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经济化的实证与规范分析——以嘉兴市排污权有偿使用案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满洪 谢慧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4,共8页
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是环境保护史上的一场革命。该制度于中国率先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开始探索,进而发展到嘉兴市,再进一步推广到江苏、浙江两省和全国部分省市,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的一个范例。排污权是一种日益稀缺的生态权,有... 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是环境保护史上的一场革命。该制度于中国率先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开始探索,进而发展到嘉兴市,再进一步推广到江苏、浙江两省和全国部分省市,成为中国环境保护制度创新的一个范例。排污权是一种日益稀缺的生态权,有偿使用排污权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本文提出了生态经济化假说,并求证了排污权有偿使用这一生态经济化制度安排的均衡条件,如前提条件、必备条件、保障条件和技术条件等。最后,本文对排污权的本质意义、总量控制、价格决定和交易机制等关键问题做了规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化 排污权 有偿使用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化制度和区域发展协调性——一个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经济化制度安排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谢慧明 沈满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18,155,共7页
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在中国逐渐被运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之中。此类生态经济化制度安排的初衷在于缓解地区间及地区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排除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机制和排... 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在中国逐渐被运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之中。此类生态经济化制度安排的初衷在于缓解地区间及地区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排除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作为生态经济化的主导性制度安排,前者侧重于行政手段,后者侧重于市场手段。两种制度安排在不同程度上均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通过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更强,且更灵活;而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稍弱,且呈现出生态补偿资金的结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稀缺性为导向推进生态经济化的“浙江样本”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慧明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92,共9页
生态经济化是指资源品、环境品和气候品等生态品通过价格体系、财税体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实现了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转变。生态经济化的"浙江样本"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变革人与自然的经济关系,以"有为政府"为... 生态经济化是指资源品、环境品和气候品等生态品通过价格体系、财税体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实现了从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转变。生态经济化的"浙江样本"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变革人与自然的经济关系,以"有为政府"为参照系编织生态文明建设新画卷,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契机引领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以稀缺性为导向探索生态资本的形成与增值路径。在推进外源式和内源式技术创新兼容并包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稳步提升,在实现强制性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兼收并蓄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地区推广等制度创新方式实现生态经济化;在理顺以价格体系、财税体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促进生态经济化关系的基础上推动自然资源产权界定成本的下降和自然资源交易成本的节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化 价格体系 财税体制 产权制度 浙江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化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诗宇 张雪娇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7-28,共2页
生态补偿是基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而采取的内部化手段;生态经济化是生态资源转化成为生态资本的过程,是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表现。在中国,(行政)区域内的生态补偿通常容易在行政力量干预下通过市场机制解决;(行政)区域间的生态补偿由于经济... 生态补偿是基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而采取的内部化手段;生态经济化是生态资源转化成为生态资本的过程,是生态资源的市场化表现。在中国,(行政)区域内的生态补偿通常容易在行政力量干预下通过市场机制解决;(行政)区域间的生态补偿由于经济利益、社会诉求等因素造成博弈复杂化。本文试图通过生态经济化的视角,以低碳经济模式(碳交易市场)为手段,以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线,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经济化 跨区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资源经济化:中国天然林保护策略的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月琴 刘俊昌 +1 位作者 李兰英 郑振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08,共6页
在经济生态化的背景下,天然林资源保护意义重大。从天然林保护概述入手,分析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生态化的关系,指出天然林资源保护是环境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经济生态化是环境与发展的明智选择。通过分析国外天然林保护的经验,认为... 在经济生态化的背景下,天然林资源保护意义重大。从天然林保护概述入手,分析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生态化的关系,指出天然林资源保护是环境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经济生态化是环境与发展的明智选择。通过分析国外天然林保护的经验,认为生态资源经济化是中国天然林保护策略的选择,并以四川省为案例,分析了天然林生态资源经济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要表现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已基本达成共识,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开始增强和天然林保护地区居民对经济来源的渴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天然林生态资源经济化的关键: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建立伙伴合作机制,制定有利于天然林生态资源经济化的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生态 天然林资源保护 生态经济化 伙伴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一部精品力作--评《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6
作者 刘思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3-154,共2页
正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沈满洪教授等合作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一书,是沈满洪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 正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会长、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沈满洪教授等合作完成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一书,是沈满洪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08AJY031)的最终成果,也是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08-0497)的成果之一。全书近60万字,是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一部精品力作。特此推荐给同行学者和相关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内 资源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经济化 产业生态 绿色消费者 区域间 生态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5
7
作者 沈满洪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4,共10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有“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现实针对性,又有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经济趋势的未来前瞻性,其精神实质是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是生态经济化的必要前提。只有经济生态化,才能减少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有“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现实针对性,又有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和生态经济趋势的未来前瞻性,其精神实质是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是生态经济化的必要前提。只有经济生态化,才能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做大“绿水青山”。生态经济化是经济生态化的必然结果。只有生态经济化,让生态环境价值得到充分实现,才能更有动力保护好“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是一个单一的论断,而是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生态优先论”是前提,“绿色发展论”是重心,“生态共富论”是推论。这一重大理念在指导以美丽中国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真理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经济生态 生态经济化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磊磊 马瑾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56-59,共4页
通过分析秦巴山区沟域农林产业、沟域矿产工业以及沟域旅游产业的现状,梳理沟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农林产业规模小、工业发展受环保约束以及沟域旅游开发水平低等问题,最终提出需要将沟域农林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沟域工业发展与循环经... 通过分析秦巴山区沟域农林产业、沟域矿产工业以及沟域旅游产业的现状,梳理沟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农林产业规模小、工业发展受环保约束以及沟域旅游开发水平低等问题,最终提出需要将沟域农林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沟域工业发展与循环经济结合、沟域旅游产业与全域旅游结合的经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沟域经济 生态经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峡县:践行“两山”理念 打造“四美西峡”
9
作者 刘战国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第9期52-55,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峡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水源保护高质量、经济发展高质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把水质保护作为第一政治任务,作为发展的红线前置条件,坚持不懈打造美丽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峡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水源保护高质量、经济发展高质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始终把水质保护作为第一政治任务,作为发展的红线前置条件,坚持不懈打造美丽经济、美丽环境、美丽生态、美丽城乡“四美西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战略定力,开拓创新,百折不挠,闯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建引领 “两山”理念 水质保护 生态优先 水源保护 前置条件 生态经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总目录
10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0-164,共5页
关键词 浙江社会科学 资本 实证研究 金融 财政金融 史晋川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生态经济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分析框架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