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指导 正确把握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震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共3页
生态自我修复同人工治理一样 ,都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 ,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从技术上来看 ,都存在着优势和劣势 ,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防治水土流失。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新的工作 ,需要我们统一认识、制定规划... 生态自我修复同人工治理一样 ,都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 ,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从技术上来看 ,都存在着优势和劣势 ,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防治水土流失。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新的工作 ,需要我们统一认识、制定规划、加强协调、增加投入、搞好示范、配套法规、开展监测等积极探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生态自我修复 人工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上游流域生态自我修复条件与对策初探
2
作者 林明添 杨生健 +2 位作者 邹得棉 乐景传 叶伟建 《福建水土保持》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大田系闽江流域源头 ,地形复杂 ,水热资源丰富 ,植被种类繁多 ,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繁衍和生态的自我修复。多年封禁治理实践表明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治理中轻度林地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笔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充分... 大田系闽江流域源头 ,地形复杂 ,水热资源丰富 ,植被种类繁多 ,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繁衍和生态的自我修复。多年封禁治理实践表明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治理中轻度林地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笔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充分剖析了流域生态自我修复的有利因素 ,并针对流域生态和社会经济特征 ,提出相应的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对策和切实可行的 4条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源头 生态自我修复 对策 保障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龙岩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生态自我修复
3
作者 薛小平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年第1期68-70,共3页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都会有相应的植物来生存,逐步形成植物群落,并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环境对生长的植物进行适应性选择,适应该环境条件的植物能够繁衍、演替,不适应的就被淘汰,这是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就是一个人... 在任何自然环境下都会有相应的植物来生存,逐步形成植物群落,并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替;环境对生长的植物进行适应性选择,适应该环境条件的植物能够繁衍、演替,不适应的就被淘汰,这是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水土保持林草植被建设就是一个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岩市 福建 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 生态自我修复 植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九龙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 被引量:2
4
作者 蔡晓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9-170,173,共3页
生态修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思路,是水土流失防治的新举措。阐述了在九龙江流域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意义,分析了九龙江流域实施生态自我修复的有利条件,水土流失使流域生态... 生态修复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思路,是水土流失防治的新举措。阐述了在九龙江流域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意义,分析了九龙江流域实施生态自我修复的有利条件,水土流失使流域生态系统脆弱,实施生态自我修复势在必行,并提出在流域实施生态自我修复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江流域 水土流失 生态自我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生态自我修复的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乔继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促进生态自我修复符合生态演替的基本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最有效、最经济、最科学的生态环境建设途径。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坚持保护和治理并举、以保护为主的方针。要提高认识,改变... 促进生态自我修复符合生态演替的基本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最有效、最经济、最科学的生态环境建设途径。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坚持保护和治理并举、以保护为主的方针。要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妥善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自我修复 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阳县实施生态自我修复的主要做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卫瑞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年第1期32-33,共2页
中阳县国土总面积1 433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47 km2,属全省水土流失严重县份之一。2002年,被列为黄河中游生态修复试点县。通过三年的封禁,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由15%提高到70%,治理度由35.4%提高到72.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78.5元提高到1 ... 中阳县国土总面积1 433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47 km2,属全省水土流失严重县份之一。2002年,被列为黄河中游生态修复试点县。通过三年的封禁,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由15%提高到70%,治理度由35.4%提高到72.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978.5元提高到1 350元,基本实现了经济长足发展、生态明显改善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快速治理水土流失的新路子。其主要做法是:靠清晰的思路引导干部群众,靠规范的制度保障项目实施,靠严格的管护巩固修复成果,靠配套的措施促进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自我修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中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乾清提出生态自我修复是配合人工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7
作者 徐广生 《水利经济》 2004年第6期61-61,共1页
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自我生存和修复能力,如果没有人为活动对天然植被的破坏,除黄土高原外,湿润地区不致发生土壤侵蚀或只发生轻微的土壤侵蚀;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只要不过度开发利用天然植被,即使发生短时间的轻微侵蚀,及时进... 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自我生存和修复能力,如果没有人为活动对天然植被的破坏,除黄土高原外,湿润地区不致发生土壤侵蚀或只发生轻微的土壤侵蚀;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只要不过度开发利用天然植被,即使发生短时间的轻微侵蚀,及时进行养护,自然环境仍有能力自我恢复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徐乾清 生态自我修复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夷陵区生态自我修复再添新举措
8
作者 周宝书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50,共1页
为落实水利部提出的“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变”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宜昌市夷陵区委、区政府坚持“人口、自然、环境”协调和谐发展,全力推行“生态自我... 为落实水利部提出的“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变”的水土保持新思路,宜昌市夷陵区委、区政府坚持“人口、自然、环境”协调和谐发展,全力推行“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建设,2005年重点引进新型制茶复干机400多台,告别了“柴火灶”,此举可使全区每年减少活立木消耗9200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陵区 生态自我修复工程 水土保持 试点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生态自我修复 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
9
作者 马福梅 徐胜才 李晓霞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7年第2期40-41,共2页
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调整。永和县水土流失面积107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7.87%,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治理,至2005年底,全县水土流失治理度仅26.4%,速度缓慢。总结... 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一次重大的战略性调整。永和县水土流失面积107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87.87%,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治理,至2005年底,全县水土流失治理度仅26.4%,速度缓慢。总结多年来的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严重,造林成活率低。针对实际,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需大力实施生态自然修复,加快水土保持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自我修复 生态环境 永和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岩市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工程的监测
10
作者 王二朋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年第3期65-66,共2页
开展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动态监测,要科学地选取监测区域,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及侵蚀量、生物多样性、林草生长量、土壤状况、区域小气候、社会经济状况等。要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并提交监测成果。
关键词 生态自我修复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被引量:27
11
作者 刘震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5,共3页
新时期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采取新的措施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加快植被恢复 ,重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费省效宏、快速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之一。... 新时期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采取新的措施 ,依靠大自然的力量 ,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加快植被恢复 ,重新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费省效宏、快速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因地制宜 ,分区采取“以改促封”、“以建促封”、“以调促封”、“以移促封”等多种措施 ,为生态的自我修复创造条件。同时要处理好依靠大自然力量和依靠人工治理的关系、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大面积封育保护的关系、封与育的关系和封与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建设 土育治理 植被恢复 水土流失 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因地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西大别山北坡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润 朱诚 +1 位作者 葛向东 苏勤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0-93,共4页
皖西大别山北坡位于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属于生态交错带(Ecotone),具有脆弱性、敏感性和反馈调节机制弱、稳定性较差等特征,水土流失严重。该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对淠史杭灌溉工程的安全和效益的发挥、淮河防洪、巢湖水... 皖西大别山北坡位于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属于生态交错带(Ecotone),具有脆弱性、敏感性和反馈调节机制弱、稳定性较差等特征,水土流失严重。该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对淠史杭灌溉工程的安全和效益的发挥、淮河防洪、巢湖水污染治理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区经济落后、财力有限,但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较强,因此,实施生态修复是解决水土流失治理缓慢的最有效途径。当前生态修复应抓好以下方面:实施生态移民,积极稳妥地开展退耕还林工作;统筹规划,线面结合,抓好小流域治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和行动;积极发展山区小水电;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实现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治理 坡位 生态自我修复 灌溉工程 小流域治理 水土保持 退耕还林工作 经济落后 财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蒲朝勇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14,共3页
当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还有若干问题需要探讨和研究 :一是水资源问题。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资源 ,同时会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必须研究生态用水的问题。二是生态自我修复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生... 当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还有若干问题需要探讨和研究 :一是水资源问题。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资源 ,同时会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必须研究生态用水的问题。二是生态自我修复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生态自我修复理论的基础是生态环境发展演变的自然规律 ,开展生态自我修复的实践基础是水土流失防治的现实需要。三是前期工作问题。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应避免生搬硬套水利工程前期工作阶段划分 ,或者流于形式、走过场两种倾向。四是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问题。根据中央农村税费改革精神 ,做好群众投工方式的调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水资源 生态自我修复 前期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虹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共2页
治淮实践逐步加深了人们对淮河流域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阐述了“蓄泄兼筹”治淮方针的深刻内涵、洪涝旱和非点源污染等灾害与水土流失的相关性及水土保持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应坚持以... 治淮实践逐步加深了人们对淮河流域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阐述了“蓄泄兼筹”治淮方针的深刻内涵、洪涝旱和非点源污染等灾害与水土流失的相关性及水土保持在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应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坚持典型示范,综合防治,规模治理;坚持水土保持与淮河流域防洪体系紧密结合;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举;狠抓预防监督;加强科研和应用先进技术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淮河流域 小流域综合治理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对区域植被演替的影响——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温仲明 杨勤科 焦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32-37,共6页
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地调查 ,初步分析了水土保持对植被演替影响的主要方式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措施、人工恢复植被、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 )对植被演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下的植被演替趋向... 在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地调查 ,初步分析了水土保持对植被演替影响的主要方式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措施、人工恢复植被、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 )对植被演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下的植被演替趋向自然演替过程 ,而人工恢复植被的影响取决于物种选择与营造方式 ,不当的物种及纯林营造 ,往往使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化 ,植被正常演替中断或逆向发展。反之 ,则可促进植被正常演替 ,缩短植被恢复过程。工程措施对植被演替的影响 ,可能更多地表现其对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方面。但要全面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对区域植被演替的影响 ,仍需系统的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植被演替 生态自我修复 黄土高原地区 纯林 人工恢复 演替过程 区域 逆向发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综合治理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被引量:15
16
作者 姜德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使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其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使小流域综合治理传承创新,不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的关系,小流域治理总体布局的调... 为了使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其中几个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使小流域综合治理传承创新,不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的关系,小流域治理总体布局的调整,综合治理模式的完善与创新,人与自然和谐的治理措施布设,小流域治理中的基本田建设,生态建设中的生态用水,综合治理的土壤侵蚀控制标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大技术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流域治理 生态自我修复 综合治理模式 人与自然和谐 可持续发展 战略实施 总体布局 治理措施 生态用水 生态建设 控制标准 土壤侵蚀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处理水土保持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兴洲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年第3期4-5,8,共3页
根据朔州市近年来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论述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关系:科学发展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关系、生态自我修复与重点工程治理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关系、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预防的关系、治坡与治沟的关系、工程措施与... 根据朔州市近年来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论述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关系:科学发展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关系、生态自我修复与重点工程治理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关系、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预防的关系、治坡与治沟的关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关系、治理与利用和管护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自我修复 水土流失 朔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增产粮食180亿公斤
18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5期71-71,共1页
我国依靠生态自我修复防治水土流失的探索与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减少土壤侵蚀15亿t,增产粮食180亿kg,五年间全国有1200多万人通过水土保持解决了温饱。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粮食 生态自我修复 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增产粮食180亿kg
19
作者 春晓 《垦殖与稻作》 2006年第4期25-25,共1页
我国领先生态自我修复防治水土流失的探索与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减少土壤浸浊15亿t,增产粮食180亿kg,五年间全国有1200多万人通过水土保持解决了温饱。
关键词 水土流失 保持措施 粮食 生态自我修复 水土保持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治理模式升级与拓展之思考
20
作者 曾金华 钟炳林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成绩显著,下一步应全面推进治理模式的升级与拓展,本文从指导思想、原则以及宣传、预防、封育、机制、科技。
关键词 长汀县 水土流失 福建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