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安江上游地区黄山市生态补偿价值初探 被引量:9
1
作者 邱玮玮 李进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基于生态补偿价值理论,以2005年为基准年,对新安江上游黄山市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了上、下游的效益关系,得出黄山市要维持本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自然资源进行生态补偿的结论,并以生态系统功能的效益作为生态补偿... 基于生态补偿价值理论,以2005年为基准年,对新安江上游黄山市生态资源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了上、下游的效益关系,得出黄山市要维持本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自然资源进行生态补偿的结论,并以生态系统功能的效益作为生态补偿的上限,机会成本和直接投入的总和作为生态补偿的下限,计算出生态补偿总价值量的范围为726963.8.2971790.81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市 新安江 生态补偿价值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林地资源生态经济价值评估
2
作者 曹叶 肖淳兮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2期70-77,共8页
森林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对于天然保护林工程的实施以及支持中国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鲜有文献同时考虑国有森林资源中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基于此本文从经济—生态两个角度出发,采用基准价格修正... 森林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对于天然保护林工程的实施以及支持中国达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鲜有文献同时考虑国有森林资源中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基于此本文从经济—生态两个角度出发,采用基准价格修正法、AHP层次分析法、生态价值补偿法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林地资源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估。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明确我国国有林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够明确其在我国绿色生态改革进程中蕴含的巨大生态价值推动力,为合理管控森林资源,防止国有资源流失,并促进我国低碳减排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资源价值 AHP层次分析法 基准价格修正法 生态价值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构建——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50
3
作者 张皓玮 方斌 +2 位作者 魏巧巧 瞿颖 王庆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70,共8页
研究目的:探讨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以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以生态超载指数作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在各区域间转移的测度,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市域间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测算... 研究目的:探讨区域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以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依据,以生态超载指数作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在各区域间转移的测度,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市域间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测算各区域间耕地生态价值补偿量。研究结果:(1)2011年江苏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北高南低,生态超载指数南亏北盈,表现出耕地生态供给和生态消费"空间异位"现象。(2)2011年江苏省整体上向外输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可获得16.99×108元耕地生态补偿费。(3)省内苏南地区及苏中南通市需分别支付104.83×108和2.88×108元耕地生态补偿费,苏中(除南通市)和苏北地区可分别获得24.68×108和100.05×108元的补偿费。研究结论:计算结果与各市的实际情况吻合,可为江苏构建耕地生态补偿路径提供参考,该测算方法对类似地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以区域生态价值量确定耕地保护指标,构建耕地生态价值补偿机制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生态价值补偿 参数比照法 生态足迹 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业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框架及对策研究——以A猪场环境污染事件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萌 沈祥成 +3 位作者 郭熙保 何慧芹 齐振宏 邬兰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6-161,共6页
我国A猪场环境污染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养猪业"畜产公害"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思考。文章基于A猪场环境污染事件,分析了A猪场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背景、危害及原因;探索了养猪业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的框架及基本环节;提出了进行养猪... 我国A猪场环境污染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养猪业"畜产公害"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思考。文章基于A猪场环境污染事件,分析了A猪场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背景、危害及原因;探索了养猪业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的框架及基本环节;提出了进行养猪业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的对策措施:确立养猪业生态环境价值补偿的主体;加快制定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标准;采用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模式;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有选择性的补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业 生态环境价值补偿 框架 对策 猪场污染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计量与补偿研究评述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旭红 张倩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4,共5页
鉴于矿产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强化、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价值的计量和补偿研究就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章在对国外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借鉴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补偿的国际经验,提出相应... 鉴于矿产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突出,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强化、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价值的计量和补偿研究就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章在对国外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借鉴矿产资源生态价值补偿的国际经验,提出相应的计量方法,进而研究矿产资源生态价值的补偿机制,为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价值补偿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生态价值计量 生态价值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生态价值补偿量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67-71,共5页
[目的]构建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方法]以陕西省为例,综合考虑省内11个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市区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等进行量化测算,通过引入生态超载指数,构建区域内的生态价值补偿量化... [目的]构建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方法]以陕西省为例,综合考虑省内11个市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市区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等进行量化测算,通过引入生态超载指数,构建区域内的生态价值补偿量化模型,对各市区的生态价值补偿量进行测算。[结果]2019年陕西省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整体上有少量盈余,全省可获得生态补偿量2.10×10^(8)元;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和杨凌示范区耕地生态处于赤字状态,尤其是西安市耕地生态超载指数达-2.15;陕北和陕南地区耕地生态处于盈余状态,该区域耕地生态状况良好。关中地区需支付48.36×10^(8)元的耕地生态补偿费,陕北、陕南地区分别可获得44.31×10^(8)和6.15×10^(8)元的耕地生态补偿费。[结论]测算结果与各市区的现实情况基本相符,可为陕西省耕地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和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依据,该测算方法可为各地区的耕地生态补偿费测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生态超载指数 生态价值补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价值角度对现行征地补偿政策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秦怡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9期3788-3791,共4页
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分析国内外征地补偿标准,提出对生态补偿的解释;其次,指出了将生态价值纳入征地补偿标准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现行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优缺差异和对生态补偿尚未重视的情况;然后明确中国对征地补偿中生态价值的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阅读分析国内外征地补偿标准,提出对生态补偿的解释;其次,指出了将生态价值纳入征地补偿标准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国内外现行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优缺差异和对生态补偿尚未重视的情况;然后明确中国对征地补偿中生态价值的研究成果、相关条例和不足之处;最后,对将生态补偿纳入征地补偿标准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补偿 土地的生态价值 生态价值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生态价值补偿的思考
8
作者 李朦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1期62-64,共3页
生态价值补偿研究是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的具体举措。国外在生态价值补偿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多采用征收绿色税等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并创新发展了多种市场化的补偿方式。笔者对我国现状进行研究,... 生态价值补偿研究是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的具体举措。国外在生态价值补偿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多采用征收绿色税等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并创新发展了多种市场化的补偿方式。笔者对我国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的生态价值补偿研究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完善生态价值补偿制度、创新生态价值补偿方法、加快生态价值补偿制度的立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农地非农化 生态价值补偿 补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全价值”核算的省际横向耕地保护补偿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3
9
作者 柴铎 林梦柔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7,共9页
经济补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政策工具,耕地保护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要构成,但目前地区间横向耕保补偿机制缺失。生态视角下,仅以耕地农产品供需关系衡量补偿关系和标准的方法欠缺理论完备性。耕地保护补偿的理论根源是耕地资源配置的... 经济补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政策工具,耕地保护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要构成,但目前地区间横向耕保补偿机制缺失。生态视角下,仅以耕地农产品供需关系衡量补偿关系和标准的方法欠缺理论完备性。耕地保护补偿的理论根源是耕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和政府失灵,补偿机理可还原为耕地价值的分配调整,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损失和外部性分别是上下级"纵向"和地区间"横向"补偿的依据。基于耕地价值供需平衡的假设和简化推论,综合省际统计和调研数据核算各省区耕地"全价值"年均单产,比较全国和各省人均耕地价值占有量,可将各省份划分为耕地赤字和耕地盈余区,依据耕地价值量差值建立横向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生态补偿'耕地保护补偿'横向补偿'耕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