论两大理论,通过实验、模型模拟以... 生态连接度对生物迁移扩散、基因流动、干扰扩散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是目前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内容。生态连接度是测度景观对于资源斑块间运动的促进或者阻碍作用程度的指标。它主要基于渗透和图论两大理论,通过实验、模型模拟以及指数等量化方法描述区域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广泛应用在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格局优化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具有重要作用。介绍生态连接度的理论基础、评价方法,应用以及主要结论,并对景观生态学中生态连接度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促进生态连接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连接 渗透理论 图论 连接度模型 连接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区景观生态连接度评估 被引量:48
2
作者 武剑锋 曾辉 刘雅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91-1701,共11页
以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为基本信息源,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障碍影响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计算方法,对深圳市的景观连接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导致景观格局变化的内在驱动机制,探讨连接度评价方法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林地和... 以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为基本信息源,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和障碍影响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计算方法,对深圳市的景观连接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导致景观格局变化的内在驱动机制,探讨连接度评价方法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林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是导致工作区障碍影响指数空间分异的主要景观成分类型;全市生态资源用地类型呈现明显的碎裂化和孤岛状分布格局,而建设用地扩张过程中的无序性和不合理性是导致景观格局劣化的真正原因;摈弃以往不合理的土地开发模式,利用残存的生态资源辅助以必要的人工保护、恢复和建设工作来改善无连接区域内的景观连接度水平,强化建成区内的绿地建设工作,是提升深圳市景观连接度水平的3种有效策略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连接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城市化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网络构建的贵阳市绿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守法 李翅 赵凯茜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3,共6页
贵阳城市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地形破碎度较大,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对贵阳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的研究对于西南山地城市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首先,对贵阳市的绿地景观类型进行形态学空间格局MSPA分析,提取生态源地与景观阻力面进行... 贵阳城市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地形破碎度较大,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对贵阳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的研究对于西南山地城市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首先,对贵阳市的绿地景观类型进行形态学空间格局MSPA分析,提取生态源地与景观阻力面进行成本距离(Cost Distance)计算,生成最小累计成本地图;同时基于最低成本原理,使用成本连通性(Cost Connectivity)工具生成中心城区的潜在生态网络,并对各条网络路径的阻力大小进行评价;最后,在生态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对其现状景观格局进行分析,识别出贵阳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网络 景观格局 生态连接 成本连通性 最小生成树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线性追踪(Transect)研究方法——以美国加州Eden Green Way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隋心 林余铭 +3 位作者 何博文 赵一澐 陈羚玥 陈微 《广东园林》 2009年第3期23-27,共5页
本文着重介绍线性追踪(Transect)的研究方法,并以位于美国加州的Eden Green Way为例,通过线性追踪的研究分析,以改善Eden Green Way中高压走廊下的空间利用和构建从山体到湿地的生态联系为目标,提出Eden Green Way的景观改善概念。
关键词 线性追踪 生态连接 湿地恢复 灰水处理 高压线下空间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境廊道与生物栖息地恢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庆费 周开叙 《园林》 2019年第6期20-23,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生境廊道的概念和特征,并从廊道宽度与形态、空间异质性、群落结构等方面,对生境廊道构建途径和要点进行分析,为促进生物栖息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境廊道 生物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保育 生境片段化 生态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ArcGIS支持下的广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规划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柳菁 肖荣波 李智山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101,共4页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一般会导致区域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不少研究表明,生境适宜性评价和生态连接度能较好地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广州市为例,在ArcGIS支持下,借助广州市2006年的林班图和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开展...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一般会导致区域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不少研究表明,生境适宜性评价和生态连接度能较好地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广州市为例,在ArcGIS支持下,借助广州市2006年的林班图和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开展生境适宜性评价,结合建设用地影响下的景观阻力计算生态连接度。结果表明,广州市适宜生境以大型连续斑块为主,但聚集于开发难度大的低山和沿海地区;建成区内的斑块连接度较低,破碎化程度较高。将连接度结果与广州市生态廊道规划边界相比较,明确了未来需保护的重要生境和修复的生态廊道,提出落实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途径和措施,其中建立生态保护区和强化生态廊道的管理是关键,研究成果可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境适宜性 生态连接 生物多样性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