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倪琳 周勇 +1 位作者 刘义 余维 《资源与产业》 2008年第4期50-53,共4页
本文运用绿当量这一概念,通过建立模型,并应用绿当量对潜江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现状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增强土地系统功能,使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地区、各产业、各部门合理分配和集约利用,从而为区域土... 本文运用绿当量这一概念,通过建立模型,并应用绿当量对潜江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现状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增强土地系统功能,使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地区、各产业、各部门合理分配和集约利用,从而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绿当量 土地利用结构 森林覆盖率 潜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以宁夏银川市滨河新区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长宁 刘自增 +2 位作者 黄涛 张振涛 杨娅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3080-13082,共3页
基于生态绿当量模型,以宁夏银川市滨河新区核心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核心区绿当量总面积为51.11 km2,覆盖率为31.17%;核心区现状土地绿当量较大,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建设生态城的基础。
关键词 生态绿当量 农牧交错带 土地利用 滨河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效益的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严海涛 刘学录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126-129,共4页
采用线性规划法,基于生态功能绿当量对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需要通过园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目标,牧草地、未利用土地减少幅度不大,建设用地中除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外其余用... 采用线性规划法,基于生态功能绿当量对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需要通过园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目标,牧草地、未利用土地减少幅度不大,建设用地中除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外其余用地均增加;为同时满足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目标,部分地类的面积有所减少(如耕地),在满足生态效益最大的同时兼顾社会和经济目标的实现;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开展提高耕地质量的土地开发整理、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挖掘非农建设用地的绿当量和生态服务价值是实现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效益优化的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土地利用 生态绿当量 结构优化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凡萍 黄银洲 王岳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268-271,共4页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荒漠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示范点,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相对复杂.以2005、2010和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利用生态绿当量、土地利用结构指数、生态系统价值,分别评价沙坡头自然...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荒漠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示范点,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相对复杂.以2005、2010和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利用生态绿当量、土地利用结构指数、生态系统价值,分别评价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健康.结果表明,2005 ~ 2013年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生态绿当量大于1,土地利用结构合理,立体绿化效果不断提升;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断增加,优势度指数不断减少,表明保护区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和平均化,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相对生态价值在研究时段有所提升,生态健康状况已转向健康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 生态绿当量 土地利用结构 生态系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