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海岛生态经济模型及其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广成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70,共7页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生态经济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区域开放生态经济系统的一般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分析了长岛县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变化,进而提出了长岛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可为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提供参考,为地方政...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生态经济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区域开放生态经济系统的一般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分析了长岛县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变化,进而提出了长岛县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可为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提供参考,为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模型 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结构 海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分析对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浩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4,共5页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过度开发及利用地球资源,最终导致自然资源濒临耗竭,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却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过度开发及利用地球资源,最终导致自然资源濒临耗竭,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环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生态与经济的辨证关系与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耦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生态与经济互动关系的研究上,最后提出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耦合评价模型 生态经济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萌萌 杨楠 +3 位作者 王轶 刘琼 李小磊 郅二铨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3,共11页
【研究目的】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本文计算了黄河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 【研究目的】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本文计算了黄河流域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运用热点分析法和生态经济协调模型,探究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率的高值和低值聚集分布特征及黄河流域各地市生态和经济协调程度,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①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整体呈增加趋势,ESV由2000年的40217.3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1135.10亿元,其中,草地的ESV值最大,未利用地的ESV最小。②黄河流域各地级市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南高北低、中游高上下游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000—2020年各地级市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稳定,整体格局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各阶段ESV变化率的高值区与低值区空间集聚程度明显,聚集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③2000—2020年黄河流域GDP的增加率远高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率,生态和经济整体处于低度协调和低度冲突水平。【结论】2000—2020年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虽呈增长趋势,但增速低于GDP,生态与经济协调度较低,未来需要加强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热点分析 生态经济协调模型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系统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基于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的框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可 马正宇 赵文铀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9,94,共15页
运用DEFINE模型框架,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变量,构建中国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模型,尝试模拟2020—206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在短期内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并沿资金链、... 运用DEFINE模型框架,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变量,构建中国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学模型,尝试模拟2020—2060年气候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在短期内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并沿资金链、供应链传递,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并影响金融稳定性。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提升绿色信贷配给率,对于社会产出、银行业资本均有正向作用,能够促进宏观风险下降。以价格型为主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作用有限,政策潜力需要在长时间内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风险评估 存量流量一致性生态宏观经济模型 碳减排支持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经济研究中的系统分析模型方法创新
5
作者 陆文聪 祁慧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8,35,共8页
随着技术经济现实问题的日趋复杂,基于数学规划方法和市场均衡理论的一系列系统分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得以演化与完善。通过对技术经济研究领域中农户模型、生态经济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以及局部均衡模型等典型系统分析模型特点及... 随着技术经济现实问题的日趋复杂,基于数学规划方法和市场均衡理论的一系列系统分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得以演化与完善。通过对技术经济研究领域中农户模型、生态经济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以及局部均衡模型等典型系统分析模型特点及应用的述评,揭示出技术经济研究从重视经济效益评价转向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整体评价,不同模型可以相互衔接与综合应用,并根据时空环境变化而不断完善,在技术经济学研究中已展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 系统分析模型 农户模型 生态经济模型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局部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林生态系统能流经济阈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东进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蓝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94-199,共6页
Using the data obtained from sample plots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the dynamic model of energy flow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ecosystem was built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model,the analysis of energy flow was co... Using the data obtained from sample plots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the dynamic model of energy flow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ecosystem was built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model,the analysis of energy flow was combined organically with the methods of economical threshold, the concept of economical threshold of energy flow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 ecosystem (EET) was put forward,and the effect of compensation and super compensation were discussed furthermo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al threshold of energy flow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ecosystem were: EET leaf =0.3133· x 3,EET branch =0.2440· x 1 (where x 1 and x 3 represent energy of leave and branche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compensation and super compensation existed in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and the compensation point and super compensation point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were 31.33%,13.61% (expressed in defoliation rate)and 24.40%,11.94% (expressed in branch cut rate)respectively.Therefor,this paper will not only enrich the study of energy ecology in the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ecosystem,but als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生态系统 能流动态模型 经济阈值 补偿与超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新宇 唐海萍 赵云龙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4期685-688,共4页
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系统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及评价的方法,阐述了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提出土壤健康在农业持续发展评价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整合模型在建立生态农业最优化... 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农业系统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及评价的方法,阐述了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的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提出土壤健康在农业持续发展评价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整合模型在建立生态农业最优化模式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综合效益评价 土地健康 生态-经济系统整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家庭牧场暖棚舍饲养羊效益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郑阳 徐柱 +2 位作者 郝峰 马玉宝 李临杭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2期64-69,共6页
对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全年连续放牧的家畜饲养方式,通过绵羊冬春暖棚舍饲饲养与放牧饲养对比试验,利用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经济模型对太仆寺旗家畜饲养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家畜能量供需不平衡是导致家畜在当年10月至次年5月... 对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全年连续放牧的家畜饲养方式,通过绵羊冬春暖棚舍饲饲养与放牧饲养对比试验,利用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经济模型对太仆寺旗家畜饲养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家畜能量供需不平衡是导致家畜在当年10月至次年5月,体重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而舍饲可以缓解家畜能量需求不平衡状况。从当年12月至次年4月,暖棚日平均温度和夜平均温度分别比室外温度提高10℃和5℃,且差异显著(P<0.05);在此阶段对家畜进行暖棚舍饲饲养,可减少母羊掉膘量3 kg/只,羔羊可增重1.25 kg/只。冬春季节实施暖棚舍饲对提高典型草原家畜圈舍的温度,减少家畜体能消耗,减少家畜掉膘量和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放牧 舍饲 生态经济模型 牧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化放牧管理模拟研究——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郑阳 徐柱 +2 位作者 Taro Takahashi Randall Jones 田青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933-3940,共8页
针对太仆寺旗公共草地全年连续放牧的传统放牧方式,通过控制性试验,并结合太仆寺旗多年的草地、家畜、经济和气象等数据,建立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经济模型,对太仆寺旗典型草原公共放牧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以草原生态恢复和牧民收入增加为目... 针对太仆寺旗公共草地全年连续放牧的传统放牧方式,通过控制性试验,并结合太仆寺旗多年的草地、家畜、经济和气象等数据,建立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经济模型,对太仆寺旗典型草原公共放牧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以草原生态恢复和牧民收入增加为目的,对典型草原的最适载畜率、家畜在冬春季节的合理补饲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典型草原放牧管理优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当年10月到翌年5月份,家畜能量需求与放牧、补饲能量供给严重不平衡,家畜体重下降;随着载畜率的增加,牧民年均净收入先增加后降低,在载畜率为2.275羊单位/hm2时,收入达到最高;太仆寺旗最适载畜率为每公顷1.55-2.275羊单位。降低载畜率、加强补饲、提高草地质量都有利于提高牧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放牧 生态经济模型 载畜率 牧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功能评价的尺度效应——以盐城滨海湿地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欧维新 叶丽芳 +1 位作者 孙小祥 龚佳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70-3276,共7页
湿地功能与空间尺度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湿地功能的空间尺度效应对从功能上指导湿地系统的空间保护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借助生态位理论构建了湿地功能的生态经济位评价模型,并以4个不同空间尺度为评价单元,探讨盐城滨海湿地功... 湿地功能与空间尺度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湿地功能的空间尺度效应对从功能上指导湿地系统的空间保护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借助生态位理论构建了湿地功能的生态经济位评价模型,并以4个不同空间尺度为评价单元,探讨盐城滨海湿地功能评价的空间尺度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评价尺度变大,高生态功能和高经济功能湿地面积表现为减少且减幅不断加大,较低和较高功能级别的湿地面积则随着尺度的变大而成倍增加;各功能级别湿地的空间形态也随之变化,且较低和较高功能级别的湿地空间扩展形态变化尤为突出;其原因是评价单元的变化,改变了单元内的地类结构,从而使其对应的某个湿地功能的主导优势地位发生了变化。研究结论表明大尺度评价结果更符合盐城滨海湿地"滚动开发"模式的特点,在湿地功能区划和湿地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方面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评价 尺度效应 生态经济模型 盐城滨海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