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资本主义是否可能?——兼论资本与生态相统一的制度基础 被引量:3
1
作者 鲁明川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2,共9页
生态资本主义是当前西方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其部分理论观点对于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但它将生态危机的出路归结于"市场主义"和"技术主义",并以当下资本主义世界的生态状况来佐证资本与生态相统... 生态资本主义是当前西方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其部分理论观点对于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但它将生态危机的出路归结于"市场主义"和"技术主义",并以当下资本主义世界的生态状况来佐证资本与生态相统一现实可能的运思路径和核心观点,忽视了资本对全球生态资源盘剥的历史与资本主义国家转嫁生态危机的现实,没有洞悉到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本质。资本主义私有制及生产方式所产生的资本逻辑,总是在最大化"不费分文"侵占自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有通过对资本的驾驭和导控,激活资本的生态活力,才有实现资本与生态相统一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本主义 生态危机 资本逻辑 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启示
2
作者 陈宏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5-138,共4页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其手段是分工的深化、其特征是利润最大化。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国家改变资本实现过程的决定因素,而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合法性危机。资本主义生...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其手段是分工的深化、其特征是利润最大化。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国家改变资本实现过程的决定因素,而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合法性危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是控制自然的观念、消费主义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的异化。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根源,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 经济根源 制度根源 文化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展开
3
作者 陈宏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4,共3页
从生产关系视角探讨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可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来展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掠夺剩余价值导致对自然的掠夺。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造成产品的浪费,将剩余价值用于消费为消... 从生产关系视角探讨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可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来展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掠夺剩余价值导致对自然的掠夺。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造成产品的浪费,将剩余价值用于消费为消费异化创造条件。资本主义生产要素交换和产品交换均是生态危机的重要元凶,资本主义非正常消费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间接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资本化与资本生态化——现代化道路比较视野下的“生态资本”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建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生态资本内涵的是“生态资本化”的资本逻辑与“资本生态化”的生态逻辑之价值两面。西方学者以生态资本为核心范畴,形成了以生态资本主义为核心表征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实践层面,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生态资本却面临着“自由资本”与“驯... 生态资本内涵的是“生态资本化”的资本逻辑与“资本生态化”的生态逻辑之价值两面。西方学者以生态资本为核心范畴,形成了以生态资本主义为核心表征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实践层面,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生态资本却面临着“自由资本”与“驯化资本”的矛盾困境。生态资本的生态效益释放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才会成为可能;社会主义在本质上虽然是反资本的,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且无法跨越资本的发展阶段,生态资本仍旧会以符合历史发展阶段性要求的合理形式及合理内容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视野下,由社会主义政治逻辑和市场逻辑所共同规约的生态资本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由单一市场逻辑主导的生态资本;经由社会主义政治逻辑的“驯服”,生态资本能够具备全新的价值向度和实践样态。客观而言,生态资本的历史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生态资本的增殖剥削本性决定了其作为一个历史性范畴必将被人类社会所彻底扬弃;另一方面,生态资本的正向历史价值决定了其仍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因而,灵活有效地驾驭、规制、利用生态资本是中国式现代化亟须解决的重大实践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本 生态资本主义 生态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理解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转型、争锋焦点与未来前瞻 被引量:2
5
作者 冉昊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28,共8页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单维度阐释生态社会主义已不适应理论发展的需要,应当从经济、政治、社会和制度等多维度重新理解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核。同时,以往围绕生态社会主义的争论多是局部或具象某个主题的...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单维度阐释生态社会主义已不适应理论发展的需要,应当从经济、政治、社会和制度等多维度重新理解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核。同时,以往围绕生态社会主义的争论多是局部或具象某个主题的,应当将这些争论焦点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从本体论、方法论和政治实践三方面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上,应当进一步认识当今生态社会主义正发生着的理论转变,包括两极转型、批判升级、传统方法论维护、对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元概念的挑战、构建成吸纳型多元综合性理论等。这些理论的转型升级还可能影响生态社会主义未来新的趋向:全球化、政治实践分野和新组织模式的诞生。重新理解生态社会主义,对新国际格局下理解资本主义国家的最新变化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的最新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资本主义 理论转型 生态社会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坚守、偏离与复归——迈克尔·洛维生态社会主义思想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申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6,139,共7页
迈克尔·洛维是当代活跃在欧洲生态社会主义领域的重要学者。不同于北美生态社会主义学派挖掘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研究路径,洛维偏向于从政治经济学视野批判资本主义及其非生态性,回应生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质疑,并... 迈克尔·洛维是当代活跃在欧洲生态社会主义领域的重要学者。不同于北美生态社会主义学派挖掘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研究路径,洛维偏向于从政治经济学视野批判资本主义及其非生态性,回应生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质疑,并尝试描绘与探索生态社会主义的宏观图景和实现路径。他对马克思主义过于重视生产力的解读有失偏颇,却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如何避免落入发展主义陷阱有重要的实践警醒与生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市场主义视域下西方金融业应对气候风险实践评判及中国制度优势
7
作者 刘志洋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150,共9页
气候变化将会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系统性冲击。为了应对气候风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生态资本主义思潮,其中又以生态市场主义对西方国家气候政策的影响最大。生态市场主义在机制逻辑上过于强调市场机制的价格引导作用,进而导致绿色... 气候变化将会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系统性冲击。为了应对气候风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生态资本主义思潮,其中又以生态市场主义对西方国家气候政策的影响最大。生态市场主义在机制逻辑上过于强调市场机制的价格引导作用,进而导致绿色投资形成不足;在政策逻辑上过于依靠有效市场理论,进而导致企业碳排放的负外部性难以内部化;在技术逻辑上,资本市场难于达成对气候风险定价的共识,无法提供技术底层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在机制逻辑上,突破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引导绿色投资;在政策逻辑上,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制定经济政策,避免市场失灵问题;在技术逻辑上,有为政府激发了市场主体积极应对气候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市场主义 生态资本主义 气候风险 西方金融业 中国制度优势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剑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8-160,181,共4页
资本主义制度因其内在的局限性具有反生态的性质,而社会主义制度因其内在的优越性为生态文明的全球实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至少体现在两个维度上,其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尤... 资本主义制度因其内在的局限性具有反生态的性质,而社会主义制度因其内在的优越性为生态文明的全球实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至少体现在两个维度上,其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尤其是弱势阶层;其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不能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转嫁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性质 资本主义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陷阱:民主社会主义背景下的低碳经济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连国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5,218,共4页
低碳经济是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势力应对"现代性问题"的绿色政治纲领,这是在生态危机、金融危机和新自由主义破产的语境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的一次生态化改良的历史形态和政治经济战略。低碳经济将第三世界国家锁定在世界资... 低碳经济是民主社会主义政治势力应对"现代性问题"的绿色政治纲领,这是在生态危机、金融危机和新自由主义破产的语境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态的一次生态化改良的历史形态和政治经济战略。低碳经济将第三世界国家锁定在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发达欧美国家资本谋利服务的"碳市场"产业链的初级市场的低端。被西方生态主义者称为"次级碳"的"碳市场",可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金融衍生商品市场。中国应顺势而为,自主创新,建构自己的低碳经济绿色话语,以循环经济作为其客观运行机制,以免陷入低碳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现代性问题 碳市场 生态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社会生态转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雪姣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4,共11页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理论,社会生态转型构成了对当代(生态)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关系的整体性批判。而就其发展阶段及主要理论模式而言,自"大转型"理论以降,社会生态转型理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投射为多元转型理论及实践,如德奥的&qu...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理论,社会生态转型构成了对当代(生态)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关系的整体性批判。而就其发展阶段及主要理论模式而言,自"大转型"理论以降,社会生态转型理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投射为多元转型理论及实践,如德奥的"批判性政治生态学"、西法意的"去增长"、拉美国家的"超越发展"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理论与实践形态。因而,它不再简单是一种新兴绿色左翼政治的前沿性表达,还是一种同时具有物质批判力量和精神价值导向的根本性转型话语和实践。阐发该理论的政治哲学意蕴,呈现其理论表现形式,预判其可能或正在遭遇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为整体性社会变革提供一种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转型 政治哲学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资本主义 绿色左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谈新敏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0-64,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先进生态文化为支撑。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引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旗帜。它本质上不同于传统工业文化和资本主义生态文化。它是超越传统工业文化和资本主义生态文化的新型文化,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先进生态文化为支撑。中国特色生态文化是引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旗帜。它本质上不同于传统工业文化和资本主义生态文化。它是超越传统工业文化和资本主义生态文化的新型文化,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道路总要求的先进文化,是以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生态理想和人类生态智慧的优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生态文化 资本主义生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绿政治新发展:激进绿色左翼的思考--萨拉·萨卡访谈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聪聪 萨拉·萨卡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就资本主义框架内的生态改良而言,德国社民党、绿党、左翼党的环境政策没有本质区别。解决生态危机需要彻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即从迄今盛行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极限增长模式,而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这一范式的转换,其能源转型只会增加中下层... 就资本主义框架内的生态改良而言,德国社民党、绿党、左翼党的环境政策没有本质区别。解决生态危机需要彻底的思维范式的转换,即从迄今盛行的增长模式转变为极限增长模式,而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这一范式的转换,其能源转型只会增加中下层民众的负担,只有生态社会主义才是解决之道。生态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在所有的政策议程中,生态议题具有优先性;在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人平等地分享社会财富和社会风险;生态社会主义在满足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也拥有对未来的生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资本主义 左翼党 绿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环境管治方案的悖谬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2,共6页
生态危机业已成为当今学界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尽管诸多学者对资本文明消解生态问题始终心存幻想,但研析绿色技术法、自然资本化和风险转移论等颇具成效的治理方案表明,欧美国家的生态修复因存在制度性缺陷和非正义取向而不宜效仿。唯... 生态危机业已成为当今学界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尽管诸多学者对资本文明消解生态问题始终心存幻想,但研析绿色技术法、自然资本化和风险转移论等颇具成效的治理方案表明,欧美国家的生态修复因存在制度性缺陷和非正义取向而不宜效仿。唯有破除永恒资本的符咒及经济理性的拘囿,寻求文明范式的转换,才能有效化解人地冲突摆脱生存困境。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资本市场与环境保护、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本主义 环境管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