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
被引量:
4
1
作者
梁珂珂
李建龙
+6 位作者
王艳平
李卉
毛刚
浦惠民
李志刚
秦惠平
徐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76-83,共8页
为了充分开发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资源充分获得生态红利,以及从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的角度,给苏州市吴中区提供符合现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以苏州市吴中区2007—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依据,对吴中区6年间的生态足迹...
为了充分开发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资源充分获得生态红利,以及从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的角度,给苏州市吴中区提供符合现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以苏州市吴中区2007—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依据,对吴中区6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且对吴中区的生态红线区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吴中区的生态足迹正逐年下降,尤其是能源用地生态足迹下降显著。这说明吴中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也有所提高。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红线区域达到1 757.16 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1%,为江苏省最高。苏州市吴中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有人口数量过大、耕地资源短缺和生活消费水平较高等3个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应相应从控制人口、改变产业结构、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着手。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红利开发应当主要从发展第三产业,推广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农业园、打造绿色特色品牌等方面进行,此外应当抓住园博会的好时机,创建生态文明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吴中区
生态
足迹分析
生态
承载力分析
生态
赤字分析
生态
红线划分
生态红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生态红线划分的原理、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建龙
刚成诚
+4 位作者
李辉
王钊齐
杨悦
李卉
张艳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57-67,共11页
为我国各地区划分城市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现实需要,在城市生态系统识别和划分城市生态用地类型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家与省市有关重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分的标准,依据生态红线划分的目标,从生态的重要性、脆弱性与...
为我国各地区划分城市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现实需要,在城市生态系统识别和划分城市生态用地类型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家与省市有关重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分的标准,依据生态红线划分的目标,从生态的重要性、脆弱性与危险性三方面着手,建立了生态红线划分的三级科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生态红线保护区划分的方法。在5S技术支持下,创建了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划定方案。为今后我国城市生态红线区划分和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生态
系统
生态
红线界定
生态
红线划分原理
生态
红线划分指标体系
生态红利开发
生态
红线保护区管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
被引量:
4
1
作者
梁珂珂
李建龙
王艳平
李卉
毛刚
浦惠民
李志刚
秦惠平
徐超
机构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苏州市吴中区环保局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76-83,共8页
基金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SNG201447))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4]287)
+3 种基金
APN全球变化项目(ARCP2013-16NMY-L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36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950702)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项目资助
文摘
为了充分开发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资源充分获得生态红利,以及从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的角度,给苏州市吴中区提供符合现状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依据,以苏州市吴中区2007—2012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依据,对吴中区6年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且对吴中区的生态红线区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吴中区的生态足迹正逐年下降,尤其是能源用地生态足迹下降显著。这说明吴中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也有所提高。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红线区域达到1 757.16 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1%,为江苏省最高。苏州市吴中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有人口数量过大、耕地资源短缺和生活消费水平较高等3个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应相应从控制人口、改变产业结构、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着手。苏州市吴中区的生态红利开发应当主要从发展第三产业,推广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农业园、打造绿色特色品牌等方面进行,此外应当抓住园博会的好时机,创建生态文明城市。
关键词
苏州市吴中区
生态
足迹分析
生态
承载力分析
生态
赤字分析
生态
红线划分
生态红利开发
Keywords
Wuzhong distrie of Suzhou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alysis
ecological deficit analysis
ecological red division
development of eco-bonus
分类号
X17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生态红线划分的原理、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建龙
刚成诚
李辉
王钊齐
杨悦
李卉
张艳珍
机构
南京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57-67,共11页
基金
APN全球变化项目(ARCP2013-16NMY-L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361)
+2 种基金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项目(SNG201447))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4]287)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项目
文摘
为我国各地区划分城市生态红线、确定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现实需要,在城市生态系统识别和划分城市生态用地类型方法的基础上,参照了国家与省市有关重点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划分的标准,依据生态红线划分的目标,从生态的重要性、脆弱性与危险性三方面着手,建立了生态红线划分的三级科学指标体系,并确定了生态红线保护区划分的方法。在5S技术支持下,创建了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苏州市吴中区生态红线划定方案。为今后我国城市生态红线区划分和生态红线保护区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南。
关键词
城市
生态
系统
生态
红线界定
生态
红线划分原理
生态
红线划分指标体系
生态红利开发
生态
红线保护区管控措施
Keywords
urban ecosystem
definition of ecological red lin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red line classific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red line 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bonus
control measures of ecological red line protection zones
分类号
TU984.115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承载力分析与生态红利开发对策
梁珂珂
李建龙
王艳平
李卉
毛刚
浦惠民
李志刚
秦惠平
徐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市生态红线划分的原理、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以苏州市吴中区为例
李建龙
刚成诚
李辉
王钊齐
杨悦
李卉
张艳珍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