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环境效应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曹俐 王梦瑶 +1 位作者 雷岁江 董战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27-2638,共12页
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完善是深化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生态转移支付政策尚未充分改善环境质量这一现实问题,基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决策机理提出相应假设,选取山西省96个县域的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关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 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完善是深化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生态转移支付政策尚未充分改善环境质量这一现实问题,基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决策机理提出相应假设,选取山西省96个县域的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关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总体上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改善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域的环境质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环境效应逐渐变差.生态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每增加1000元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环境质量就得到2.285个百分点的改善,且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环境效应呈现出功能区类型、民族聚集程度的差异化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贫困程度是导致不同地区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环境效应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建议坚持实施生态转移支付政策,逐步扩大生态转移支付规模,强化生态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导向性和差异性,完善生态转移支付政策的市场化,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完善补偿资金考核机制等,从多角度完善生态转移支付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环境效应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 生态转移支付政策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