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层级-示例”矩阵关系看生态语言学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向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探讨生态语言学的学科属性、研究路径、研究对象和内容。文章首先对生态语言学进行了简要综述与评论,然后以语言作为社会符号所处的“层级”与“示例”维度矩阵关系为基础,对生态语言学涉及的核心要素进行探...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探讨生态语言学的学科属性、研究路径、研究对象和内容。文章首先对生态语言学进行了简要综述与评论,然后以语言作为社会符号所处的“层级”与“示例”维度矩阵关系为基础,对生态语言学涉及的核心要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层级-示例”矩阵可为生态语言学各要素提供参照系;生态语言学是一种适用语言学,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性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层级 示例 研究路径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生态的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生态语言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肖自辉 范俊军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0-280,共11页
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是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指标体系,是实现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的前提。文章在充分吸收国外有关语言生态要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了一套包含人口、地理等12个要素、33个具体指标和指标权重关系建模系统的语言生... 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是生态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指标体系,是实现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的前提。文章在充分吸收国外有关语言生态要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了一套包含人口、地理等12个要素、33个具体指标和指标权重关系建模系统的语言生态监测分级指标体系,以及语言生态质量分级评估标准。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直接用于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运用于我国语言生态监测与评估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语言生态 监测与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污染及治理探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杨勇 张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以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媒体为研究对象,以生态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考量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首先界定其内涵和外延,明确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贡献,指出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已经构成大面积污染,需要多方合作,加强网络跟踪、评估... 以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网络媒体为研究对象,以生态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考量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首先界定其内涵和外延,明确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贡献,指出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已经构成大面积污染,需要多方合作,加强网络跟踪、评估和监管,才能提升网络语言的规范度,捍卫母语的纯洁性,保障现代汉语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网络流行语 语言污染 规范 语言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 被引量:29
4
作者 吴文 李森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53,共6页
随着社会文化理论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显学,有西方学者在社会文化视野下审视生态语言教学。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将语言及其生成理解为突现,把语言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关系诠释为符担性,并认为语言学习过程为多维时空尺度的流变... 随着社会文化理论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显学,有西方学者在社会文化视野下审视生态语言教学。社会文化视野下的生态语言教学观将语言及其生成理解为突现,把语言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关系诠释为符担性,并认为语言学习过程为多维时空尺度的流变性,因此构成了一个较能全面解释和指导当代语言教学与研究的新兴教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理论 生态语言教学 突现 符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生态化研究及生态语言学的两个转向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常友 刘承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19,共8页
生态语言学肇始于语言的生态化研究,即将语言与其使用环境的关系比喻为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始对它们之间关系的二元分析;继而经历了话语转向,即对人类、非人类生物体、语言与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生态话语分析,开启生态语言学多... 生态语言学肇始于语言的生态化研究,即将语言与其使用环境的关系比喻为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始对它们之间关系的二元分析;继而经历了话语转向,即对人类、非人类生物体、语言与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生态话语分析,开启生态语言学多元化发展的历程;进而是认知转向,即通过生态语言学的研究培养和提高生态意识,触发生态行为,促进生态实践,构建和谐统一的研究框架,最终达成“知行合一”的终极目标。基于生态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从六个方面展望其未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语言生态化研究 话语转向 认知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家山歌的生态语言学考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汪国胜 徐采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4-147,共4页
客家山歌的产生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南北文化交融的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客家山歌的继承与发展面临困境。巩固和强化客家山歌语言交际功能、培养对客家山歌语言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开发客家山歌语言文化蕴含的经... 客家山歌的产生与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南北文化交融的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客家山歌的继承与发展面临困境。巩固和强化客家山歌语言交际功能、培养对客家山歌语言文化的自豪感以及开发客家山歌语言文化蕴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新的生态环境下客家山歌的生态语言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生态语言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小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微观生态系统。以生态语言学为视角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及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从提高教学主体的素...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在生态语言学视域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微观生态系统。以生态语言学为视角探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及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从提高教学主体的素养、提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语言系统的生态学视角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崔桂华 齐洪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8-171,共4页
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将语言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研究语言系统的生态问题,把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其理论和实践目标,由此决定本学科的内容、方法和范畴。语言多样性和整体性是语言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语言多样... 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将语言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研究语言系统的生态问题,把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其理论和实践目标,由此决定本学科的内容、方法和范畴。语言多样性和整体性是语言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语言多样性和整体性的破坏将会造成语言生态的失衡,影响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语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一种与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但与之同样重要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语言系统 生态系统 语言多样性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辨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140,共5页
国内外语言学界在研究语言与生态之间相互关系问题上,长期认为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为两种研究范式,同时将语言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称之为等同术语。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这两种研究范式实为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相对独立的学... 国内外语言学界在研究语言与生态之间相互关系问题上,长期认为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为两种研究范式,同时将语言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称之为等同术语。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这两种研究范式实为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即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它们有各自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无论是语言生态学还是生态语言学,都是很年轻的学科,严密、完整的学科体系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对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态 生态语言 豪根理论 韩礼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官场话语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祝克懿 殷祯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7-143,共7页
生态语言学强调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官场话语生态位的生物-逻辑环境、社会-逻辑环境、精神-逻辑环境因此成为动态语言研究的必有要素和重要动因。借鉴生态语言学考察当代中国的官场话语,可以构建官场话语生态位的框架体系,以此来解释... 生态语言学强调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官场话语生态位的生物-逻辑环境、社会-逻辑环境、精神-逻辑环境因此成为动态语言研究的必有要素和重要动因。借鉴生态语言学考察当代中国的官场话语,可以构建官场话语生态位的框架体系,以此来解释官场话语接受中的独特话语现象,从而发展领域语研究的新面向,探索话语分析论域中生态语言学视角研究方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官场话语生态 特殊接受机制 生物-逻辑环境 社会-逻辑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波 李晶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X期23-24,共2页
在生态学的影响下,一个新的语言学分支—生态语言学产生了。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法,查阅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对生态语言学及其相关研究成果做简要综述,以飨读者。
关键词 生态语言 语言生态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语言的生态语言学审视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青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1-193,共3页
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它的出现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提高了语言环境的稳定性。网络语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出人意料的影响为语言生态系统... 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它的出现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提高了语言环境的稳定性。网络语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出人意料的影响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语言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态势,使之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应当从保护语言生态平衡的前提出发,积极调控和干预语言生态进程,科学规范和利用网络语言,推动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 生态语言 语言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野中的外语教学 被引量:33
13
作者 沈映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31-133,共3页
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分支学科,给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因此,生态语言学视野下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旨的外语教学互动发展观、多元文化教育观以及外语教学环境观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生态语言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世”概念与生态语言学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黄国文 肖家燕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17,30,共5页
"人类世"的概念是Crutzen和Stoermer在2000年首次提出的,从此便在环境科学、地球科学、考古学、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等学术界引发广泛讨论。这一概念的产生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活动正成为影响和改变地球的主导力量,对地球... "人类世"的概念是Crutzen和Stoermer在2000年首次提出的,从此便在环境科学、地球科学、考古学、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等学术界引发广泛讨论。这一概念的产生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活动正成为影响和改变地球的主导力量,对地球的影响至关重要,不能忽略。本文接受这一概念,并用来研究语言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索作为人类重要活动的语言使用在人类世时代的重要性和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相关性。本文的启示是:生态语言学研究关系到我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因此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世 生态系统 生态语言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生态建构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勃然 赵雯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40,共7页
本文阐述生态语言学的缘起、产生背景和该视域下的三个主要外语教学观(环境观、互动发展观、能动观),分析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的失衡状况和可能的修复路径,并以东北大学为案例,探究基于生态语言学视域教学观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 本文阐述生态语言学的缘起、产生背景和该视域下的三个主要外语教学观(环境观、互动发展观、能动观),分析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的失衡状况和可能的修复路径,并以东北大学为案例,探究基于生态语言学视域教学观的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生态建构。其实践成果和经验可助推国内外语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建、用、学,改善以往类似课程建得多、用得少、黏性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 教学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解读《动物之神》 被引量:9
16
作者 尹静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4,共6页
《动物之神》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12岁少女艾莉丝·维斯顿在自家经营的马场的一段成长经历,全景式地呈现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被异化的关系。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对作品中的语言现象进行话语分析,可以挖掘出隐藏在文本表层的语... 《动物之神》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12岁少女艾莉丝·维斯顿在自家经营的马场的一段成长经历,全景式地呈现了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被异化的关系。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对作品中的语言现象进行话语分析,可以挖掘出隐藏在文本表层的语言使用动机,深入阐释人物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揭示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单一的价值评判模式对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精神生态的扭曲与破坏以及作者对构建和谐生态社会的期盼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生态批评 评判模式 涂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与当代生态文学、文化研究的语言理论基础建构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奎英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190,共9页
语言研究与生态文学、文化研究密切相关,当今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的困境之一是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语言理论作为基础。生态语言学强调语言与环境、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把语言作为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中介环节来理解,并把语言的... 语言研究与生态文学、文化研究密切相关,当今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的困境之一是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语言理论作为基础。生态语言学强调语言与环境、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把语言作为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中介环节来理解,并把语言的"环境"置于自然、社会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复杂关系之中,这使它既超越了其他语言学在语言与世界关系问题上的那种"世界建构语言"或"语言建构世界"的单向决定论,也超越了在语言的"自然性"和"约定性"问题上的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参数"的真正生态辩证的语言学理论,从而为人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与世界、自然与文化、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之间的关系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并因此对当今生态文学、文化研究的语言理论基础建构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语言时代 生态文学研究 生态文化研究 语言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语言学视角看经济活动对语言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生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4-247,共4页
语言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经济的发展在语言中留下了许多痕迹,这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丰富着人类的语言。然而,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表明,经济活动同时对语言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严重的人文环境污染,除了直接污染外,经济活动还通过作... 语言与经济活动密不可分,经济的发展在语言中留下了许多痕迹,这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丰富着人类的语言。然而,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表明,经济活动同时对语言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了严重的人文环境污染,除了直接污染外,经济活动还通过作用于语言环境、文化及人群而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语言,对语言生态环境的平衡产生了消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 经济 语言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英美文学教育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艳菊 李琳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X期76-77,共2页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教育交叉学科,这个学科主要围绕规范教育及其生态环境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本文以生态语言学的角度,结合英美文学作品及其理论来分析英美文学教育如何取得教学的实效性,以推动英美文学在高校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 生态语言 英美文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与生态语言学的结合--以词汇系统为例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长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2,共5页
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认为,语言是基于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与人类的认知密不可分,必然具有人本性特征。据此,语言必然要打上生态语言学所批评的"人类中心主义"烙印。将认知语言学和生态语言学的有关观点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前... 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认为,语言是基于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与人类的认知密不可分,必然具有人本性特征。据此,语言必然要打上生态语言学所批评的"人类中心主义"烙印。将认知语言学和生态语言学的有关观点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前者可使后者的理论基础更为完善,促使其反思自身,且使该范式获得了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后者的研究成果可为前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事实依据,并使前者的自身价值得以进一步实现。对英汉语言词汇系统的考察表明,人本性和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词汇结构、形态及词义中都有体现。由于语言会反过来制约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克服语言使用者思想上的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 生态语言 人本性 人类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