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全球生态可持续性时空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陈成忠 林振山 贾敦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72,共5页
生态足迹受人口、消费、科技等社会、经济及自然因素影响,且都是绝对数字,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可持续性。因此,基于吴隆杰提出的具有较好分析、比较功能的生态足迹指数(EFI),并利用WWF《地球生命力报告》系列数据,对1961—... 生态足迹受人口、消费、科技等社会、经济及自然因素影响,且都是绝对数字,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可持续性。因此,基于吴隆杰提出的具有较好分析、比较功能的生态足迹指数(EFI),并利用WWF《地球生命力报告》系列数据,对1961—2003年全球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动态评估,对154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生态可持续性进行空间序列静态分析。结果发现:42 a来全球EFI在波动中急剧下降,1987年转入不可持续状态,2003年达到-25.28%;2003年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生态可持续性强弱排序为巴西>俄罗斯>墨西哥>法国>中国、印度>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人均生态足迹排名前10位的国家排序为新西兰>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丹麦>爱沙尼亚>美国>阿联酋>科威特,全球7地区排序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非欧联盟>非洲>北美>亚太区>欧洲联盟>中东和中亚;若将EFI大于0、HDI大于0.8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标准,《2005年世界人文发展报告》公布HDI较高的国家中有3个处于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指数 生态可持续性 全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广西沿海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志宏 白长虹 杨德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作为测量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沿海地区,计算2015年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市的旅游生态足迹、当地居民生态足迹、区域总体生态承载力、生态盈...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作为测量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沿海地区,计算2015年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市的旅游生态足迹、当地居民生态足迹、区域总体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赤字,以及旅游生态足迹指数。结果表明:北海市生态赤字为296 173.14 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为-40.9%,区域旅游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钦州市生态足迹盈余为338 338.57 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为20.2%;防城港市旅游生态足迹盈余为183 534.04 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为24.3%,区域旅游发展处于弱可持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旅游生态足迹指数 旅游可持续发展 广西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常文娟 梁忠民 +1 位作者 戴昌军 管光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共3页
以汉江流域为例,分别计算了流域内12个地市2008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并引入生态足迹指数,从流域层面初步分析了汉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该流域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况,流域自上而下可持续发展状况由强可持续发展逐... 以汉江流域为例,分别计算了流域内12个地市2008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并引入生态足迹指数,从流域层面初步分析了汉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该流域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况,流域自上而下可持续发展状况由强可持续发展逐步过渡为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指数 可持续发展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生态可持续性动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成忠 王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546-4547,4549,共3页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提出一种新的产量因子计算方法,计算了中国1949~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利用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足迹效率2个指标,对中国1949~2006年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动态评估。结果表明,57年来,中国人均...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提出一种新的产量因子计算方法,计算了中国1949~2006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利用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足迹效率2个指标,对中国1949~2006年的生态可持续性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动态评估。结果表明,57年来,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在波动中不断增加,1949年为0.167 hm^2,2006年达到1.853 hm^2;中国人均生物承载力在波动中不断下降,1949年为1.000 hm^2,2006年为0.870 hm^2,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动比较平稳;中国生态足迹指数在波动中急剧下降,生态足迹效率20世纪80年代以前变化非常缓慢,自80年代末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物承载力 生态足迹指数 生态足迹效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海波 王伟 常文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3-135,243,共4页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统计数据获取困难及计算结果的单一性,考虑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负生态足迹指数概念,利用该指数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分为强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不可持...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统计数据获取困难及计算结果的单一性,考虑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负生态足迹指数概念,利用该指数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分为强可持续发展、弱可持续发展、不可持续发展和严重不可持续发展4个等级。在Matlab平台上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模型,可提供丰富的统计信息来直观地表达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该模型评估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汉江流域达到Ⅰ级发展水平的概率为0,达到Ⅱ级发展水平的概率为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不确定性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足迹指数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足迹视域下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态势的时空属性研究:2007-2025 被引量:16
6
作者 罗海平 邹楠 +1 位作者 潘柳欣 朱勤勤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68-1475,共8页
粮食主产区在肩负稳定国家粮食生产重要责任的同时,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试验基于生态足迹视域,对中国粮食主产区2007-2016年粮食安全态势进行了时空维度的实证研究,并利用GM(1,1)模型对粮食主产区2017-2025年的粮食产能... 粮食主产区在肩负稳定国家粮食生产重要责任的同时,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试验基于生态足迹视域,对中国粮食主产区2007-2016年粮食安全态势进行了时空维度的实证研究,并利用GM(1,1)模型对粮食主产区2017-2025年的粮食产能和生态足迹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省(区)间空间差异较大,变化趋势不一致。生态赤字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湖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状况良好。GM(1,1)模型预测2025年生态足迹指数为0.65%,粮食安全的生态支撑形势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生态足迹指数 灰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迭代算法的拓展及在旅游生态足迹动态中的应用
7
作者 费凌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6-79,共4页
鉴于传统迭代算法主要基于单个样本进行正反计算,从而出现收敛速度较慢且精度不高的局限,文章把单个样本的计算拓展到全局样本,对不同样本赋予不同权重,根据计算过程中的偏差进行纠正,交替迭代计算并反复纠偏处理,构建了一种拓展的交替... 鉴于传统迭代算法主要基于单个样本进行正反计算,从而出现收敛速度较慢且精度不高的局限,文章把单个样本的计算拓展到全局样本,对不同样本赋予不同权重,根据计算过程中的偏差进行纠正,交替迭代计算并反复纠偏处理,构建了一种拓展的交替迭代算法,该算法既能提高收敛速度又能增强计算精度。基于拓展的交替迭代算法对我国旅游生态足迹动态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我国旅游生态足迹指数整体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旅游生态足迹指数高的省级行政单位有6个,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中的省级行政单位有15个,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低的省级行政单位有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算法 生态足迹指数 加权 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近海坛紫菜养殖可持续发展评估——以福建晋江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文礼 阎希柱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0-585,共6页
紫菜养殖业是福建传统近海渔业养殖类型,具有很高的经济收益.采用生态足迹成分法对晋江近海紫菜养殖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指数进行了估算,以评估其可持续发展程度.结果表明,2015年该海区紫菜养殖生态足迹为197.313 ghm2,其中人工、能源、... 紫菜养殖业是福建传统近海渔业养殖类型,具有很高的经济收益.采用生态足迹成分法对晋江近海紫菜养殖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指数进行了估算,以评估其可持续发展程度.结果表明,2015年该海区紫菜养殖生态足迹为197.313 ghm2,其中人工、能源、基建是对生态足迹贡献的主要因素,相比于鱼和虾的精养、半精养的水产养殖模式,紫菜养殖无需投入饲料,对环境的压力较小.紫菜养殖人均生态足迹为0.009 ghm2/人,生态足迹指数为76.76%,是一种"绿色化"的强可持续发展养殖模式.依据受损和未受损两种情况对生态补偿政策提出建议,需要市场、政府两种转移支付手段配合使用,通过具体措施鼓励和促进紫菜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发展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 坛紫菜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指数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凤华 李维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186-8189,8212,共5页
传统生态足迹方法自提出以来已广泛应用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但其改进方法能值生态足迹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还很少。简要介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并运用这两种方法对山东省2002~2006年的生态足... 传统生态足迹方法自提出以来已广泛应用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但其改进方法能值生态足迹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还很少。简要介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并运用这两种方法对山东省2002~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两个指标: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协调系数,计算结果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山东省对各种土地的需求越来越不平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山东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对比研究,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更能真实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 生态协调系数 山东省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安云娜 黄义雄 +2 位作者 李会川 王琦 张著疆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89,共5页
对福建省2000-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3272hm^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增至1.7775hm^2,增长了33.9%,2000年的可利用的承载力是0.4052hm^2·cap^-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生态承... 对福建省2000-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是1.3272hm^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增至1.7775hm^2,增长了33.9%,2000年的可利用的承载力是0.4052hm^2·cap^-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生态承载力在减少。2000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是3.3857hm^2,到2004年减少到2.9364hm^2,说明福建省的能源利用效益逐渐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在增加,说明福建省各种资源的利用更趋于均衡,更加趋于稳定。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在提高,特别是2002-2004年增幅更加明显。通过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和人均GDP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高达0.98,呈极显著性相关,说明福建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发展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并对福建省2005~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到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将增长到2.4033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将下降到0.3926hm^2,人均生态赤字高达2.0108hm^2。表明福建省到2010年生态承载力处于高度的不可持续状态。最后对福建省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动态分析 生态经济发展能力 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本地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童亿勤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4-168,共5页
生态足迹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人类对自然干预程度的度量指标。通过对一般生态足迹法的调整,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对宁波市2002年和2005年本地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宁波市人均本地生态足迹分别为3.1553和4.3440hm2... 生态足迹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人类对自然干预程度的度量指标。通过对一般生态足迹法的调整,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对宁波市2002年和2005年本地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宁波市人均本地生态足迹分别为3.1553和4.344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为0.3514和0.3649hm2,人均本地生态赤字分别为2.8253和3.9992hm2;2005年宁波市生态足迹强度指数达到了12.599,这意味着宁波市在向每1hm2土地索取本应是12.599hm2土地才能提供的生态服务,反映出宁波市的生产和消费需求超过了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强度指数 可持续发展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评估的凡纳滨对虾可持续发展养殖模式
12
作者 刘文礼 阎希柱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7年第4期29-36,共8页
在中国对虾养殖产业格局中,传统半精养模式仍占着很大的比重,新型精养模式普及程度不高,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为了比较两种养殖模式的可持续性,本研究采用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指数对两种不同养殖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对虾半精养... 在中国对虾养殖产业格局中,传统半精养模式仍占着很大的比重,新型精养模式普及程度不高,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为了比较两种养殖模式的可持续性,本研究采用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指数对两种不同养殖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对虾半精养模式的生态足迹为28.278 ghm^2,精养模式的生态足迹为44.596 ghm^2,其中饲料项目对生态足迹的贡献最大,比重达到60%~80%。2)半精养模式的人均水产品消费生态足迹为0.040 10 ghm^2,生态足迹指数为-0.24%,为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精养模式的人均水产品消费生态足迹为0.033 23 ghm^2,生态足迹指数为16.93%,为可持续发展模式,精养模式比半精养模式具有更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本研究针对水产养殖的特性对渔业生态足迹的定义和模型进行优化,解决了小尺度研究领域中人均渔业生态足迹难以明确和核算的问题,并结合生态足迹指数模型对对虾养殖可持续发展进行量化评估,从因素分析和生产模式优化等方面为小尺度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权衡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指数 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