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经济产业保护问题研究
1
作者 杨燕 《河南农业》 2018年第23期61-62,共2页
农村生态经济产业的保护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体环境保护水平,对我国农业、工业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我国农村生态经济产业保护开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 农村生态经济产业的保护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我国整体环境保护水平,对我国农业、工业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我国农村生态经济产业保护开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整个农业的发展。本文在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以及生态经济产业保护意义进行初步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农村生态经济产业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以及推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 生态经济产业保护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区域经济-生态安全-环境保护耦合协调水平测度及时空分异格局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佳楠 程启先 +4 位作者 陈庆锋 张林鹏 吴依含 相青月 张赞奎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3,47,共9页
为了探讨山东省16个城市2010—2019年区域经济-生态安全-环境保护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综合选取25个指标构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子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三元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结果表明:区域经济... 为了探讨山东省16个城市2010—2019年区域经济-生态安全-环境保护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综合选取25个指标构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子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三元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结果表明:区域经济-生态安全-环境保护系统中各子系统按综合评价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环境保护系统、生态安全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且各子系统评价值均呈增大趋势;各子系统间发展关联度较高,整体耦合度波动增大,且耦合度值为0.9252~0.9692,各子系统处于高度耦合状态;区域经济-生态安全-环境保护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等级呈增强趋势,实现了从初级协调向中级协调的过渡;区域经济、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标准差椭圆整体均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耦合协调度标准差椭圆在东西方向扩张,在南北方向收缩,且扩张趋势大于收缩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生态安全-环境保护系统 耦合协调度 时空演变 标准差椭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林停伐后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官文娟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3期185-186,共2页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当前阶段经济发展形势,国家层面对此进行了相应调整和变革。在2014年,便逐渐开始了“停伐”工作。相关发展政策的调整,使得很多天然林区都面临着经济转型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有效调...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当前阶段经济发展形势,国家层面对此进行了相应调整和变革。在2014年,便逐渐开始了“停伐”工作。相关发展政策的调整,使得很多天然林区都面临着经济转型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有效调整相关工作规划,从而更好地推动天然林区和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成为了许多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在综合了相关调查和研究之后,提出天然林停伐之后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相关举措,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停伐 生态保护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市海洋渔业与海洋生态保护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朱雅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4期191-196,199,共7页
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海洋渔业经济与海洋生态保护的协调性问题,探索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坚持陆海兼顾、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在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路径,为促进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具有... 以浙江省舟山市为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海洋渔业经济与海洋生态保护的协调性问题,探索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坚持陆海兼顾、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在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路径,为促进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具有参考性的建议。通过构建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渔业经济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对舟山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渔业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得出舟山市2000-2019年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与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舟山市海洋渔业与海洋生态保护耦合度协调度总体呈衰退趋势,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衰退,未建立长效运行机制;还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海洋环境的质量日趋下降、海洋科技水平有待提高、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培育海洋生态文明意识、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性 熵值法 海洋渔业经济 生态经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信息化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思考及研究
5
作者 邱祥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76-79,共4页
生态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建设,因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发展生态经济,要以消耗最小的资源,将... 生态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建设,因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发展生态经济,要以消耗最小的资源,将生态资源变成有效经济价值,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农村信息化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平台,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农村信息化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必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 农村信息化 信息服务体系 生态经济区规划 生态文明 生态保护经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涤纶/毛混纺织物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秀红 艾贤丽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29,共3页
介绍了开发和运用再生涤纶纤维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结合再生涤纶纤维的化学特性及物理指标,通过产品的优化设计及实施,介绍了再生涤纶/毛混纺织物的生产控制要点。对比试验表明,再生涤纶纤维... 介绍了开发和运用再生涤纶纤维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结合再生涤纶纤维的化学特性及物理指标,通过产品的优化设计及实施,介绍了再生涤纶/毛混纺织物的生产控制要点。对比试验表明,再生涤纶纤维完全可以代替常规涤纶纤维广泛应用,再生涤纶的使用将有力地促进资源充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涤纶 产品设计 生产控制 循环经济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太平 刘靖 《林业勘查设计》 2012年第3期17-19,共3页
根据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进行深入理论分析,提出了适合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经营模式以及有效经营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在对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进行深入理论分析,提出了适合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经营模式以及有效经营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在对国有林区非公有制林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林业 可持续发展 经济转型与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化市林区转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8
作者 高太平 马文学 王俊武 《林业勘查设计》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随着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实施,黑龙江省绥化林区面临着重新选择主导产业的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绥化的12个备选产业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各个产业的综合得分和排序。最后指出,结合绥化市... 随着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实施,黑龙江省绥化林区面临着重新选择主导产业的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绥化的12个备选产业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各个产业的综合得分和排序。最后指出,结合绥化市的资源条件与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棱海庆三地自然资源禀赋好、生态环境优、劳动力资源足的优势,积极发展绿色食品种植、林下产品养殖和能充分吸纳林区下岗职工就业的产业项目,构筑以生态为主导,以项目为支撑,以改善林区民生为重点的新时期林业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产业选择 主成分法 绥化林区 经济转型与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