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对小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保国 张雪梅 +2 位作者 郭素萍 齐国辉 孟申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经过改造的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为试验地,未经改造的干旱丘陵岗地为对照,研究了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对干旱丘陵岗地小气候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换土,在干旱丘陵岗地上建立的核桃树-苜蓿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与原荒岗地相比,春... 以经过改造的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为试验地,未经改造的干旱丘陵岗地为对照,研究了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对干旱丘陵岗地小气候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换土,在干旱丘陵岗地上建立的核桃树-苜蓿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与原荒岗地相比,春季气温降低1.1~2.1℃,日较差减小1.1~1.2℃;空气湿度春季提高3.9%~10.2%,空气湿度的日较差减少3.9%~4.5%;接收的辐射总量减少1.093w/m2~3.513w/m2;土壤温度降低2.6~4.3℃,最大差值出现在地表以下10cm处,为4.3℃;土壤湿度提高12.8%~22.8%,最大差值出现在地表以下80cm处,为22.8%;风速降低0.5m/s~1.1m/s;蒸发量在4月27日为0.108g,极显著低于荒岗地的0.212 g,4月30日、5月1日、5月2日分别为0.054、0.032、0.046g,显著高于荒岗地的0.022、0.008、0.028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 丘陵岗地 小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行年限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阎爱华 王志刚 +2 位作者 李保国 马金亮 毕拥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2期11326-11327,共2页
[目的]对不同运行年限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中土壤微生物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从邢台市9个运行年限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0~20、20~40和40~60 cm土层中取样,进行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的检测。[结果]土壤微生物数量随... [目的]对不同运行年限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中土壤微生物进行检测与分析。[方法]从邢台市9个运行年限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0~20、20~40和40~60 cm土层中取样,进行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的检测。[结果]土壤微生物数量随运行年限增长而增长;土壤微生物数量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总体数量上,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结论]通过种植核桃进行植被恢复,原荒山地土壤中3种微生物数量都呈现增加趋势,微生物可以作为土壤生态恢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数量 核桃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行年限对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阎爱华 王志刚 +2 位作者 李保国 马聪慧 周舜 《河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32-35,共4页
为研究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从邢台市临城县运行年限为1~10 a的10个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核桃林取样,对其0~20 cm、20~40 cm和40~60 cm 3个土层的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进行... 为研究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从邢台市临城县运行年限为1~10 a的10个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核桃林取样,对其0~20 cm、20~40 cm和40~60 cm 3个土层的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同一土层,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核桃林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均总体呈增强趋势,且不同运行年限的土壤脲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以及运行年限≥5 a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未开垦荒地;在运行年限相同的条件下,4种酶活性在3个土层的大体顺序为0~20 cm>20~40 cm>40~60 cm。表明营建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能显著提高土壤质量,运行年限越长,对土壤质量改善的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 土壤酶活性 运行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苹果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空气负离子特征研究
4
作者 李萌萌 刘文鑫 马长明 《河北林果研究》 2014年第1期42-46,52,共6页
利用空气负离子测定仪(TC-201A型)对太行山苹果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了测定,以期为本地区生态旅游空气质量评价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空气负离子浓度早晨6:00-8:00时较高,平均为803个/cm3;中午12:00-14:00时降至低谷... 利用空气负离子测定仪(TC-201A型)对太行山苹果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了测定,以期为本地区生态旅游空气质量评价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空气负离子浓度早晨6:00-8:00时较高,平均为803个/cm3;中午12:00-14:00时降至低谷,平均为576个/cm3;下午又逐渐升高,到16:00-18:00达到851个/cm3;基本呈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日变化规律。2010年6月到10月份,5个月逐月的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928个/cm3、826个/cm3、433个/cm3、757个/cm3和396个/cm3,基本呈现逐月降低的趋势(9月份除外)。林分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垂直变化的规律为,在0.5m时达到最高520个/cm3,3.5m时达到最低301个/cm3,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逐渐降低;坡上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大于沟内,但二者差异不显著;不同林龄苹果林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表现为林龄28a(592个/cm3)>14a(463个/cm3)>10a(384个/cm3);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 生态经济 水土保持 空气负离子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洪宝 郎军 马志军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6期117-117,共1页
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云杉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推广与示范”在延寿县奎星林场实施。奎兴林场位于延寿县东北部,属于张广才岭西坡,地理坐标为东经128°10′~128°29′,北纬45°32′~45... 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云杉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推广与示范”在延寿县奎星林场实施。奎兴林场位于延寿县东北部,属于张广才岭西坡,地理坐标为东经128°10′~128°29′,北纬45°32′~4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延寿县 地理坐标 模式推广 张广才岭 沙棘生态 经济 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对小气候的影响
6
作者 陈太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35期144-144,146,共2页
文章中以江苏省泰州市的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为主要对象,重点分析了其对小气候的影响。并通过文章的研究确定了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的减缓风速、防风固沙以及对于减缓土壤侵蚀的作用,这也对于建设生态型水土保持林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经济 水土保持 小气候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秋红大果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增庆 李贵林 隋鹏超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12期83-83,共1页
2019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樟子松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推广与示范”,即将在七台河市龙山林场实施。龙山林场位于七台河市东南部,距市区18 km,隶属于七台河市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31°11′58″~131°2... 2019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樟子松沙棘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林建设模式推广与示范”,即将在七台河市龙山林场实施。龙山林场位于七台河市东南部,距市区18 km,隶属于七台河市林业局,地理坐标为东经131°11′58″~131°21′48″,北纬45°35′53″~45°45′2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科技推广 水土保持 生态经济 中央财政 大果沙棘 七台河市 龙山 地理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 被引量:36
8
作者 杨宁 彭晚霞 +1 位作者 邹冬生 林仲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74-477,共4页
以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实验站的部分试验数据,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在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的急坡地、陡坡... 以贵州省喀斯特土石山区为例,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喀斯特生态实验站的部分试验数据,从全局性、紧迫性、高效性、层次性、可持续性、创新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在贵州喀斯特土石山区的急坡地、陡坡地、缓陡坡地其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植被恢复模式分别采用3种典型模式,即:灌草模式,乔灌草模式与林果模式,以期促进该区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石山区 水土保持 生态经济植被 恢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几种生态型商品林水土保持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5
9
作者 苏增建 余树全 周国模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0-445,共6页
浙江省气候条件优越,经济林资源丰富,尤其近年来生态型商品林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人为原因和自然因素使许多林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已经影响商品林的健康发展。以柑橘林、板栗林和竹林为重点,系统阐述了浙江省内外水土保持技术的... 浙江省气候条件优越,经济林资源丰富,尤其近年来生态型商品林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人为原因和自然因素使许多林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已经影响商品林的健康发展。以柑橘林、板栗林和竹林为重点,系统阐述了浙江省内外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情况,以期找到适宜浙江省商品林的综合水土保持技术,真正做到寓生态效益于经济效益之中,使浙江省生态型商品林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生态 商品 应用现状 工程技术 水土保持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兵 吴斌 李建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9-63,共5页
小流域经济系统在实施一定的水土保持措施之后,生态经济效益也便随之产生,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计量评价一直是小流域水土保持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综合环境生产力指数模型的开发、研制以及利用该模型对小流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综合... 小流域经济系统在实施一定的水土保持措施之后,生态经济效益也便随之产生,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计量评价一直是小流域水土保持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综合环境生产力指数模型的开发、研制以及利用该模型对小流域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是该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益 评价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城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林基础效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科 许俊奇 +2 位作者 包斯琴 王文明 白育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1,共4页
凉城县黄土丘陵沟壑区营造的各种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林 ,其水土保持基础效益十分显著 ,表现在延滞径流产生时间、减少径流量 ,涵养水源蓄存水量 ,缓冲雨强、减弱水力侵蚀强度 ,减少表土流失、控制土壤侵蚀 ,增加降水的有效性 ,培肥地力等... 凉城县黄土丘陵沟壑区营造的各种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林 ,其水土保持基础效益十分显著 ,表现在延滞径流产生时间、减少径流量 ,涵养水源蓄存水量 ,缓冲雨强、减弱水力侵蚀强度 ,减少表土流失、控制土壤侵蚀 ,增加降水的有效性 ,培肥地力等方面 ,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由此也收到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凉城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林的保水保土效益做出的客观分析论述 ,为该县进一步合理利用宜地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也为其它受水土流失危害的黄土地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水土保持 地基础效益 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以科尔沁地区牛固图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文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牛固图小流域为例,阐述了该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建立的整体规划及具体布设,并分析了其效益。结果表明,通过对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模式治理,将流域治理,区域特色,市场推动有机结合起来,不... 以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牛固图小流域为例,阐述了该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建立的整体规划及具体布设,并分析了其效益。结果表明,通过对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模式治理,将流域治理,区域特色,市场推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探索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土石山区 水土保持 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型果树台田——一种新型的水土保持工程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波 孟令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74-78,共5页
介绍一种新型的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经济型果树台田 ,田面宽一般要求 4~ 5 m,株距取 3~ 4m,地埂稳定坡度范围为 35~ 45°,地埂高度一般为 0 .3m。生态经济型果树台田为主体的治理措施体系 。
关键词 水土保持工程 果树 台田 生态经济果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荆树水土保持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14
作者 高传璧 刘永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2-38,共7页
在福建长河县河田地区通过采用高密度、短轮伐期、平茬作业、萌芽更新的方法营造了黑荆树水土保持林,取得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两年生林分郁闭度为0.9。迳流量减少7 140 m^3/ha,迳流系数由原来的0.49降低到0.06,泥沙流失量比未治理的... 在福建长河县河田地区通过采用高密度、短轮伐期、平茬作业、萌芽更新的方法营造了黑荆树水土保持林,取得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两年生林分郁闭度为0.9。迳流量减少7 140 m^3/ha,迳流系数由原来的0.49降低到0.06,泥沙流失量比未治理的坡面减少63 t/ha,调节了水土流失试验区的小气候,土壤理化性质有了明显的改善。2.5年生试验林地上部分生物量达76 t/ha,净现值达2 568元/ha,效益成本率为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经济效益 黑荆树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北安地区水土保持型生态林业建设模式
15
作者 何洪海 徐宝安 胡艳 《现代化农业》 2004年第6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黑龙江垦区 水土保持生态 立地条件 生物措施 耕作措施 工程措施 政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干热河谷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土壤工程技术——以云南元谋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拜得珍 纪中华 +2 位作者 廖承飞 杨艳鲜 方海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272-275,共4页
以兴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为借鉴,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特征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更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干热河谷资源和使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更稳定安全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制约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以兴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为借鉴,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特征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更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干热河谷资源和使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更稳定安全的持续发展方法,从制约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一水分出发,总结干热河谷水保型生态农业建设的土壤工程技术以及技术的实用范围,促进干热河谷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 土壤工程 农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入手推进经济转型提升快速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联合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4年第1期22-23,共2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开发建设和生产建设活动的加剧,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预防和治理开发和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且非常紧迫的任务。泉州市积极探索从加强水土保...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开发建设和生产建设活动的加剧,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预防和治理开发和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且非常紧迫的任务。泉州市积极探索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入手,推进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路子,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其经验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经济提升 成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经济学基础 被引量:8
18
作者 毕华兴 毕嘉敏 +2 位作者 刘立斌 史宇 郭超颖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具有生态资本、公共物品以及外部性等经济学特性,本研究就上述3个特性,从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实质,探讨了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 经济 生态资本 公共物品 经济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处理对经济林果园地水土保持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闵安民 郭亨孝 +1 位作者 李红霞 赵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2,共4页
丘陵、中低山区(海拔<15 0 0m)是经济林果木发展的主要适生区域,亦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土壤地被物遭破坏,极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通过在四川盆地紫色土桃园地和盆边山地黄壤茶园地设置16个径流场,进行4种除... 丘陵、中低山区(海拔<15 0 0m)是经济林果木发展的主要适生区域,亦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土壤地被物遭破坏,极易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通过在四川盆地紫色土桃园地和盆边山地黄壤茶园地设置16个径流场,进行4种除草处理,应用不同除草方式调控水土流失试验1年,结果表明:(1)除草试验处理的土壤侵蚀量和养分(N ,P ,K ,OM)流失量排序是:耕作除草>草甘膦除草>克无踪除草>割草覆盖(CK)。(2 )除草试验处理的土壤侵蚀量:与传统耕作除草相比较,坡度2 5°和坡度10°的桃园地应用草甘膦除草、克无踪除草和割草覆盖(CK)土壤侵蚀量分别减少6 1 7% ,6 7 6 % ,85 7%和12 6 % ,2 4 2 % ,5 0 4 % ;坡度18°和坡度8°的茶园地土壤侵蚀量分别减少71 2 % ,84 3% ,89 3%和16 2 % ,5 2 3% ,82 8%。(3)桃园地应用草甘膦除草,土壤养分N ,P ,K ,OM流失量比克无踪除草分别高19 9% ,9 2 % ,2 3 3% ,15 4 % (坡度2 5°)和16 2 % ,15 3% ,17 0 % ,2 0 6 % (坡度10°) ;茶园地应用草甘膦除草土壤养分N ,P ,K ,OM流失量比克无踪除草分别高89 6 % ,90 7% ,80 0 % ,10 6 6 %(坡度18°)和85 1% ,81 4 % ,76 2 % ,83 9% (坡度8°)。(4)除草试验处理的杂草生物量和盖度:桃园地和茶园地应用草甘膦、克无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作用 除草 园地 经济 土壤侵蚀量 试验处理 水土流失 土壤养分 克无踪 草甘膦 适生区域 中低山区 人类活动 生态系统 山地黄壤 四川盆地 传统耕作 生物量 坡度 应用 覆盖 割草 杂草 果木 地被物 径流场 紫色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十年巨变──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卢宗凡 曹清玉 苏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对安塞纸坊沟23个农户1985年和1995年两次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表明,通过10年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水平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作者对产生巨变的原因做了分析。认为广大黄土丘陵沟壑区通... 对安塞纸坊沟23个农户1985年和1995年两次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表明,通过10年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水平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作者对产生巨变的原因做了分析。认为广大黄土丘陵沟壑区通过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可以达到既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又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生产生活情况 调查 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