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绿当量及其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以江西省新建县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罗志军 张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51-856,共6页
基于生态绿当量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以江西省新建县为例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定量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计算耕地、草地等地类的生态绿当量得到研究区域的综合绿当量,并将该值与以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化标准进行比较,... 基于生态绿当量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以江西省新建县为例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定量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计算耕地、草地等地类的生态绿当量得到研究区域的综合绿当量,并将该值与以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生态优化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以期达到生态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生态绿当量 森林覆盖率 新建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晋城市城区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建龙 师学义 祝宇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1-374,共4页
依据生态绿当量的概念,构建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之中。结果表明,城区的实际总绿当量为0.940,小于最佳林地覆盖面积对应的生态绿当量,须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所以本研究提出了基于上述... 依据生态绿当量的概念,构建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之中。结果表明,城区的实际总绿当量为0.940,小于最佳林地覆盖面积对应的生态绿当量,须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所以本研究提出了基于上述模型的城区土地利用优化建议。经计算,优化后的城区总绿当量为1.026,符合最佳绿地覆盖要求,表明城区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达到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绿当量 土地利用结构 晋城市城区 最佳林地覆盖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蒙蒙 张军民 +2 位作者 徐丽萍 唐湘玲 王玲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709-715,共7页
绿当量核算方法为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提供了统一性标准,实现了不同用地之间生态功能的定量分析和模型计算,可为土地利用优化提供生态化解决方案。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及生态绿当量方法,设计干旱区土地覆被类型的生态功能评分标准,测算土... 绿当量核算方法为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提供了统一性标准,实现了不同用地之间生态功能的定量分析和模型计算,可为土地利用优化提供生态化解决方案。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及生态绿当量方法,设计干旱区土地覆被类型的生态功能评分标准,测算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当量分值,同时评估生态绿当量的理想状态。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间,玛纳斯河流域绿当量比率均小于1,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趋于降低,需增加4873.3km2当量面积才能使绿当量比率达到1的标准值。(2)上游山区当量面积小但绿当量较大,应以保护和修复现有覆盖的生态功能为主;中游绿洲城市区应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景观功能为主;中下游绿洲农区是当量面积最大、绿当量值最小的核心,需通过土地整理和修复,重建生态功能。因此可知,生态绿当量模型对于干旱区土地利用优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特别适用于探讨时空尺度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调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 土地利用优化 生态绿当量 玛纳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态绿当量的城市绿色空间要素配置优化——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博娅 刘志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39-4548,共10页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重强调生态、高效的内涵式发展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综合增长。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生态绿当量进行现状绿色空间的量化评价,采用线性规划模型进行生态系统服务最大化目标下的要...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重强调生态、高效的内涵式发展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综合增长。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生态绿当量进行现状绿色空间的量化评价,采用线性规划模型进行生态系统服务最大化目标下的要素结构调整,为各区域提供可行的实施建议。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除西城区和石景山区满足生态绿当量要求外,其他区域均不满足。(2)采用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优化调整后,东城区的生态绿当量满足要求,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提高了4.23%;朝阳区、丰台区和海淀区生态绿当量分别提高到了0.77、0.73、0.90,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分别提高了6.79%、10.49%和5.76%。(3)朝阳、海淀、丰台等区域优先完善自然山水要素,加强西部浅山区绿化、增补温榆河、永定河、清河、南沙河等滨河绿色空间,大力推进两道绿化隔离带增量提质建设;东城区着重改善大面积斑块形成生态源地。研究探究了高密度建设的中心城区绿色空间配置的量化方法和优化路径,为北京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改进生态绿当量 线性规划模型 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杰 龚萍 金良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6-201,共6页
自然界中各种绿色植物通过不同程度的光合作用,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生态补偿作用,但贡献的"效率"不同。不同的植物之间能够通过生态绿当量互换,利用一定系数计算互换,以达到两种不同物种虽然面积不同,但生态贡献相同的效果。文... 自然界中各种绿色植物通过不同程度的光合作用,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生态补偿作用,但贡献的"效率"不同。不同的植物之间能够通过生态绿当量互换,利用一定系数计算互换,以达到两种不同物种虽然面积不同,但生态贡献相同的效果。文章基于生态绿当量的视角,分析呼和浩特市2012年的土地利用结构,根据各类土地的服务价值,计算出生态绿当量值为0.709 2,生态绿当量值小于1,并预测了呼和浩特市2020年土地利用的生态绿当量值为0.831 5。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并提出进行耕地优化、优化未利用土地、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等措施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绿当量 土地结构优化 呼和浩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以宁夏银川市滨河新区核心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长宁 刘自增 +2 位作者 黄涛 张振涛 杨娅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3080-13082,共3页
基于生态绿当量模型,以宁夏银川市滨河新区核心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核心区绿当量总面积为51.11 km2,覆盖率为31.17%;核心区现状土地绿当量较大,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建设生态城的基础。
关键词 生态绿当量 农牧交错带 土地利用 滨河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绿量综合评价——基于生态绿当量分析法
7
作者 丁国强 李海波 +1 位作者 肖彩虹 高岗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43-47,共5页
基于生态绿当量原理,对呼和浩特地区不同空间范围内生态用地结构及面积进行了评价,进而确定了地区最大森林覆被率。结果表明:生态绿当量森林覆盖率达38.2%以上,武川县和托克托县实际森林覆盖率低于联合国公布的最低森林生态下限指标值2... 基于生态绿当量原理,对呼和浩特地区不同空间范围内生态用地结构及面积进行了评价,进而确定了地区最大森林覆被率。结果表明:生态绿当量森林覆盖率达38.2%以上,武川县和托克托县实际森林覆盖率低于联合国公布的最低森林生态下限指标值20%;平原区的市辖区、土左旗、托克托县具备建设生态城市条件;测算最大森林覆被率,市辖区34.73%、清水河县45.08%、和林县39.5%、武川县27.41%、土左旗31.03%、托克托县20.3%,全市森林覆被率可达到29.43%。今后需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实现由营造林向森林经营与保护方向转变,实现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绿当量 综合评价 呼和浩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旅游用地生态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莹雪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110,F0003,共7页
旅游用地生态优化是实现旅游用地持续利用与管理的重要途径。为弥补目前该领域关于时空布局和土地类型结构优化研究的不足,构建了基于生态适宜性和生态绿当量的ES-EGE(Ecological Suitability and Ecological Green Equivalent)旅游用... 旅游用地生态优化是实现旅游用地持续利用与管理的重要途径。为弥补目前该领域关于时空布局和土地类型结构优化研究的不足,构建了基于生态适宜性和生态绿当量的ES-EGE(Ecological Suitability and Ecological Green Equivalent)旅游用地生态优化模型,包括时空优化配置模型和类型结构优化模型。借助3S技术,运用基于生态适宜性的旅游用地时空优化配置模型进行时空分析,得到珠海市旅游用地布局的生态适宜性分区图,未来依次布局西部生态适宜区内的康体休闲度假旅游用地项目、中部生态适宜区和生态较适宜区内的游乐、会展、游艇、高尔夫等特色旅游项目、东部生态较适宜区内特色岛屿的海洋休闲度假、运动游乐和生态休闲项目。现有旅游用地中,对已布局在生态非适宜区内的用地进行生态修复,将其中至少5.74%的建设用地调整为林地;运用基于生态绿当量的旅游用地类型结构优化模型分析计算,得出在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方面,除将全部草地调整为林地外,还需将至少13.04hm2的建设用地调整为林地;综合时空优化配置模型和类型结构优化模型得出珠海市旅游用地生态优化结果空间分布图。建议生态非适宜区、生态较适宜区和生态适宜区建设用地所占比例分别不超过总用地面积的10.92%、15.13%%和52.48%。模型计算结果可为珠海市旅游用地生态优化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EGE模型 生态绿当量 旅游用地 生态优化 珠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效益的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严海涛 刘学录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126-129,共4页
采用线性规划法,基于生态功能绿当量对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需要通过园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目标,牧草地、未利用土地减少幅度不大,建设用地中除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外其余用... 采用线性规划法,基于生态功能绿当量对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需要通过园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目标,牧草地、未利用土地减少幅度不大,建设用地中除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外其余用地均增加;为同时满足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的目标,部分地类的面积有所减少(如耕地),在满足生态效益最大的同时兼顾社会和经济目标的实现;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开展提高耕地质量的土地开发整理、提高森林覆盖率,充分挖掘非农建设用地的绿当量和生态服务价值是实现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效益优化的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土地利用 生态绿当量 结构优化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凡萍 黄银洲 王岳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1期268-271,共4页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荒漠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示范点,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相对复杂.以2005、2010和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利用生态绿当量、土地利用结构指数、生态系统价值,分别评价沙坡头自然...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荒漠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示范点,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相对复杂.以2005、2010和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利用生态绿当量、土地利用结构指数、生态系统价值,分别评价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健康.结果表明,2005 ~ 2013年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生态绿当量大于1,土地利用结构合理,立体绿化效果不断提升;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断增加,优势度指数不断减少,表明保护区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和平均化,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相对生态价值在研究时段有所提升,生态健康状况已转向健康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 生态绿当量 土地利用结构 生态系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