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遥感技术支持下交通沿线弃渣堆放生态选址方法体系构建
1
作者
姬翠翠
陈泊宇
+4 位作者
韩风雷
陈立川
陈茂霖
杨志鑫
刘劲宏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8-2406,共9页
在高原、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建铁路时,弃渣场的选址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弃渣场选址对于实现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雅安至昌都段铁路沿线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技术,选择河流、道路、断层、居民...
在高原、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建铁路时,弃渣场的选址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弃渣场选址对于实现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雅安至昌都段铁路沿线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技术,选择河流、道路、断层、居民点、坡度、温度、降水、植被类型、土壤属性、土地利用、人口密度、自然保护区、冰川多个生态指标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综合权重法(Comprehensive Weight, CW)和随机森林法(Random Forest, RF)构建弃渣场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进而得出雅昌线沿线弃渣场生态选址适宜性格局图,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与障碍度分析,确定弃渣选址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AHP、RF与CW的弃渣适宜性评价结果准确性均在85%以上,其中RF用于渣场选址最为可靠,精度为89.8%,其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区域弃渣堆放适宜性程度;(2)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弃渣堆放生态选址主要受土地利用、坡度、道路、居民点、河流、断层这6个主要因子的影响;(3)在研究区域内,不适宜区集中分布于中部自然保护区,占总面积的10%,基本不适宜区在东部零散分布于人口密集区、建筑及耕地区域,西部则受断层与河流影响呈集聚分布。研究表明,弃渣堆放生态选址体系能够有效指导渣场选址工作,可为大尺度范围交通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弃渣场选址
层次分析法
随机森林
综合权重
生态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政和县生态敏感性评价
2
作者
张铭珺
王艳鸽
+1 位作者
钱晶晶
潘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3-17,共5页
选取南平市政和县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共选取6个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生态敏感性分为5个等级;运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方法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得到政和县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政和县整体以中、高度生态...
选取南平市政和县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共选取6个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生态敏感性分为5个等级;运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方法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得到政和县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政和县整体以中、高度生态敏感性为主,整体呈现出较高生态敏感性,其中中度敏感区占县域面积的26.32%,高度敏感区占30.74%,极度生态敏感区占20.33%;轻度敏感区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县域内西部,占县域面积的15.03%。结合政和县现状,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敏感性提出相应策略,为政和县生态环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敏感性
GIS
生态评价因子
政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东川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42
3
作者
杨艺苑
杨存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2,共6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对东川区生态环境进行敏感性分析,本文共选取5个评价指标,首先对其进行单因子评价;然后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将东川区综合生态敏感性分为5个等级;最后构建东川区综合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图。研究结果显...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对东川区生态环境进行敏感性分析,本文共选取5个评价指标,首先对其进行单因子评价;然后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将东川区综合生态敏感性分为5个等级;最后构建东川区综合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1)5个生态评价因子中,坡度因子对东川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影响最大,权重值为0.36。根据对生态敏感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坡度、高程、土地利用、NDVI和水域缓冲区。(2)东川区生态环境敏感性总体偏高,极高敏感区与高敏感区共占区域总面积的44.17%;中敏感区占比最高,为26.1%;低敏感区和极低敏感区两者占比之和为29.73%。(3)东川区生态环境极高敏感区和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极低敏感区和低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及中部河谷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东川区
生态评价因子
生态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遥感技术支持下交通沿线弃渣堆放生态选址方法体系构建
1
作者
姬翠翠
陈泊宇
韩风雷
陈立川
陈茂霖
杨志鑫
刘劲宏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未来土木科技研究院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8-240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2301459)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3NSCQ-MSX0967,CSTB2023NSCQ-MSX0327,CSTB2022NSCQ-MSX1093)。
文摘
在高原、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建铁路时,弃渣场的选址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弃渣场选址对于实现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雅安至昌都段铁路沿线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技术,选择河流、道路、断层、居民点、坡度、温度、降水、植被类型、土壤属性、土地利用、人口密度、自然保护区、冰川多个生态指标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综合权重法(Comprehensive Weight, CW)和随机森林法(Random Forest, RF)构建弃渣场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进而得出雅昌线沿线弃渣场生态选址适宜性格局图,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与障碍度分析,确定弃渣选址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AHP、RF与CW的弃渣适宜性评价结果准确性均在85%以上,其中RF用于渣场选址最为可靠,精度为89.8%,其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区域弃渣堆放适宜性程度;(2)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弃渣堆放生态选址主要受土地利用、坡度、道路、居民点、河流、断层这6个主要因子的影响;(3)在研究区域内,不适宜区集中分布于中部自然保护区,占总面积的10%,基本不适宜区在东部零散分布于人口密集区、建筑及耕地区域,西部则受断层与河流影响呈集聚分布。研究表明,弃渣堆放生态选址体系能够有效指导渣场选址工作,可为大尺度范围交通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弃渣场选址
层次分析法
随机森林
综合权重
生态评价因子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lag dump site selec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random forest
comprehensive weight
ecological evaluation factor
分类号
X951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政和县生态敏感性评价
2
作者
张铭珺
王艳鸽
钱晶晶
潘辉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3-17,共5页
文摘
选取南平市政和县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共选取6个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生态敏感性分为5个等级;运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方法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得到政和县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政和县整体以中、高度生态敏感性为主,整体呈现出较高生态敏感性,其中中度敏感区占县域面积的26.32%,高度敏感区占30.74%,极度生态敏感区占20.33%;轻度敏感区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县域内西部,占县域面积的15.03%。结合政和县现状,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敏感性提出相应策略,为政和县生态环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
敏感性
GIS
生态评价因子
政和县
Keywords
Ecological sensitivity
GIS
Ecological evaluation factor
Zhenghe County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东川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42
3
作者
杨艺苑
杨存建
机构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重点实验室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0505303)。
文摘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对东川区生态环境进行敏感性分析,本文共选取5个评价指标,首先对其进行单因子评价;然后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将东川区综合生态敏感性分为5个等级;最后构建东川区综合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1)5个生态评价因子中,坡度因子对东川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影响最大,权重值为0.36。根据对生态敏感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坡度、高程、土地利用、NDVI和水域缓冲区。(2)东川区生态环境敏感性总体偏高,极高敏感区与高敏感区共占区域总面积的44.17%;中敏感区占比最高,为26.1%;低敏感区和极低敏感区两者占比之和为29.73%。(3)东川区生态环境极高敏感区和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极低敏感区和低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及中部河谷地区。
关键词
GIS
东川区
生态评价因子
生态
敏感性
Keywords
GIS
Dongchuan district
ecological evaluation factors
ecological sensitivity
分类号
P23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遥感技术支持下交通沿线弃渣堆放生态选址方法体系构建
姬翠翠
陈泊宇
韩风雷
陈立川
陈茂霖
杨志鑫
刘劲宏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IS的政和县生态敏感性评价
张铭珺
王艳鸽
钱晶晶
潘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GIS的东川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杨艺苑
杨存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