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衢州模式研究
1
作者 张海天 罗洪云 汪本学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229-232,237,共5页
以浙江省衢州市为典型案例,通过田野调查与政策分析,系统解构其秸秆治理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启示。结果发现,衢州市通过构建“疏堵结合”治理体系,形成“全量收集-全域覆盖-全程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2024年其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离田率... 以浙江省衢州市为典型案例,通过田野调查与政策分析,系统解构其秸秆治理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启示。结果发现,衢州市通过构建“疏堵结合”治理体系,形成“全量收集-全域覆盖-全程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2024年其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离田率均列浙江省第一;核心经验是以政策工具创新平衡生态效益与农户经济利益,以市场化机制激活秸秆资源的多向增值路径,以三级收储网络破解秸秆收储“最后一公里”难题,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户参与”的协同治理范式。衢州模式通过将农业废弃物治理与乡村产业振兴链条有效链接,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均衡,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技术可行、经济持续、主体协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对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理论、推动“双碳”目标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资源化利用 疏堵结合 协同治理 生态经济转化 衢州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格局及演进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夏美君 李健 闫永蚕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4-824,共11页
提高生态福利绩效是协调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福祉增进的重要途径。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极为重要的战略区域,深入探究其生态福利转化过程中生态经济转化阶段和经济福利转化阶段,有助于把握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薄弱... 提高生态福利绩效是协调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福祉增进的重要途径。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极为重要的战略区域,深入探究其生态福利转化过程中生态经济转化阶段和经济福利转化阶段,有助于把握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薄弱环节和内部差距。运用两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动态视角考察京津冀城市群2006-2020年的生态福利绩效,并刻画生态福利转化过程各阶段效率的时空格局,借助Kernel密度估计、Moran指数、传统和空间Markov链揭示其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7%,两阶段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7%和-3.1%,经济福利转化阶段是制约生态福利绩效提升的关键环节。各城市在生态经济转化阶段呈现全片增长的发展格局,城市间差异在经济福利转化阶段相对较小,但增长表现相对较差,形成低效连片的发展格局,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2)城市间生态福利绩效的绝对差异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两阶段分别于2020年和2019年达到研究期内城市间差异的最大值,生态经济转化阶段存在微弱的极化趋势,需要加强各城市在该阶段的均衡化发展。(3)各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在两阶段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也表现出空间正相关性特征,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很难实现短期内跃迁式发展。经济福利转化阶段虽然存在跨状态转移,但最大的转移概率仅为0.068,生态经济转化阶段向高水平转移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在各阶段向上或向下转移受到邻域城市的差异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福利绩效 时空格局 演进特征 京津冀城市群 生态经济转化阶段 经济福利转化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