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楝树在河谷生态综合治理中的抗旱优势及应用——以红河州元阳县治理为例
1
作者 陶林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在红河流域生态脆弱区,造林不见林、干旱与土壤贫瘠问题长期存在。而印楝树耐旱耐高温、易成活且易养护,在红河干热河谷生态治理方面独具优势。本文以元阳县治理为例,剖析印楝树的优势与特点,以及在这些优势加持之下,印楝树对干热河谷... 在红河流域生态脆弱区,造林不见林、干旱与土壤贫瘠问题长期存在。而印楝树耐旱耐高温、易成活且易养护,在红河干热河谷生态治理方面独具优势。本文以元阳县治理为例,剖析印楝树的优势与特点,以及在这些优势加持之下,印楝树对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的关键作用,分析印楝树种植实践中为当地带来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树 生态综合治理 干热河谷 抗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票城市河道存在问题及生态综合治理措施
2
作者 李中标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1期33-34,共2页
河道水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对于城市建设发展尤为重要。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受思想认识、工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河道水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对于城市建设发展尤为重要。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受思想认识、工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了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河道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阻碍到城市整体发展。通过实施北票市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可有效削减城市河道污水污染物,改善凉水河与东官营子河河流水质,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同时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凉水河与东官营子河两岸的滨河景观系统,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城市河道 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陇西县渭河水系生态综合治理的思考
3
作者 刘树军 《当代农机》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介绍了陇西县渭河水系生态综合治理的政策依据、治理原则和范围、治理现状和推进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工作措施,指出了治理目标。
关键词 渭河水系 生态综合治理 问题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钦县澜沧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魏雪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B05期70-72,共3页
介绍了德钦县澜沧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了造成生态恶化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和几条今后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 生态综合治理 德钦县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措施 生态恶化 澜沧江流域 现状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革命精神 打造精品工程搭建致富平台——记河北省易县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5
作者 李愿宏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8年第7期21-23,共3页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燕雀翩翩绕山间;一片片果园夏意闹,硕果累累坠其间;一条条道路宽又长,辛勤劳作喜奔忙;一台台梯地一层层绿,欢歌笑语随风传……这一派繁荣景象不知陶醉了多少人。原来这是地处狼牙山下的河北省易县农业综合开发...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燕雀翩翩绕山间;一片片果园夏意闹,硕果累累坠其间;一条条道路宽又长,辛勤劳作喜奔忙;一台台梯地一层层绿,欢歌笑语随风传……这一派繁荣景象不知陶醉了多少人。原来这是地处狼牙山下的河北省易县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生态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项目 河北省 精品工程 易县 精神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 让岱海再现美丽风采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建军 李凤娇 王珏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5期11-12,共2页
岱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也是凉城人民心目中的母亲湖。每逢春夏秋季节,举目望去,湖水碧绿,宛若银蛇舞动的河流,又似弧形围筑的水库。微风吹拂时,倒映着水光山色的湖面碧波荡漾。湖面周围芦苇丛生... 岱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也是凉城人民心目中的母亲湖。每逢春夏秋季节,举目望去,湖水碧绿,宛若银蛇舞动的河流,又似弧形围筑的水库。微风吹拂时,倒映着水光山色的湖面碧波荡漾。湖面周围芦苇丛生、杨柳茂密、绿草如茵。湖区内鱼儿畅游、飞鸟翱翔,犹如一幅用浓墨重彩描绘的绝妙风景图。历史上的岱海四周原为水草丰茂的游牧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综合治理 水光山色 夏秋季节 凉城县 乌兰察布市 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公园生态综合治理 被引量:1
7
《风景园林》 2004年第55期17-18,共2页
合肥市环城公园的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4年全面展开,环绕老城区的绿带造就了城市"翡翠项链"的美誉,1986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优秀设计、优质工程一等奖。环城公园生态综合治理自2000年开始,本着保持风格、完善功能、优... 合肥市环城公园的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4年全面展开,环绕老城区的绿带造就了城市"翡翠项链"的美誉,1986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优秀设计、优质工程一等奖。环城公园生态综合治理自2000年开始,本着保持风格、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挖掘文化的原则,通过污水处理回用、沟通水系、河道清淤、生态型驳岸、绿化的调整与扩建、增加地被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等综合治理,形成了水清林绿、莺飞草长的生态环境走廊,近年来,为改善合肥市的人居环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合肥市 生态综合治理 河道清淤 优化环境 绿带 优质工程 生态环境 亲水平台 河道建设 人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县黄河故道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开发措施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石俊汇 张明远 高海梅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1-32,共2页
黄河故道风沙区位于鲁西北平原,涉及高唐、夏津、武城、平原、德城等县(区),其历史成因与时期相同,针对平原县境内黄河故道风沙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依据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理论,采取多种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对项目区沟渠井、路林田、桥... 黄河故道风沙区位于鲁西北平原,涉及高唐、夏津、武城、平原、德城等县(区),其历史成因与时期相同,针对平原县境内黄河故道风沙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依据水土保持和生态农业理论,采取多种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对项目区沟渠井、路林田、桥涵闸进行统一规划,对中低产田和沙荒地进行综合治理,推广应用了多种作物新品种和林棉、林瓜、蔬菜大棚立体种植模式以及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项目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介绍了黄河故道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开发措施,包括水利措施,林果措施,农业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强化监督、依法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综合治理开发 黄河故道风沙区 平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矸石山生态综合治理措施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中南 《绿色科技》 2012年第3期211-214,共4页
探讨了通过对矸石山注浆可有效防止自燃,对矸石山放缓坡度、分层碾压、黄土覆盖、建立矸石山排灌水系统、矸石山坡脚挡护工程可降低矸石山的环境风险,提出了对矸石山生物修复及绿化造林等生态综合治理措施,以实现矸石山经济效益与环境... 探讨了通过对矸石山注浆可有效防止自燃,对矸石山放缓坡度、分层碾压、黄土覆盖、建立矸石山排灌水系统、矸石山坡脚挡护工程可降低矸石山的环境风险,提出了对矸石山生物修复及绿化造林等生态综合治理措施,以实现矸石山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共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山 自燃 塌方 生态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抗蚀促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创新"土壤侵蚀与生态治理"研究团队,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中游砒砂岩...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科研创新"土壤侵蚀与生态治理"研究团队,依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集成与示范"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研发出可有效恢复砒砂岩区植被的抗蚀促生新材料,实现了保水、抗蚀、增肥、促生多功能一体化,实现了阻控侵蚀与恢复植被功能一体化;研发出砒砂岩改性筑坝材料并进行了示范应用,实现了阻控砒砂岩结构遇水溃散与破坏的目标;创建了抗蚀促生材料-工程-生物措施体系与坡沟系统地貌单元高适配的二元立体配置模式,突破了砒砂岩治理措施体系与侵蚀空间分异相匹配的技术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一体化 生态综合治理 生态脆弱区 砒砂岩 科研创新 示范应用 生物措施 配置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天祝源头生态综合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11
作者 段恒荣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11S期57-59,共3页
针对石羊河流域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对石羊河流域天祝源头生态综合治理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生态综合治理 源头 流域综合治理 生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吕梁生态综合治理——以吕梁离石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鲜萍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9期94-95,共2页
1吕梁基本情况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区。全市2.1万km^(2),南北距离较东西大,呈长条状,吕梁山脉纵贯南北全境,沟壑纵横,立地条件较差,全市平原面积较少,约占8%。辖13个县市区,可分为西、中、东三区域,西... 1吕梁基本情况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区。全市2.1万km^(2),南北距离较东西大,呈长条状,吕梁山脉纵贯南北全境,沟壑纵横,立地条件较差,全市平原面积较少,约占8%。辖13个县市区,可分为西、中、东三区域,西部有兴县、临县、柳林、石楼4个沿黄县与陕西隔黄河相望,属土石山区,生态较差。南北有岚县、方山、离石、中阳、交口5县区属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较重。东部交城、文水、汾阳、孝义4县市地势较为平坦,属于太原盆地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山区 森林公园 生态脆弱区 生态综合治理 太原盆地 吕梁山脉 长条状 离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综合治理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海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第8期134-136,共3页
山西省吕梁市地处晋西黄土高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具有沟壑纵横、山峦起伏的地势特点,因气候干旱且降水稀少,区域内水资源匮乏,风沙、干旱、霜冻灾害频繁,导致土壤侵蚀严重,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交织,境内植被发育情况较差。近... 山西省吕梁市地处晋西黄土高原,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具有沟壑纵横、山峦起伏的地势特点,因气候干旱且降水稀少,区域内水资源匮乏,风沙、干旱、霜冻灾害频繁,导致土壤侵蚀严重,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交织,境内植被发育情况较差。近年来,山西吕梁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综合治理模式提出新思考,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治理成效较为显著。文章通过分析吕梁市生态环境现状,说明了吕梁市现有生态综合治理举措,提出乐相应的措施,为生态脆弱区林业生态综合治理模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林业 生态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安全保障与生态综合治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4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综合治理 生态需水标准 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阳县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5
作者 翟红霞 王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0期166-167,169,共3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出谋划策。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综合治理 问题 对策 宁夏彭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生态综合治理 打造新型规模化林场——内蒙古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克什克腾旗分场建设纪实
16
作者 王明达 董学存 王荟楠 《内蒙古林业》 2022年第6期33-35,共3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国务院关于研究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设和解决有关问题措施的会议纪要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计划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关键地区,开展新建规模化林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国务院关于研究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设和解决有关问题措施的会议纪要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计划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关键地区,开展新建规模化林场试点,探索通过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造林,或以有条件的林场为基础推进大面积场外造林等模式,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工作。浑善达克沙地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风沙源,其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本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综合治理 会议纪要 塞罕坝林场 浑善达克沙地 生态安全 场外造林 市场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彭阳县茹河水利风景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思考
17
作者 林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2期182-182,187,共2页
分析了彭阳县茹河水利风景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区基本情况,针对项目区建设规模及内容、发展定位、功能成效进行调查思考,旨在通过项目区治理,逐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关键词 茹河 水利风景区 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宁夏彭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五化”治理模式搞好农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
18
作者 郭岐春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5年第11期30-31,共2页
一、“五化”模式是符合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五化”模式是农业综合开发在对现有治理措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构置成全新的适合丘陵沟壑区农业综合开发理念而总结的一种建设模式,是针对黄河中游水土流... 一、“五化”模式是符合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五化”模式是农业综合开发在对现有治理措施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构置成全新的适合丘陵沟壑区农业综合开发理念而总结的一种建设模式,是针对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地区而形成的。这些地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峁梁相连,沟谷相通,地表径流冲刷极其严重,生态系统荡然无存。根治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系统,发展当地经济不仅是当地政府的主要任务,也对全省乃至全国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而“五化模式”恰恰是逐步根治这些问题的一剂良方。其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开发模式 生态综合治理 项目建设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农业综合开发 水土流失 生态系统 开发理念 黄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盐池半荒漠区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效益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德祥 钱拴提 +4 位作者 周广阔 问建军 汶录凤 李少雄 杨飞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83,共4页
讨论了半荒漠区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建设的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对生态工程的这4种效益以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评价,并建立灰色系统模型,预测了工程建设的延续效益,取得了... 讨论了半荒漠区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生态工程建设的资源、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对生态工程的这4种效益以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评价,并建立灰色系统模型,预测了工程建设的延续效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荒漠区 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综合效益评价 灰色系统预测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学俭 张新华 《宁夏农林科技》 2005年第1期1-4,14,共5页
宁夏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是宁夏利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贷款开展沙漠化综合治理的一项重大工程。项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高新信息技术,实现了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效益评估的全过程可视... 宁夏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是宁夏利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贷款开展沙漠化综合治理的一项重大工程。项目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高新信息技术,实现了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效益评估的全过程可视化和数字化管理。本文介绍了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技术平台选择、开发方法、技术路线、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库管理、功能设计、操作界面设计等,详细论述了系统中不同比例尺图形数据、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不同格式文本数据的建库技术和管理方式。根据系统的推广使用情况,本文最后分析了该系统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相比的优点以及该系统今后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设计 沙漠化综合治理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